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扭曲的恶果:“五四”对“科学”一词的误用

星空与内心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五四”时期,为了与传统权威相抗衡,创造出一套新的代表着绝对权威的标杆,并方便引进来自西方的部分思想,“五四”学者们最终看上了“科学”这一词。

这里的“科学”一词原指当时的自然科学理论,因其在实验和生产中所体现出的必然性,以及在西方社会物质财富增长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起源于西方社会的特点,从而被“五四”学者们相中,将“科学”一词改造成与传统社会权威相抗衡的“新权威”。

但正因为“科学”一词是被用于“意识形态对抗”的“新权威”,“五四”学者们仅仅是在不停的宣扬“科学”的绝对正确性,并为了更好用于对抗而将其塑造为“一切真理不可动摇的唯一权威”。这样一来,任何理论和事物只要能被划作“科学”这一权威的旗帜下,就意味着它是“永远正确、无可反驳的”。反之,只要被称作“不科学”,就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应该被抛弃的”。

随着“科学”一词在“五四”中被如此使用,并得到广泛传播,也使得“科学”一词在中国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而由此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首先,因为仅仅将“科学”一词作为话语体系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使用,“科学”几乎成了“绝对正确、不可反驳、必须服从”的代名词,从而造成“科学”一词使用的过分泛化。即使是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围的领域,如果不在理论和结论前面加上“科学的”这几个字,好像就缺少了合理性和正当性。

其次,因为“科学”一词总是在作为某种权威和攻击敌对势力的工具在使用,从而导致中国社会总是在争论谁可以戴上“科学”这一顶“教皇的王冠”,而忽视了研究和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自然科学理论得以出现”,以及“为什么自然科学理论的预测如此准确”。这导致中国社会学到的“科学”是被阉割的现代科学,大都只学会现成的理论和结论而不太了解其产生过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中国学者大多数都不得不通过留洋来补充新产生的科学知识,而“留洋”也几乎成为了“获得先进知识”的必要条件。


最重要的是,如此的使用“科学”一词,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人文学科本应拥有的意义。诸人文学科,如艺术、哲学、文化习俗、神秘学等,要么证明自身是“科学”的一部分或是在为其服务,要么自身就会被剥夺存在意义,被人唾弃和遗忘。这造成了最具毁灭性的后果,人文学科要么遭受到了“科学改造”而导致思想上的独特性被毁灭、扭曲,要么就侵入那些原先本应属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抢夺合法地位,用自己的理论代替自然科学的研究。这种情况不仅伤害到了人文学科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也干扰和阻碍了自然科学的正常活动。

那么,这一切的滥觞究竟是什么呢?

(未完待续)

音像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