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守良知,不媚骨不媚俗

独立视点3 2019-05-27

因为媚骨横行,所以奴才、谎言、狡诈遍布社会;因为媚俗盛行,所以虚假、矫情、做作、欺骗遍布社会。坚持信念,坚守良知,这是社会良好秩序必不可少的源泉,是改变旧制度旧秩序的基石……


坚守良知,不媚骨不媚俗

文/郭贤源(青年思想者,自由主义者)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罗伊·马丁纳


了解我的人今年可能又感受到了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方向的,不是目的的,而是在细节方面的认识,即我在自由民主(或自由宪政)上的认识有一些变化――认为正义、良知重于法律。


假如法律突破了良知,那么人们就有理由选择不从,不管制度如何神圣、权威,也不问人是否执行法律。

   

认识早已经明白,因为强调“良知”“良心”“正义”是自然法学派少不了的,特别是二战前后盛行一时的新自然法学派极为推崇该理念。比如,二战后审判纳粹的时候就遇到了“恶法非法”的论争,新自然法学派代表富勒坚持纳粹德国的法律违背了正义法,而违背正义、道德的法律就是恶法,恶法即是非法。


又如,东德结束后对某卫兵的审判,“抬高一厘米”成为了该案的名言,正如法官所言,“执法是你的职责,但你的良知可以选择抬高一厘米”。

    

知是一码事,它可能是作为一个“知识点”而被自己记住,而如何运用,特别是贯穿起来运用,则是另外一个更高的要求。


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么一句话,“道理谁都懂,也会说,但到了具体的事就不好说了”,如有的人在这事上是一种看法,在另外一事上又是一种相反的看法。这种“卖矛卖盾”的观点,它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认知问题,即他/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化观点,只是根据利益、立场、为反对而反对这样的标准作为依据,从而得出前后不一的看法。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平时可以看到很多,特别是那些情绪化的人,包括网络上那些情绪激动的“意见领袖”。

    

同一件事情,今天可以说是,明天可以说非,这前后不一的观点很大部分是源于情绪,源于缺乏恒定的理论或系统化的认识。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讲一个人的认识、知识已经有了相对稳固的体系,它不再是出于需要、利益、情绪等标准来说话,而是有理性有理论分析。


如果自己的认知缺乏恒定性,纯粹依靠情绪、利益、立场作标准来评判,那么这个人的认识就势必容易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就会不断上演自己否定自己的主张或观点。一切都会变,不变的就是自己的“需要”,只要自己的“需要”发生了变化,那么自己的观点出现前后矛盾也就在所难免了。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多变”的人,他们的观点变化之快,有如传说中的变色龙,他们先前说一套时振振有词、信誓旦旦,等到自己的说辞被时间、现实所否定了,他们马上转变为另外一套说辞,并且脸不红心不跳的姿态。这种“政客式”的表现,不惟是官僚人员,还有一大堆的芸芸众生,还有一批所谓的“先知先觉”。

   

不负责,不对言论负责,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愿意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却又喜欢扮演“好为人师”的角色,总喜欢发表迎合大众心理的言论的人便是这一类,总喜欢给上级拍马屁的人也是属于这一类。


媚骨、媚俗,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听众的心理,知道自己这么说话很容易获得掌声获得支持获得认同,至于听者是否真的需要被提升,是否用说真话去刺激,这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因为媚骨横行,所以奴才、谎言、狡诈遍布社会;因为媚俗盛行,所以虚假、矫情、做作、欺骗遍布社会。


古希腊末期,那些故意迎合大众的演说家,他们在雅典生死存亡的战争期间迷惑大众,进而把雅典葬送了。司马迁曾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因为人的心理普遍是爱听逢迎的话,所以某些人、政客就会故意去这么做,假如社会失去监督、制约的机制,久而久之,社会氛围必定就会被溜须拍马、迎合吹捧的风气所笼罩。

    

时常听说某某人“书生气”“不讨喜”“不懂变通”,这大概是说他们过于坚持原则,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否则就不会被他人所批评,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嘲讽。但是,话又说回来,假如一个读书人真的变来变去,真的不坚守原则,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知识人。读书人尚且毫无原则,尚且不坚守理念,可想而知这个社会的风气会变成怎么样?


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可死也”,就是强调读书人的坚守,就是强调读书人的要求、标准。陈寅恪说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大抵也是这个意思。知识人坚持良知,守住正义之线,这是一个社会不被污浊的基石,假如底线没有人坚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因为读书人的要求、坚守所在,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对现实问题进行批评,希望通过批评来扭转局面,并改正过来,使社会秩序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因为有他们的批评,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勇气,所以一个社会才会一直不沉沦,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而且,观察秦汉以后的王朝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接受批评、包容批评,并且积极去改错误的统治者,他们普遍比那些刚愎自用的统治者要备受爱戴,正视错误的统治者也相对有较好的统治秩序。

     

当环境已经发展到不需要批评、限制批评、打击批评的时候,人们也就会越来越厌倦现状,并且开始考虑另谋出路。正如储先生所言,“当人们已经失去批评的兴趣了,这就是被批评者的悲哀”。


因为一个人但凡他还愿意批评你,这就说明他心里还是接受你、认可你,当他已经对你无语了,他就会选择无视你。比如,以我本人为例,我从2014年开始就对批评现实势力没兴趣了。

    

不再批评自己无视的被批评者,这就是一个人在认识上获得升华。但是,不批评不代表忘记良知,不代表放弃正义,不代表要媚骨媚俗,而是可以积极做好自己,可以选择自己认同的理念,去营造另一个良好的新氛围。此正是孟子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是“为理念而活着,为良知而坚持,不做随波逐流者。”

  

坚持信念,坚守良知,这是社会良好秩序必不可少的源泉,是改变旧制度旧秩序的基石,那些认为纯粹由制度来改变的认识其实是“只知其一”。

                

来源:博客中国/郭贤源的博客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一个误导了中国几代人的半截故事:没有人去反思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

社会控制如此严,苏联为何还解体

对人类文明威胁最大、破坏最惨烈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

你连规则都不遵守,还跟我扯啥道德!道德永远代替不了规则

不是好人越来越少,而是沉默者越来越多

总有一些勇敢和坚守,让我们肃然起敬

这个笑话排名世界第一,太讽刺了!

洗脑的力量到底有多可怕

院士疾呼:建立中国国家医疗制度,打造全民医保,实施全民免费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