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力:基于数据分析探究职业高中“左右摇摆”之因

何力 职教圈 2021-07-03



基于数据分析探究职业高中

“左右摇摆”之因

——以某区职业高中为例


摘要:就业还是升学?一直是职业高中“艰难的选择”。职业高中是由“薄弱的普通高中”,“摇身一变”而来,与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相比,在“职业教育”方面可谓“先天不足”。先天不足易造成职业高中后天缺失、后发劣势,而为了“超越自卑”,职业高中职教人极易滋生急功近利,“弯道超车”思想,把有限的资源不是放在补“短板”,而是集中优势资源投放到能取得“鲜花和掌声”的项目。招生、在校生等数据证明,某区某职业高中二十多年在职教的辛勤耕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没得到某区区委、区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某职高的认可。作为职业高中职教人,确实应深思:职业高中先天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是不能弥补?后发优势永远存在,但是不是离职高太远?
关键词:职业高中 ;高中阶段教育;先天不足;后发劣势
就业还是升学?一直是职业高中“艰难的选择”。
当年的政策设计者把“薄弱的普通高中”从普通高中分离出来,改制为“职业高级中学”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减轻升学的压力,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同时也让更多升学有困难的高中阶段学子有一技之长,一方面满足人才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学以致用,多样化成才。
政策设计者对职业高中的定位并不模糊,放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决策也是科学的,但职业高中自身则从“出生”那一天起就“纠结”于就业还是升学,而同属中等职业教育,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尤其是技工学校则一直把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职业高中由于是由“薄弱的普通高中”,“摇身一变”而来,“职业教育”可谓“先天不足”,所以,初中毕业生,如果是为了学技能,理性会让他们首选中专、技校(尽管都称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升学毋容置疑是选择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当年就是因升学乏善可陈才由“薄弱的普通高中”转制,可是,大部分职业高中的教职员工已习惯了普通高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到“习惯势力”的强大。
正是由于“职业高中”办学目标左右摇摆,某职业高中在本地区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政府在每个区、县设职业高中,初衷是为本地区经济、民生服务)。用一位某主管教育负责人的话: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我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职教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例如某职业高中,办职业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政府也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当然从事多年职业高中的职教人自身也认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年终总结“有图有真相”,确实也能拿出不少可圈可点的成绩:比如竞赛拿了多少奖、高职高考成绩如何优异、课题有多少立项、论文有多少发表、得奖等等,可每年招生,虽然是“举全校之力”开足马力宣传,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一直令人堪忧。表1是某职业高中12年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
表1:某职高2008至2019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   单位/人

某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职中,是某发达地区区内唯一一所公办职中,受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所限,理想的招生人数是1000人至900人之间,在校生保持在3000人至2700之间。但在12年时间里,只有一年招生人数达到1032人,曾有一年降到643人,在校生一直在2147至2532人之间徘徊。为了保证招生人数,该校不设地域、户口限制。
表2:该职业高中五年的招生和在校生统计

近5年,该校在校生区内生源最多一年591人,最少一年271人,如果没有省外、市外、区外生源补充,只招区内生源,情况是不难想象的。为什么上级主管部门认为某职业高级中学办学水平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本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表2、表3至少反馈了一定问题。
表3:2015学年度至2019学年度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地域百分比


该校5年中,在本省的招生人数百分比在79%-52%区间,在校生人数百分比在71%-55%区间;本市招生人数百分比在61%-21%区间,在校生人数百分比在71%-55%区间;本区招生人数百分比在50%-12%区间,在校生人数百分比在27%-12%区间。
作为区属高级职业中学,上级主管部门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校竞赛拿了多少奖,课题是什么级别,论文发表了多少篇等,而是对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支持,招生情况就是关注要素之一。区属职业高级中学办学经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我们虽然要有大职教观,但作为本区职高的职教人确实需考虑本校为本区纳税人做出了什么贡献、多少贡献,解决了什么民生问题......
而且我们也需深思,为什么我们的职业高中办了二十多年,仍吸引不了更多本区生源?“较大差距”如何缩小?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就业还是升学上摇摆不定?在此,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深度分析,让真实的数据说话,见微知著,找出问题的症结。
一、什么是高中阶段教育
出于深度分析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把一些关键概念厘清,避免出现认知混乱。比如高中阶段教育,不少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也常把高中阶段教育等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对立起来,错误的理解政府普及高中教育是普通高中扩招。事实上高中阶段教育包含了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如图1所示,政府普及高中教育的手段是鼓励中等职业教育扩招。 

图1: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内涵


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382.49万人,在校学生3970.99万人。图2是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结构。

图2:2017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结构


尽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已名不符实,但仍占40.1%(2017年统计数据,目前仍看不到止跌回升趋势)。
二、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我们知道,普通高中教育是由教育部统一管理,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多头管理,并且与普通高中相比,体系相对复杂。

图3:中国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55.2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53%。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699.42万人,占中职教育44.97%,职业高中在校生401.08万人,占中职教育25.79%,技工学校在校生341.64,占中职教育21.97%。成人中专在校生113.13万人,占中职教育7.27%。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基本上是“三足鼎立”。
不过从2009年到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一路下降。2018年与2009年对比,普通中专在校生减少了141.01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减少47.86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减少377.34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减少73.6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共减少学生人数639.89万人。职业高中占59%,普通中专占22%,成人中专占7%,技工学校占12%。2018年与2009年对比,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亦减少了59.28万人。
表4:2009至2018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 单位/万人

注:所有数据来源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4十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高中阶段在校生都在减少,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减少的人数是普通高中的11倍,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身,十年间,只有职业高中在校生人数只跌不升,并占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下跌的59%,可谓之“断崖上”下滑,这不能不引起职业高中职教人的深思。10年的数据,证明了如果选择职业教育,初中毕业生更愿意选择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
尽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归口教育部管理,但其历史渊源是行业办学,至今仍然有很深的行业烙印;技工学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其背景大多是大型国企、厂矿。
因此,当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中校、校中企、教师下企业实践、“五个对接”等等,普通中专,尤其是技工学校并没有较强烈的反响,因为他们一直在践行。而职业高级中学,作为教育部门的“亲生儿子”,一方面在升学方面不太争气,却有比较深的“升学”“应试”情结;另一方面又想跟上国家政策,可碍于自身基础,让步伐变得摇摆不定。
三、先天不足的“职业高中”
与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相比,职业高中是后来者,她的出生日期是80年代后,参见《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0】252号)(1980年10月7日)。
职业高中办学目标“左右摇摆”,源于职业高中在职业教育各种资源配置上的先天不足。
普通教育界有一个误区,认为学不好文化课就应该去职业学校学技术、技能。这其实是在误导对文化课兴趣不大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认为初中所学的文化课程,如语、数、英、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成绩好坏都不会影响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技术技能,如果他们的升学目标已定格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那么他们就更加排斥学文化基础课。事实上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技术、技能同样学不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技能课的难度并不比普通高中的数理化难度低。
我们知道,从幼儿园开始到九年义务制教育,学校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算五种能力,能在应试上胜出的学生,往往也是听、说、读、写、算五种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其实他们学技能、技术更有优势,“动手能力”同样需要这五种能力的支撑。
政府当年把“薄弱的普通中学”转为“高级职业中学”,多少会受到这种思维定势影响。
显然生源是职业高中第一个“先天不足”。
由于生源质量不理想,打造学校品牌有非常大的难度,当然也有个别职业高中逆势而上,最终化茧成蝶,而且还升格为高职院,不过,这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生源质量不理想,出成绩的解决之道:一是政府在人、财、物上大量投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案例比较多);二是政府只是象撒胡椒粉一样,给予一般性的支持,但有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校长(这个案例非常鲜见)。
第二个“先天不足”,则是师资。
职业高中,生源质量不理想,其实师资质量亦同样不理想,优秀的教师不一定愿意留在职业高中,即使某种原因来到了职业高中,最终还是有可能流失,所谓“不该走的走了”。职业高中,除了需要有优秀的“理论课”教师,更需要有企业经验的优秀的实践课教师,但实践课教师的地位在职业高中的地位比较低,尤其是公办职高,没有正常渠道入编。职业高中缺少吸引力,缺少有企业经验的优秀实践课教师是诸多因素中的主因。
学校的中层管理者一般都会从校内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中产生,如果教师队伍中缺少优秀老师,整体实力弱,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产生的中层管理者,整体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必然堪忧。某“职业高中”总是在“升学”还是“就业”上摇摆不定,有时甚至偏离职业教育的路径,这与管理层的整体素质有莫大的关系。
第三个“先天不足”是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模糊。
职业高中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线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班主任、一般科任教师,绝大多数的人生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社会企业经历或经验的老师约占90%以上,最擅长的是纸上“排兵布阵”,当然目前都改用PPT“排兵布阵”了。
尤其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有一线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班主任最需要补企业经历的短板,政府也有这方面的政策文件要求,但由于观念和习惯势力,职业高中自身并不主动。与对口、高质量就业工作难度相比,鼓励更多中职生升学反而是“捷径”,毕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毫无市场经验、企业经历的职高职教人比较难把握。但走与普通高中同质化之路,办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
第四个“先天不足”,是急功近利
在社会上,人们有这样的看法:普通高中在升学方面看低职业高中,而在技能、技术实践教学上,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又看轻职业高中。职业高中的职教人对这些“社会偏见”当然是“心知肚明”,出于“超越自卑”的目的,急于“弯道超车”,比如在“技能大赛”中露一手,在升学上“抢先一步”,比如升本科等,然而这一切需要资源投入。但由于公办学校有人员编制的限制,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人员被上级部门借调,则有可能“一个萝卜两个坑”。人力资源的稀缺性,造成许多需要落实的工作,由于缺少鲜花、掌声、奖励等,便没人愿意做或推托或应付了事。比如校本教研(真正对职校有建设性的课题研究,其实是校本教研),每学期学校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市场、产业调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等就没多少教职工愿意沉下心去研究,正如经济学家曼昆所言:理性人考虑边际效益。
四、处于“后发劣势”的职业高中
先天不足易产生“后天缺失”。经济界、科技界有一个名词叫“后发优势”,意思是落后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发展。不过“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职业高中,同样有“后发优势”,比如某市有间全国有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前身也是职业高中。
然而多数职业高中级中学由于先天不足,没有意识到需向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借鉴经验和教训,出现“后发劣势”。在表4我们发现,10年时间职业高中在校生只跌不升,而且与其它同行相比跌幅最大,可发现职业高中“后发劣势”的端倪。
从某区职业高中二十多年的发展史,我们还可以找寻一些由于后天缺失出现的难以避免的“后发劣势”。
90年代初,某职业高中还是普通中学建制,但已有职中班,如幼师、电脑、会计,由于当时幼儿教师、电脑操作员、会计是社会紧缺人才,尽管学校没有专门设招生就业处,但招生、就业两旺,达不到录取分数线还需交赞助费才有机会入读(职中班学生生源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本区生源),当时师生并没有感觉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有偏见,家长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子女选择了职中是“不足与外人道也”,而且有多位本校老师的子女就选择了自己学校的职中班。
当年学校的建制类似“综合高中”,普通高中班的升学率并不高,因此,家长、学生都比较理性,主动选择“职中班”,这也造成学校的错觉:办职业教育没什么困难,只需打出招牌(电脑班、财会班等),找几个专业教师,买些基本的实训设备就能“开张”,没有意识到我们刚好处在一个“躺着都能招生的年代”。事实上这个“招生、就业两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和一只“闲不住的手”——政府的政策决定的。从表5的数据可得到证实。
表5:1990-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比情况(上升)  

注:数据来源于1990-1998《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1990年至1998年是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9年时间,中职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可谓一路攀升,职普比达到56.96%和60.02%。
某校当年之所以没有设置独立的招生就业处,原因是每个专业只有一个班、三个专业三个班,职中班是稀缺资源,二是就业无需学校操心,职中班毕业的学生自己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丝毫没有影响到招生、就业两旺。
只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1998年,根据政府文件,县或区必须有一间省级或国家级重点职中,某校在这一年取消了普通中学建制,正式更名为某某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高)。由于是省级重点职中,按照设置标准,除了必须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师资、教仪设备等等硬指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在校生数量指标,某职校终于有了招生的概念,不再“守株待兔”坐等学生到学校报名。然而,1998年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遇到亚洲金融风暴,开始放缓,政府的解决之道是大学扩招。受大学扩招的影响,中职招生数、在校生数出现了滑坡,见表6。
表6:1999-2002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比情况(下跌)

注:数据来源于1999-2002《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某职校尽管一年时间就顺利通过了省重评估,成为某区唯一一间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但生源数量、质量却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学校第一次品尝到招生的困境(在校生人数已不到800人),出口则鼓励90%以上的毕业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回避学生就业问题(某校职中生第一次从就业为主转向升学为主)。到了2002年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再次伸手,合并了本区另一间成人中专学校。2003年,成人高校大量减少招收中职生指标,某职校终于要面对学生就业,第一次独立设置招生就业处负责学校招生和就业。
全国中职招生、在校生人数出现了连续四年滑坡后,国务院为了保住“职普大体相当”,2002年8月2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该文件的发布被职业教育界称为职业教育第一个春天,2003年中职招生、在校生人数开始回升,见表7。
表7:2003-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比情况(上升) 

注:数据来源于2003-2009《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绝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亦不再设分数线,某职校为了升国重(国重在校生人数要求3000以上),也从2003年开始招生不设分数线。然而,不设分数线的结果则是职校声誉受损,社会对中职的评价,尤其是对职高的评价,越来越趋于负面。
不过,不设分数线,从正面来说是实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某职校也从2002年之前的升学导向走向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外界的评价是“生源质量大幅下降”。从表2人们也发现,某区某职校生源也不再以本地区为主,本地区生源占在校生占总人数低于27%,外地生源又以农村户口为主,见表8。
表8:2015学年度至2019学年度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统计农业户籍统计


外地生源多,学校必须提供住宿条件,无形中也加大了区财政的投入。农业户籍比例大,相应贫困学生的比例也会上升,免学费、需支助的学生人数自然也多,这一切都都需要区财政支撑。这也不难理解,某区某领导人为什么会对某职校说: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外地生源多、农业户籍比例大也使某职校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走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举步维艰,比如该校某专业与市区某有名的高职搭建三二分段立交桥,但近200多学生,有意原选择升学的不到40位同学(高校给的指标是50人),从表1、表2、表3、表8不难看出,某职高在二十多年中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一直在左右摇摆,甚至走回原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职高自身的先天不足是主因。
五、“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对左右摇摆的“职业高中”办学定位的反思
职业高中先天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是不能弥补?
后发优势永远存在,但她是否离职高太远?
20多年前,某职校申报省级重点职中,其实是一个发展机遇,为了达到省重的目标,需要政府人、财、物的大量投入。投入多少?当时,某职校职教人由于对职教缺少认知,可以说心中无数,并不清楚自身的短板在哪,只是凭直觉感到“离省级重点职校”还有一段距离。
由于“盲”带给职校的是忙,为了评省重、国重,除了政府在硬件的投入外,还需“软件”的支撑,通俗地讲就是“做资料”。某职校从1998年申报省重,到2009年申报国重,决策层、管理层、普通教职员工除了必须做的常规工作就是经常加班加点“做资料”。虽说某职校没有办成某区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离某区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某职校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普通教职员工,确确实实也没有闲着,只是他们并不清楚该往哪里“忙”,忙的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不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缺失,所有这一切,其实是“盲”带来的。缩小“较大差距”的唯一解决之道就是“扫盲”,意即某职高的职教人要研究“职业教育”,而不是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农民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
我们知道,优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很早就独立设置了教科研室或教科研处。某职高,如果从办职中班算起,办了9年职业教育才单独设置了招生、就业处,24年后才独立设置了教科研室(某职校从办职中班开始,到2020年历史不过才26年)。
某职高办学目标之所以“左右摇摆”,“盲”是主因。“盲”的源头是对学校教科研狭隘和错误的认知。某职高对学校教科研的认知源于普通中学对教科研的认知:认为教科研就是做课题、写论文,对评高级职称有帮助。职教人也是在需要评高级职称时,才想到“教科研”,因此,不少老师、行政评上高级后,就再也没有写论文和做课题的动力。
普通高中有高考的“指挥棒”,学校只需跟着高考“指挥棒”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就是一间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学校。而职业教育尽管有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相助,但更多还是受市场“看不见的手”左右。如果职校管理层对市场缺乏了解,对职业教育缺少深度研究,学习其它同行亦是走马观花,只关心“大楼”,不重视学校自身的教科研,自然很难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判,办学定位左右摇摆,东一榔头,西一锤子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于“后发劣势”的职业高中,不应总想着“弯道超车”,而是“认识自己”,摸清自己的“家底”,回顾反思自己学校的职教史,一步一个脚印,把学校教科研定位为职校发展的“智库”,做真教科研,遵循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当然,和其它发展路径相比,做真教科研、求真务实的路肯定要更为艰辛,并且不会有多少“亮点”,但最终我们不会“左右摇摆”、走回原点。
归根结底:办真职教,没有“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0】252号)(1980年10月7日)[3]朱永新 王继平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职业教育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6
作者:何力(1964— ),男,汉族,广东大埔人,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主任,计算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效教学管理。

来源:作者投稿




01

人社部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实施民航乘务员等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02

解决职普比问题,关键在于办好中职教育

03

职教一周 | 热点内容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