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达 | 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

林达 友朋说 2022-04-23

幼年西塞罗

读书的时候,偶然读到罗马人西塞罗,他讲了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他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会像人那样,彼此之间如此相像。他认为,究根究底的话,人与人之间,就跟一个人自己和自己那么相似。我本能的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人和人之间差别太大了。


后来发现,西塞罗是在试着探讨人的“自然本原”的状态。也就是说,他要削去人在社会中长出来的枝枝桠桠,追踪到亚当夏娃纯朴地站在伊甸园里,还没有堕落之前的状态。可是,这种对人本性的追根溯源,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这位两千年前的罗马律师和政治家,是在试图从人的自然状态,找出人类社会的自然法观。


我们现在离开伊甸园已经很久很久了。经历过无法无天的社会,建立“法治社会”就是一个无限美好的向往。可是,什么是“法治”?“法”里面,有没有陷阱?我们开始崇拜法律,法律就变成戴着桂冠的文字。一个条律出来,不管有没有道理,只要说是“法律”,大家肃然起敬,或者战战兢兢。好像一段文字只要顶上“法律”这两个字,没理也有理了,不从也得从。


这好像有点问题。这个问题,两千年前的西塞罗就在考虑了。那个时候,罗马人已经有了人类的初始民主,民主决定的法律,总不错了吧?西塞罗想想觉得还是不对。他说,君王、法官一个人说了算的法律,当然可能是错的,那么,假如“人民的命令”就是“设定公正”的话,那么,假如大众投票通过一项法律说,现在可以抢劫了,难道就真的能出去抢东西了吗,抢了就是符合正义了吗?西塞罗琢磨着,人应该有一种“本性”的东西,它不会“屈从愚氓者的意见和命令”。那么什么是“本性”呢?结果,这老头儿就找到如伊甸园里那种人的最初状态中去了。



一旦进了伊甸园,我发现西塞罗还是很有道理。仔细打量的话,人和人之间,真的就有非常近似的那一部分。只要这么一想就明白了:所有的人,都有一些绝对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比如说,只要是个正常人,就没人愿意自己被杀被抢的,没人愿意别人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没人愿意无辜地就被关起来等等。这才是人“自然本原”的状态。人要维护自己这样的生存状态,就是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这权利与生俱来。就刚才那简单的几个“不愿意”,已经隐含了生命的权利、平等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等等。维护自然权利的法,就是自然法。


所以另一个比西塞罗还要早的罗马老头儿狄摩西尼说,“每一种法律都是一种发现”。法律不是胡编乱造、随心所欲的,正义的法律是对自然法的发现。


所以西塞罗在两千年前已经认定,法律不是什么人随便说了算的,就算宪法也不是什么立法机构通过了就算数的。它的后面,必须还要有“自然法”。鉴定是不是符合自然法,其实很简单。这就回到了“人和人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句话。所以,我们只要把立法的人放进去试试,就知道这“法”正义不正义了。比如说,你打算立法,规定说,某人没犯罪,执法机构就能把他给抓起来。那么,最简单的测试办法就是,对立法的那家伙说,假如你没犯罪,人家就能把你给抓起来,你觉得可以吗?假如你觉得别人不可以这样对待你,你的立法就肯定“不正义”。


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一杆秤。用它来衡量法律,就是现代人说的“司法复审”的依据。这样,法律才不是随心所欲的东西,才让人口服心服。


我突然想,当人们发现,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相似的时候,不仅是法律基础,许多其他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比如说,本质如此相同的人类,说是没有共同价值观,反倒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每个民族的文化,固然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可是也终有一些核心部分,是人类共同的。我们哀叹,我们的传统文化曾被激进的“革命”文化打倒,现在,我们又面临西方文化蜂拥而入,作为一个特定民族的子孙,我们道德的依据在哪里?有人要重新开掘千年的中华古文化,有人要推崇外来的文化。我想,不论一种文化来自哪里,假如能够最后站住的那一个部分,一定是与人的“自然状态”和谐的那一个部分。比如美国《公民读本》中,教育孩子们养成民主性格的内容,就与中国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相同。我们与其费心争吵,把不同文化对立起来,还不如回到伊甸园、回到人类的原初状态,看看我们作为“人”,有些什么共同之处。然后在不同的文化中,先找到我们共同的基本理想,比如说,公平、平等、自由;在不同的文化中,坚持我们共同的起码品质,比如说,诚实、诚恳、宽容和爱。


我们不要忘记西塞罗老头儿的看法,在像伊甸园这样的地方,我们都是同样的亚当和夏娃。



- 版权声明 -

文章选自《西班牙旅行笔记》

林达著

感谢作者原创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 End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可以转发至朋友圈

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


《格局》小视频



......................................................


《非正常思维哲学研究课》视频



......................................................


推荐阅读


陈丹青 | 牺牲与死亡

沈志华 | 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

鲍鹏山 | 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秦晖、鲍鹏山:个人·时代

鲍鹏山:商鞅为何从改革家变成“全民公敌”

村上春树 | 东京地下的妖术(节选)

柴静 | 因为如果是我

北岛 | 北京的味

杨奎松 | 从四次血案看蒋介石决策的智与不智

秦晖 | “NGO 反对WTO”的社会历史背景

柴静 | 世间有情人

赵林 | 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赵林 | 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金雁 | 双十一,对于他们是“重生”

秦晖 | 关于“大国崛起”的讨论

赵林 | 后殖民时代基督宗教的全球发展态势

沈志华 | 中苏关系的来龙去脉

陈丹青 | 钢琴与资产

金雁 | “真空罩”下:1920——30年代的苏联

柴静 | 这世界其实挺美好的,能让我心碎

木心 | 乌镇

秦晖 | 印度与南斯拉夫

刘擎 | 马丁·路德·金抄袭事件:如何对待伟人缺点

杨奎松 |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汤一介 | 不要把儒家“意识形态化”

葛剑雄 | 真正的本领在于看懂书本背后的社会事实

陈向宏 | 将木心先生请回乌镇

汪曾祺 | 《又读〈边城〉》

余英时 | 戊戌政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王德峰 | 艺术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秦晖 | 1966 — 1976

【阅读与行走】央视史诗纪录片《河西走廊》全集(一)

沈志华 | 1956-1957——转折还是选择

柴静 | 祭顾准

唐翼明 | 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

金雁 | 捷克:告别切卡德年代

葛剑雄 | 地名、历史和文化

王德峰 |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学说与当代中国

沈志华 | 中苏分歧在于有30年时间差

BBC纪录片《文艺复兴》全三集

木心 | 美国人的脾气,不留后劲,不留后路

陈丹青 | “我给大家讲一件小事情…”

张鸣 | 秦晖印象

王德峰 | 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许倬云 | 东汉与西罗马帝国为何崩解?

【视频讲座】赵声良 |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

蔡国强 | 中国当代艺术,最没学到的就是个人主义 !

朱学勤 | 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唐翼明 | 钱穆与陈水扁

金雁 | 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改革、战争与革命

陈丹青 | 木心使我洗去一点野蛮的根性

秦晖 | 儒家的命运

孙周兴 | 一只革命的手

【连载】许纪霖:古巴革命与卡斯特罗

秦晖 | 我对“文化保守主义”的一次大检讨

姚大力 | 什么是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金雁 | 中欧的价值——“欧洲精神”燃烧之地

金雁 | 前东德:波澜不惊二十年

沈志华 |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