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模拟核爆超美国吗?中国核军控专家回应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号,王之带您看不一样的风景!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侵权或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5392393与QQ同号,欢迎在结尾处点赞或打赏,多谢!

往期精彩:

22个冷知识,全国只有1%的人知道…

史海钩沉: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阅兵

当年刘嘉玲被强奸、李小龙之死的真相,刘德华被.....

扎克伯格亲自做了26张PPT,工作效率提升10倍!

刷屏!不为红毛琼浆,只为我们的正当权利!

流氓没有内政!中华先人如何看叙利亚的国际干涉

 本期“流氓”主题特刊:“流氓”考





资料图:美国1945年至1962年期间进行210次大气层核试验

【环球时报报道】“中国科学家正在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进行模拟测试,因为世界主要大国正在开发可用的下一代武器库。”28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近年来进行了约200次“模拟核试验”,并称由于中美俄的新核军备竞赛步伐加快,冲突风险上升。一位中国核军控专家表示,不了解境外媒体的相关数据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但他认为并不准确。另据了解内情人士介绍,从未听说有此消息,不知该媒体中的说法从何而来。


中国模拟核试验次数超美国?

《南华早报》称,据中国一家主要的武器研究机构称,中国正在积极开发下一代核武器,每月平均进行5次试验以“模拟核爆炸”。报道称,中国的模拟核试验数量近年来已超过美国,美国平均每月不到一次。而根据中国相关研究机构在今年早些时候由政府发布的一份文件中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9月到去年12月,中国进行了大约200次“实验室试验”以模拟核爆炸。

报道称,国际条约禁止核武器的测试,但主要核大国已经能够进行模拟试验。这种测试通常在实验室,使用高功率的气炮(gas gun)轰击武器级核材料,以模拟核爆炸。在过去3年中,中国核科学家已进行了比美国同行15年来进行的试验更多的测试。报道称,在中国主要核设计设施所在的某处深山下的隧道中,这些试验的爆炸声每周可以听到一次以上。相比之下,2003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在内华达共进行了150次模拟试验。

核军控专家杨承军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清楚这则消息所引用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据他介绍,模拟核试验很多核大国如美、俄、英、法都在搞,但消息中所说的“平均一月5次”,数据过于夸张,任何模拟核试验都没必要这么频繁。

《环球时报》记者从权威途径求证港媒报道的真实性,“从未听说有此消息,不知该媒体中的说法从何而来”。

▲1953年4月18日,美国内华达州核试验基地一次试验场景(美国能源局图片)

模拟核试验有什么用?

《南华早报》援引中国专家的话说,中国大量的模拟试验并不意味着在核武器开发方面领先于美国。事实上,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实际测试数量很少。自1945年以来,美国已引爆了1000多枚核弹头。相比之下,中国从1964年开始只进行了45次真正的核试验。但报道引用中国专家的话说中国“有可能很快赶上”。文章称,该试验使用被称为“多级气炮”的大型复杂设备进行,该设备模拟真实核爆炸中产生的极高热量、压力和冲击波。用气炮进行的试验为科学家提供了开发更先进核武器所需的数据。过去,研究人员使用超级计算机,根据20世纪90年代国际禁令实施之前进行的核试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模拟。

那么模拟核试验到底有什么用途呢?据杨承军介绍,除了通过模拟试验掌握相关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核武器服役之后还要通过计算机来定期进行检测,比如一件核武器设计寿命30年,如果服役到30年,它还具不具备功能?是否需要更新?为了保持一定的核实力,就要进行模拟核爆次声波检测实验,这是对现役核武器或民用核材料进行的。“就好像一个食品到了保质期,还能不能吃,需要检测。”

一位匿名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核武器中的核材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会逐渐老化甚至失效。因此有核武器的国家一般都需要定时检验库存核武器的性能。通过亚临界核试验,不仅可以改进现有的核武器,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还能研究新的核武器。他表示,所谓亚临界核试验是模拟核试验的一种,就是利用高能炸药或其他方式冲击裂变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试验中,由于没有形成临界质量,核原料不发生链式反应,所以并不发生真正的核爆炸。美国一直在进行亚临界核试验。美国国家核安全局发言人曾对外称,美国进行相关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关数据,以验证美现有核武器有效性及保存的安全性。




核冲突风险增大?

《南华早报》称,专家警告说,随着中国加入美俄寻求更有针对性的核武器作为“对潜在威胁的威慑力量”,即将出现的军备竞赛将增加核冲突的风险。报道称,五角大楼官员表示,美国希望敌人相信美方实际上可能会使用新一代武器,例如更小巧、更智能的战术弹头,这种战术核武器通过摧毁特定目标来限制危害。这些新式武器被认为更适用于战术任务,如摧毁地下掩体,同时产生少量放射性沉降物。尽管它们不像之前的核武器那样具有破坏性,也不能抹掉整个城市,但仍比常规武器强大得多。

有美国媒体29日报道称,美国今年2月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披露美国正在开发和部署低当量核武器的计划,以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报告说,美国针对中国制定的核战略是,“避免让北京方面错误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可以通过有限使用战区核能力确保优势、有限地使用核武器是可以接受的”。

《纽约客》援引美国国防前部长威廉·佩里的话说,世界现在面临核灾难的风险比冷战时期还要高。

杨承军强调,在五个合法有核国家里,中国的核武器数量是最少的。中国在发展核武器的问题上,永远不跟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没有改变。

核弹在你旁边爆炸会怎样?科学家模拟系统让你感受


如果有人在100拉德(辐射剂量单位)/小时的区域外站4个小时,他们就会受到400拉德的辐射影响,这足以使50%的人死于急性辐射综合症。

想象下,当一枚15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在距离你最近的城市发生爆炸时,结果会怎样?你知道这座城市、周边地区以及其居民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吗?如果你想象不出“很多人会死”的场景,无需感到愧疚。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历史学家亚历克斯·惠勒斯坦(Alex Wellerstein)表示:“在我们当前生活的世界中,虽然核武器问题经常成为报纸上的头条新闻,但大多数人仍然对核武器爆炸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

为了帮助世界了解核武器爆炸的后果,惠勒斯坦开发出一款名为“Nukemap”的交互式浏览器应用。他写道:“有些人认为核弹爆炸会立即摧毁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其他人则认为它们与传统炸弹没什么区别,而实际上其影响介于两者之间。”为了展示这种影响,Nukemap允许你建造虚拟核弹,并把它投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该软件使用了解密的方程式以及有关核武器及其效果的模型,包括火球大小、爆炸半径、辐射区等,然后将结果呈现在谷歌地图上。

Nukemap上预先设定的选项可以让你选择历史或最近的核弹爆炸事件,包括最近朝鲜核试验和Tsar Bomba,后者是有史以来被引爆的威力最大核装置。Nukemap甚至根据武器投放的位置、高度等数据,估算出其造成的伤亡情况。惠勒斯坦首个版本的Nukemap是2012年2月份推出的,但他不久前将其升级为2.5版本。到目前为止,用户已经在Nukemap中制造了超过1.24亿次核爆炸。

Nukemap 2.5的新功能让你可以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看到放射性沉降物云团会在哪里漂移。放射性尘降物指的是被核爆炸吸入的尘土和碎片,其辐射水平十分危险,它们可被推入大气层中,并在很远的地方洒落。升级后的工具还可以导出你创造的场景,将它们加载到Google Earth这样的地图软件中,并以3D的方式进行探索。惠勒斯坦在他的网站上写道:“我希望人们能理解核武器对他们所熟悉的地方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当量的核武器会造成哪些不同的影响。”

我们决定测试下Nukemap 2.5,模拟朝鲜于9月3日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有些专家认为,朝鲜的实验目标可能是热核炸弹,爆炸威力相当于15万吨TNT炸药被引爆。这是朝鲜迄今为止进行的威力最大的核爆炸,其强度是1945年广岛原子弹的10倍,后者当时造成约15万人伤亡。我们的目标是旧金山,因为根据惠勒斯坦开发的配套工具Missilemap计算,这座城市位于朝鲜最新、最先进洲际弹道导弹Hwasong-14的射程之内。

在默认情况下,Nukemap假设当量达到15万吨级的核弹头在城市上空1600米处爆炸。空中引爆可以发挥核弹的最大破坏力,因为这能让爆炸的能量扩散出去。如果核弹在地面上引爆,土壤会吸收更多的能量。爆炸的主要效果在四个彩色区域中展示出来:

1)火球区(直径900米):在离爆炸地点最近的地方,灼热的火焰会烧毁大多数建筑物、物体和人;

2)辐射区(直径2000米):核弹爆炸后散发的伽马射线和其他辐射在这个区域内非常强烈,50%以上的人会在“几个小时到几周内”死亡;

3)空气爆炸区(直径7500米):大多数住宅建筑都会崩塌,人类耳膜也会破裂,死伤者无数;

4)热辐射区(直径10500米):这个区域被炽热的紫外线照射,在爆炸范围内的任何人都会被灼伤。皮肤三度烧伤者非常普遍,而且通常觉察不到痛苦,因为他们的疼痛神经也遭到破坏。这些影响会导致严重的疤痕或功能丧失,有的还可能需要截肢。

点击“放射性沉降物”选项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爆炸效果。Nukemap底部有一段说明:“你选择的爆炸高度太高,无法产生显著的局部沉降物。”当我们将高度转换为表面爆炸时,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热空气和空气爆炸区缩小了,但火球区翻了一倍,辐射区几乎增加了两倍。我们还启用了基于本地天气的放射性沉降物设置。为了看到其对人类的影响,我们也选择了“伤亡”选项

幸运的是,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当地的风向是西南方向移动的,将大部分放射性尘埃吹向太平洋。如果有人在100拉德(辐射剂量单位)/小时的区域外站4个小时,他们就会受到400拉德的辐射影响,这足以使50%的人死于急性辐射综合症。然而,根据Nukemap的伤亡估计,这一爆炸仍将导致13万人死亡,并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造成28万人受伤。Nukemap指出,这还不包括放射性沉降物的影响。

我们迫切希望尝试其他功能,但这似乎需要做些额外工作。例如,与浏览器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放射性沉降带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区域——几乎覆盖旧金山南部,而不是西南偏西方向。但它在3D中观看核爆火球区时仍然非常有用,因为它与一个主要城市有关,可以看到其几乎吞噬了整个街区。


惠勒斯坦和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其他人正在研究一个相关项目,名为重塑公民防御(Reinventing Civil Defence)。这一努力的目标是“开发关于核风险的新沟通策略,这些风险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共鸣。”该项目获得了50万美元的资助,预计将于2019年首次亮相。


 打赏 

欲了解王之先生的最新情况,或者阅读无法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敏感文章,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