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光流逝也许是一种错觉,人生只如初见成为可能

四野子弟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纳兰性德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伤里,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千古绝唱,触动了无数世人的心弦。

时间,真的就像孔子站在河边望着奔流的河水,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吗?

几乎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时间在真真切切的流逝,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入海不复还。

科学的发展,哲学的研究,历来颠覆了世人的很多日常认知,有些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匪夷所思,却在后世得到了证明和普遍接受。《环球科学》近期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超越中心主任、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Paul Davis)的一篇文章,探讨了关于时间的有趣观点。

他认为,鉴于物理学和哲学中多数对时间的分析都没能发现任何时间流动的迹象,那么,留给人们的就是一些谜团。

有的物理学家认为,“过去”与“未来”可能只是错觉,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时间就像空间一样,自身是不动的,流动的是物质。如果理解了这样的“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时空维度观念,那么,下面我们就可以将时间维度等同于空间维度来推理了,这比较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在这样的时空框架下,就像每一处的空间都同时存在一样,每一处的时间都同时存在,即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同时存在,即全景时间或者块时间概念(如下图)。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时间流动的感觉呢?

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伊利亚·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认为,物理学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或者熵增原理)使得时间流动成了世界的一个客观性质。但是,保罗·戴维斯和其他一些人则认为,物理学的不可逆过程导致了时间轴上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是不对称让人产生了时间在流动的错觉,它不是客观性质。我们记得过去而不记得未来,这体现的不是时间在流逝,而是时间的不对称性。

根据大爆炸理论和进化理论,有生于无,有机物生于无机物,智慧生物生于单细胞。我们的一切感知都来源于大脑,而关于大脑是如何演化、如何发挥功能的,现代科学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是知之甚少。也许某一天,脑科学家会找到类似视觉皮层那样的“时间器官”。也许某些冥想者声称的“涅槃”体验与“时间器官”的抑制有关。

如果科学家证明了时间的流逝只是一种错觉,那么,人们就可以以某种方式在时间中移动,初见、现见、将见就像旅行一样。

到那时,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将以珍贵文物的形式典藏于人们的心灵中,人类的文学艺术、生活习俗都将演化出新的形态。例如,参加生日庆祝活动,也许就不再有那么多复杂的感情了,因为,你可以定居于某个时点,高兴了,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时间旅行。

怎么样,很酷吧!

你有什么计划呢?



最文艺最感人的爱情:他为何写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