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推出】登上《科学》杂志的林乔利虫化石空降我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 2020-09-04


近日,有关清江生物群的报道一定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各大媒体的报道中都出现了一件类似虾的化石,其实它的名字叫“林乔利虫化石”。2019322日,在西北大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上,舒德干院士向我馆赠送“清江生物群”1号标本——林乔利虫化石。现在,这件登上《科学》杂志的化石大咖就陈列在我馆的古生物化石展区。

                

舒德干院士向我馆赠送“清江生物群”1号标本



林乔利虫简介


林乔利虫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属于大附肢纲,主要生存于约5.2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它能够在海中游泳并在海底爬行,是一种四眼的节肢动物,它的化石主要发现在中国宜昌长阳清江、中国澄江帽天山和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等地。总长约2-5厘米,外形像虾,呈筒锥状,前端圆,有像小鞭子一样的触手,形态十分怪异。前端的两个鞭子状的器官,被认为能在浅海抽打猎物后捕食。虽说林乔利虫的外形酷似虾,但是它的结构与虾却有很大的区别。林乔利虫的附肢十分原始,除头部的大附肢起感觉或觅食作用而较特殊外,其余各附肢的功能、形态都一样,而虾的附肢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形态更是千变万化。




林乔利虫化石照片(侧视)


名称:林乔利虫化石(侧视)

拉丁学名:Leanchoilia Walcott, 1912

所属门类:节肢动物门

产地:中国宜昌长阳清江生物群

时代:寒武系第三阶(518Ma)

来源: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赠送


林乔利虫化石素描图(侧视)


林乔利虫的大家族——清江生物群


从2007起,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用了十二年才发现了“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清江生物群的化石丰富度、多样性和保真度处于世界一流。在目前已研究的4351件化石标本中,已初步研究发现109个属,其中53%为此前从未有过记录的全新属种。清江生物群巨大的科学价值,为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前不久,该团队的张兴亮、傅东静等人,将这一重大成果公布于《科学》杂志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了专题报道。


    

陈列于西北大学博物馆地球馆内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林乔利虫词条。

2.杨杰,刘煜:《虾与林乔利虫——从附肢结构看节肢动物的进化过程》,《大自然》2004年第5期。

3.人民日报: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201948日第19版。



期待您的驻足停留!


感谢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提供化石照片及内容指导!





文字:张越

编辑:王芝叶

责编:刘丰



往期精彩回顾

【文物鉴赏】商小底尊形杯

牟怀斌先生向西北大学博物馆捐赠书法作品“大秦岭赋”及著作《戊公书法教学与作品选》

封泥的前世今生——一场别开生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今日简讯 | 欢迎更多国际友人来西大博物馆参观

【文物鉴赏】秦彩绘蒜头陶壶

西北大学博物馆获评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