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4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高岗成为“东北王”的过程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号,王之带您看异样的风景!侵权或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5392393与QQ同号,欢迎在结尾处点赞或打赏,多谢!

往期精彩:

美国务院要求派遣海军陆战队守卫在台协会

科技前沿:人体中存在“组织者”细胞群

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例:吃饺子不蘸酱油是要进……

正义从不缺席?

华阴政府人员与少女发生关系,当地已成立调查组

朝鲜中将被90枪枪决,因对不用建造核武感到高兴

毛泽东、高岗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资料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了抢占东北,下了大本钱,一下子向东北派去了10万军队,3万官员,中央委员就有20个,其中包括高岗。那时的高岗才40岁,是中共政治局中最年轻的成员。

高岗是1945年9月19日被中共派往东北的。和他一起去的有李富春、林彪、罗荣桓、张闻天。先他一天去的有彭真、陈云。

高岗在东北的地位,开始并不太高,先是1945年1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但到1946年6月,就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一跃而位居第三,仅在林彪、罗荣桓之下了。

后来,林彪和彭真闹矛盾,挤走彭真,高岗积极靠拢林彪,两人关系搞得非常密切。高岗看中了林彪能打仗,是统一东北党、政、军的核心人物,并深得毛泽东的信任。林彪也看中了高岗办事果断、干练,搞地方工作和党务工作有经验。林彪想,我在前面打仗,还得有高岗这样的人在后方给我支援。

1946年初春的时候,在东北民主联军的序列里,高岗还在下面。当时联军总司令是林彪,政委是彭真,副政委是罗荣桓,副司令是周保中、吕正操,副司令兼参谋长是肖劲光。下辖16个军区、6个师和纵队,高岗是吉黑军区(后改名为北满军区)司令员。

高岗到东北后,一开始就去了北满。东北局决定成立北满分局时,派陈云、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为委员,陈云为书记。高岗任吉黑军区司令员,陈云兼政委。此时的高岗,位在陈云之下。

到1946年6月中旬,高岗就位在陈云之上了。中共为东北局官员的分工,还专门发来指示,里面说:目前东北形势严重,为了统一领导,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此前为彭真)、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常委。

1947年5月下旬,东北局调整,林彪为书记,罗荣桓、高岗、陈云为副书记,高岗兼秘书长。由于书记林彪忙于打仗,秘书长负责处理党务,这样高岗就党权在握了。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分开了,各司其职。这样,高岗就完全开始在东北独当一面了。分开后的东北野战军就是后来的四野,司令员是林彪,政委是罗荣桓,参谋长是刘亚楼,政治部主任是谭政,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是钟赤兵。

东北军区虽然编制上司令员兼政委是林彪,第一副政委是罗荣桓,参谋长是刘亚楼,政治部主任是谭政,但那是名义上的。这些人的主要精力在野战军。东北军区属于地方部队,真正主事的是: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高岗,副政委陈云、李富春,参谋长伍修权,政治部副主任周桓。

分开后的东北野战军组成单独的领导机关后,下辖2个兵团、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总兵力达70万人。分开后的东北军区虽然没有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强大,但也相当可观,下辖1个二级军区(即冀察热辽军区)、12个三级军区、4所军事学校,总兵力达33万余人。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全境束清。林彪、罗荣桓率四野挥师入关,组织平津战役,然后又大军南下。关外,高岗留在了中国最大、最完整的中共“解放区”,成了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高岗有时以军事家自诩,靠的就是这个资本。高岗于中共建政后出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靠的也是这个资本。

当时中共在全国设6个中央局,6个大区,除开东北,都是党政军分开,至少两人搭档。惟有东北例外,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政委三副担子,由高岗一肩挑。党、政、军大权独揽的,全国大区中就高岗一个。

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王之风景线以普世价值、科技前沿和社会时尚为主打内容,兼容并蓄,纵贯东西,启迪智慧,引领潮流!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关注、投稿和合作!联系微信1036793618(与QQ同号)




林彪与高岗密商中央人选:不能让总理掌实权

1953年,林彪卷入了“高饶事件”。

  林彪和饶漱石不熟悉,没有什么瓜葛。但林彪和高岗,在延安时就打过交道,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一起共事,林彪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高岗则担任东北局常委、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主管包括后勤在内的后方工作,两人合作得很好,关系密切。高岗资历特殊,是西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持延安方面的党务工作,是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工作能力强,有个性,深受毛泽东器重。据说在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只有两个人不经通报即可直接面见林彪,一个是罗荣桓,另一个就是高岗。

  1953年初,高岗、饶漱石分别从东北局第一书记和华东局第一书记的任上调到中央,分别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和中央组织部部长。这一年,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考虑是否采用部长会议的国家体制和是否增设党的副主席或总书记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分一线、二线的主张。高岗、饶漱石把这看成是一次权力再分配,看成是攫取更大权力的绝好时机,他们联起手来,将矛头对准刘少奇、周恩来,想把刘、周拱倒,取而代之。于是,高岗在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期间,明里暗里、会上会下施展阴谋手段,表面上攻击中财委、薄一波,实际上“批薄射刘”,把矛头对准刘少奇。

  林彪是高岗的重要支持者和同盟军,也是高岗手中的一张王牌。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后,1953年10月初,高岗以休假为名,“周游”华东和中南地区,在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中散布他的所谓“军党论”。他说,“枪杆子上出党”,“党是军队创造的”,中国共产党里有“根据地和军队的党”以及“白区的党”两个部分,毛主席代表红区的党,刘少奇代表白区的党。还说现在党中央和国家机关掌握在“白区的党”的人手里,应彻底改组。他甚至无中生有地说某个领导同志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大正统是井冈山,小正统是陕北,现在刘少奇有一个“圈圈”,周恩来有一个“圈圈”,咱们搞个井冈山的大圈圈。他还露骨地攻击和诋毁刘少奇,说刘少奇不成熟,党的七大把刘少奇抬得太高了。

  高岗的这些说法,引起了林彪的共鸣。林彪出身于井冈山,一直在苏区带兵打仗,对在白区工作过的一些同志如刘少奇、彭真、薄一波等存有偏见。他对刘少奇看法不佳,尤其是对抗战结束后刘少奇提出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不以为然。他和彭真关系紧张,抗战一结束他到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不久改成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时,彭真任政治委员,他很不满意,说彭真不是打仗出身,没有资格当他的政委。结果两人闹得很僵,最后中央只好调整彭真的职务,将彭真调离。加上他和高岗共过事,有个人关系的因素,因此他对高岗多了几分信任和亲近,少了几分警惕和距离。

  以休假为名的高岗专程到杭州刘庄,看望正在那里养病的林彪,两人无话不谈,十分投机。高岗的“军党论”,赢得了林彪的赞赏。高岗利用安子文私拟的中央政治局人选名单,在林彪面前挑拨离间,收到了预期效果。

  1953年3月初,高岗向安子文转达了毛泽东同他的谈话内容,说中央政治局成员要改组,要加强中央各部机构。安子文未经中央授权,草拟了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和中央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名单。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分两组列出,一组写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上为书记处成员)、高岗、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邓子恢(以上为各中央局书记);另一组写有董必武、林伯渠、彭真、张闻天、康生、李富春、习仲勋、刘澜涛。对中央各部,列了组织部、宣传部、政法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财经工作部负责同志和中央正、副秘书长名单。安子文将这个名单给高岗看过,也向饶漱石谈过。高岗以为这个名单是刘少奇授意安子文搞的,给他看的目的是试探他,于是抓住这件事在高级干部中做文章。编造说,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无林”(即有薄一波,没有林彪),连朱老总也没有了。高岗在林彪面前这样一散布,激起了林彪对刘少奇、薄一波、安子文等的强烈不满。高岗还多次到刘庄林彪住地,和林彪商量中央人选名单、军队八大代表团名单。林彪赞成高岗关于要“改组”党中央和政务院的意见,赞成由高岗掌控更高一级的实权。林彪称赞高岗政治上很强,将来是党内了不起的人物。在高岗即将离开杭州时,林彪又派叶群对高岗说:“林彪与你谈话后,很兴奋,他的意见,主席退居二线,同意你兼职掌握实权,总理摆名义职务,不要他掌实权。”事后,高岗得意地对别人说:“关于中央人选名单已与林彪商量好了,他同意这个名单。”

  高岗自己想掌控政务院的实权,却故意抬出林彪,以掩人耳目。1953年底,毛泽东南下杭州修改宪法离京前夕,高岗特意找到跟随毛泽东去杭州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谈话,一方面要罗瑞卿注意照顾毛泽东的健康,另一方面请罗瑞卿向毛泽东传话:成立部长会议,我赞成林彪。

  实际上,高岗是在耍两面派。他表面上对林彪十分尊重和敬佩,要抬出林彪,背后却贬损林彪,吹嘘自己。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家建筑工程部部长的陈正人,这时也在杭州刘庄休养,高岗也到他那里游说。高岗对陈正人说,刘少奇不赞成陈正人担任建委副主任或中组部副部长。还说:毛主席说过“林不如高”(即林彪不如高岗),按地位排列,过去是“林高”,现在应该是“高林”了。还散布说,毛主席打算让刘少奇搞议会(人大常委会),周恩来搞部长会议(政务院),由他来搞政治局。而在另外的场合,高岗又说改组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应由他担任副主席或总书记,并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


  与利令智昏、忘乎所以的高岗不同,林彪把打仗时的机警也运用到了政治上。他明明对高岗的论调和主张大加赞赏,却托词养病,并不出头。他见高岗、饶漱石的活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被察觉,有暴露的危险,即开始金蝉脱壳和隐身。1953年11月25日,他写信给×××说:“关于高所谈机构问题,盼你对张(张际春)、邓(邓子恢)不必谈,且望在粤、在汉、在京对一切熟的同志亦均勿谈。”并一再嘱咐:“在谈话中勿涉及人事问题。”11月末,他交给高岗妻子李力群一封信,要她亲自交给高岗,不要丢了,也不要和其他人讲。信的内容无人知晓。“高饶事件”后的1962年,叶群又对李力群编造说:那封信是林彪批评高岗搞地下活动是危险的,不让别人知道是想让高岗偷偷改了。说当年高岗在杭州给林彪看中央人选名单,林彪当时就曾批评高岗说这是非法活动。叶群显然认为高岗已死,死无对证,任她怎么编造也无人反驳,实际上是她害怕中央追查林彪和高岗的关系,因而授意编造情况欺骗中央,掩盖真相。


阅读更多敏感或被屏蔽的文章,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