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一本法律书,它能色香味俱全?

夏宁安 麦读 2022-03-23




味的道与书的道

 夏宁安 任职于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成人世界里,可放纵沉溺,又在安全距离内的感官刺激实在太少,美食是其中一种最可控的快感。而且有时它不止于口腹之欢,还有治愈之慰,家中一蔬一饭,一饮一啄带来的身心愉悦,很容易让人淡忘日间一时一事,一城一池的得失。近两年,我对厨房有些着迷,对美食有些沉溺,纵意割烹,贪食无忌。微信朋友圈也完成了优雅转身,从一个热心公共事件讨论的法律人,变成了一个醉心于烹调之术的美食达人。因耽于美食,又离开刑事审判岗位多年,故近两年虽厨艺精进不少,但业务却渐趋生疏。当何帆兄寄来他新编的《刑法注释书》,并假装客气地邀请我这个前著名“学者型书记员”雅正时,我起初有些诚惶诚恐。好久不写判决书,又甚少参与公共法律事件讨论,于法言法语有些生疏,生怕文不够雅,意不够正。但转念一想,又旋即宽心,世间美好的事物大抵都是相通的,法言法语生疏,何妨食言食语代之。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味道二字组合就意味颇深,味能上升到“道”,表明享用食物已经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更关乎形而上的世道哲学。味的道当然也可以是书的道,一个对食物讲究,对美味敏感的人,通常也是灵魂精致的人,懂吃,当然也可以懂书,以味道问书道,兴许也能品的头头是道。




  点击图片即可将《刑法注释书》收入手


富足似年夜饭,浓缩胜高汤

 

我对富足这个词最初的意象,来自于童年时代腊月年底的厨房,锅气氤氲的灶台上方各种年货挂满,有油光鉴人的酱油肉,有蜜黄晶亮的鳗鱼鲞,还有那枣红羽白的腊肠;一角的褐釉陶瓮里塞满果汁盈口的瓯柑,洋箱铁皮盒里则装满炒米、瓜子、花生糖,整个老屋油光满室,脂香绕梁,一派富泰气象。这是浙南传统农村家庭整装待发的年夜饭,它以量取胜,给了我那些饱经匮乏洗礼的父辈以富足感,又以情动人,温馨陪伴我儿时温暖又美味的辞旧迎新时光。成年后,日常衣食无忧,年味逐渐寡淡,身为一家之主的我虽不再将厨房里的年货挂的济济一堂,但依然不辞辛苦地为家人张罗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摆足寓意十全十美的十个高脚碗,既为了增添些新年的喜庆,更为了向下一代传递过年的仪式感。而此时此刻,远在鄂北襄阳的何帆,刚刚结束了一年的司改劳作回到家乡,等待他爷爷亲自张罗的年夜饭。除夕夜最期待的朋友圈何帆晒他爷爷的年夜饭,满满的仪式感。老爷子一大早就用发黄的供销社红头信笺纸,一撇一捺工工整整地写好年夜饭的菜单,鸡鸭牛羊菜肉鱼蛋,时令家常,珍馐美馔,将整个大桌挤满,就像餐桌旁的其乐融融四世同堂。

 


很明显,这次何帆把他老何家的年夜饭思想搬上了新书,编撰了一本既聚合刑法法条、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等家常,又囊括起草者解读、各类指导案例等珍馐的刑法注释书。早年从事审判的时候,最大的本领恐慌就是知识储备不够,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围绕具体罪名衍生的两高司法解释、意见批复、会议纪要、指导案例,体系庞大、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漏掉一个关键依据,挂一漏万,满盘皆输。何帆的这本新书,绝对是刑事事务工作中的福音,它聚焦实务,既全面收录现行有效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及其解读,又囊括各类有效判例规则的刑法注释书,就像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给了饱受工具书饥荒的刑事实务工作者以安全感。

 

但如果你认真翻阅这本书,又会发现它可不是各种法条资料一锅乱炖式的简单堆砌,而是刑法知识的一次“精加工”。经过注释者的逻辑编排、要旨提炼和观点选择,整本书体系清晰,精炼准确,不收录任何于实务无益的内容,真正做到,能用上的全都有,用不上的一字不多。比如刑事法官案头常备的《刑事审判参考》杂志,目前已经出了114集,共有参考案例1266个,但创刊至今,刑法几经修订,司法政策、编辑人员亦有变迁,一些案例已经过时,一些案例的观点已被司法解释吸收或修正,部分案例内容甚至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注释者的重新取舍、提炼、归纳。这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也是全书最耗精力的所在,就像川西名菜大刀金丝面的高汤,制面只是炫技,功夫全在汤里。金丝面的高汤绝对是不惜靡费,以土母鸡、陈年金华火腿、筒骨干贝等浓味食材,历经文火慢煨,熬制四五个小时,再用肉糜过滤沉淀物,才提炼出一碗醇厚鲜美、滋味悠远的琥珀色清汤。吊味入汤,再以汤入味,鲜味层层渗入,由表及里地抵达面条内里,和本书从案例到理解与适用,到司法解释,到注释,再到法条的逻辑递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原食材本真,调和人间百味

 

人的一生,总会遇上一两道让你过舌不忘,一食钟情的菜,就像初恋临去时的秋波,在她身影消失很多年后,依然在你的心头荡漾。某年十月的太湖之滨,一场蟹聚宿醉后,苏州友人安排我们中午吃一碗姑苏时令——桂花糖水鸡头米,并言鸡头米清新可口,固气养脾,可以消一消宿醉的酒气。对于鸡头米,我之前的初始印象只停留在贵妃“软温新剥鸡头肉”的香艳画面,一直缘悭一面。鸡头米难剥,但调制却易,那天那碗桂花糖水鸡头米就是最经典的汤羹做法,净锅清水,煮沸后加入少许糖桂花即可。不得不说,最朴素的清水汤羹才是打开鸡头米的最佳方式,因为它最大程度的还原了鸡头米食材的本真。清水既能呈现鸡头米浑圆饱满的外形,又保存了温润如玉的质感,而糖水又恰到好处地带出鸡头米吴侬软语般的黏糯。桂花的香气似有似无,微微摇曳,刚好又衬出鸡头米田野湖泽的芳香,仿佛王语嫣在井底的吹气如兰,令人不禁皱眉摇头,眼睛由虚渐闭,怎一个销魂了得。那一碗鸡头米下肚后,顿觉贵妃也不过尔尔。

 

中式烹饪对食材原味颇为讲究,对调料慎之又慎,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言,“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最高深的烹饪方式就是还原食材的本真,古今中外,盖莫能外。相较于中式烹饪蒸炒煎炸,番人更喜生食,吾乡温州得华侨之利,近年生食蔚然成风。生食也是还原食物尤其是海鲜本真的绝佳方法,但西式吃法中一般都会配上干白或香槟等佐餐佳酿。有次夏日午后,好友唤我去尝尝异国之鲜。刚刚空运到的法国生蚝,蚝刀现场开,底下衬着冰块,旁边还侍着一杯冰镇的勃艮第夏布利干白,麦金色的酒液清澈透亮,杯壁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的雾气,还没开吃,心里早已经“凉了半截”。生蚝配干白真的是前世修来的姻缘,先是干白西柚味的冰凉酸爽将生蚝的海洋之甜慢慢带出,接着生蚝冷冽的海洋之鲜又迎着干白的蔓越莓果味甜悠然地升腾起来,最后清冽的干白伴着淡淡海水味的生蚝滑入腹中。刹那间,整个身子就像海水浸泡过的沙子一般,干净而清爽,细腻而温柔,窗外炎炎的夏日顿时暗淡下来,仿佛刚经历过一场秋雨。

 

法条如食材,也讲究原味与本真,如何注释也考验编者的调鼎之术。与德、日学者侧重以学说、理论注解法典的“六经注我”式注释不同,本书注释者选择的注释工具,是立法释义、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性意见、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指导性案例、公安文件、相关文件理解与适用等。这种“我注六经”式注释里注释者原则上不进行创造性注解,只负责逻辑编排、提炼要旨,寻找与实务问题对应的条文、释义、判例。这种注释方式就像桂花糖水一样,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刑法法条的本真,最大程度地让读者理解立法者的立法初衷。而注释者在 “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撷选、提炼的诸如“需要强调的是”“需要补充的是”“本解释……虽未作出规定,但实践中倾向的做法是……”“关于……问题,实践中可参照……执行”等阐释性、延伸性、补充性内容,则更是像一杯勃艮第的夏布利干白,成为司法解释的佐餐佳酿,以一味和一味,唤醒读者的阅读味蕾,细品出司法解释的原汁与原味。

 

凝固时间之味,锁住时令之鲜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说挚友,是因为四季的轮回总能让美好的食物在自己最美的年华轮番登场,比如空山新雨后的春笋,比如凉风起天末时的螃蟹;说死敌是因为一倏而过的季节限定和生生不息的微生物腐败总是让人对食物的过季和新鲜的逝去徒唤奈何。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茹毛饮血到精食细脍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在最合适的季节去收割大自然馈赠的时令美味,也学会了用腌腊、风干、糟醉、熏制等食物保鲜工艺储藏食物,并在保鲜之余意外地收获了与鲜食截然不同甚至更加醇美鲜厚的时间味道。而心思玲珑的江南吃客对食物与时间如何互动的探索却未曾止步于此,他们开始尝试如何在腊味和鲜味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基本味觉间左右逢源,让陈香与鲜香相得益彰。上海本帮菜中有道名菜叫腌笃鲜,就是用咸、鲜猪肉、金华火腿和春笋炖出来的汤。炖制之前,腌肉浸泡脱咸,鲜肉取蹄肉,笋则以雨后新挖春笋为上品,入锅后加猛火合炖。高温大火的催化使得咸肉火腿中的肌酐酸与鲜笋中的谷氨酸碰撞融合,迸发出直抵灵魂深处的鲜美,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味域。上等腌笃鲜汤汁浓白醇厚,肉绵笋脆,咸鲜合一,浑然天成。在细雨靡靡春寒依旧的烟雨江南,有一勺咸鲜香醇的腌笃鲜滚汤入口,又何惧早春的透骨湿凉。

 

长久以来,法律类工具书一直都因为法条的更新频繁以及案例的推陈出新而面临“保鲜”难题。可以说,任何一本纸质法律工具书,从出版当日就已经“过季”了。某法律工具书的应对策略就是以一年甚至半年出一版的更新频率疲于奔命地保鲜。但工具书又不同于期刊杂志类出版物,杂志像婚纱,穿一次足矣,而工具书却像内衣,越穿越妥帖。早年从事刑事审判的时候,我就有一本批注密密麻麻翻的韦编三绝的的工具书,不仅用起来特顺手,而且还能在公众场所加持主人的专业素养。每次参加一些司法机关的案件讨论会,掏出这本快盘出包浆的工具书往桌上一搁,气势上就能压人一筹,发言自带资深法官的分量。所谓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更刀过频何谈得心应手,又何谈游刃有余?


  《刑法注释书》现货,搭配小程序享6.2折优惠,点击图片购! 


本书注释者作为资深吃货,当然深谙腌笃鲜的美食哲学,另辟蹊径地通过与科技的结合,找到了化解工具书尴尬的完美解决方案。注释者与一直专注于法律科技行业的华宇元典联合开发了「手机里的刑法注释书」,实时更新最新刑事法律法规,并不断丰富完善、调整校正相关裁判规则,使得新旧法条案例在线上线下相互辉映,既保持了工具书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内容的新鲜度,陈鲜错综,两相得益。当然,要想成为一本历久弥新的工具书,光有内容的与时俱进还是不够的,一直致力于「为法律人打造知识精品」的出品方麦读,把 130 万字的庞大内容,纳入一个从使用到颜值都令人愉悦的躯壳里。全书以现代汉语词典的同款加厚字典纸印刷,米白纸面,触感柔滑;墨香氤氲,沁人心脾;锁线软精装,随意平摊翻阅,确保本书既赏心悦目,又经久耐用。


日本NHK电视台曾经邀请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做过一期纪录片,节目里早乙女哲哉训斥他徒弟的话我一直印象深刻,大意是“你知道一条鱼在大风大浪里成长,要历经多少艰辛,才不被天敌吃掉,不被天灾灭掉,最后才能长成这样一条鱼?一个老渔民,要风里浪里搏命多少年的手艺才能把这一条鱼捕捞上来?又有多少人,拼了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鲜的鱼送到饭馆?又要有多少人的配合才能把这条鱼做成料理端上餐桌,而你把它炸成这样,你对不起多少人?”我对所谓“匠心”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容亵渎的敬畏感。如果你是一个厨师,你对食材要有不容亵渎的敬畏感,如果你是一个法律人,你对法律要有不容亵渎的敬畏感。真心希望何帆兄这本以“法律人的匠心和情怀”编著的刑法注释书能有一群同样对法律心怀敬畏的读者,用他们虔诚的信仰和温情的目光,把冰冷的法条演绎成有灵魂、有温度的法治中国故事。

 



延伸阅读

新书独家首发 | 权贵:他们何以逍遥法外

豆瓣评分9.9!加印10000册,这本超高口碑的刑法工具书重新上架啦!

刷爆朋友圈的小红书又来了,这次要助力解决「执行难」!



回复以下关键词看看:投稿 转载 微课 公共课

精要目录 集成目录

回复 实务书单 给你 30 份法律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