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高职“50强”排名该休矣

职教圈 2022-09-12











最近,各类高职“50强”排行榜纷纷公布,各类颁发“50强”的会议粉墨登场。喧嚣过后,如何看待这个高职教育界的奇特现象,更多人持批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跟着“50强”的颁发机构一起玩呢?





早在2016年,高职院校“50强”的排行就开始出现了。近两年,“50强”更如洪水泛滥一般,在高职院校大行其道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高职“50强”,发现真可谓名目繁多,内容涵盖产教融合、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服务贡献、教学资源、育人成效、智慧校园、国际影响力、融媒体影响力、院校品牌影响力、全国网络热搜热度、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等。


然而,不少“50强”并未公布具体统计数据和信息,根本看不出其背后的评选标准和方法,很多不过是借着筹备一场主题会议,就简单给出一个排行,缺乏基本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还有些“50强”恐怕是一些所谓的职业教育“联盟”、“集团”形成的“圈子文化”,彼此相互给予的一种称号和荣誉,到最后只是高职院校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满足虚荣心的一种“噱头”罢了。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天下事物,凡多必滥,“50强”的泛滥直接导致其含金量大打折扣。不过,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50强”,却让不少高职院校趋之若鹜,很多高职院校在自家宣传介绍中将之视为珍馐,不厌其烦地列出一个个“50强”荣誉,生怕漏掉某个。


前些年,“高职排行榜”的流行,似乎已经招致了业界不少人的质疑与批评。众所周知,不同于本科研究型院校,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服务于地方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其专业建设、院校品牌建设均有赖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跨地域之间进行数据搜集,其准确性与客观性难以保证,不同办学侧重点和特色的院校之间,诸如面向旅游行业、农业畜牧和交通航运的院校等,也很难进行数学建模、数据对比、影响力排序等。换言之,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院校,很显然有失其科学性和可信度。


然而,这本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常识,却始终无法抑制高职院校进行排行的冲动。或许,是高职界对“排行榜”这个叫法已经深感审美疲劳,又或许是为了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才改头换面,内生出“50强”的新概念,有人甚至将“50强”调侃为高职教育类型的基本特征。这不禁让人反思,“50强”泛滥的背后,究竟暴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高职教育生态?


不得不承认,在学历导向的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还存在着诸如办学历史不长、办学层次较低、文化底蕴与社会影响力相对不足等痼疾,在社会总体对职业教育认可度较低的情势下,高职院校也太需要获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在社会上普遍刮起大学排行之风的语境中,高职院校也很难坐怀不乱,“50强”的横空出世,不管是主管部门还是第三方评定的,或是“圈子文化”拱手给予的,无疑都满足了一些高职院校的这种急切的虚妄之情。


反过来,这也恰恰说明年轻的高职院校,太缺乏淡泊宁静的定力了,浮而不实,急功近利。真正一流的职业教育不需要借助于轰轰烈烈的各种外在形式与虚名来包装和遮蔽,不需要在各种衡量和评价指标上做足功夫,也不需要靠外部各种名号和头衔就能跻身于“一流”的行列。


实事求是地说,尊重教育规律,按照规律办学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教育本身就是慢功夫,两三年甚至也不一定就能做出什么成绩。须知,教育评价是带有导向性质的,本应该科学地引领职业教育朝着良性与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些“50强”,于学校来说,搞得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对参与其中的人员而言,忙得不亦乐乎、焦头烂额,可是,落到学生的实处来说,能够惠及多少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却真的很难说,然而,这也是不少高职院校混迹在各种排行中,最容易遗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同样,一流的高职院校也不是排出来的。本质上说,“50强”的流行当然只是一种表象和结果,根本在于高职院校定力不足,很容易受到外部各种“大学排行榜”盛行风气的影响,难以沉淀下来,然而,这种外化的浮躁气焰越积越深,不及时浇灭,也很容易上升为进一步加速浮躁之风的原因。


当然,摒除这种浮躁,正本清源,既是一种态度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问题,唯有通过夯实内涵建设的根基与实力,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具体的社会功能上完备和成熟起来,恐怕也才能真正凝神定气,站稳脚跟,免于外部干扰。


来源:中国青年报





01

“双高计划”正在引领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走向

0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11-12月份培训推荐

03

关于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