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应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循迹晓讲

颜方平 循迹晓讲 2020-10-06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颜方平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100字,大约需要13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纷纷宣布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这一宣布是在上述大学所举办的“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评议会上,经与会的专家组评议,得出的结论。


 ▲各大学的“评议结果”非常值得推敲 图源于网络


这一消息出来之后,无数国人的脸上都浮现了笑容,不知道这是开心呢,还是单纯地仅仅是笑了。


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强国,无一不重视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不仅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国人长期以来的梦想。好在这一梦想如今终于已经实现了,每个国人都与有荣焉。

 


01
一流大学的斑斓之梦


1977年,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从此之后,科学和教育被明确地摆在了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位置,是发展战略的首位。


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逐渐成型。1992年,中央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国庆50周年的花车标语 图源于网络


这一战略无疑是英明伟大的,因为中国不可能永远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要逐渐实现从廉价劳动力驱动的低端出口加工业向技术驱动的技术型现代化工业转型。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就必须建设高水平的大学。

 

从1990年代开始,教育部就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这100所高校被称为“211”高校,基本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重点大学”组成。


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正式提出了要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后来教育部关于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项目就以这次讲话的时间命名为“985”工程。


“985”工程三期一共39所高校入选,它们全部是中国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高水平大学。

 

 ▲“985”“211” 图源于网络


虽然从2015年开始,官方逐渐淡化“211”、“985”的名称,但这两个数字之下的大学名单早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每年高考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线。


“211”、“985”从1990年代开始正式提出,到201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淡化,经过了约2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这20年的发展,其中的很多大学也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不过似乎离当初所说的“世界一流”还有不少差距。


就从绝大多数优秀的学生都是从这些学校去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大学留学,而不是上述国家的学生来中国留学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心向背,说服力比什么都强。

 

 ▲“双一流”大学漫画 图源于网络


所以,从2016年开始,新的项目又推开来,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工程。与“985”、“211”相比,“双一流”最大的变化在于名称比之前直白多了。


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985”、“211”花了20年,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双一流”的周期只有三年,从2017到2020,取得的成绩立竿见影。



02
一流大学曾经不是梦


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那么问题也来了,为什么从建立第一所近代大学开始,过了一百年,才开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呢?之前的一百多年都在干什么?


其实,世界一流大学一点都不遥远,她们曾经存在于中国的大地上,矗立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中。

 

1918年,美国南北长老会命令司徒雷登在中国筹办一所综合性大学。


司徒雷登将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华北协和大学、汇文书院三所教会主办的半教育半宗教性质的学校合并,创办了燕京大学。


 ▲司徒校长和同学合影 图源于网络


燕京大学由美国著名出版商亨利·卢斯和美铝公司创办人马尔斯·马丁·霍尔捐资建设,著名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规划设计,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大学。


得益于其美国背景,燕京大学得以与哈佛大学开展国际学术合作,成立了哈佛燕京学社。

 

燕京大学是否是世界一流大学呢?我们无需去寻找当时是否有权威机构给出世界大学排名,即使有,也无法证明其权威性。只要看燕京大学培养出的人才都是什么样就可以看出来。


燕京大学走出的名人有著名作家冰心,前新华社社长周南,副总理、外交部长黄华,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者谭其骧,魏晋南北朝史大家周一良,明式家具研究巨擘王世襄,法学泰斗江平,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开创者张文裕,地理学家侯仁之,中国半导体物理奠基人黄昆,中国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奠基人王承书,实验物理学家褚圣麟。


 ▲燕京大学同学合影 图源于网络


燕京大学走出的人物,涵盖了文学、新闻学、政治学、历史学、艺术学、地理学、物理学,不管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说他们是20世纪中国的脊梁毫不为过。


这样的大学,谁敢说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如果燕京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今又有哪一所大学可堪与之相比?

 

与燕京大学类似的,还有当时的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


 ▲抗战期间,创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是当时国内当之无愧的顶尖学府 图源于网络


另外,与燕京大学背景相似的基督教大学如金陵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等也都培养出了无数大师级人物,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水平依然很低。整体识字率仅比清末的4%略好,大约上升到了10%。几所大学培养出了优秀人才,完全是只顾塔尖不顾塔底的纯精英教育,并不是正确的教育发展模式


但整体教育水平的羸弱并不能掩盖大学教育的光辉,当时的几所顶尖大学是受到全世界认可的一流大学。


03
一流大学突然消失了


1949年以后,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在民国时期,大学教育并不直接与国家发展计划需求相挂钩,国家出钱支持大学教育发展,也完全是属于放养式的,不会干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


但之后就不一样了,大学是整个社会组织机器的一部分,一个零件,必须围绕社会的中心任务开展运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必须按照国家的指令和需要。

 

此前,苏联就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实践者。


 ▲1955年的莫斯科大学学生 图源于网络


为此,苏联对大学进行了改造,一方面是改造学制。硕士教育对于一些基础性学科,仅仅是过渡性质,起到本科和博士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制只有一年,也不需要发表严格的毕业论文。


苏联则按照应用型学科的硕士阶段建制,把所有学科的硕士阶段都改为三年乃至三年以上,并且都要发表完备的毕业论文,每一个硕士都成了小“博士”。


这样,苏联就可以让学生仅仅经过硕士阶段教育,就具备相当的知识,迅速投入国家的建设。


另一方面是改造学科,创建或者改造了一批专业技术型大学,让这些大学把主要精力都投入某一种或某几种专业技术中去,专门培养某些行业国家紧缺的人才。

 

中国模仿苏联,也对大学进行了改造。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国家建设没什么用,反而添乱的社会科学或者文科,被大量取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教会学校,被全部取缔。


 ▲1952年“院系调整” 图源于网络


这样的改造被统称了“院系调整”,最终的结果就是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全部被取缔,拆分并入其他公立大学。


而一些公立大学的工程技术类学科被大量拆分独立,成为单独建制的“工学院”、“工程学院”、“理工学院”、“技术学院”等。

 

从1952年院系调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大学舞台上消失了。不仅曾经被公认为一流的大学不见了踪影,继续存在的前民国时期的一流大学,也不再被人认为是一流大学,在各种机构排列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也排在200名开外。


 ▲1952年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院系调整” 图源于网络


难道是中国所有的一流人才都在1952年一夜消失了吗?倒也不尽然。中国的大学不被人待见,当中肯定也有西方国家基于政治因素考虑,故意对中国的大学无视或者打压。


但也不可否认,各种各样的花式折腾,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耗尽了元气,伤透了筋骨,无论如何也不复当年鼎盛时代的雄风了。

 


04
一流大学究竟什么样?


最早的燕京大学由三个学校合并,这三所学校并不能完全看作是教育机构,它们的宗旨是为宗教服务,兼具慈善功能。为了把三个宗教机构改造为真正的大学,燕京大学可谓任重道远。


尽管是受命于美国南北长老会而建,但教会从不干涉燕京大学的建设和管理,对司徒雷登委以全权。


得益于美国捐资者的充足资金,燕京大学建设伊始就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给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研究环境。

 

 ▲1931年的燕京大学校园 图源于网络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权威的大学排名,每一个版本的大学排名都是机构和个人的一家之言。


相对获得最多人认可的排名榜单有QS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排名等等。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多个大学排名中,都是排名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

 

这些大学,不仅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世界一流水平的硬件条件,可以培养出在各行各业都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有支持教授们教学、研究的一流软环境。


而人才的指标,最明显的就是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排名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有非常多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出了大量划时代的科技成果。

 

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成就,除了资金投入、文化底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科研工作者有极大的自主性。


 ▲2019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 图源于网络


美国的大学不存在所谓“职称”,所有的教授都是由大学来聘用,前一份聘用合同被聘为教授,后一份聘用合同就可能被聘用为副教授,视大学对教授的需求而定。


不管是教授,还是副教授,基本没有高低之分,并非教授在副教授面前就高人一等。

 

很多教授在大学里,很长时间都出不了科研成果,但只要学校认为这名教授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不断在推进他的研究,也不断在兢兢业业地教授学生,他就不用担心自己无法获得足够的待遇,更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继续受聘,他研究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研究出成果,而不是为了升职称。


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所共有的软环境,也只有这样的软环境才能有大师辈出的土壤。这也是当初燕京大学等国内大学所拥有的环境。

 


05
一流大学到底怎么建?

 

自从提出了“双一流”建设之后,外界很难知道中国的大学们究竟做了什么去实现这个“双一流”。


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年复一年的各种项目申报和评比。官方对申报建设“双一流”的大学,从各方面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评比,放出了层出不穷的榜单。


大学之间也为这些榜单展开了竞争,似乎出现在榜单上的学科越多,评级越高,就证明大学越优秀,大学的“双一流”建设越有成果。

 

其中,曾经在“985”名单上的大学们可谓是竞争最激烈。


 ▲各大高校都有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图源于网络


这些大学为了申报那些双一流的项目和评级,不断给教职工下达各种各样的任务指标,还在人才市场上展开抢人大战,以重金聘请一些拥有各种“学者”、“人才”头衔的教授们。


通过下任务指标,抢人,就能让自己的大学变成世界一流大学了吗?


著名女科学家颜宁曾经在30岁时回国,希望能够在清华大学继续他的研究,同时也为清华大学的学术发展尽一份力,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不过10年之后,颜宁又离开了清华,回到美国继续冲击她的诺贝尔奖之梦。

 

 ▲颜宁博士 图源于网络


颜宁之所以回美国,也许有比如没有得到学术上足够承认等大学之外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美国的环境更加适合她的研究。


对于学者来说,自主的学术环境是最重要的,胜过了资金和硬件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的大学完全无法给予的。


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投入大量资金之外,更要从根本上改变学术受到指令操控的制度,从根本上革除随时可能到来的“指标”、“任务”对学者的掣肘。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恰恰是“双一流”建设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绊脚石。


结语


就在各大院校宣布已经或即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之际,高等教育又迎来了大事。


因为今后可能要突破常规,培养国家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样的话听着总觉得如此熟悉呢?


其实,同样的事情苏联早就干过,最后的结果是,苏俄并没有培养出真正国家需要的人才,反而培养了大量加速促进苏联变成俄罗斯的“人才”。

 

但不管怎么说,虽然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但我们一直牢牢掌握着核心话语权,“一流”不“一流”,嘴在我们自己脸上,我们自己说了算,这也算是一项优越性了。


(完)


历史上的波兰真是「反华急先锋」吗? | 循迹晓讲


金斯伯格去世:一边倒的赞美反而是对她的侮辱 | 循迹晓讲


所谓「民族劣根性 」真的存在吗?| 循迹晓讲


日俄战争:为何中国人会为日本打胜仗而高兴?|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