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读书笔记(四)

李冬 笑叔叔侃投资
2024-09-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以下笔记中的文字,都是站在当时的角度成文的,不论时间还是观点。特此强调,以免造成困扰。

09. 市场价格可以被预测吗

2021·08·31

前几篇,可能稍微有些生涩,没办法,这是价值投资必须要走过的门槛。接下来的文章,阅读起来可能会舒服一些,不过,依然需要前几篇的理论做为支撑。


上两篇,我说了企业估值的话题。这篇,谈谈市场的价格。


股价是怎么产生的呢?凯恩斯曾经提出过“选美理论”。


一场选美大赛有四个评委,甲乙丙丁,他们需要选出其中最美的小姐为冠军。但裁判规则是,大多数评委认可的那个冠军才是真的冠军,选对的评委将成为最佳评委。


这个规则的问题,是“最美”并没有客观评判标准,完全取决于每位评委的主观判定。甲如果想成为最佳评委,他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评判,而是要猜测其他三个人如何评判,只有你和其他人的选择一致,你才有可能胜出。而其他三个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市场中价格形成的机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出价是否合理,或者根本不在意是否合理,只在意能否顺利成交。大家都在猜测其他人的出价,并努力让自己成交,其他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每次成交都产生了新的价格,成交陆续发生,价格不断更新。


在这种机制下,如果四周环境风平浪静,那么尚可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价格就可能出现疯狂的波动。市场的参与者,大多数具有从众心理,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


讲述这种机制的目的,是想从理论上否定一种能力的存在。这种能力很诱人,也很害人,这是无数人耗费毕生精力去追求的能力:预测市场价格


前面讲过,尽可能站在神仙视角,去俯视一件事情,尽可能把这件事情的相关领域及来龙去脉都搞清楚,可能会帮助你少走弯路。


在这种机制下,你认为,股价有被预测的理论基础吗?我认为完全没有,因为你无法预测所有参与者的内心活动。如果一定要预测,那么我只能说,正确率永远是50%。如果可以达到50.000001%,那你可能早已进入福布斯。


很多技术分析流派,会依据过去的数据与现在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并希望借此能力,赚钱赚大钱赚更多的钱。


说实话,我从没研究过。并不是说不屑于去研究,研究点有争议的理论也没什么不好。我不研究是因为:

一、基于价格形成的机制,我认同价格不可预测。


二、巴神说过不要在技术分析上浪费时间,我相信并且不想去浪费巴神91年的伟大智慧。


三、在我认可的投资体系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占满了我的时间窗口。

现实中,确实有基于预测(消息),满仓加杠杆冲进去,一夜暴富的案例。这种案例,确实“鼓舞”人心。


这种时候,也许应该做的是,把自己倒空,冷静地思考一下。


这钱来的是不是太容易些了?合理吗?与认知能力或者付出匹配吗?


对于这种案例,我更有兴趣了解的,是在他身上接下来发生的更多的案例,验证下这种结果是否可以长期持续。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无疑将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一页,证明这不是运气,而是实力。这种实力,将会颠覆上百年来的价值投资体系。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需要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


技术分析的最大害处就在于,它有时候是有用的。


市场经常会重奖一些错误的行为,以便让其下次更慷慨地赴死。学会拒绝这些重奖,就是成长。市场经常犯错,但我们尽量不要犯错,反而利用市场先生的错误,笑纳市场先生的馈赠。


有句著名的鸡汤:“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世界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彼得.林奇说过:福布斯排行榜上,没有一位富翁是靠预测市场发家的。


短期内,好运气可以给你带来一笔横财。如果从一生的时间长度来思考,遇到好运气与坏运气的机会是差不多的,这时运气就会相互抵消,而实力就成了决定性因素。


不信邪——也许是个好品质,这意味着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但也有其适用的环境。在投资上,这个品质不太适用。当然,我指的是“长期投资”。相对于其他可以快速迭代的事物而言,投资试错的代价过于高昂,不仅仅是本金,还有时间。


老唐也说过,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变富,那么只需沿着车辙前进即可,实在没有必要自己去发明车轮。

回到市场价格形成的话题。这样的机制下,市场价格是不能体现价值本身的,这就是市场无效性。尽管当前很多学者还在争论,但市场的无效性,已经在价值投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段简单的思考验证一下。假设某支股票,在某个交易日,发生了20%的波动,对应的市值增加或减少了20%,这不是一个小的变化。但在这一天内,这家企业的实际价值,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吗?我认为,这家企业和前一天相比,没什么不同,人员正常,资产正常,经营正常,企业价值没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市值确发生了20%的巨幅震荡。这种市值的震荡,来源于投资者的出价撮合,并不是企业自身所造成的。


这就说明,市场价格并不能准确体现企业价值。在数字上,它们可能会碰巧吻合,大多数时间是偏离。但在趋势上,它们是一致的,市场价格的波动不会完全脱离价值。否则,价值投资的根基,就动摇了。


现实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某个利好或者利空消息的出现,股价出现连续涨停或者跌停。而企业本身仍然在正常经营。股票价格的涨跌,对于你的那部分股权价值并没有影响,股权价值只取决于公司的经营及造血能力。


后续再聊如何面对市场波动的问题。

10.如何正确面对市场波动之一

2021·09·01

上一篇讲过了市场无效性的原理。由于市场的无效性,会导致市场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无序波动,这就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常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市场波动让很多人为之癫狂,有人谈之色变,有人趁机捞金。巴神说过,正确面对市场波动,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决定赔与赚的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才是估值。


先举个例子。


假设当前黄金价格是每克400元。突然,由于某些原因,金价跌至每克200元,你应如何操作?我想一定是买入。次日,金价跌至每克100元,你应如何操作?我想一定是疯狂买入。再次日,金价突然涨至800元,你怎么办?我想,你会选择卖出。


把黄金换成股票。假设当前某支股票的价格是每股400元。突然,由于某些原因,股价跌至200元,你应如何操作?次日,股价跌至100元,你应如何操作?再次日,股价突然涨至800元,你怎么办?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与前者是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会说人性即如此。确实,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本质在于:对于黄金,你很确定它当前的价值是每克400元,不管它的价格变成200元、100元、还是800元,它的价值仍然是每克400元;而对于这支股票,你不知道它是否值每股400元,你不知道这支股票身后的企业,每股的价值是多少钱。


这个结论的关键点在于,应对市场波动时,是否有“锚”?这个“锚”,在投机者心中,是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在投资者心中,是企业的合理估值。


引入“锚”的概念后,结合上一篇的股价形成的机制,我们再复盘一下上面的例子。


如果你把每股企业价值“锚”定在400元,在市场波动时,很容易做出决定。低于或者远低于400时倾向买入,高于或远高于400时倾向卖出。


如果不知道这家企业每股的价值,也就是没有“锚”,那么当其下跌至200元时,很容易基于趋势或恐慌心理,想当然预测价格会继续走低;同样,当其上涨至800元时,也很容易基于趋势或兴奋心理,想当然预测价格会继续上涨,导致做出追涨杀跌的操作。


“锚”的意义在于,给我们一个基准,指引我们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事情,短期内未必带来满意的回报,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带来满意的结果。一个正确的体系,远远比一时的收益高低,重要的多。


段永平说过:人在一生中富一次足以。


如果你把每股企业价值“锚”定在100元以及更低,或者800元以及更高,在发生上述的事情时,那你会怎么操作呢?这个问题留着自己思考。

11.如何正确面对市场波动之二

2021·09·02

接上一篇的话题,继续。


股价波动,尤其是剧烈波动,很多投资者会觉得无法承受,从而做出一些跟风操作,不管是觉得赚钱的还是亏钱的。这些投资者大多数也清楚,在这种不理智的情绪下,做出的操作极可能是错误的,但依然无法阻止事件的发生。


我们来剖析一下这种心理。


大多数人会有这种思路:根据当前股价,把手里的股票换算成现金,计算盈亏。股价下跌,你会觉得亏损了;股价上涨,你会觉得盈利了。


如果换个思路:把手里的股票,当做是企业股权的一部分。在市场发生波动的时候,企业股权价值发生变化了吗?这个问题在上一篇已经说过了。


再拓展一下思路:根据当前股价,把手里的现金换算成股票。股价下跌,等量的现金可以换到更多的股票,你会觉得盈利了;而股价上涨,等量的现金只能换到更少的股票,你会觉得亏损了。


是不是有点魔幻?道理很简单,逻辑也是合理的,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学会逆向思维,是价值投资入门的必经之路。


你心里看重的,是现金还是股权,你想在股票中赚哪个属性的钱。看重现金,你被市场左右;看重股权,市场被你利用。


再次深刻理解这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股票所代表的财富,不是股价,而是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库存、商誉、资本公积、对外投资等等,它会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企业的各个角落。这些财富,未必会准确体现在股价上,事实上,大部分时间里,这种体现都是离谱的,甚至极度离谱。


时刻提醒自己,在持有股票期间,财富与股权价值息息相关,与股价无关。


领悟这点,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取决于经历、缘分、悟性。可能是五分钟,可能是一两年后,可能是五六年后,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领悟。即便接受了它,每经过一段时间,每经历一次震荡,也许都会产生新的质疑与徘徊,然后是更深层次的领悟,周而复始。


这个问题想不清楚,赚钱不容易;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想亏钱都难。就算股市中地震了,你都能做到心无涟漪,那才是真的领悟了。


这是真知的一部分。真知,则行不难。

12. 如何正确面对市场波动之三

2021·09·03

本文继续前面的话题,这篇主要想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波段操作。


有人说,市场震荡时,高抛低吸,这要比一直持有,可以赚更多的钱。这样可以吗?从逻辑上来讲,一点都没错!


也有人说,价值投资的理念,不也是根据企业将来的估值做决策吗?这难道不是预测吗?而且不是也说过,要利用市场犯错的机会多赚钱,在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这难道不是波段操作吗?


这两种方式,如果非要理解为都是波段操作,也没有问题,但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下面依次解释。


高抛低吸的行为,通常是短期内的行为,可能短至几周、几天甚至T+0。这种操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未来股价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朋友并不承认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去验证。试想下,如果不是对短期未来的价格有预测,并希望股价按照预测的结果去变化而盈利,那么你当下就没有理由进行相应的操作。


利用市场犯错,是相对长期的行为,是对企业价值有了正确评估,事先做好交易计划,然后等待。当股价触及计划中的买卖点时,进行的相应的操作。这不是预测,只是等待。等来了,按计划执行;等不来,凉拌。能否等得来,不知道。也许很快就能等来,也许永远都等不来。


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为什么前者是通常是短期行为,而后者通常是长期行为呢?


前者是主动行为,主动之下,操作周期可短可长,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希望迅速变富,这会把长逐渐变短、更短。


后者是被动行为,被动之下,操作只会遵循事先的计划,而不会受控于主观意志,根据经验,市场的短期变化幅度通常不会达到触发计划的程度。 

市场经常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犯错,这种错误没有规律,无需理由。而在犯错的同时,市场也会利用资本逐利的天性,实现自我纠错。


就像病来如山倒,康复则需要一段时间一样,市场犯错是短期内经常发生的行为,而纠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通常在短期内,无法完成这种纠错,一个完整的纠错周期,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而在纠错周期内,可能还会继续犯错。


市场短期内的行为,只要不是错得很离谱,错到很快触及你的计划操作点,就不用太在意。聪明的做法,就是忽略它,多看书,少看盘,等收钱。


同时,也不要在市场犯错时,尝试为其寻找理由。究其原因,可通过逻辑推理来证实。


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行业板块甚至个股出现异常波动时,一定是股评如潮,为其寻找成百上千条理由。而每个理由,看上去都挺有道理。这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心态,为已有的结论找理由,想不“正确”都难。


但这些证据或理由,对将来有什么用吗?如果今天有一个理由,不但可以解释昨天,还能用来解释明天,那才是真的NB。不过,迄今为止,我还没发现这样的先例。


老唐说过:投资最怕的,也是我们终生需要克服的,就是先有结论(或行为),然后选择性地为这个结论寻找证据或借口。


在结论巧合的基础上,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然后错误地当成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多人在很多领域都经常会犯的错误。 

多说几句,利用市场犯错,在低估买入后,股价仍然可能继续下跌,在高估卖出后,股价仍然可能继续上涨。说到根本,还是股价无法被预测。


体系正确,并不意味着每次的结果都正确。就如同横穿马路可能没事儿,人行道上依然有人被撞。但不能因为错误的结果,就放弃正确的体系,孰重孰轻,要进行正确的评估考量。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价格波动虽然无序,但不随意,它有主心骨,就是企业价值。价格永远围绕在企业价值的周围,不停地发散或收敛,不断地偏离与回归。而这种回归,是确定的。


只要存在估值洼地,只要资本还具有流动性,那么这个洼地早晚会被资本填平,这是确定的事情。就像流水首先会注满沿途的沟壑一样。但流水可能被改道或阻塞,这时,多一点耐心,多给流水一点时间,只要水还在流动,填满它们是早晚的事情,结果是确定的。


就像前几天在后院看到的一句话:一只不会走的破钟,每天也有两次是准时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错误,甚至把错误当成金光大道。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哪怕只是龟速前行,也会离终点越来越近。


笑叔叔侃投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笑叔叔侃投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