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乘风破浪的深圳人
2020,有人说这是被按下暂停键的一年。
还记得今年是怎么开始的吗?
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不明病毒性肺炎。
恐惧、不安的情绪迅速在群众中蔓延,几天后一张动车票刷屏全网,上面显示“无座、补票”。
这是钟南山第一次奔赴武汉的车票,一个84岁老人的车票。
1月20日,他严肃给出了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早在18日,他就坐上了列车的餐车,奔赴一线。
1月21日,国家卫健委开始每日通报新冠肺炎情况。
那一天,国内新增确诊病例77例。
仅过2天,23日新增病例激增至680例。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2月8日新增确诊病例2656例,其中,湖北就占了2147例。
2月9日,响应号召,深圳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应召出征!
在他们之中不仅有27岁的年轻人。还有51岁的老人!
2月14日,深晚李晶川记者主动请缨了!当天他便坐着大巴来到了湖北监利县,开始了一线报道。
回来后,他偷偷和同事说:“我竟然是广东记者里年龄最大的之一!”
(深晚记者亲历荆州战疫|吃完出发后的第一顿饭,冒雪进监利!)
疫情来势汹汹,口罩成了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手段。
1月末,供不应求,口罩断货了!所有人都陷入了“口罩焦虑”中。
深圳龙岗区有一药店默默贴出了一张免费派发口罩的公告。
“一万个口罩,每人限领20个口罩”一张公告在寒风中被吹得飒飒作响。
深晚报道后,店长吴女士低调地说“麻烦给我的店名打马赛克”
这个冬天因为疫情格外的冷,但是她的举动让疫情阴影中的深圳,又暖了几分。
//
许多人无法归来,深圳的街道空旷了许多。
好想深圳啊,明明才离开了十几天,思念却因为隔离变得格外的浓。
1月31日,深晚记者戴着口罩,背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的深圳。
许多深圳人,隔着手机屏幕看到久违的城,都哭了。
“城空了,但人心不空。深圳必定能够迎来更美的春天。”
“无论繁华还是冷清,寂静还是嘈杂。深圳,叫你如何不想她?”
“大深圳,你要挺住,我们共同抵御毒疫,我想你了”
不仅是在外面采访的记者,还有这些人:
交警、城卫、地铁工作人员、机场安检员、铁路工作人员……
寂寂无名,却在默默保护着这座城的正常运作。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
疫情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威胁,更带来了收入的不稳定。
许多在深圳打拼的游子,没有了工资收入,但最“致命”的是,房租依旧要交……
在此人人自危之际,2月3日有一位房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给1200户租客都减租!
这意味着他将一下减少约80万元的收入……
“我也是93年来深圳打工的人,我知道他们有多难,于是我自然想到了减少他们的租金……”
不仅是她,还有许多这样的好房东.....
打工人收入成难题,深圳很多企业也面临着经营的困难。
宝安一栋甲级写字楼,打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led横幅:免租!
他们面向深圳中小企业,免除全年租金,大约有2500万元。
也免去了打工人心头的忧虑。
生活虽难,但只要跑起来就会有风。复工、复学,人们无比地盼望着回到正轨。
2月10日深圳宣布复工了!
那一天,深圳人开始工作了,大家都很自觉,排队、喷酒精、戴口罩、扫码登记……
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留下了有趣的记录。努力生活的人,值得给自己一个赞赏。
2月中下旬,抗疫进入了常态化阶段。疫情的蔓延和持久让人们越发疲惫。
一位深圳女孩站了出来,发布了一个振奋鼓舞人心的视频,打动了所有人。
“We Are All Fighters(我们都是战士)”这是视频的名字,4分多钟的视频里,听着女孩的音色从沉重到激昂,视频中记录抗疫的新闻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
" 我希望给大家带来阳光和信心,帮助在各种困境中感到压抑的人尽早走出阴霾。"在接受深圳晚报独家采访时,这位叫刘洁的深圳女孩动情地说。
是呀,我们还年轻,长长的人生可以受一点风浪。
3月1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96例。
3月10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3例。
3月18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0!
3月20日,那些远赴异乡的战士们回来了,深圳3支援鄂医疗队回家了!
还记得那天,深南大道上宽敞明亮,武警给他们开道。
一下车,很多人便忍不住了,队友哭了,接他们的亲人也哭了。
回家就好,平安就好。
傍晚,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京基100上,“欢迎最美逆行者回家,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字幕点亮深圳。
机场、地铁、商业区、主干道等全市400多处户外电子大屏也都亮灯“最美逆行者”,欢迎这47名逆行者回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寻常时刻,他们终于也能享有了。
再漫长的冬天,也有离开的时候。深圳,在一寸寸春光中迎来希望。
5月21日,深圳在院治疗的最后一名确诊病例出院,深圳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终于清零。
这无疑是一座里程碑,振奋鼓舞了许多人。在和病毒的对抗中,我们越来越明白抗疫是一场持久战,道阻且长。
与其抱怨和消极处世,不如投入到丰满充实每一天的日常,去寻找生活藏起的糖果。
7月20日,大概是给大家发糖的大日子了。是的,阔别一百多天的电影院,即将回归。
看到了久违的龙标,许多网友哭了。
那些没能和喜欢的人共赴的约会,因疫情而错过的佳片,我们都要一个个补上。
“一起看电影吧”,是多么亲切的邀约,即便口罩遮脸,隔空而坐。
它如同人间烟火气,治愈熨帖我们的心。
在热气腾腾的8月,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8月18日,深圳登上了《新闻联播》。
即便上半年面对众多艰难考验,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12634.6亿元,实现上半年生产总值正增长。
而这其中离不开的,是每一个敢闯、敢拼、敢试的深圳人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
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探新路。即便是不寻常的2020年,深圳奔跑拼搏的步伐也未停歇。
8月26日晚上8点26分,826架无人机在深圳人才公园上空缓缓升起,与市民一起为特区庆生。
璀璨夜空,腾讯QQ、大疆无人机、优必选机器人等企业创新元素栩栩如生。
绚丽“绽放”,南头古城、中华白海豚、大鹏展翅等图案,尽显大美深圳。
许多人难掩激动,在社交平台发自肺腑向深圳送上了最美好祝福。
潮起海湾,惊涛拍岸。
孤帆远影,却敢为人先。
在这个历史新节点,深圳晚报推出重磅原创微信《深圳!深圳!》,一天内达成阅读十万+!
从深圳博物馆一块烙印时光密码的文物起源,跨越蜿蜒宽阔的深圳河海,我们为你深情讲述一个属于深圳的成长故事。
(深圳!深圳!)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那一天,许多深圳人守着网络直播、电视看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那些熟悉的道路,内心激情翻涌。
南海之滨,又是春潮涌荡。
2020,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不仅有新冠疫情,还有澳大利亚山火、东非蝗灾、粮食危机……
逆风中行进,中国依然实现了新的跨越: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珠峰再次登顶、北斗导航覆盖全球……
而切换到深圳视角,每一个深圳人都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微小而闪烁,亮出了温暖光芒。
有一种温暖叫“急速救命”。
这一年,深圳的哥王文连闯红灯,只为了给乘客发烧的小孩送医。最终10分钟内抵达医院。
(深夜“飙车”?深圳一的哥连闯红灯,真相却暖哭!网友:太感人)
有一种温暖叫“闻笛而动”。
这一年,深圳一辆救护车护送腹痛病人前往医院的路上,系统记录到有331辆车主动避让。
有一种温暖叫“拔刀相助”。
这一年,深圳一位外卖小哥在福田区红荔路信号灯故障路口,用手势“指挥”车流通过。等铁骑来到默默离开。
深圳也因他们的选择而更加蓬勃。
11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举行。深圳连续六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一份功勋背后离不开每一个深圳人的点滴文明行为。
//
鹏北海,凤朝阳。深圳也迎来了展翅翱翔的收获季。
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一!
这一年, 《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出炉,深圳拿下综合、协调、绿色三项单项冠军,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
这一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深圳以87.79的指数,位列第一!
你还记得年初时的愿望吗?
几乎每个人都想要一个重启2020年的按键。
走到今天才发现,我们并不需要那颗重启键。
每一天,当鹏城亮起第一束晨光,深圳人也睁开了睡眼,原来为生活打拼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为自己重启。
我们坚信,朝着太阳的方向奔跑,日子就会一天天暖似一天。
苦尽甘来之时,山月星河都当作贺礼。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021年,当春风又绿深圳湾时,愿每个人都能迎风奔跑,向阳而生!
— 深晚君特选 —
文案 | 深圳晚报记者 陈小思、陆楚一、肖芷菁
编辑 | 陆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