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如何克服惰性,开始专业之外的阅读?
法律人如何克服惰性,开始专业之外的阅读?
答案也不新鲜:带着疑问去读。
我试图从历史中探寻,用国际的视角探知,今天的中国处于哪个历史节点?
下面这份书单来自「麦读译丛」第一部——《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译者杨先德。作者任职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曾出版《跨国视角下的检察官》(法律出版社 2016 年),为《政法论坛》《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刊物撰稿人。
在这个信息爆炸,阅读碎片化的时代,要确保注意力集中,保持良好阅读的习惯并不容易。作为一个司法工作者,2018 年,我努力克服惰性,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试着用阅读去打发业余的无聊时光,现在看来也算有所坚持。这一年大部分书是在床头看完的,甚至是后半夜。阅读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学和纪实性的作品,这些书读起来并不费劲,甚至有催眠的功效。我们阅读的范围时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2018 年,是世界比较动荡的一年,尤其是中美的摩擦,可以说是世界的关注焦点。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真得变得强大了,当你被强者视为对手,说明你也多半是个强者了。
除了专业书籍,我业余阅读的范围自然不自然地转向了对西方历史的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关书籍,我试图从历史中探寻,用国际的视角探知,今天的中国处于哪个历史节点?下面分享一下我认为值得分享的十本书,并配上我的评论。它们是:《麦克阿瑟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美国商业简史》《西潮》《史迪威与美国的中国经验》《林肯自传》《异乡人》《律师帝国》《受贿罪司法适用研究》《刑法总论教科书》。
1.(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
《麦克阿瑟回忆录》展现了麦克阿瑟非凡的文笔,言语之深刻,演讲之大气磅礴,让人惊叹。作为将门之后,麦克阿瑟是天生的军人,其大部分军旅生涯是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二战以及战后的亚太军事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麦克阿瑟果敢、坚毅,判断力强。一战后,美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潮泛起,麦克阿瑟通过对战后欧洲的访问,较早的做出了“德国人迟早要卷土从来”的判断,并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期间,推动了美国军事体制改革并积极进行备战,为此不惜与政客们发生各种争执。其对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野心和威胁也有深刻的洞察,虽然日本从选择挑战美国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败,但是在美国“欧洲优先”的战略选择面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为抵抗日本付出了长期而惨重的代价。麦克阿瑟只能无奈的看着日本在亚太地区肆掠,自己也虎口逃生,被日本人赶出了菲律宾。当然,麦克阿瑟最后还是回来了,盟国最终战胜了日本。麦克阿瑟显然不是一介武夫,作为共和党人,其站在美国立场,对亚洲的的政治形势和美国的战略选择有比较清醒的判断,这在其担任战后盟军驻日总司令期间对日本的改造运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场改造运动的核心是对战后日本进行民主化和法治化改造,包括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赋予人民广泛的自由和权利等。正是这部宪法的实施既避免了盟国走一战后对德政策失败的覆辙,也为日本长达七十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在考虑军事问题时,首先是考虑美国的政治立场及其需要,所以军事为政治服务,军事服从于政治,而不是相反,应该也是美国立国的一条原则。
2.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面对邪恶力量,人们应该做什么?丘吉尔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不遗余力的联合起来给予强硬的反击直至取得胜利。丘吉尔凭借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可读性是不容置疑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塑造了战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政治秩序,西方世界今天如何行动,仍然强烈的地受到二战历史经验的影响。相对罗斯福的理想主义,丘吉尔的国际观显得有些狭隘,他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节节败退和衰落,骨子里看不起东方民族,轻视流亡者戴高乐。在战事上,与麦克阿瑟相比,其是不折不扣的“欧洲优先论”的主张者,远东战场不值一提。丘吉尔的优点在于他顽强的意志,在最危险的时刻,能够站出来鼓舞士气。也许,政治人物的领导力就体现在其于危急时刻的公共姿态上,尤其是要在危机时刻向民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心。
3.本杰明·沃特豪斯《美国商业简史》
美国历史学教授本杰明·沃特豪斯所著的《美国商业简史》一书所呈现的美国商业史,不仅包括大公司的成长、商业政策的演变,也包括政治派别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司法体系在美国商业发展中的作用。其中有关1787宪法的经济意义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司法体系在应对环境污染、劳工纠纷、商业垄断和金融危机等经济发展问题中的作为,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乃至借鉴。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当下的中国尤是。以我的观察,2018年是中国执法司法非常严格的一年,税务、证券、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政府执法部门在这一年下了很多大罚单,而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判决执行等领域也有很大作为,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民众的反应。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我们要让人民说话,并通过建立公正的执法司法体系,让执法对象和民众参与进来,通过正当程序,实现执法司法效果的最大化。
4.蒋梦麟《西潮》
蒋梦麟所著《西潮》一书,是自传、回忆录和近代史的结合体,其内容涉及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战争、文化等多个话题,但中外交往,中国的艰难转型是一条主线。这位民国时期任职最长的北大校长的光芒似乎被蔡元培、胡适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所遮蔽。蒋梦麟文笔细腻,所描述的很多事情非常引人入胜,偶尔会显露出幽默感。在阅读时,我惊奇地发现他描述的满清末年的浙江乡村图景,跟我小时候居住的安徽乡村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广土众民的国家,其社会演进也是非常缓慢的,非一日千里的变化。他关于民国时期北京城的描述也很有趣,只是那时候北京城“飘扬的尘土”已经变成了今天“窒息的雾霾”,“满城的树木”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蒋梦麟作为教育家,自身不断西化(感觉他的早年教育就是一个寻找一个好的英语的老师的历程),又要调和中西,整体上算是个保守和务实的人物。总之,这本书对近距离了解中国近代史非常有价值。
5.(美)巴巴拉•W.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如果说蒋梦麟的《西潮》描述的是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近代中国,《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描述的则是一个外国人眼里的近代中国。国民党失败后,美国笼罩在对华政策失败的阴影中,这本书也可以看做是中美关系的反思之作。史迪威是二战时期,美国任命的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在印度、缅甸、昆明等地帮助训练中国军队并指挥了一些重要战役,1945年通车的中印公路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为亚洲和中国的抗战做了贡献。但是其与蒋介石不合,蒋介石几次要求美国撤换史迪威,1944年罗斯福召回史迪威。史迪威早年民国成立时期就与中国有了交情,多次游历中国,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和驻军军官。这本书对其在中国各地游历的所见所谓做了很详细的描述,就像一部清晰的录像。他在山西帮助中国筑路,去陕西与冯玉祥交流,北伐时深入徐州等地考察战况,通过他的游历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比如通过他的见闻,读者得以了解晚晴和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受到鸦片等毒品侵害之深。史迪威担任驻华使馆武官时就居住在北京北总部胡同3号院,离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就很近。他对当时的北京也做了很多描述。比方说,他从在北京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结论:“在中国,回扣是任何交易中都是少不了的”。另外说到中美关系,在我看来,近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有大致三条路径:一种是理想主义的,一种是现实主义的,一条是敌对主义的。史迪威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以拯救者自居的理想主义姿态有关。就像今天,美国各界也在努力适应中国崛起这一不争的事实,只是这种适应在政策层面的影响是朝着现实主义还是敌对主义发展还不确定。
6.卡耐基《林肯传》
读完卡耐基的《林肯传》,我脑海里对林肯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他的贫穷和不幸的婚姻。贫穷伴随了他的童年,没有上过学的林肯的启蒙读物是继母陪嫁的《圣经》。他热爱读书,广泛涉猎,是莎士比亚的忠实粉丝。偶然的机会使他得到了一套《布莱克斯通英国法讲义》,读的如醉如痴并促使他立志成为一名律师,最终遂愿,这也改善了他的经济状况。林肯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人,这也成为其一生中主要的痛苦来源之一。传说为了避免在家跟妻子发生争执,他经常不回家,待在在酒馆之类的地方,跟别人聊天和辩论,这锻炼了他天才般的论辩和演说能力,就像苏格拉底娶了雅典悍妇,天天只能在街上跟别人讨论哲学问题一样,不幸的婚姻或许也会让男人因祸得福。贫穷,不幸的婚姻和经历的各种失败使林肯变得有一丝丝忧郁,但是他骨子里却异常的坚强,并不乏冷峻的幽默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总统,正直的品质使他赢得了包括对手在内的尊重,他挽救了美国联邦,虽然过程是如此的艰难,并且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7.加缪《异乡人》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代表作《异乡人》(又译《局外人》),也被认为是法律文学的经典作品。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之前我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的范围仍然停留在古典时期,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东西向来不感兴趣,因为读那些东西让我感觉“不知所云”。读《异乡人》的前半部分也有种百无聊赖、枯燥无味的感觉。主人公默尔索,就像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整个世界在他的眼里仿佛没有任何意义。直到默尔索介入别人的纠纷,并莫名其妙持枪地杀死了两个阿拉伯人,并接收审判时,整个书才变得紧张和有趣起来。尤其是审判过程描述之详细和精彩,让我忍不住去查了一下加缪的简历,看他是否有学习法律或者从事法律职业的经历,就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那样,答案是没有。对默尔索的整个审判过程展现了20世纪前期的法国刑事司法状况。围绕默尔索的庭审,可以说是“庭审中心主义”的典范。虽然从证据的角度讲,审判者围绕着默尔索“品格”的审判是没有法律意义的,但是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也是作者要呈现的这个世界的荒谬之处,就像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8.林肯·卡普兰《律师帝国:超级律师事务所世达崛起实录》
看这本书的名字颇有点成功学书籍的味道。但是,这本书显然不是在兜售成功学,也不是在教你如何发财,而是让你去认识一个行业,了解一份职业。作者卡普兰作为哈佛法学院毕业的资深记者和作家,长期关注美国法律职业的发展。这本1994年完成的书,以美国顶尖律师事务所世达(Skadden)为研究对象,在其宽阔的的视野下展现了世达创始人们的个人的奋斗历程、法律市场的演变以及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学术性,又不失故事性,读完很有收获。关于集团化商业化的大律所(在中国可以理解为红圈律所)对法治发展的贡献,有很多质疑。包括美国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布兰代斯,就曾质疑律师是否应该沦为商业活动的奴仆,我称之为“布兰代斯之问”。这种忧虑不无道理,但是其夸大了律师商业化倾向的危害。在我看来,这些集团化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法治的需要。不能小看非诉律师在为商业项目提供的服务,对整个社会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大型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薪资水平,是一个国家法治状况的度量器。我在阅读这本书时,非常关注这种大型律师事务所的营利、治理和管理模式,以我对律师行业的粗浅了解,当前国内顶尖律师事务所的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司法机关,有很多值得司法机关学习借鉴的地方。而这,也是他们对增进法治所做的贡献。
9. 郭竹梅:《受贿罪司法适用研究》
2018 年,我们系统搞业务竞赛,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我并没有看太多业务书籍,而这本《受贿罪司法适用研究》是我认认真真细读的几本专业书籍之一。作者郭竹梅,是最高检公诉厅的资深检察官,法学博士,长期从事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司法解释起草等司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这本书兼具理论性和可读性,很多问题论述的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是实务届人士撰写的诚意之作,除了可以作为办案参考,写作和研究风格也颇多值得学习之处。
10. (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
我时常跟刑法学得好的朋友抱怨,为什么德国人和日本人把刑法教科书写得那么难懂?我买过也看过不少德日刑法书,就像很多人操起单词本,却永远背不完“C”开头的单词一样,我看德日教科书看到“构成要件”一章也就差不多了。但是 2018 年买的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我已经勉强看到了“共同犯罪”有关的章节。这本书的特点是会举很多的案例和事例,然后也会用各种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答案。很多时候作者也说,用不同的理论,得出的结论其实是一样的(这也正常,如果不一样,就可怕了)。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有一次上完法理学课,在食堂,我问用那位带着大黑框眼镜的法理学老师:“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多法理学派别?它们对解决现实问题有何意义?”那位老师,看着我,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理论本身有其独立价值,不论于现实是否有益”。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当我看到德日刑法中那么多的理论和以及他们得出的同样的结论的时候,我会努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躁动,用那位法理学老师的话安抚自己:记住,理论,有其独立价值。你看不懂,不能怪理论家们写的不好。
【2018 年不受惑系列】
为了构建「不受惑」的知识体系,2018 年您读过哪些书,欢迎投稿聊聊:lushuhui@maidupress.com
试试回复以下关键词:投稿 转载 入群 微课
公共课 精要目录 集成目录
回复 实务书单 给你 30 份良心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