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博士进阶指南:如何通过一次胜利的学术会议展露你的才华| 麦读学园

游天龙 麦读 2019-04-27


如何开会、如何开好会是我们学术人终身的课题

作者=游天龙 法律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司法制度方向博士候选人

主要研究方向=移民法、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族裔研究

来源=三尺晨昏,作者本人主理公号为「选美」


开会,是所有研究者的必修课。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你在开会。但很多人并不喜欢开会,或者单纯把开会当作出去玩的机会,从而错失了开会的核心价值和宝贵机会。那么如何开会、如何开好会是我们学术人终身的课题(大雾)。我这两年密集刷会,积累了一些开会的经验,就借此机会用实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我做报告的第一个会,是我们ASU筹办的有关民主政治与社会治理的一个会议。其实这个会和我过去(陪审制)跟现在(移民)的研究半毛钱没有关系,我当时刚入学博士项目也没打算给自己研究太早定型,所以就想去尝试尝试。这个会议也不限于学术人参加,还有很多与政治有关的NGO和智库的参与。当时是20159月,我已经开始办「选·美」,觉得可以去聊聊我作为中国人是如何观察美国政治以及我的观察在中国网络舆论上产生的反响。那时候我作为「选·美」的创始人天天在知乎专栏上和各路读者讨(si)论(bi),曾经动过研究他们政治心理成因的念头,还托谷歌攻城狮老赵合法给我扒过当时「选·美」所有读者的知乎档案,想知道国产川普支持者到底是群什么人。因此去参加这个门槛比较低的会议,如果光是去聊天的话,我还挺有信心。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会议提交申请摘要在5月份截止,我早就错过了。但我并不甘心,家门口的会光是旁听太没劲了,于是就跑去主办会议的公共政策学院蹲点拦截这个会议的主席,并说服了我们系当时的研究生主任,她当时恰好是系里安排给我学业上的临时顾问(temporary advisor),写邮件力挺我「违规」操作。这样,我才得以几番周折挤了进去。


其实,自己学校还是会给自己学生机会,只要锲而不舍应该都没问题。但千万眼睛要尖,我会说自己是在一个被离职老师废弃办公室门口看到这个会的广告么?所以在那之后,我就跑去所有和移民有关的系/学院加入了他们的邮件列表,因为自己一个系一个学院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但如果你每周可以刷到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边境研究系的消息,自然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学校另一个资源就是老师,以及老师背后的关系。比如我第一个投中的全国性学术协会的会议——亚裔美国人研究协会年会(AAAS)——就是我非常厚颜地问当时给我上Human Migration课程的一位人文地理系老师能否帮我内推。老师很好说话,二话不说就把我联系上了AAAS的会议主席,并主动帮我组织报告组(panel)并介绍其他学者加入,而这里面就有我未来的三老板和一位合作作者。然后在AAAS开会之前,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作为移民研究大校会吸引很多老师参加,于是找来会议议程,挨个给与会的每一位本校老师写信求见面,见面之后求引荐,引荐之后求认识人......极大的提高了联络与交流的效率。当然,为此我也准备好了名片和15秒的自我介绍。


老师的另一个作用自然就是改幻灯片和报告了。我去开会之前,都会把报告给两位老板看过,然后给他们做报告,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调整,反复练习。而一些相熟的副教授或者同样要去开会其他老师,只要你要求,他们也都乐意听你的模拟报告。2017年不光是我老板们,几乎「选·美」所有和我吃过饭的朋友们都听我或长或短的聊过自己的研究(人数大于三位数)。而因为「选·美」群中硕士博士的高密度,我报告的内容、组织、思路甚至理论框架都是得以和各专业的老师们的对话和磨砺中不断改进。


而「选·美」群的众大牛们作用自然不仅于此。2018AAAS年会,我就拉着本群另外两个同样研究涉足移民的朋友一起组了报告组申请。因为有了上次经验,从一开始我就积极和AAAS下面社科部的主席联系疏通,表面上是求推荐第四个人加入报告小组(其实只有三个也够了),而客观上的作用是AAAS群体中刷存在感,在别人还没筹划投会的时候就让会议组委会上下知道我们有备而来,最后成功第二次参加了AAAS 的年会。


2 勇于承担责任


我在投AAAS会议的时候,在会议主席的帮助下,我加入了一个星光闪闪的报告组。这个报告组五个人,有功成名就的讲席教授、事业稳定的副教授、刚刚入职的助理教授,以及刚毕业的博士后,就我一个二年级博士生。按道理,如果要本组主席(panel chair)怎么也轮不到第一次去外面开会的我才是。但会议主席因为其他人都很忙,问我有没有空的时候,虽然我因为个人事务和「选·美」工作随着大选白热化而焦头烂额,但我还是接了。而当时推荐我的那位人文地理系教授认为这并不明智,一来我的学术地位低下未必指挥的动各位大佬,二来这份联系工作纷繁复杂并不适合一个茅庐都没出的年轻学者,但我觉得这倒是一个在大佬面前表现的机会:联络工作体现你沟通能力、写报告组申请计划体现你写作能力、安排进展体现你时间管理能力......当你一举一动都在大佬眼皮底下且你的所作所为可以替他们减负的时候,辛苦自然是有回报的。


而在最近一次会议,本来是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我论文委员会周老师参加,那篇投出去的论文是她和我还有一位布朗大学的博士后三人合作。同样,这个会如果只能去一个人,怎么也轮不到我。但恰好她俩都抽不开身,而原本打算直接从纽约飞上海回国的我自然就毫不犹疑的退了机票、修改行程,从纽约去都柏林转机去伯明翰,开完了会马上再带着三个箱子从伯明翰奔赴伦敦赶飞机去广州,在英国停留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为啥这么折腾我也要出席呢?当然是因为召集这个小会议的是少数族裔企业(ethnic entrepreneurship)领域英国派的领军人物,而会议的主办方也是伯明翰大学商学院下面的「少数族裔移民企业研究中心」(Centerfor Research on Ethnic Migrant Entrepreneurship),实属本领域研究重镇,然后还有机会探索一下以后转行去商学院谋教职的可能,多拓展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最后我们的论文不仅做了报告,还争取到了一个期刊的特别主题发表,而我因为在会议上的积极表现还得到了第一次给学术期刊做评议人的机会。


类似的机会我一般都不会拱手送人。2016年大选刚刚结束,学校一个学生组织邀请了华盛顿特区那里一个「跨党合作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这家智库的移民政策研究主任来做一个报告组。这家智库在华府颇有影响力,移民政策研究工作组的组长都是前国土安全部的部长。这个主办的学生组织的负责人来找我们系寻求帮助,因为人家研究主任红花也要绿叶衬嘛。于是当时我们系的研究生主任(也就是我的临时顾问),就让我作为系里的协办人加入这次活动,并建议我去做联系和邀请的工作。但是我想,我也是研究移民的,这又不是啥了不得的大会,为啥我参加是给人打杂而不是作为小组报告人呢?于是我就没有仅仅按照我们系研究生主任的意思办,而是直接找到主办方的学生组织负责人毛遂自荐,成功说服了他,最后和一位我拉来的法学院移民法教授一起成为报告组的成员,继续在简历上打勾。


另外值得一提的可能就是我们AAAS 的社会科学分部(Social science section)成立了。之前AAAS大多都是移民史、亚裔史、亚裔文化研究、亚裔文学、亚裔艺术、文学和艺术中的亚裔等。去年,正好赶上我们社科分部的成立,在场大家自报家门时发现一大半都是社会学,一小撮是政治学和人类学,而唯一学过法律的就是我。于是在成立大会之后我就给分部主席(也是那一届年会的会议主席,所以早有信件往来)写邮件表达自己愿意为社科分部的发展壮大效力。其实我一直自认法律「学渣」,但美国人对于法律人还是尊崇有加,加上自己曾经参与过民间组织新章程的起草制订工作,所以对于类似的事情也是驾轻就熟,还顺带认识了本专业更多的前辈们,可以说收获颇丰。


3 参加会议经验


以上都可以说是前期准备,最后去了会议,还是要拿出真材实料的,不然有一次没二次了。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会议上报告的要点。


  (a) 做好准备工作,通读会议议程。我知道这一般都很厚,如果是美国政治学协会(APSA)、美国社会学协会(ASA)组织的大会,会议议程更是跟书一样,但真的需要认真看,一来看大牛在哪,二来看有意思的研究在哪。因为不同组别的报告时间会冲突,所以需要设置详尽的攻略确保每一次出席都有收获。每次出席的报告都最好看看他们的摘要,做好功课、想好问题、坐在前排、抢着举手、事后聊天。提问一定要问出新意,每次参会时旁听,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每个报告组至少问一个问题,这样可以逼着自己把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一些。问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不仅对于报告人是好事,对于在场其他人,也是一个或许会对你产生兴趣的机会。我在伯明翰那次会议后来收到了为某期刊担任评审人的邀请,就是因为我的提问引起了在场的某期刊编辑注意。又如前不久,在上海纽约大学和新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会遇到有人说,「哦,你就是昨天提那个问题的人啊」。无论如何,给人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总不是坏事。而我关于美甲的研究中,有一个突破就是我去了这个领域唯一一个出过纽约美甲研究专著的前辈的丈夫的报告组,并坐在同样出席了报告组的这位前辈旁边。当时我的提问也努力诉诸了自己的研究,最后在会议第三天和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最后通过她联系上了纽约州州长下属的联合执法联络人,从而打开了局面,还从前辈那里听来很多幕后故事给相关的田野工作指明了方向。


 (b) 抓住聊天的机会。聊天不是随便聊,人家大多不认识你,那么如何认识就很关键。如前文所述,找本校老师带很重要、会议发言刷存在感很重要,但具体说什么就更重要,不能老师把你推到别人面前,结果你张口结舌吧。因为当年法学院面试培训做的很足,我准备了几个版本的介绍:握手交谈15秒的介绍、电梯「偶遇」30秒的介绍、饭桌上1分钟的介绍、自己报告的时候90秒的介绍。反复练习,对着镜子,没有捷径。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略作调整,努力做到知己知彼,努力做到聊出共识。作为一个律师,我们理应掌握了「既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聊完也可以在无限制场合下滔滔不绝」的能力。比如我和周老师的第二次晚饭,我聊自己研究足足三个小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而饭局前一晚我愣是把她成名作扫了两遍。


可是,没人带怎么办?没刷出存在感怎么办?那么尬聊能力也很重要。我曾经看到一群助理教授们在酒店大厅聊的热火朝天,我就是硬插进去甩了个冷笑话参与了讨论,后来成功的在谈话中找到了本系没来的新助理教授尚未博士毕业的学妹,得以迅速和大家打成一片。在上海纽约大学开会午餐的时候也是强行和坐在左右的同行展开话题,结果发现左边报告人的好朋友与我校移民研究中心主任相识,右边的报告人则在那个周末和我一起去杭州玩了两天。


(c) 一定要写感谢信。第一时间发,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和自己研究或者和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联系起来。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要积极争取它,比如我和周老师合作的一篇同行评议论文就是写信争取来的,后来又借着下一次恰好在洛杉矶开会的机会「顺道」拜访,成功邀请她加入了我博士答辩的委员会。


 (d) 如何做一个好的报告?练习练习再练习。我这个研究当时根据三个不同的主题投了三个会:美国族裔研究协会、亚裔美国人研究协会和劳动与就业关系协会。但等到我去最后一个会的时候,我差不多在老板、办公室同事、其他老师、众多「选·美」朋友们面前就操练了一百多次,几乎被他们磨练了无数遍,任何角度任何学科可能问到的问题都体验了。而且相比会议上未必对你研究感兴趣、或者未必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与会者,这些真正关心你的师友们才是真正的考验。与其说是他们帮我开会做准备,不如说是我以开会为理由接受大家送来的考验。在这过程中,报告文稿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对各种问题做到得心应手,再在镜子面前反复操练(我读JD的时候上appellate oral argument必备的方法),基本上不愁做出一个内容详实,生动有趣的报告。所以每次我的报告基本上都是同报告里面被提问最多大家最感兴趣的。无他,手熟耳。


 (e) 穿着体面。虽然学术界不是那么讲究,但我觉得一身正装还是有提升自己自信和给人留下好感的作用的。梳头发、刮胡子、打领带、颜色深沉、着装保守,我想男生还是不容易出错的。


最后,综上所述,能做到这些,我想就可以算是参加了一场胜利的大会了。


https://j.youzan.com/yFOoJ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