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之墓:一场被长期隐瞒的核灾难 | 循迹晓讲

守夜子 循迹晓讲 2021-11-04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守夜子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52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反应堆可以放在红场,就像煮鸡蛋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前也有工业反应堆发生过同样的情况,他们都解决了。为避免核辐射,就需要多喝水、吃东西和睡好觉。”——苏联科学院院长,切尔诺贝利RBMK反应堆设计者,亚历山德罗夫


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居住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居民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向的天空,有一道蓝光刺向夜空,这意味着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被能量激发到了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了这道诡异的蓝光(请注意这并不是切伦科夫辐射)


◎ 美剧《切尔诺贝利》还原了“死亡之光”现象


那么,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是下方正在爆炸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道蓝光也成为了核事故中的“死亡之光”,然而对于苏联人来说,这并不是这道“死亡之光”第一次闪耀在苏联的上空


1957年9月29日下午晚些的时候,南乌拉尔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的居民注意到了天空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蓝光。


官方媒体对此做出解释——这是极光,并且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文章解释为什么南乌拉尔地区会出现极光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几天之内,马雅克(mayak)钚生产核设施附近的农民被要求杀死牲畜,掩埋庄稼并且再次犁地,附近20多个村庄的11000多人被疏散。


没有权威机构声明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定是马雅克出事了。


多年以后,我们知道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第三大核事故——克什姆特核废料爆炸事故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共同组织国际专家,于1990年制定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我国也采用了这种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时间还要回到1945年4月9日,为了在战后拿到这个星球上最具威力的武器,苏联在这一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在车里雅宾斯克建设第817号原子弹工厂的法令。而着手建设的马雅克厂位于车里雅宾斯克的西北方向,作为苏联生产钚的基地,非常受斯氏的重视


8月22日,斯大林任命办事雷厉风行的贝利亚为苏联核计划的负责人,取代了被认为是软弱无能的前任莫洛托夫。


选择贝利亚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不是没有道理的,修建马雅克厂的过程中,动用了超过四万名“非正常”的苏联公,比如在押劳改人员、大量获释回国的苏联战俘、战时敌占区的年轻人。


◎ 修建过程中的马雅克厂


与此同时,为了接纳来自于苏联各地的核工程师,在马雅克厂附近,一座小型城镇也被建立起来,为了保密,这座不算大的城市完全被围墙和铁丝网围起来,持有通行证的市民只能通过几个检查点进出城市,在地图上也不会被标识,它仅有一个代号:车里雅宾斯克-40或者城市-40。


直到1994年,这座城镇才获得了自己的名字——奥焦尔斯克。

 

◎ 2008年,奥焦尔斯克的市景


经过大量“非正常”的苏联公民的建设,1948年马雅克厂建设完成并开始生产钚。


值得一提的是,其厂内的用于生产钚的A-1反应堆被苏俄人认为是苏联乃至欧洲第一个武器级的核反应堆,是苏联科技的结晶。然而,事实上,苏联对核工业的很多了解,实际上来自于在美国的苏联间谍所窃取来的美国的成果,正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苏联的核武器才能以一种让美国人惊讶的速度发展。


言归正传,为了储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污染性核废料,苏联在马雅克厂建设了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地下储存容器。器壁的混凝一米,并且还有钢筋加强此外还有厚达两米的泥土被盖在其上,紧接着是用于伪装的绿色草皮。


至于其他的核废料,则被直接倾倒进了附近的捷恰河(Techa)和卡拉恰伊湖(Karachay),这些举动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马雅克厂附近的卡拉恰伊湖,根据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有关核废料的报告表明,卡拉恰伊湖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湖。因此入选全球15大污染严重居住地,排名第八。


时间来到1956年,马雅克厂一个储存着70-80吨液态放射性废物的储存罐的冷却系统失灵,罐内的温度开始上升,其中的液态放射性废料逐渐变成更加危险的固体状,然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工厂方面居然没有试图修复这一损坏。


1957年9月29日16:22分,一个意外的火花引燃了硝酸铵和醋酸盐组成的放射性废物并引发了一起大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轻易就掀开了160吨重的混凝土盖,方圆三公里内的建筑物窗户被打破,大约2000万居里的放射性物质以气溶胶、气体、悬浮液的形式释放到了大气中


作为对比,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期间,高达3.8亿居里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但大部分都是半衰期只有8天的碘-131,但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释放出去的,则是长寿的锶-90(半衰期为28.8年)和铯-137(半衰期为30.2年),并且会在人体骨骼中积累;大约10%的放射性物质被爆炸提升到1-2km的高度,并且随着风向东北方向移动,在10-12小时内,放射性物质在居里爆炸现场东方方向300-500公里的距离内掉落,形成了一条长300公里,宽5-10公里的放射性痕迹,被称为东乌拉尔放射性痕迹,该痕迹内有超过27万名居民,他们现在全都处于放射性物质的威胁下

 

◎ 东乌拉尔放射性痕迹所覆盖的区域


爆炸发生后几天之内,善后清理工作就迅速的开展起来,于是有了上文提到的那一幕,同切尔诺贝利的清理过程一样,宠物被射杀,建筑被摧毁,土壤被更换。


一位事故的幸存者回忆道:“我父亲和很多当地的居民都被动员进行清理工作,他们把所有的土地都犁了半米深,后来,部队的人带着辐射计量器来了。之后,他们拆毁了浴室,不仅摧毁了房子,甚至连房子下的土壤也带走了。

 

◎ 事故发生后,受影响区域内的房屋及房屋内的物品

 

不过,与切尔诺贝利不同的是,克什特姆事故发生后,苏联成功的封锁了这个消息,居民们一直未被告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马雅克厂也继续正常运作,车里雅宾斯克-40的居民们并未撤离直到10月6日,车里雅宾斯克工人报还发表文章煞有介事的解释为什么会在南乌拉尔地区看到“极光”

 

◎ 事故发生后的一份苏联报纸,标题为《南乌拉尔的极光》


1968年,苏联在东乌拉尔放射性痕迹区域建立了东乌拉尔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伪装,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该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国内都没有关于这起重大事故的报道,国外的各种小道消息也并不准确


直到1976年,苏联异见生物学家若列斯·梅德韦杰夫才首次披露了这一事件,在西方引起极大的震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当局才终于承认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但是尽管如此,苏联当局仍然隐瞒了很多信息,克什特姆核废料的爆炸,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 东乌拉尔自然保护区的警告牌

 

◎ 纪念克什特姆核事故清理人的碑


上文提到,放射性废物除了被储存在地下的容器内,还直接排放进了附近的捷恰河中。


1949年-1956年间,约有7600万立方米的放射性废水被排放进了捷恰河的生态系统中,让捷恰河的河水无法被饮用、灌溉。在1950年,捷恰河沿岸共有41个村庄,总人口约23500人,随着污染的加剧,苏联将这些居民重新安置。但和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一样,苏联并没有告知居民们搬迁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捷恰河的河水不能再被饮用,并同时开展了对捷恰河居民的长期健康检测


◎ 捷恰河附近因为放射性污染而罹患疾病的俄罗斯民众


2015年的一份报告显示,17435名1956年出生在当地的居民中,1933人患有癌症,绝大多数居民骨骼中积累了大量的锶-90,异卵双胞胎的出生比例也明显上升一位曾经在附近村庄工作过的医生回忆道,她1981年刚刚在此工作时,立刻被超高的流产数量和四肢畸形、或是有其他缺陷的新生儿所震惊。


时至今日,捷恰河的污染依旧严重,讽刺的是,2001-2004年,马雅克厂再度向捷恰河中倾倒了6000万立方米的放射性废水,2005年俄罗斯联邦检察院对马雅克厂的总经理提起刑事诉讼,但2006年诉讼便被取消,表面上的理由是国家杜马成立100周年而实行大赦,但对俄罗斯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都会猜到真实原因。

 

◎ 捷恰河附近的警告牌,后面可见牛群

 

但是,被高度污染的捷恰河仍然不是这个地球上最为致命的地区,甚至大名鼎鼎的切尔诺贝利也不是,而是上文提到的——卡拉恰伊湖。


卡拉恰伊是一个死水湖,在马雅克厂运行期间,该湖积累了高达6亿居里的长寿命放射性物质(特别是铯-137和锶-90),1962-1966年间,卡拉恰伊湖的水位大幅下降,大片湖底被暴露出来,随之暴露的还有致死量的放射性物质


苏联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粉尘扩散,可能会直接导致高达20000人的死亡,后续的影响更是不可想象。


◎ 1990年时,人类在湖边站一小时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达到600伦琴,足以让人丧命。


◎ 马雅克厂的用于运输填埋卡拉恰伊湖的卡车

 

◎ 正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卡拉恰伊湖


1967年,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庆幸的是只有部分粉尘被吹到湖外;1967年,该湖的回填工作开始展开,1980年代,为了彻底解决该湖的问题,开始使用混凝土等固体物质进行回填;苏联解体后,西方记者来到卡拉恰伊湖进行采访,此时该湖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少了很多,但仍然有1.2亿居里,只要在湖边待上一小时,就足以杀死一个人,也因此,这片区域成为了地球上最为致命的地区。


到了2015年,该湖终于被完全填充完毕,如果未来人类灭亡,这个湖中的超高的放射性物质或许能成为人类曾经存在过的证明,这里不仅仅是地球之墓,也可能会变成未来的人类之墓

 

◎ 1996年的8月13日,生活在乌拉尔村附近的一位名叫瓦西里耶夫娜·普罗斯维琳娜(Tamara Vasilievna Prosvirina)的老太太在墓地捡到一个儿子,并取名阿列申卡(Aleshenka),但是,三周后,“阿列申卡”死亡,而身长只有25厘米他一度被当地人认为是“侏儒外星人”,但其真实身份则是遭到核辐射影响后发育畸形的人类婴儿


马雅克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2017年9月,欧洲多地检测出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增加(主要是钌-106),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欧洲多国的研究所怀疑,是俄罗斯乌拉尔南部的某个区域释放出了这些放射性物质。


◎ 2017年9月末,欧洲多地上空监测到了神秘的放射性粒子,而且是高浓度的。监测数据显示,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的一个名为Argayash的村庄出现了极高浓度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超过了自然背景浓度的986倍!一度引发轩然大波。


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也检测到南乌拉尔地区钌-106活性的增加,特别是在车里雅宾斯克附近,钌-106的活性与一个月前相比增加了986倍,这一切都指向了当地的马雅克厂,但车里雅宾斯克当局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均否认马雅克厂与该事件存在联系


同时,像奥焦尔斯克这种具有核工业背景的城市,仍然像苏联时代一样,禁止未经许可的俄罗斯人和外国人进入,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组织了国际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并确认就是马雅克厂释放出了钌-106,但俄罗斯政府依然否认,因为也没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但很明显,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因为此事再度跌落。

 

◎ 奥焦尔斯克郊外,警告外国人的警告牌

 

“用铲子对抗原子”,这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清理人们的口号,纵观苏联的核工业发展史,可以说完美贯彻了这句话。


奥本海默在目睹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之后,感慨自己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并积极投身到反核运动中,但原子核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打开便很难再合上,全世界都开始为核而疯狂,美国的镭玩具正是这种心态的缩影,但核并不是玩具,美国人和苏联人同样都花了惨痛的代价才学会这一点,不过美国人所付出的代价要比苏联人小很多,以马雅克厂为例,在1950-1955年间,就发生了超过20起核相关事故

 

◎ 笔者统计的1950-1955年间马雅克厂发生的事故(不完整)


在发生了这么多事故之后,马雅克厂在管理上竟没有丝毫改善,以至于储存高浓度放射物的设施出问题了却无人维修;当时间进入到1980年代后,西方国家对核设施的管理日渐完善,但苏联方面仍然是事故频发,以至于酿成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


除此之外,臃肿且不愿背锅的官僚体系也严重制约了苏联核工业的自我修复能力。


美剧《切尔诺贝利》中有处细节,就是当列加索夫即将说出RBMK反应堆的设计缺陷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会儿,而迪亚特洛夫此时很激动,但之后列加索夫还是说出了RBMK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他职业生涯的结束

 

◎ 美剧《切尔诺贝利》截图


他为什么会沉默呢?因为RBMK反应堆的设计者,是此时的苏联科学院院长——安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列加索夫说出了RBMK的设计缺陷,就等于与亚历山德罗夫代表的强大的苏联核工业既得利益体系相对抗,而因为亚历山德罗夫同时也是苏联科学院的院长,这也意味着列加索夫科学生涯的终结。


果然,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虽然亚历山德罗夫引咎辞职,列加索夫本来有望接任苏联科学院,但因为此事,他的大部分同事都给他投了反对票,而他也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被KGB监视,被苏联科学界排挤,最后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来揭露与反抗苏联的核工业体系。

 

◎ 东乌拉尔放射性痕迹的隔离带,密密麻麻的十字架让笔者想到EVA中的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普京在一个青少年夏令营发表讲话时说:“我们是最大核强国之一,不是口头上的,是实实在在的。这不是威胁任何人,这只是为了让我们感觉受到保护。我们不需要用它,我们也不打算去用它。当然,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击退任何侵略。人们应该永远意识到,他们最好别惹我们。”

◎ 他们最好别惹我们

附录·苏联部分核事故一览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酒(流)桌(氓)文化,谁是始作俑者?| 循迹晓讲


养虎为患:是谁促使苏联重工业迅速崛起?| 循迹晓讲


最奇怪的战斗:为救法国人,美德联军痛击党卫军 | 循迹晓讲


塔利班是靠游击战"击败"美帝的吗?| 循迹晓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