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当代艺博会 | 李止参展作品 ~ 观看艺术画廊

观看 ViewArtGallery 2024-01-31

策展人:牛恒立

Curator  Niu Hengli 

学术主持:马应海

Academic Chair  Ma Yinghai

展览策划:观看艺术画廊

Exhibition Planning   VIEW ART GALLERY

贵宾预览:2021.10.13~10.14

The VIP Preview:2021.10.13~10.14

公众开放:2021.10.15~10.17

Public Day:2021.10.15~10.17

展览地址:全国农业展览馆 展位 3.21

Venue: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Booth 3.21

李止参展作品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air

2021年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观看艺术画廊(VIEW ART GALLERY)很荣幸地参加了这一盛会,我们将为大家呈现李止、肖萱安、周强三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李止深入悠长古境,集儒道一身,以摄影与架上绘画关照当下,这次为大家带来了综合材料、布上油画、现成品及银盐摄影等20多幅作品。

记忆中的风景 ©李止

风景盒子一 / 106*45cm / 2021

现成品综合材料(松木、柏木、矿物色、油彩、珐琅、树脂)


记忆中的风景 ©李止

风景盒子二 / 65*65cm / 2021

现成品综合材料(松木、柏木、矿物色、油彩、珐琅、树脂)


夜风景 ©李止

风景盒子三 / 106*45cm / 2021

现成品综合材料(松木、柏木、矿物色、油彩、珐琅、树脂)


白鸟翯翯 ©李止

布上油画 / 180*65cm*3 / 2019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我沿淇水漫游,入太行深处
与山中老农喝几杯野酒,梦见山鬼伶俐,白鸟纯净,蓝鹿隐入夜色草丛中


白马 ©李止

布上油画 / 170*72cm / 2019


海边的风景 ©李止

布上油画 / 170*72cm / 2019


北山衍之一 ©李止

纸本综合材料 / 200*50cm*4 / 2020


北山衍之二 ©李止

纸本综合材料 / 188*65cm*3 / 2021


天心月圆 ©李止

纸本综合材料 / 200*50cm*4 / 2021


盘谷溪 ©李止

纸本综合材料 / 300*100cm*3 / 2021


化龙谷 ©李止

纸本综合材料 / 188*65cm / 2021


藏 _ 河洛古意图


藏|河洛古意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1

藏|河洛古意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1

藏|河洛古意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1

藏|河洛古意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1



遁_金陵残碑图


遁|金陵残碑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80*100cm / 2019

遁|金陵残碑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80*100cm / 2019

遁|金陵残碑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80*100cm / 2021

遁|金陵残碑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80*100cm / 2019



衍 _ 山水清音图


衍 |山水清音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0

衍 |山水清音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19

衍 |山水清音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1

衍 |山水清音图 ©李止

明胶银盐 / 40*100cm / 2020


拿着画笔的李止


认识李止,始于摄影。深入交流,以兄尊称,基于他身上浓厚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影子。但深深喜爱并赞赏的,则源于接触到李止的书画,特别是新近几年肇始的以综合材料创作的架上绘画,以及他在泛艺术的背景下对生命的思考与悲悯。

那是大写的艺术,大写的作品。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无疑,李止是在意马的。如果他的摄影系列作品《山行》里那匹马,因着摄影的记录功能多少还被固定在“现实世界”的土地上的话,那么他画笔下的马则更显自在与自我。至于李止和马之间的关系,我想他画室里那幅“此白驹谷”的字拓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我喜欢李止的作品,有时候可能简单地源于他作品里散发着的那挥之不去深沉浓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维系和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但画笔最终的定格,他又睿智地打破技艺的藩篱,就像他自己描述的:“图式是藩篱,笔墨是藩篱,中西是藩篱;美感不是藩篱,韵律不是藩篱,情感不是藩篱,生命的呼吸不是藩篱。”而他要做的,就是只做李止自己的画!

至于综合材料,我所看到的就是李止经常把一幅作品改了又改。每次我们看到都觉得已经很惊艳了,可是过几天他又带给我们更惊艳的修改稿,拿他自己的话说:“一张作品几死几生后,才会耐品。我对自己比别人严格。”


(马应海 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李止,1975年生于河南封丘耕读之家,现为职业艺术家,居北京,从事影像与架上绘画创作。

自幼一直以中国传统的师承方式学习艺术,后游学于中国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胡伟工作室。在创作中,基于十年学艺所得和传统诗书的滋养,从艺术形式上对中国与西欧两大传统绘画溯流而上,辨其源流,从精神性上逐渐由儒学的熏染渐进于中国禅宗与道家思想的根性,由书房画室的研习转向踏遍青山,体会山川自然,草木清华间的气息流转,生生不息。由此个人在摄影方面的创作也随游踪所至渐渐变化,涤去旧貌,所摄所作,既是银盐颗粒在山水烟云间的跌宕咏叹,也是大自然承受工业文明重荷所发的悲怆长吟。九年故山行旅影像考察后,发表《问水》《山行》《洪谷》《溪山》《遁》五个风景与观念摄影作品,之后重提画笔,进入影像与架上绘画的综合表现。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到微店购买艺术作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当代艺博会 | 李止参展作品 ~ 观看艺术画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