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教中国》第五集|院校企业双向赋能 产教融合如何走向深入?

职教圈 2022-09-12



《职教中国》第五集

深化产教融合 破局协同育人



本期简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教融合有哪些新模式?哪个主体在办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职业院校怎样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办学?
本期嘉宾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 刘兰明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潘海生



精彩观点


1、职教人才培养既要尊重教育规律,也要尊重职业发展规律


职业院校不仅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管理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学生在校学习,还要考虑学生未来在职场中的需要,要把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结合起来。



2、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坚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类型教育的基因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不能关门办学、闭门造车。我国职业教育够适合行业一线的人才需要,就是得益于成功应用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



3、不同地区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的产教融合模式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不同地区由于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区域环境差异,学校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



4、我国正在构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将职业教育相关利益主体融入产教融合的盘子当中,让城市、行业、企业各自发挥作用,形成了点、线、面的机制,分别解决了制度、标准和动力的问题。使产教融合从以前自发式的发展变成有组织的系统化推进过程,进入质量提升的阶段。



5、学校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并及时调整


学校不能有什么老师、有什么设备就办什么专业,一定要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有了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才有校企合作的可能。并且要根据产业结构和人才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6、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 需要全社会共同出力


产教融合需要解决政策落地的问题,涉及到多部门的协作,不同地方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政策落地千差万别。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破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形成合力。



7、院校要用企业能听懂的语言跟企业谈合作


学校不能有什么老师、有什么设备就办什么专业,一定要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有了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才有校企合作的可能。并且要根据产业结构和人才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 相关阅读 ❖

第一期:《职业教育 大有作为》

第二期:锻造大国工匠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第三期:《培育工匠之师 筑牢职教根基》

第四期:《职教赋能脱贫 技能点亮人生》


来源:CETV《职教中国》节目组




01

部省共建浙江职教新高地 温台地区获批成国家试点

0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质培训推荐

03

公示 | 中华职业教育社“最美职校生” 网络评选活动结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