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世界最强大苏联军队是如何毁灭的?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竟是它!美国不战而胜打的一手好算盘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号,王之带您看异样的风景!侵权或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5392393与QQ同号,欢迎在结尾处点赞,多谢!
往期精彩:
热门小说汇总请复制下列链接浏览或收藏:
https://url.cn/5xx16bS
冷战开始,美国海军占据一定的优势。为了可以和美国对抗,苏联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坦克数量上升到五万。单看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苏联坦克军的强大阵容和浩瀚气势,要知道美国的坦克数量,才仅有1万辆。
在二战期间,苏联占领伊朗区域,开始窥视印度洋。这对于美国来讲,是十分不利的事情,于是在1946年年初,美方向苏联下达最后警告,要求苏联军队必须在1946年5月之前撤离伊朗,如果苏联不按照要求来做,不排除美国将会使用原子弹进行轰炸。在那个时期,仅有美国拥有原子弹,同时媒体进行连载报道,迫于各方压力,苏联在此撤兵。
在同一年苏联成功将原子弹爆破,苏联与美国消除了差距,因此不再惧怕美国。不仅如此,苏联开始大量筹集军资,大量建造坦克武器,并长期维持在5万辆以上,因此苏联的陆军能力成为世界之最,在40多年的冷战期间,就算是美国也不是其对手。
坦克数量仅是表面现象,苏联坦克武器的威力,更是对美国造成最直接的威胁,在80年的苏联坦克武器,始终都是超越西方国家。虽然随着后来的科技发展美国在技术上,一直都在赶超苏联,但是数量一直都是美国无法逾越的鸿沟。
可惜长时间巨额开销,逐渐令苏联开始吃不消。一年之内,所有的军事消耗,是美国的两倍。再加上80年代,石油价格下跌,苏联获得的出口利润越来越少,导致其经济一蹶不振,庞大的军事开销,逐渐不能得到基本满足。就算是苏联政府有心满足所有军资花费,自己的国体也不再允许。还有就是之前,苏联的军工摊子铺的太大,如果在此处不进行节俭的话,之后的军事发展,也难以进行下去。被逼无奈之下,苏联坦克数量逐渐减少,特有的陆军优势一点一点的退化消去。
曾经世界最强大苏联军队是如何毁灭的
20世纪军事史上,曾经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横贯在欧亚大陆上。它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建立,在列强的围攻中生存和壮大;它曾经逆袭过不可一世的纳粹,横扫过罪恶累累的日寇,为二战的结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它也曾骄横地在世界各地争霸夺利,并和另一个超级大国共同织下令整个地球颤抖的冷战铁幕……这支军队的全名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
当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的时候,它已经发展为600万现役和2500万后备的庞大力量,拥有数以十万计的坦克火炮、导弹和飞机,纵横于四海的红色舰队,以及足以把地球毁灭数十遍的核武器……无论盟友还是敌人,很多人相信它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是谁敢冒犯,必定得到毁灭性的回击。
可谁也没有料到,在戈尔巴乔夫开始的改革仅仅6年之后,最先被毁灭的成为了这支军队本身。1991年国家危机来临时,这支军队不但已经失魂落魄到无法有效行动,甚至还失心疯般地向曾经誓言守卫过的组织补上了最致命的一刀。那一年的12月25日19时38分,伴随着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和闪耀五角星的旗帜徐徐降下,这支军队终于和它所效忠的联盟一同走进了湮灭。
整整25年后的今天,我们拿着放大镜在历史的纸堆里仔细地寻找,似乎才能模糊地勾勒出这场谋杀的整个过程:一个曾经纵横世界的军队,是怎样在野心与阴谋中一步步沉沦、毁灭的。
一个颠覆了英雄的社会,结果是注定的
英雄是一支军队精神的钙质。这支军队曾经孱弱无比,也曾一败再败几近覆亡,但每每到危亡的时刻,总有一位位英雄会站出来力挽狂澜:从在彼得里谢沃村面对纳粹绞架慷慨赴死的女侦察员卓娅,到大卢卡城下悍勇无比舍生堵枪的马特洛索夫;从站在莫斯科城前面冲向德军坦克时高喊“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的罗奇科夫,到在斯大林格勒断壁残垣中孤军奋战绝不屈服的巴甫洛夫……正是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所生动诠释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迅速凝聚起整支军队乃至整个国家的战斗意志,使得国家和军队最终走过危难战胜敌人。
这些英雄本应如明星般闪烁于天际,庇护着国家和军队继续前行。然而,伴随着一股奇怪的思想潮流,英雄们的命运却在这个国家发生了转折。一群曾受英雄们庇护的文人们突然对已经牺牲几十年的英雄起了兴趣,他们别有用心地在历史的阴暗角落寻找野史并制造谣言,并不约而同地热衷于恶毒攻击英雄。
第一个中枪的正是女英雄卓雅,在那些恶毒的文字里,卓雅被重新描写成了破坏老百姓财产的小偷、神经病、疯子,而军队却无耻地伪造了事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恶毒的流言起到了彻底的破坏效果,卓雅从受人敬仰的英雄,很快成为了被人嘲弄的小丑,一个铮铮铁骨的女英雄就此再次毁灭。然后,同样的手法开始复制到其他英雄的身上:马特洛索夫舍身堵抢眼被认为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克洛奇科夫被批判为政治宣传的骗子,巴普洛夫则被嘲讽为没有脑子的炮灰……
一支没有了荣誉的军队,也必然没有了勇气
英雄之后,被毁灭的是军人的职业荣誉感。职业荣誉是一支军队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石。苏联军队曾经经历过最残酷的战斗,也面对过最强大的敌人。从莫斯科郊外的战壕,到第聂伯河的铁血拉锯,再到柏林国会大厦的红旗升起,无数苏联军人用血与火铸就起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曾几何时,头戴钢盔手持波波沙与纳粹战斗的军人形象曾是整个苏联国民的骄傲,苏联大地上随处可见这样形象的战士塑像。每次各地组织的阅兵式,胸前带满勋章老兵和手持胜利旗帜战士的脸上写满了荣光与骄傲,也得到几乎所有人最大尊重。如果这种职业的荣誉感在整个社会中一直传承,毫无疑问地将能够激发无数后来者的勇敢与热情。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整个苏军在社会舆论中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蜕变,从全体国民的骄傲,逐渐沦为社会进步的“阻碍者”,甚至是“邪恶”的化身。苏军形象是如何一步一步沦陷的?一些无良的社会精英和媒体对军队各种事件的恶意炒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1987年红场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19岁的西德青年马第亚斯·鲁斯特驾驶一架小型民用飞机穿越苏联800公里领空,在红场成功降落,引起了世界震惊。苏联一些媒体人看到这次事故中宛如打了鸡血,火力全开恶语相向,从应对不力到体制问题,从高层愚蠢到基层无能,整支苏军被他们批得一无是处。可实际上,这种批评缺乏基本理性判断和军事常识,苏联防空部队至始至终在对鲁斯特进行警告和追踪,只是因为发现是一架无害民用飞机,才谨慎地没有选择开火。也许苏军指挥机构对此事件处理缺少了果断,但以此彻底否定整支军队显然是严重扩大化了。
一旦信仰沉沦,自己的祖国都可以被交易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是每支军队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代表这支军队的信仰。苏军曾是一支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军队,为世界的解放、为国家的独立、为人民的自由而战,曾是从将军到士兵统一意志的思想基石。依靠这种信仰,这支军队迸发出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和强大的意志。这是一种令他的敌人万分恐惧的力量,以至于希特勒也曾专门下达过“把在战场上抓到的苏军政治委员统统就地枪毙”的命令。然而,强大的法西斯军队并没能消灭掉苏军的信仰,反而是苏军在残酷的战争中信仰愈发坚定,他们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失败走向胜利,并最终实现逆袭,成就了一支威名于世的强大军队。
没人能想到,战胜纳粹后不过45年,苏军这一强大的精神武器却被毁灭殆尽。1985年开始,一种所谓“新思维”在苏联国内外媒体的赞誉中侵袭了这支军队。之所以受到西方国家的称赞,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苏军共产主义信仰乃至政治工作的否定。而伴随着这一步骤的,是苏军政治信仰一下出现了真空。官兵们开始迷茫,然后伴随着各种声音的蛊惑,越来越多人的开始去信仰金钱。于是,一切违反道德和良知的事都不可避免了。1989年,苏联飞行员祖耶夫驾驶着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叛逃敌国。背叛国家后,祖耶夫居然得到了敌国的一致赞赏和本国一些人的支持同情。有人甚至在苏联国内公开宣扬:祖耶夫是奔向自由世界的英雄!
既然连一架先进飞机和忠诚都可以出卖以换金钱,那其他的一切东西就都可以交易了。1990年至1991年,苏联军队中偷盗及私自出售军服、汽油、机动车零部件的现象已经成了普遍存在,有些军官甚至开始向黑社会和武装分子出售成车的武器,然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前苏联地区枪支泛滥社会动荡,一些地区的枪声再也没有停息过。
当然,最后的交易的筹码就是国家了。1991年2月,一个政客来到了图拉空降师,他承诺500套寓所的代价,希望空降兵在关键时刻支持自己政治势力,他叫叶利钦。10个月后,在最后一批苏联共产党员试图挽救联盟的行动中,正是这支空降兵的临阵倒戈,彻底埋葬了苏联。或许从来没有人想过,一支军队的忠诚到最后竟如此廉价。
苏联解体前的一天,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杀。他看着他曾经奉献终生的军队,他目睹这支军队从辉煌到灭亡,绝望而且悲痛。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难道这一切,毫无办法么?
今天,圣彼得堡外漂浮在港口的战舰和潜艇正在巨浪的拍打下慢慢锈蚀,哈尔科夫市郊堆积报废坦克如钢铁森林般寂静,乌里扬诺夫斯克的机场里飞机零件散落一地,西伯利亚森林深处沉睡的基地已长满青苔……那支曾经强大的军队已经作古多年,而与此同时,失序和混乱至那支军队消亡后就始终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于是——我们回望、叹息、深思……强大苏军的最终命运让人唏嘘不已,历史镜鉴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苏联解体时,苏联红军为何没有支持苏共?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过程中,曾为苏联浴血奋战的苏联红军,在这场事关重大的生死斗争中选择了靠边站,对苏共的命令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作为苏共政权的支柱,苏联红军这样的表现显然不正常。不过,如果了解了那段时期的历史,你就会觉得一切很正常。
改革,动了军队奶酪
▼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
当时,苏美正在进行军备竞赛。为了不落下风,苏联将超过GDP的五分之一用于国防。在戈尔巴乔夫看来,这种结构很不健康,是苏联经济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于是他开始削减军费,并伺机对军队领导进行调整。
▲戈尔巴乔夫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为他提供了实锤。
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一架小型飞机在莫斯科红场降落。此举在苏联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苏联民众对军队防空能力产生强烈质疑。戈尔巴乔夫借此撤了索科罗夫元帅的国防部长职务,约150名军官受到军法审判并被撤职。
而这,只是戈氏对军队改革的一个开始。此后到1988年底,苏联军队的高级军官,包括国防部长、几乎所有副部长、总参谋部所有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华约部队司令和参谋长、所有部队集群司令和舰队司令以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全部被撤换。
▲索科罗夫元帅
有人评价认为,此举比1937-1938年斯大林对红军的大清洗更甚。国防经费少了,高级军官大范围调整,如果说,改革只是触及到了军队少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苏共对军队情感上的缺失,更是伤了军队的心。
苏共的冷血,伤了军队的心
▼
为保持改革形象,戈尔巴乔夫及部分苏共领导人刻意与军队保持距离。这种由距离而产生的疏远感,直接决定了苏联解体过程中军队的表现。
1985年初,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但是,苏军回国时,没有一名国家领导人,或者是国防部的领导人前来迎接。
▲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
在军方人士看来,由于当初入侵阿富汗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此举明显是在甩锅,也就是把当年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推到入侵部队的身上。
驻阿苏军作战指挥组副组长利亚霍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高层领导人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需要欢迎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多年的军人归来,再次暴露了对军队的冷漠和毫不关心,军队执行了他们下达的命令,而现在他们已不再需要军队。」
而这仅仅是他们背锅的开始。
▲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
1986-91年,苏联国内先后发生多起民族主义分离事件。军队参与了其中的平乱工作。然而,每当部队与分离或民族主义运动分子发生冲突时,戈尔巴乔夫及苏共政治局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指责军队。
1989年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爆发示威活动,人数达十多万。莫斯科派出空降兵部队和内卫部队前往镇压。
事件平息之后,面对舆论曝光的军队镇压民众画面,戈尔巴乔夫公开指责按照他和政治局命令「维护法律秩序」的空降兵和内务部队。这种背黑锅你来、送死也是你去的「卸磨杀驴」式处理方式,让部队官兵寒心。
时任图拉106空降师师长列别德在回忆录中提到:「这一事件使得军官对党领导的态度开始向危险的方向转变,随后作战师、团拖延或拒绝执行命令的事情不断发生」。
裁军,最后一根稻草落下
▼
1989-90年间,苏联开始裁军。最初,裁军规模为50万,主要包括东欧和蒙古驻军12.5万,其余为国内部队。
不料,到了1990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海外驻军陆续全部撤回。当时一位分析家指出:「约有65万名苏联公民被困在四个中欧和东欧国家中,包括约35万名士兵、15万名军官和大约15万名家属」。
于是,原来的裁军数字被远远突破。如此大规模的裁军,苏联政府无论在哪方面都缺少准备。比如,撤回国内的部队要找到营房和训练场地,建制撤销的部队需要找场所来存贮武器装备。
▲苏联陆军装备
许多缺乏一技之长的军官不想退役。无奈退役的军官在家庭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也面临严重紧缺的局面。1989年4月,苏军一位将军承认,共有4.5万名军人及其家属没有住房。一年后,这一数字变成17.3万。
地方政府对安置复员军人持抵制态度。莫斯科作为首都,带头不讲政治,不愿给复员军人发放居住许可证。
海军上将伊万诺夫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将此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要求当局想办法解决。苏联从东欧撤军后,地方政府的抵触情绪更加严重和普遍。莫斯科政府高官公开表示,不能再接受军队人员。
▲卡拉级巡洋舰
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加上撤军时的混乱,许多军官趁机采取「自救」措施,军队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迅速蔓延,大批武器装备被盗窃、被私吞,通过黑市交易流失。将军们带头进行武器交易,将整船的武器装备运到国际军火商手中,将大把的外币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内外交困、腐败盛行,让苏联老百姓对军队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愿意再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军营。在苏联国内兴起了抵制征兵运动。1989-91年,苏联的征兵工作连续惨淡,逃避服兵役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地方只完成了计划的10%-20%。
当一国军队连兵都征不起来,不仅意味着军队后继乏力,背后更透露着民众对军队的失望情绪。
以上种种,导致苏军走向混乱、衰败和崩溃。
怎么会这样?
▼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戈尔巴乔夫难辞其咎。其推行的「新思维」改革,造成了苏军在思想上的混乱。
在体制编制改革中,苏军撤销了总政治部,削减各级政治机关约8万名政治工作军官,从而削弱了对军队的控制。全苏第三次人大会更是从法律上剥夺了苏共领导和指挥的权力。此后,苏军内部刮起「退党风」。
▲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其次,苏共高层的离心离德。
如果说,戈尔巴乔夫因为没在军队呆过,对军队不了解,还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的话,那么苏共高层包括军方高层在内的许多官员,明知道戈氏政策可能在军队水土不服,不但不想办法解决,还以旁观者的心态看热闹。
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既失去了戈尔巴乔夫的信任,也失去了军队的信任。
1991年的「8•19」事件中,以格拉乔夫司令为首的空降兵进入莫斯科,执行控制俄罗斯共和国办公大楼的任务,格拉乔夫阳奉阴违,以执行国防部命令为名,行支持民主及分裂势力之实,阵前调转了枪口。苏共高层可谓自食其果。
▲苏联「8•19」事件
第三,反对派、民主派的拉拢。当苏共疏远军队时,叶利钦等反对派开始在军队中拉拢和扶持自己的势力。
1991年2月,叶利钦专程到图拉空降师观看演习和慰问时发表讲话:「一旦我当选俄罗斯总统,将给图拉空降团军官和士官增添五百套寓所。」这个许诺,对于当时苦于住房短缺的军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8•19」事件中的坦克兵
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看,如果没有「新思维」改革,苏联或许还可以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而军队的崩溃,起到了加速解体的作用。
更多热门小说请复制下列链接浏览或收藏:
https://url.cn/59Q07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