查看原文
其他

蒋经国为何选择了李登辉?| 循迹晓讲

颜方平 循迹晓讲 2020-09-04


想看美国骚乱、新冠疫情的系列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增长更多知识 


1923年,孙中山先生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表示要与苏联合作。


也在这一年四月,在遥远的海峡对岸,日本摄政皇太子裕仁,应台湾总督田健治郎的邀请,搭乘军舰“金刚号”赴台湾各地巡视12天。


此时,一个叫李金龙的警员,也参加了欢迎皇太子裕仁的队伍。在三个月前,的妻子江锦给他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李登辉

 

▲青年李登辉


1940年,17岁的李登辉在日本台湾总督府强推的“皇民化运动”中,改名为“岩里政男”。


第二年,岩里政男考上了台北高等学校,在这里他接触了鲁迅、郭沫若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只不过都是日文翻译版。


此外,他还读过歌德、尼采、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名著,从而丰富了他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理解。从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岩里政男考入京都大学。


他原本打算学习西洋史,后改学农业经济,向往有一天能到中国东北解决粮食问题。此间,他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资本论》被他反复研读过好几遍。

 

▲李登辉(右)与其兄李登钦


但大学的时光并不愉快,1944年,日本因为太平洋战争局势恶化,征召大学生入伍,岩里政男经过训练后编入高射炮部队,负责反击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得以在半个世纪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时的“岩里政男”也重新变回李登辉,他恢复了学生身份,在台湾大学继续他的学业。


事实上,李登辉的早年时光与日本分不开,在22岁前他就是一个日本人,同样的,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的人也触不到祖国。

 


01.触不到的祖国

 

1895年,日清《马关条约》协定,清国将台湾割让予日本。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才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在这风起云涌的五十年间,中国先后发生了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等大事件。


不过,在日本统治之下的台湾却与以上种种毫无关系

 

 ▲清 佚名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两百多年前,康熙帝消灭明郑政权,将清国的版图及于台湾。由于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差异,当地原住民和清政府之间也经历了长期的冲突和磨合过程


仅在收复后发生的反清民变就高达一百三十八次,几乎一两年就发生一起。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康熙六十年发生的朱一贵起义、乾隆五十一年发生的林爽文起义、同治元年发生的戴潮春起义。


 ▲高雄 朱一贵像


自1884年刘铭传担任台湾军政首长开始,由于清廷和列强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官民矛盾退居其次,再加上刘铭传施政举措得当,台湾当地的反清民变才渐渐消失。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安定团结了十年后,台湾就被迫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不得不再次投入战斗,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占领台湾的日军极其凶狠,到处焚毁村庄,肆意杀戮无辜的台湾人。


手无寸铁的台湾民众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纷纷加入义民军,以各种方式对日进行抗战。义民军抗日意识愈趋炽烈,也从来没有一位因武力的悬殊而不去抗日。

 

台湾人的浴血抗战,让日军花了七年才彻底占领台湾,众多人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这块成长的土地。


 ▲电影《赛德克·巴莱》剧照 原住民赛德克族伏击日军


日本彻底占领台湾之后,台湾人民继续展开积极的反日行动,直到1920年代,陆续发生十多次抗日武装起义,期间日军为了镇压起义,更挑起惨无人道的云林大屠杀事件。


随着日本国内政治迎来20世纪20年代的大正开放时期,日本对台政策也从军事镇压转变为政治安抚,并任命了第一个文官出身的台湾总督,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田健治郎。

 

台湾知识分子此时深受日本国内的开放思潮影响,同时也接触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政治光谱趋向左翼,对苏俄革命的成功心向往之


 ▲田 健治郎(1855年3月25日——1930年11月16日)


从此时开始,台湾知识分子群体渐渐兴起了一种思潮,希望把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脱离出去。

 

与深受战火摧残的祖国大陆不同,台湾在文官治理下社会渐渐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二战爆发以后,台湾本土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直到回归祖国。


 

02.最后一根香烟

 

1945年,阔别五十载,台湾终于又回到祖国怀抱。


虽然当时绝大多数台湾人对祖国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但告别殖民统治,从战败国人民摇身一变成了战胜国人民,这种喜悦和自豪是可想而知。


对台湾的左翼知识分子来说,殖民地时期绝不可能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也有望在祖国的怀抱中,成为理所当然。

 

▲陈仪(1883年5月3日-1950年6月18日)


1945年8月29日,蒋介石委任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之后兼任警备总司令。


在非常过渡时期,陈仪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台湾本省人却感到深深的失望,因为陈仪的角色与曾经的“台湾总督”并没有太大区别,台湾本省人的理想依然没有实现。


在陈仪的领导下,一方面实行烟草、盐业、电力等的专卖制度,另一方面又把大量私营企业收归国有,导致一般民众的小本营生难以生存


大陆国统区商品和粮食紧缺时,陈仪奉命将粮食运往大陆,造成了上海能买到便宜台湾米,而台湾米价却上涨了数百倍的奇景。为了填补财政赤字,大量超发货币也是少不了的,在民间甚至盛传“只要果腹,不要光复”。

 

▲欢迎光复


50年的日治,使彼时的台湾基本实现了近代化,生活方式远非尚处于农业社会的大陆可比。


国军当中弥漫着军阀作风,让台湾人对期待已久的祖国大跌眼镜。而从大陆来的军人们刚跟日本人拼杀八年,来到这里却看见脚踩木屐身着和服的台湾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嘴里时常念叨着“日本奴”。


在双方互相丑化之下,种种落差使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形成了很深的误解与隔阂,出现了族群对立。

 

▲反应二·二八时间的版画

1947年2月27日,出现了压倒本省人的最后一根香烟。


这一天傍晚七点左右,六名省烟草专卖局台北分局的查缉员和四名警员查获女烟贩林江迈贩卖私烟,当场没收五十多条香烟和钱款,林江迈跪求归还。


拉扯间,查缉员用枪托打她的头,导致血流不止,当场昏倒,引起围观群众的严重不满。混乱中,一名查缉员开枪威吓,又误伤行人陈文溪,更加激怒群众。愤怒的群众包围公署,要求惩罚凶手,但毫无回应。

 

2月28日,民众继续要求当局交出凶手。然而宪兵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对民众开枪扫射。愤怒的民众奋起反抗,部分本省人又把怒气撒到了无辜的外省人身上。甚至有暴力分子对穿中山装和旗袍的、不会说闽南语的一律进行攻击和殴杀。


▲电影《悲情城市》剧照 


而陈仪则继续请求增加兵力进行弹压,并对蒋介石隐瞒事件全貌,污蔑二二八事件是“有组织叛乱行为”。蒋介石接受了陈仪的请求,下令派兵驰台绥靖清乡。

 

自3月8日起,增援了兵力一万三千人。他们兵分两路,由基隆港及高雄港上岸,沿路实施密集射击。


南北夹抄,使全岛陷入血腥,各县市民众的反抗势力迅速溃败,大量本省社会精英被逮捕处决。3月26日,陈仪又展开长达9个月的“清乡”行动,在各地滥捕滥杀,只要稍有名气的人士几乎被扫荡殆尽


陈仪的强力弹压只能暂时掩盖矛盾,却无法磨灭双方心中的仇恨。“国民党”、“外省人”从此成了施暴者的代名词,本省民众在无法决定自我命运的不安与悲情中,摇摇晃晃度过了苦难的岁月。

 


03.从铁幕到阳光

 

1949年,败局已定的蒋介石仓皇撤往台湾。


同年5月,陈诚颁布了戒严令,借助戒烟铲除异己、巩固蒋介石一元化的统治,对于异议者采取任意抓捕迫害。这一段时期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刚刚遭遇失败的蒋介石应该是有“反攻大陆”的想法的,甚至在最初的几年里积极部署实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蒋介石的所谓“反攻”计划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即使蒋介石自己恐怕也不信自己真的能够有一天实现所谓“复国大业”了。


▲晚年蒋介石


但是心里不相信,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因为“反攻复国”是他实行白色恐怖的逻辑基础,没有了这个大前提,他的一切铁腕政策都将变得不合法,甚至蒋介石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将不保。

 

在私下里,蒋介石却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他所领导的政权即将变成一个地方政权。


曾任蒋介石英文秘书的钱复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蒋介石晚年不止一次地对他说:你们(指钱复)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还要学习闽南话,要有本事跟民众交流。


蒋介石晚年的倾向被之后继任的严家淦和蒋经国继承下来。


尤其是蒋经国先生,他深知他所领导的政权如果要长期存在下去,必须赢得人民的真正拥护,必须得到人民的授权。而在此之前也必须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族群冲突,正视民间的政治诉求。

 

经国与严家淦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严家淦接替,实权基本掌握在蒋经国手中。三年后,严家淦卸任,蒋经国正式成为领导人。


相较于蒋介石,蒋经国的”能见度"高了很多,从早期在深山监督中部横贯公路的施工、经常性的微服私访、接受民意代表质询、结交民间友人等都能通过报纸、电视传达到寻常百姓家中,这为蒋经国塑造了一个不同于蒋介石的形像。

 

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蒋经国并没有这么阳光。


因为曾长期把持国民党党务和情报部门,蒋经国被认为是蒋介石“白色恐怖”政策的主要具体执行人。


▲刘宜良(1932年12月7日-1984年10月15日),笔名”江南“


华裔作家江南为此出版了《蒋经国传》,将蒋经国描述为戒严时期的主要“黑手”之一。后来江南在美国被刺杀,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这是蒋经国指使,但人们确信此事定与蒋经国有关。

 

名誉受损,似乎也是蒋经国晚年推动改变戒严政策的原因之一。他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伟人”,为人民开万世太平。


1972年,时年49岁的李登辉从台大农学教授一跃进入最高行政机构,成为行政决策团队成员。李登辉身上的多重元素,是促使他进入蒋经国视野,对他委以重用的原因。


▲蒋经国与李登辉


首先他是土生土长的本省人,能够与绝大多数民众打成一片,顺畅交流,而不带外省人的傲慢与隔阂;第二他政治倾向偏左,早年曾经研读过《资本论》,也能被当时倡导激进民间运动的人物接受;第三他又与当时活跃在民间、正遭受国民党打压的左派政治团体没有瓜葛,不会遭到国民党内的保守派反对

 

另外,还有一层不为人知的背景就是,李登辉和蒋经国青年时期都曾是马克思和列宁的信徒。再加上李登辉学历高、能力强、在长期的共事中,深得蒋经国赏识。


▲1986年,蒋经国与李登辉  图片@看得见的历史


后来李登辉担任了台北市长三年,再升台湾省主席。


此间他大力发挥自己在农业方面的特长,促进农业改革和城乡平衡发展,改进农产品运销。


为了团结本省人,蒋经国需要一位本省籍人当自己的副手,李登辉顺势成为最合格的人选。


 

04.“不是我的我”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逝世,时任副手的李登辉按照规定继任。


关于李登辉的接班,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蒋经国的儿子蒋孝勇之妻蒋方智怡曾经于1995年宣称,她的丈夫蒋孝勇对她说,蒋经国逝世之前曾经对身边人说,他“看错了人”,这一说法也被大陆媒体广泛引用。


▲蒋方智怡与蒋孝勇


其实这一说法根本不足信,首先蒋方智怡的说法是从另一人口中打听到的一位不在世者的言论;其次根据这个说法,蒋孝勇也不是直接参与的“身边人”,也是从他人那里听来的;另外这一说法也没有任何旁证。

 

而且,即使蒋经国真有此想法,以他的权力地位完全可以在死前把李登辉换掉,因为李登辉在国民党内并没有根基。


考虑到1995年正是第一次领导人直接选举前夕,当时国民党外省人派系推举了林洋港、郝伯村与李登辉竞争,蒋方智怡此言很可能是为了打击李登辉选情


90年代初,蒋孝勇曾经谋取过做蒋家王朝第三代接班人,即使在国民党的外省派系中,蒋家王朝三代接班也是不被允许的,蒋经国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让蒋家王朝延续第三代。


▲1992年11月23日,李登辉、郝伯村、蒋彦士、宋楚瑜在林口长庚高尔夫球场 图片@看得见的历史


李登辉联合宋楚瑜、吴伯雄等少壮派人物,把蒋孝勇排挤出局。

 

国民党中另一位本省籍大佬,也是后来选举的竞争对手林洋港也是国民党借以团结本省人的热门人物。


1990年,林洋港与蒋介石养子蒋纬国搭班子,希望取代李登辉的领导地位。但是林洋港本身并不具备能与民众、左派体制外人物打成一片的能力,根本没有民望


看起来,似乎是李登辉利用“权术”击败了对手,但其实李登辉既没有派系也没有根基,从他多年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谈不上什么“权术”。


归根结底,不管是林洋港还是蒋纬国、郝伯村,他们都不符合经国先生生前对于政权要立足本地、争取民意的总方针。

 

▲1996年1月26日,国民党候选人李登辉连战在台中竞选活动 图片@看得见的历史


李登辉年轻的时候曾经效忠于日本,后又受到马克思、列宁等的影响,回到台湾深耕学术界数十年。他曾经远离政治,后却机缘巧合走上政坛的中心。

 

从李登辉上台之后开始,台湾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原有的两蒋体系随着蒋经国的去世而彻底崩塌,要求开放进步的声音汹涌不绝。


李登辉与国民党中保守力量素无瓜葛,现又面对民间力量的夹击,他选择倒向民间力量。


2013年时,他接受访问时再次提出,“我是不是我的我”,不应以自我为中心。

 


结语

 

2020年7月30日,这位注定充满争议的人物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


总的来说,在那个年代,他之所以被蒋经国选中,不仅因为他是为数不多能被主流政坛所接受的非主流政治人物,也是蒋经国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至于台湾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政治生态,推荐一部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大家看完或许有所收获。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