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英国海军作业的日本,为何结局这么惨?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瑞鹤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500字 阅读需要12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从无到有地建立自己的海军。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海军是以英国为师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每一块砖头“赤炼瓦”都来自英国,日本海军的作战条令也是完全翻译自英国,至于明治时期的日本海军军舰,绝大多数都来自英国。无论是在甲午海战中赫赫有名的吉野,还是在对马海战中成为日本国魂的三笠,都来自英国的造船厂。
在日俄战争之前,英国海军武官对日本海军评价很高,说他们是“全世界最像英国海军的军人”。
◎ 日本海军的摇篮江田岛海军兵学校,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来自英国
看上去,日本海军会是东半球的英国海军,而在这个海军护卫下的日本,也会重塑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即使衰落,也会像大英帝国一样,有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但事实证明,日本走上了和英国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日本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的战败也完全不像大英帝国的衰落那么体面,而日本海军更是在这个过程中灰飞烟灭。
关于这段历史,相关的研究和论述早就已经是汗牛充栋,大到日本帝国的衰亡,小到“金刚级四艘战列舰的舰桥有什么区别”,都有很多人在研究,我就不废话了,这里只想讨论一点,为什么日本海军学英国到最后学不像,以及这样的事实带来了什么后果。
◎ 英国海军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战略服务的
海军的建立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战略和核心利益。
从这点上看,日本和英国是由根本差别的。英国是岛国,这点毫无疑问,不但从地理上如此,国家战略上也如此。英国立国之后,必须依赖同欧洲大陆的贸易才能生存。其国家会受到欧洲大陆强权的影响,也会深深地介入欧洲大陆强权间的争斗,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七年战争。
要注意,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工业革命发端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情,英国人跟欧洲大陆打交道打了几百年,成功过也失败过,由此,英国人总结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的核心有这么几个:
1,不在欧洲保有任何领土(反正以自己孱弱的陆军也守不住)。
2,确保欧洲不出现任何一强独大的局面。事实证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强大了,英国往往是下一个倒霉的对象(比如拿破仑战争),所以,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在欧陆出现超级强国。
3,英国的生命线在她的殖民地。这么多年来英国在海外开疆拓土,其殖民地和全球航运对维系英国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英国的海军也就是为了这样的战略目的而设置的。
从表面上看,英国海军是两强标准,这是因为英国人可能要同时应对好几个海域的突发状况(七年战争,英国舰队既要支援北美,还要支援印度,还得防御本土,还得封锁法国),而这些海域的突发状况,有一处英国处理不好,帝国的基业也就不复存在了(一百年前的英国人其实无法想象不是帝国的英国是什么样子,在二战中,英国海军左支右绌,在很多地方都表现不错,但就是因为丢了新加坡,整个大英帝国的名誉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英国的海军必须强大,这是因为它有太多的海外利益。
◎ 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此事标志着大英帝国的终结
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英国的军舰可能都跟其它国家的设计不太一样。比如,英国的巡洋舰内部空间宽敞豪华,甚至有专门举办宴会的区域,这是因为在海外,巡洋舰往往就是代表大英帝国进行外交谈判的场所,不把巡洋舰布置的好一些,实在是有损国体。
20世纪初,英国人鼓捣出了一种叫“战列巡洋舰”的东西,通俗点说就是火力和战列舰一样,牺牲了装甲,换来了高航速。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在当时,战列舰的航速慢,航程近,不可能在海外有事的时候迅速赶过去,不过,英国的敌人能够迅速赶赴事发地的也只有巡洋舰,这种时候,打造一种火力压制巡洋舰的战巡,就还是英国海军服务国家战略的一种选择。
◎ 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
总之,海军是为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服务的,英国人在海上讨生活几百年,这样的思想自然是深入骨髓。
只不过,这种思想性的东西,就不太是日本人能学得来的。
◎ 日本其实不算是岛国
日本从地理上看也是岛国,但是从历史上看,它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和英国是截然不同的。
日本在历史上是不跟中国大陆有太多联系的,这个国家靠着自给自足的经济也能发展起来。直到明治维新,日本其实没有像英国那么庞大的海外商船队。从经济结构上,日本就已经和英国很不一样了。
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上讲,日本对面的东亚大陆经常会出现超级强大的政权(比欧洲的强权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日本是既不能,也不愿去干涉,大多数时候,彼此相安无事就好,如果真遇到想吞并日本的强权,反正有大海和神风,历史经验表明,这些还是管用的。
◎ 日本人管入侵的蒙古军队叫“元寇”
但是,日本对于大陆有着很深的执念。
这种执念往远处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时期白江口之战那会儿。日本非常想在朝鲜半岛获得一块立足地,这个愿望从唐朝到明朝(丰臣秀吉征朝鲜),再到清末和二战,其实是一直没断过。
那么,征服朝鲜和征服中国,之间谁是因谁是果,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本对大陆有非常深的执念,反而在海外没有太多的利益,这点就和英国是一个根本性的差别。
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其实不太算一个岛国,只能算一个“位于海岛上的陆权国家”。
◎ 学英国海军,战略上的东西真学不来
既然如此,日本就算是学英国海军,也顶多在战术技术上学一学,至于战略上的事情,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是很难学来的。
20世纪头几年,马汉的《海权论》风靡于一些热衷于后发国家的统治者幕僚那里,似乎只要有了大军舰,国家就变强了。
◎ 马汉的著作《海权论》封面,日本国上上下下,对这本书其实是误读了
可是,造大军舰的目的是什么呢?
对于日本而言,那就是“人家有,日本也要有”。就说这战列巡洋舰,英国造它的目的是威压和巡视万里之外的海外殖民地(比如印度,新喀里多尼亚这种地方),可是日本要造战列巡洋舰,目的是什么?日本果然有孤悬万里的海外殖民地?
◎ 1916年停泊在横须贺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榛名号——日本要战列巡洋舰干嘛呢?
但日本是不管这些的,大英帝国有的,日本也要有,不然就有深深的焦虑感。在这种思想下,金刚级战巡诞生了。
不仅如此,既然列强有强大的舰队,那么日本也得有,还得比它们好。所以,日本在1910年代提出了“八八舰队”的构想,要建造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如果这个预案真的实施了,日本国财政就是破产都没办法维持这支舰队。
◎ 华盛顿裁军协议后被迫放弃的土佐号战列舰
好在一战过后列强也都不想继续这样的军备竞赛了,于是才有了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
从经济和政治上讲,这对日本是好事,但是海军看不到这些或者不愿意看到这些,于是在军界大佬们的怂恿下,日本走上了一条自绝于英美鬼畜的路来——从这个角度看,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也不能说是无辜的。
◎ 从决战到九段击
当然,日本海军很快地通过两次决战,给日本推上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尤其是1905年的对马海战,东乡大将的Z字旗和敌前大转向,已经成了日本的“国魂”。很自然地,日本海军从自身的经验中得出结论,未来的海战将是一次大型的对马海战,一战定胜负。
◎ 从某种意义上讲,Z字旗已经成了日本海军的图腾
随后不久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两国间的舰队决战(日德兰海战)的确是发生了,但这次海战并没有决定战争的走向,德国就算赢得了海战,但还是输掉了战争。
事实上,在一场长期的消耗战里,并不存在所谓的“决战”。
但是,日德兰海战毕竟不是日本人亲自经历的事情,所以,日本海军还是以准备决战为目标,鼓捣出了对美的“渐减邀击作战”,后来,这个作战被细化为“九段击”,其核心思想就是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想象成波罗的海舰队第二,日本不断地削弱对方,直到在最后的决战中干掉对方。
此后几十年中,日本海军都是以这样的战略思路来布置战术和研发武器的。例如大航程但防御薄弱的陆攻,超远射程的长矛氧气鱼雷,北上雷击舰,都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当然,舰队吨位虽然被华盛顿条约限制,但海军的训练不能丢,所以,江田岛学校开始了很有精神地“月月火水木金金”,到这个时候,日本海军的核心理念已经跟英国海军完全不一样了。
◎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当然“很有精神”,但这个“精神”,可不是英国海军的精神
也不能说日本海军的思路都不对。
至少他们在中国大陆作战时,由于需要远距离轰炸重庆而给海军航空兵放权,这让海军航空兵力的战术在短时间内有了飞速地提高。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本海航飞行员的素质在世界上是顶尖的,当然,这都是他们在中国大陆拿中国军民练手的结果。
◎ 有海军没海权的日本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所谓的“海鹫三千,艨艟八百”到最后连渣都不剩,这段故事被讲了很多,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日本失败的原因非常多,但这里想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其实没有制海权。
什么是制海权,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不统一,但至少,自己的商船队在海上能够安然航行,而不被敌人击沉,这是制海权的底线。
英国人在海上漂了几百年,知道制海权对国家意味着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投入了空前的努力,哪怕军舰都不造了,全力以赴造商船和反潜用驱逐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也是这么做的。
英国皇家海军的确面对德国人一度窘迫,但英国人用了最大的努力确保了航路不至于被掐断,大英帝国不但挺过了至暗时刻,还能通过北极航线给俄国输送物资。
◎ 英国皇家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极度重视反潜作战,因为这个,大英帝国才没有很难看地死去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
日本有大和级战列舰,但他们没有专门的反潜护航力量,他们的驱逐舰反潜能力都比英国同行差的很远,甚至有好多最新的驱逐舰,竟然是被美国潜艇击沉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指望日本海军能给日本争取什么制海权了。
到了1944年,整个日本列岛已经被美国潜艇的绞杀战给困得奄奄一息。日军是占领了南洋,拥有了石油,锡矿和铝铁矿,可问题是,这些资源其实都很难运到日本,即使日本海军的实力还相当可观,但日本实际上连内南洋的航路制海权都没有。
◎ 1945年,一艘被美军潜艇击沉的日军商船正在下沉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发动了豫湘桂会战,希望打通大陆交通线,到了这一步,其实日本方面已经承认了制海权的丢失,那么,日本海军的大和武藏,就算那个时候还在,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 结论
所以,日本海军到了太平洋战争时期,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如果跟它的老师英国比较,会发现这个差距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思想上的。而决定这个思想差距的,说到底还是国家战略核民族心理,这不是靠造几艘军舰就能解决的。
马汉的《海权论》被人误读,可谓是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悲剧之一。海权的确是大国的保证,但海权也是自然形成的,马汉的“海权自然形成论”,德皇威廉二世没看进去,日本也没看进去,不但自己的国家后来在战火中灭亡,也给周围的国家民众造成了深重灾难。
所以,所谓的后发国家的崛起之路,绝不是仅仅是造几艘军舰就算了,这些军舰为了什么而存在呢?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所谓的崛起,终究也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抵制一切日本元素?先问问革命前辈的刀答不答应 | 循迹晓讲
民以食为天:老祖宗们吃什么才能果腹?| 循迹晓讲
蜂门骗术:专骗“yuwei”们的小金库 | 循迹晓讲
白俄罗斯人愿意和俄罗斯合并吗?|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