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跑了,塔利班赢了,阿富汗会变好吗?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五星上将森下下士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塔利班,塔利班,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王八蛋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带着他的小姨子(误)和1.69亿美元跑到了阿联酋。四天后(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表声明,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 他,又回来了
兜兜转转,阿富汗又双叒变天了。
塔利班是谁?它是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之一、老胡的新朋友、某些人口中的“塔铁”、现阿富汗的掌权者,闻听它的到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批民众宁愿冒着被摔死的危险也要挤进美军撤离的飞机。
◎ 8月16日,数千名想要逃离阿富汗的阿富汗人冲进喀布尔机场跑道,疯狂的人群围着一架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开路下勉强滑跑起飞的C-17运输机,有数十人扒上了这架C-17的起落架舱门。随后惨剧发生,C-17起飞之后关闭起落架舱门,至少2人从百米高空跌落摔死,还有至少1人被关闭的起落架舱门活生生夹死。图为当天从喀布尔起飞的一架C-17运输机货舱内硬生生塞了650人(此前网传8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阿富汗人。
◎ 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情况失控,许多民众来此寻求庇护。英国官兵只能用车辆与铁丝网架起的路障封住道路,阿富汗妇女把孩子抛过铁丝网,要求官兵们接住,有些婴儿还被困在铁丝网上。
按某些人的高见,这时候的阿富汗民众不应该“膳食壶浆以迎王师”吗?他们怎么这么害怕塔利班回来?
仅仅在半个月前,他们公开承认对一位阿富汗喜剧演员执行枪决,理由是那演员的作品有讽刺塔利班的嫌疑。半年前同样是他们,挖了一个女警察的眼睛,理由是女性不能工作,女警察这么做违反教义,而举报这位女警察的恶人,是她的父亲,也是塔利班成员之一。
◎塔利班分别在2021年7月31日和7月29日,将曾获普利策奖的印度籍路透社摄影记者Danish Siddiqui以及阿富汗喜剧演员Khasha Zwan枪决。
另外塔利班还往我国西北渗透过,向我国民族分裂主义者提供支持,妄图动摇我国边疆的稳定。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塔利班都是一个混蛋透顶的恐怖组织。
塔利班之前的阿富汗,是一个没有黑袍子的时代,可惜人类社会未必都是向前的,历史的车轮稍微拐一下,几代人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 国务院公报(2002年第31号)
国内“精班”可能会说,“这是阿塔Giegie严格遵循他们宗教教义的体现,凭什么管人家的内政”,笔者在此奉劝“精班”一句,一个允许女性不穿黑袍子的社会不见得是好社会,但一个只让女性穿黑袍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罪恶丛生的社会。
本期“冲塔”,笔者要追根溯源,给大家讲讲塔利班的指导思想。
塔利班和基地、ISIS同属世界三大恐怖组织,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主张统一口径一致对外,先干掉那些不信伊斯兰教的异教徒,再去解决宗教内部问题;另一派重点是攘外必先安内,先净化教徒,先干掉那些世俗化、信仰不那么纯洁的穆斯林,再去想怎么扩张到全世界,塔利班就是这么一群货色。
现在在中东搞事的伊斯兰国(ISIS)就更厉害了,它们想两手抓两手硬,来个面面俱到,因为在路线方面的分歧,这帮恐怖分子们也互相看不上,伊斯兰国还被塔利班钦定为恐怖组织。
不过,不管是哪一窝的玩意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所遵循的并不是普世的普通逊尼派或是什叶派教义,它们几乎都是瓦哈比派的忠实信徒。
那么,什么是瓦哈比派呢?
瓦哈比派兴起于1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时值阿拉伯世界奉行近代伊斯兰复古主义运动,以其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瓦哈卜得名。
教派创始人提出“回到《古兰经》和圣训中去”的口号,信徒们严格按照《古兰经》里的规章制度生活,禁止饮酒、娱乐、巫术等行为,对妇女服饰和社会行为也极为保守,甚至连那些伊斯兰先贤们的圣墓都要摧毁,因为经里规定不能有偶像崇拜。
◎ 在沙里亚法里,女性只是工具,没有任何权利可言
◎ 沙里亚法要求女性外出必须穿戴名为“布卡”的罩袍——最为严实的一种宗教派别服装,连眼睛也不能露出
当时阿拉伯半岛比较封闭保守,民众没见过什么世面,这套理论很受底层欢迎,但上层社会不吃这一套,一个人成为统治阶级就说明他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饮酒自由、娱乐自由,有此福利却无法吃喝玩乐,这的确不符合统治者的诉求。
所以瓦哈比派在诞生之初,没什么政治基础。
一直到18世纪末,事情开始起变化,阿拉伯半岛有内志王国和汉志王国两大势力,内志国王,沙特家族的族长穆罕默德·本·沙特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盯上了有群众基础的瓦哈比派,双方经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达成一个双赢协议:沙特家族为他提供庇护,支持其宣教活动,伊本·阿卜杜·瓦哈卜则为沙特家族的征伐提供宗教合法性。
◎ 内志第一王国势力扩张
自此,这个由沙特家族和伊本·阿卜杜·瓦哈卜所属的谢赫家族结成的宗教军事联盟,开始改写阿拉伯半岛的历史。
19世纪初,沙特-瓦哈比联盟向奥斯曼统治发起攻击,1803年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和纳杰夫被攻陷,城里的什叶派穆斯林全被打成异端并屠杀殆尽,第三代伊玛目,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的陵墓被彻底摧毁。紧接着内志军队往西打进汉志,攻陷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和麦地那,把穆罕默德女儿和妻子的坟也刨了。
到1811年,其领土已经扩展到北起叙利亚,南至印度洋,东抵伊拉克,西至红海沿岸,形成了极具威胁的瓦哈比国,并且控制了麦加和麦地那,阻止来自奥斯曼帝国的朝觐者。还有一些狂热的瓦哈比信徒觉得这不过瘾,想要把穆罕默德也一起挫骨扬灰,在此情形下,奥斯曼苏丹忍无可忍,下令当时已经实际控制埃及的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剿灭沙特-瓦哈比联盟。
◎ 穆罕默德·阿里(1769年3月4日—1849年8月2日),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创立者(1805年—1848年在位),被誉为“现代埃及的奠基人”。两次参加抗击拿破仑侵埃战争。1807年击败英国干涉军。1811年消灭马穆鲁克势力,统一埃及。
◎ 埃及省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对内志第一王国发动的攻势示意图
阿里不负众望,夺回了圣地并重建陵园,奥斯曼帝国重建的名胜古迹不仅维持了其原有的宗教与历史意义,还是奥斯曼帝国建筑设计与工艺的最佳体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而引发穆斯林内战的内志王国只得退回沙漠腹地,穆罕默德·阿里纵横一生,没有彻底剿灭内志王国绝对是他最失败的一件事,由于长期盘踞在沙漠腹地,内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内痔”。
◎ 1850年的内志第二王国势力范围,与第一王国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20世纪30年代,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内志势力借机死灰复燃,沙特家族重新起兵占领了大部分阿拉伯半岛,也就是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为了感谢这几百年来瓦哈比派的不离不弃,沙特将其定为国教。
当然,那些奥斯曼帝国重建的文物古迹就又没了,包括穆罕默德本人的陵寝。
本来沙特这么胡闹,只能祸害自己,因为在建国之初他们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要工业没工业要农业没农业,当时的西方社会也包括中国,都把沙特当成了异想天开的怪物,用嘲弄中兼有几分怜悯的心态与他们交往,大意无外乎:这是个无知又可悲的王朝,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西方记者拍摄的沙特
◎ 沙特油气资源示意图
可没成想,狗尿苔不济,长金銮殿上了,沙特在滚滚黄沙下面发现了大量石油,靠出口石油带来的财富,沙特成了土豪国。除了石油带来的经济霸权,沙特还想拥有对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乃至全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在政、经、军、教等方面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发展?俩字:撒币!
第一步,重建圣地,确立法统。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沙特翻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渲染瓦哈比派的“正统”氛围,借此影响来此朝觐的世界各国穆斯林,将瓦哈比派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球。瓦哈比派和沙特王室在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也就得到了提升。
◎ 麦加克尔白天房,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和朝觐中心
第二步,建立泛伊斯兰组织。
1962年5月,一场由沙特主导的伊斯兰国家论坛在麦加召开,旨在协商如何对抗伊斯兰国家中的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潮流,协商结果是成立一票国际性泛伊斯兰组织。
例如穆斯林世界联盟、世界穆斯林青年大会等,负责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教,规范教徒们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比如饮酒、一夫一妻制、女性工作等(具体标准视沙特心情而定)。
第三步:对外输出瓦哈比革命。
沙特投资建造了大量的清真寺和伊斯兰中心,例如,世界第六大清真寺,巴基斯坦的费萨尔清真寺就是前沙特国王援建,每天数以万计的信徒到这来做礼拜,那沙特都在这方面出这么多力,提点小小的要求,清真寺归沙特管理,这不过分吧。巴基斯坦拿了沙特的好处,吃人嘴软,自然也不好说什么。至于管理瓦哈比的信徒们能在此放什么屁,各位心里也都明白,天长日久再世俗的穆斯林也被洗脑了。
◎ 费萨尔清真寺-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座落于伊斯兰堡市区北部,由已故沙特国王费萨尔出资捐建
另外,还有无数的瓦哈比派传教士被派遣至西非马里、乍得、尼日利亚、尼日尔等国,在那里伊斯兰世界联盟兴建了许多学校,给予申请沙特宗教大学的西非国家学生丰厚的奖学金,并分发了《古兰经》,当然,这些经书都是被修改过的,那些不受待见的部分要么被屏蔽,要么换了个说法,让这本书更加符合瓦哈比的世界观。
◎ 2009年3月4日,一名身穿"布卡"的阿富汗女子走过喀布尔街头
比如说在关于女性穿着上,原版古兰经说的是女性应该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沙特就把它翻译成“女性应该用罩袍完全罩住自己的身体”。很多没看过正版经书的穆斯林在看完沙特印的古兰经以后,就真以为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结果当地人没有组织也没有胁迫,全都自觉的把大袍穿上了。
此外,沙特王室还身体力行,以“圣地护主”自居,带头在官方外交中他们夹带私货,沙特驻外使馆都设有一个伊斯兰事务专员,专门负责传教活动。
名义上这个职务只负责宗教工作,与外教两不干预,实际上这位传教专员才是驻外使馆的一把手,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教专员都是有沙特王子出任。殿下带来什么样的最高指示,外交官再去执行,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军队,名义上大将军令行禁止,实际上将军背后的监军才是大boss。
所以,信仰瓦哈比教派的各类极端组织总是层出不穷,为祸一方。
◎ 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是虔诚的沙斐仪派信徒(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在车臣共和国,他不仅豢养着一支只听命自己的数千人部队,而且他在该地区实行沙亚里亚法。图为2016年卡德罗夫家的全家福,此时女性都已经全部戴上头巾
如果说沙特传教之后,只是培养出和他们一样的极端宗教傻缺,问题也没那么严重。关键是他们还会支持一些穆斯林武装,支持他们武装夺权。但是,这些势力掌握政权之后,完全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唯一擅长的只有打仗、绑票、杀人、养山羊。
那么,怎么解决掌权之后没有敌人,手又痒痒的问题?很好办,创造敌人。
他们把跟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划成异端,异教徒,和他们进行圣战。无论是已掌权的还是未掌权的,极端分子们都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种人在今天有一个更直观的定义——恐怖分子。
现在世界上几大恐怖组织,都是瓦哈比教派的忠实信徒,也都得到过沙特经济人员多方面的援助。
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一个出身豪门的沙特青年人,抱着这种相同的宗教狂热,跟王室的代表图尔基王子成为好基友,在王子的支持下,他承包了大量的清真寺、宗教学校的工程项目,大发其财,凭着这些财富,他大肆招揽狂热分子,这个青年人就是——本·拉登。
◎ 911事件之前的本·拉登
当塔利班在阿富汗肆虐,要建立逊尼派的大普什图族国家的时候,沙特不仅给塔利班送钱送武器,还支持本·拉登等人进入阿富汗发展势力。后来当萨达姆闪击科威特之后,沙特允许美国在国内驻军。
这导致了本·拉登跟沙特王室翻脸,他认为这是沙特向西方基督教投降,尽管如此,沙特仍有不少要员跟本·拉登保持合作。尽管美国不断施压让沙特引渡本·拉登,但沙特也是敷衍了事。他们立场就是只要本·拉登不在沙特,其他地方随便去,只要不被抓住就行!
此外,沙特的金援还流向阿尔及利亚极端组织GIA,这个组织曾在该国成为主要政治力量,它们的目标之一是在曾经的宗主国——法国挑起恐怖主义浪潮。
所以从根上说,沙特阿拉伯这种人类文明之耻的国家,最好连参观都不要去参观,因为你在它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变成恐怖分子射向无辜群众的子弹,抽向女性身体上的皮鞭,嵌在儿童骨头里的弹片。
◎1977年,沙特的一位公主米沙尔·宾特·法赫德因为违反教法,哈立德国王亲自下令将公主与奸夫公开处死。
◎ 上一次塔利班统治阿富汗时期
◎ 2009年,18岁的爱莎为了偿还“血债”嫁给了一名塔利班武装分子。由于遭到婆家的虐待,爱莎选择了逃跑但不幸被抓回,在塔利班指挥官命令下,丈夫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爱莎的悲惨命运引发了媒体的关注,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了她的大幅照片,阿富汗女性的现状令世界唏嘘不已。在美国加州克罗斯曼伯恩基金会的帮助下,爱莎成功接受了整容手术。http://news.sina.com.cn/o/2010-10-14/022218227296s.shtml
8月17日,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在记者发布会上说,“我们和20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他还说,“伊斯兰酋长国向世界各国保证,不会有任何国家受到来自阿富汗的威胁。”“塔利班已赦免所有人,不会对任何人开展报复,包括前军事人员和那些与外国军队合作的人,没有人会搜查他们的房子”。“在沙利亚法下保障妇女权益”。
真的吗?我不信。
◎ 在塔利班保证将筹组充满包容性的阿富汗新政府、欢迎女性加入之际,旗下成员17日却因一名妇女在公共场合没穿名为“波卡”(burqa)的从头到脚式罩袍,而将她击毙。事件发生在阿富汗东北部塔喀省。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美国的兵都是废货?认真你就输了 | 循迹晓讲
卷土重来:塔利班重掌阿富汗,谁愿意和他们做朋友?| 循迹晓讲
这块土地上,“重能力”的人为何总是不得好死?| 循迹晓讲
为何东亚国家家长非要送孩子上补习班? |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