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权利和良知,三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独立视点3 2019-08-03


自由、权利和良知,三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文/佚名


自由:笼中鸟惧怕飞翔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思考:故事的真实性待考,讲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满清的统治下,人人有病。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


权利:财产权是第一人权


十八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曾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风能进,雨能进,但是国王不能进,他即便有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思考: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私有财产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财产权使个人权利具体化,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良知:把枪口太高一厘米 


这个故事发生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德国。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将要开庭宣判。这次接受审判的是4个年轻人,30岁都不到,他们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


两年前一个冬夜里,刚满20岁的克利斯和一个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声响,一颗子弹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脚踝被另一颗子弹击中。克利斯很快就断了气。他不知道,他是这堵墙下最后一个遇难者。那个射杀他的东德卫兵,叫英格·亨里奇。当然他也绝没想到,短短九个月之后,围墙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终会站在法庭上因为杀人罪而接受审判。


柏林法庭最终的判决是:判处开枪射杀克利斯的卫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庭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XX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思考: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来源:网络


  《独立视点3》5月文选(上)

陈寅恪 | 对科学院的答复

一部短片道尽中国教育的精髓

纪念“五四”,是为了明白现在,了解将来

世上最牛的5篇博士论文

以色列特工的复仇之旅:历时9年在全球追杀“黑九月”

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中国人

100年前90后图鉴

永远活出诗意和尊严

这个视频很棒,一定要看!

高贵的囚徒,悲壮的失败者

 

《独立视点3》现为独立视点系列主号,敬请关注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