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葩论文刷屏: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各方回应了

深圳晚报 2020-08-26


近日

一篇神论文刷屏了

主要是因为它令人瞠目的内容——

“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

目前,各方回应来了!


近日,网上出现质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期刊《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的信息。作者徐中民在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过程中,列举了导师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文章结尾作者还写了打油诗再次夸赞导师与师母,“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手持倚天剑,学海驾云涛;师娘慈溪女,容德美如玉。守着芙蓉剑,厨房舞翩跹。”



文中大谈“导师的崇高感”

和“师娘的优美感”


在《理论与实践(I)》的摘要部分,作者写称“……文章以自己身边的人为例,解读他们身上隐含的人生哲理……”
 
随后作者就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的导师和师娘,称:“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我的师娘张幼芬,宁波人,雍容华贵,仪态大方,性格温柔体贴,近处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优美感四溢。圆满的人生不只是诗中的字眼,也有生活中的写真,导师和师娘的人生就堪称圆满……”
 
《理论与实践(I)》的正文共分为“美与道”“导师的崇高感”“师娘的优美感”“生活之美与人生大道”以及“结论”5个章节,作者在文中多次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
 
比如在“美与道”一章中,作者认为“求道和寻美是一致的,如果你能找到大道,也就寻到了大美”。
 
那么,如何寻美和求道呢?说到这里,作者就将目光移到了自己的导师和师娘身上,发现“他们是一盏醒悟明灯,照亮着我们的人生路。”



因此作者迫不及待希望能够写一篇文章,将“自己发现的真理”传播开来。
 
导师的崇高体现在处事有道:导师提倡十年铸一剑,他的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导师提倡江海纳百川,他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导师倡行长空挥彩笔,他的精神就像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


在说完了“导师的崇高感”,作者开始把赞美的重心放在“师娘的优美感”上。

具体美在哪呢?论文作者略举二三事,点明了师娘“优美感”的标准。


作者还专门制作了“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图”来形容导师与师娘和谐的完美关系。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该文确实存在

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


昨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发布“关于《冰川冻土》期刊发文不当问题的说明”,称经初步了解,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


说明还表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作者回应:不能视为拍马屁,

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


1月12日,论文作者徐中民表示,引发热议的论文确实是他写的。他说,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点文史哲的知识,万事视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学没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徐中民还称,热议论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进入论文要点。热议文章表面上看起来有点问题,实际问题潜伏得非常深刻,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地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主要就是探讨如何攀登上共同发展之路。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徐中民的推荐,记者在其微信公号看到了《科研之路的认识过程——感师恩》《理论系列一:共同发展之路》《张掖市纵横捭阖展其势》等文章,并在中国知网找到了他提到的一篇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8年第3期的 《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共同的发展之路:向心和离心动力学之间的张力》)。


在《科研之路的认识过程——感师恩》一文中,徐中民提到自己从“被动接受程国栋的教诲转向了观察他的工作和行为”,迅速完成了《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勾勒出了共同的发展之路,作为个人未来的图景。


徐中民解释,《张掖市纵横捭阖展其势》和《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一个是工作实践,一个是生活(方面)的,他把它们总结成共同发展之路。此外还有《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他称这几篇文章讲的一个道理,核心内容一样,都是正反馈环。


徐中民在《理论与实践(I)》中写到的天人之际图,即他提到的正反馈环之一。


徐中民称,不能看举了一个老师和师娘的例子,就理解为拍马屁,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是从他们俩身上总结一个什么理论,它是一个普适的结构,别的家庭也有,那些和睦的家庭也有。看起来是拍马屁,实际上是一个人有感而发的东西。夫妻之间和睦共处的关系,就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正反馈环、互相补充的关系。



对于在《理论与实践(I)》中提到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导师做饭是一种义务”等观点,徐中民认为这是对的,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础,“这是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他说,夫妻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正反馈环的联系,他身边的同事,一般的家庭都是这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惊小怪啊”。


徐中民还称,《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这两篇文章是人文科学,他在单位搞自然科学,但自然科学需要有文史哲的背景,这样才会转化思维方式,但是这中间过程好难,因此要转过身来看边上人的优点。对于这两篇文章的立论,徐中民认为没有问题,因为在此基础上,后面发表了《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一般根本写不上去(备注:难以发表)”。


论文属获资两百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内文均提到,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据冰点周刊公号,根据众多学者论文和中科院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等公布的信息,编号为“91125019”的基金项目,指的是“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下的重点项目之一。2010年启动的这项重大研究计划,被称为“黑河计划”,程国栋院士担任“黑河计划”专家组组长。2014年,程国栋院士及其团队发表关于黑河集成研究的综述文章,作者就包括徐中民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此前公布,“黑河计划”以黑河流域为特定研究区域,探讨中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水-经济的相互联系,预算总经费为1.5亿元。其中,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约为200万~3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运行机制下,申请者需要提交项目计划书提出申请,经过同行评审通过后获得资助。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项目参与者不按照项目计划书开展研究、擅自变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会受到警告、追回资助经费等处罚。


徐中民研究员的这项研究,与“黑河计划”有何必然联系,是否偏离了项目计划书所设定的内容,“91125019”号项目的负责人是谁,仍需要基金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所涉学者作出正式回答。



澎湃新闻从科学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栏目中查询到,这两篇论文属于《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项目负责人是徐中民,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已并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属于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金额为200万元。



该项目结题摘要提及,通过研究期内的工作,项目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形而上方面,从中国的传统阴阳平衡的文化入手,结合了西方的传统文化,以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为案例,搭建了一条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天人之际的发展理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在总结研究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四种大而化之途径,这与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实践是一致的,中间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该项目成果包括五方面: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实践篇;上升型的生态视角;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第三窗口——超越牛顿和达尔文的自然生活。其中,《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这两篇论文属于“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成果。



徐中民论文中提到的导师程国栋的名字,也出现在了上述《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的作者一栏。


期刊决定对该文撤稿

主编称已申请引咎辞职


1月12日中午,《冰川冻土》期刊编辑部宣布撤稿,“经报编委会审核,决定对该文撤稿。我刊在该文刊发前审核不严,在此郑重致歉。”



《冰川冻土》主编、也就是论文的被研究对象程国栋院士就此回应说,这两篇文章与《冰川冻土》学术定位不符,自己“事先一无所知”,已引咎申请辞去主编一职,并向读者道歉。


网友说

@Lyndon刘洋:这种文章都可以发表到专业期刊,审核者的责任心呢?


@王文君:他是怎么把这么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换成N种表达方式,扯成一篇文章的啊?


@不蒸花卷争口气:但凡只要看一眼就不能登吧,这是审核不严吗?这是没审吧。


@开皮卡的丘丘丘:所以相关人员呢?这种当时怎么发出来的?随便一个识字的人也知道这么不合适。


@他乡玉兰的金鱼湖:唉,终归要有点羞耻之心。



深晚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中国“陆地航母”航拍刷屏!网友:看着看着眼眶就湿润了

“太可怕了,已放弃治疗!”这次轮到家长懵圈了,哈哈哈哈哈

小年赋新诗!AI和诗人谁的作品更有年味?

来源|澎湃新闻、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上游新闻、冰点周刊

编辑 | 郝露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