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如果没选上,该怎么向妈祖交代?为什么台湾人喜欢拜妈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带您看异样的风景!微信1036793618QQ同号,欢迎结尾处点在看,多谢!
妈祖“托梦”郭台铭、蔡英文是“妈祖婆”……为什么台湾参政都要提妈祖?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即,连带“妈祖政治学”成为一门显学。
近日,从绿营的蔡英文、赖德清到蓝营的韩国瑜、朱立伦、吴敦义,再到台北市长柯文哲,各路大佬纷纷来拜,妈祖脚下热闹非凡。不过,他们的“虔诚”显然不比郭台铭的“托梦”来得更有“震撼力”。
4月17日,68岁的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参拜新北市板桥区的慈惠宫妈祖后公开宣布,角逐国民党党内初选,理由是“妈祖托梦叫我一定要出来”。尽管之前对郭台铭是否会参选已有诸多猜测,但此次郭本人的宣布仍激起舆论波澜,使本以扑朔迷离的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争更趋白热化。
“托梦”言论以一种略带趣味的方式展现了妈祖在台湾政治中的影响力,其中便不能不谈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台湾,选举往往会跟妈祖产生关系?
一、政治抬轿的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的福建莆田湄洲地区,为当地女子林默逐渐神格化的产物。南宋时,朝廷正式给予妈祖信仰官方认可,以“通天神女”的身份建庙祭祀,摆脱“淫祠淫祭”的身份。至此,妈祖影响开始扩展到莆田以外。
自南宋开始,各朝各代朝廷都注意到妈祖信仰对“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
理教虽然是官方意识形态,但对于文人士大夫以外的一般民众,特别是缺乏教育的农渔民而言,缺乏感召力量。相反,如妈祖一类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信仰形式,天然地对一般民众更有吸引力。当这类力量与民间的不满情绪相结合,就会成为起义的动员工具。
朝廷也因为看到这一点,选择性地主动接纳与主流公序良俗没有根本违背的神明信仰进行敕封,将其纳入官方信仰体系之中,并对神明的特征、信仰的方式、信仰的意涵进行一定新的诠释,使其服从,或者至少相合于官方的“意识形态”。妈祖受敕封的过程同样符合这一规律,到明代已从“神女”一路加封至“天妃”。
妈祖在台湾的历史,比较明确的记载是由明末移民携带来台湾。当然,由于移民规模有限,财力物力也较为困难,不可能修建大的宫庙。妈祖信仰在台湾第一次大规模发展,是跟随郑成功开台同步发生。郑氏军民多来自福建,原本就存在妈祖信仰,常年的征战和来到新地方讨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对信仰的需求更为巨大。郑氏军队开始以军营为单位,建立供奉妈祖的庙宇。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关注由王之团队打造的公众号王之风景线(点击可关注),为您推送精彩资讯和独家看点,期待与您携手共进拥抱自由与梦想!小编微信1036793618与QQ同号。
妈祖信仰在台湾的第二次大发展发生在清军攻克台湾以后。清军主要将领施琅感念澎湖妈祖护佑,推动在台湾各地大规模兴建妈祖庙宇,并请报朝廷准许。康熙皇帝也敏锐地看到妈祖信仰对维持民心稳定的重要性,遂加封妈祖为“天后”。之后的清朝统治者也都因循这一传统,推动借妈祖行“王道教化”的功能。如乾隆年间,福康安在平定林爽文起义后推动妈祖信仰,由皇帝恩赐颁布敕封匾额。
由以上的简单回顾不难看出,妈祖信仰的历史,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与政治有着莫大关系。
二、妈祖信仰与地方派系
传统中国民间宗教,除了有信仰层面的体系与意义,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即其在地方社会的角色。
在王朝时代,尽管中央集权的朝廷希望尽量把管制力量下沉到臣民个体,但技术条件的限制使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特别是在广东、福建这样的帝国边陲地带,朝廷的掌控能力递减到最弱,地方精英成了地方政治和社会的主要力量。而地方性的宫庙往往就是地方权力关系的中心。
宫庙一般由地方几大家族轮流或由一家垄断派出代表担任“炉主”,各个家族分工合作、共同组织与实施宫庙大小节庆与日常管理事务,宫庙所在地的每个家庭也都需为庙宇贡献一定的资金和劳役,宫庙因而成为凝聚与动员整个地方力量的中枢。特别是当庙宇香火鼎盛的时候,收取丁口钱往往会超过开支,资金得以积累,从而使得宫庙拥有影响地方更强的力量。
妈祖信仰进入台湾后,同样保留了地方特色。只是由于台湾移民社会的特征,在清朝和日本殖民时代,不同的妈祖庙往往成为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凝聚的纽带。在为争夺水源与土地爆发激烈冲突时,这种纽带作用带来的动员能力尤为重要。
日据台湾以后,台湾宫庙通过进香和分灵关系,与大陆祖庙的连接逐渐断绝,但各庙之间的分灵关系继续保持着。庙与庙之间的彼此联系,也是不同族群或村落彼此关系在信仰层面的诠释。
台湾光复以后,特别是经济起飞以后,村庄共同负责宫庙的家族人数因为人口向城市移动而减少,工业化也使人的信仰方式有所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炉主制度逐渐被理事会制、委员会制或财团法人制这类企业的管理方式所替代,主要负责人也从掷茭选出改为由委员或理事选举产生。自然而然地,地方精英,即地方派系、政治或商业领域的头面人物因为资源和人脉优势,更容易被选上,宫庙与地方势力的结合也因此更为紧密。
举例来说,大甲镇澜宫在1945年后长达32年间由大甲镇镇长郭金焜担任管理人和主任委员。他同时还兼任当地国姓庙、文昌祠等庙宇负责人,掌握庞大资金,以此作为维护修缮庙宇和地方慈善事业的资本,而这些作为又巩固了其政治上的地位。他的继任者颜清标更是从黑道人物转身为镇澜宫董事长,而后进入政坛,先后担任台中县议员和议长。
三、妈祖信仰与与选举
赢得选举最关键的两个部分就是获得资金支持和选票动员,这两者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妈祖信仰对于政治人物的选举这两方面都有巨大助益。
首先,妈祖信仰作为台湾信奉人口最多的对象,香火鼎盛带来的丰富物质收益,使其具备了政治献金的能力。在威权时期的地方县市长选举过程中,宫庙炉往往都会直接政治献金以求与政治人物搭上关系。随着解严后《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逐渐严格,宗教团体不再能直接为政治人物献金,但这并不妨碍宫庙资金通过其他渠道成为选举献金。
更为更重要的是,妈祖是全台湾信仰人数和庙宇数最多的一种民间信仰,因而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政治动员的舞台。在威权时代,地方候选人都会到本地妈祖庙进行拜票活动。解严后,随着更高阶官员的民选化,越来越多政治人物通过参拜妈祖庙,参与如北港朝天宫、大甲镇澜宫、云林六房妈等的进香、绕境和过炉活动,与广大信众见面,拉近距离,赢得好感。虔诚的参拜举动更是一种获得神明神圣性“加持”,使自己看上去更为可信可靠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妈祖庙下有负责不同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阵头”把持。阵头虽然有黑道意味,但同时也是地方社会中的“意见领袖”。尤其对外来的、做小生意的、打零工的一类社会中低阶层人士而言,阵头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接受阵头的选票动员往往成为一种低成本的示好方式。
热门小说汇总 请手动复制下列链接在浏览器中欣赏或收藏: 热门小说精选(三)http://t.cn/Ec8UQpP 热门小说精选(四)http://t.cn/EfGg6ZM |
正因为有这些原因,妈祖与选举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1996年地区领导人直选后,台湾几乎所有重要的县市首长以上层级的候选人都会选择在选举期间参拜妈祖。大甲镇澜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声势强如韩国瑜,在每年的妈祖绕境时,照样需要前来参与。董事长颜清标虽然劣迹斑斑,但以其在政、商、地方派系和黑道的雄厚实力,仍然成为不分蓝绿各色政治人物的座上宾。
除了参拜妈祖,有的政治人物还会通过其他方式与妈祖牵连。比如蔡英文在2016年选举前还被星云法师视作“妈祖婆”,声称“一定可以保护台湾”。虽然后来澄清只是正常比喻,但无疑已为当时参选的蔡英文添了一波舆论热度。
星云法师曾称蔡英文是“妈祖婆”(图/中时电子报)
台湾民间信仰是台湾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包括妈祖在内的民间信仰进行观察研究,不仅可以发现不少台湾历史和文化的特征,更能加深对台湾当代政治与社会的了解。
为什么台湾人喜欢拜妈祖?
台湾妈祖信仰盛行自清代,从原本只是移民原乡信仰,随着清代发展的推波助澜,在台湾渐渐形成为全岛信仰风潮。但妈祖之所以成为台湾民间重要信仰,更关键的因素,其实是妈祖的“慈母意象”。
苗栗通霄白沙屯妈祖2016年3月21日凌晨起驾,展开11天10夜前往北港朝天宫进香行程,逾万名信徒簇
从台湾妈祖的称谓、造型及民间传说的神迹观之,妈祖早已由海神信仰转化为母亲之神。因具有母亲的特质、慈母的形象,信徒会将对母亲的依赖感投射到妈祖身上,使妈祖成为“母亲之神”,而普受百姓爱戴。
妈祖的母亲意象,并非宗教的“创世主”、“造物主”概念。她并无创造宇宙万物、宰御万物的传说,而是以“慈母的形象”,守护百姓、庇佑信徒。
母亲之神是许多宗教都有的,诸如: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度母、道教的王母娘娘、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都有“母亲”的形象,这些母亲之神也都是各宗教的重要信仰。无论任何族群、地域、宗教,慈祥的母亲之神都是信徒心灵依赖的对象。妈祖即是民间信仰中,代表母亲意象的神祇,是台湾人原始心灵的母亲象征。
从妈祖称号看人神关系
无论历朝对妈祖封号为何,民间经常不以官方正式封号,如“天妃”、“天后”等来称呼她,而更常以家人般的称谓,比如昵称“娘妈”、“妈祖”、“妈祖婆”、“婆仔”、“圣母”、“姑婆祖”等,意图让人神关系从神灵与凡人的对应,转化为“亲情伦理”关系,民众显然未将妈祖视为高高在上的“天后”,而是将妈祖当作家人般亲密。
“妈祖”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称呼,将两字分拆来看,即意指妈妈、祖母、祖先。在清赵翼《陔于丛考》里有段极有趣的记录:“土人呼神为妈祖,倘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恐稽时刻。妈祖云者,盖闽人在母家之称也。”显然,称“妈祖”不仅是基于一种亲近性,在遇到危急事情,呼叫妈祖与呼请天妃的救助效果截然不同。
台湾妈祖的母亲造型
普遍对妈祖的认识,皆依明末昭乘和尚《天妃显圣录》之说法,《天妃显圣录》言明妈祖生于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并于987年(宋雍熙4年)飞升,由此推断妈祖升化时,年约28岁。
妈祖未婚且在28岁、农历9月9日时,由玉帝来迎接飞升,这是民间普遍的传说,因此中国大陆所塑造的妈祖金身都是年轻姑娘的造型,多为年轻貌美瓜子脸,且体型纤瘦、身材高挑,是20多岁未婚女子造型。
在台湾,纵使各妈祖庙均有差异,大致上都是以雍容华贵的中年妇女形象呈现,妈祖早就随土著化汉人的重新想象、重新发展一套信仰系统。
苗栗白沙屯妈祖像
台湾妈祖造型,大多为体态丰腴、身材矮小,年龄目看多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面部慈祥、和蔼,双眼微阖,呈仔细聆听状,就像慈母正在倾听儿女述苦;体型微胖代表福相、稳重,带给信众安全感、信赖感。中年妇女与母亲的年纪相仿,身材矮小则符合一般台湾人体型。
台湾大甲镇澜宫 妈祖像
台湾妈祖庙之金身,除了镇殿妈之外,鲜少为巨大雄伟的神像,因为妈祖并非高高在上、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而是如同家中母亲般亲切、慈祥,因此台湾人是根据妈妈的形象塑造妈祖,妈祖的造型就是母亲的造型,妈祖所象征的就是母亲的意象。
台湾妈祖的母亲职务
妈祖原属海神信仰,目前台湾妈祖已不仅是航海守护神。从台湾各地妈祖的神迹观之,移民初期,妈祖有助战、平乱、除瘟疫、病虫害、降雨、治病、救灾等多重功能,现今妈祖又兼具婚姻、生育、护幼等母性职务,妈祖已由海上救难神转化成温柔、慈爱的母亲之神。
信徒每逢私密之心事,常会寻求妈祖作主,诸如交友、恋爱、婚姻之事,不宜向其他神明祈求,就会转向妈祖求助。
每年大甲妈祖遶境进香过程中,都有许多民众争相向“报马仔”索求“红丝线”,绑在手腕用以祈求姻缘。红丝线的概念源自月下老人的故事,却因妈祖信仰的普遍,使妈祖也须兼管恋爱婚姻,为报马仔的红丝线加持。
一年一度的大甲妈祖嫁女儿集体婚礼
有婚配,当然也就有生育之事。台湾民间执掌生育之神原为注生娘娘、临水夫人,但因妈祖同为女神之便,女性信徒无论求子、怀孕、生产都会向妈祖祈求。
信徒换花
白沙屯妈祖进香途中,常见妇女捧鲜花跪在路上,与妈祖交换神轿上的花束,称之“换花”,据传可祈求生男、生女,“花”在台湾民俗概念中,象征“胎儿”。女信徒藉由“换花”向白沙屯妈祖祈求生子或生女,亦成为妈祖的新职务。
生子以后为怕小孩难养,通常会认神明为义父母,为祈求儿女平安长大,透过认契方式,强化孩子与神明的关系,以求得到神明特别照顾。妈祖的慈母意象,使许多民众让子女认妈祖为“干妈”,建立信仰上的亲子关系,每年在妈祖诞辰前夕,妈祖的契子、义女,都要回到庙里“换絭”,以更新神力并确认关系。
台湾许多妈祖庙都有由契子、义女们所组织的“契子会”、“义女会”,为妈祖提供服务,义务担任清洁、烹饪、接待等工作,他们都以妈祖的儿女自居,而不称志工、义工,代表他们与妈祖的特殊关系。
时代演进,妈祖信仰在移垦初期的护航、助战、救灾、除瘟、治病、求雨等功能都已淡化,这些职务已由人间的军队、消防局、医院、气象局所取代,不再由妈祖主导,反而信徒个人的家事、心事、工作等私事,都会向妈祖祈求,因为妈祖代表母亲,会关心子女的一切,妈祖正如家庭主妇般,时时关注张罗子女的生活。
十条小知识带你深入了解妈祖
林默名字来源
妈祖又名林默,因为在其出生时不哭不闹,双眼睁开,满月不泣。故其父亲给她取名为林默。
其七八岁才开口讲话,而十四五岁的智商已超过普通成年人。
妈祖的封号
从宋朝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到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700多年的历史间,妈祖被褒封过36次,从夫人到天后之神。
在最后一次褒封时封号已经达到66个字: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祐敷仁天后之神。
封号总字数达600多字,在中国古代神仙封号中排行第一。
妈祖的爱情
妈祖28岁就因为救助海难渔船不幸身亡,一生未嫁,在妈祖十几岁的时候其父母曾为其安排过一门亲事,默娘将自己关在房里三天,出来后对其父母说,她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大海,其父母也再也没有帮她安排婚事。
在妈祖升仙后的一天,神界地位最高的神—天帝公巡视闽南,看到海边吴夲(大道公)和妈祖两座孤零零的庙宇,心想一位是悬壶济世的一代名医,一位是无私救难的著名海神,林默青春亮丽,吴夲英俊儒雅,两人年岁相当,又都未曾嫁娶。天帝公大动恻隐之心,有意从中撮合。
可谁知媒人上门,妈祖却并不领情,而且爱情不成反成仇家,把怨怒之气对准了大道公。两人从此开始了频繁的斗法较量。
民间故事说,每到三月十五大道公生日时,妈祖就兴起狂风,吹落大道公华丽的冠冕。而几天之后三月二十三,妈祖的诞辰,大道公也往往睚眦必报,降下一阵暴雨,打湿妈祖面庞的浓妆铅华。所以闽南谚语说这时的天气很形象:“大道公风,妈祖婆雨”。
妈祖装与妈祖髻
福建的三大渔女之一——湄洲女,是妈祖形象的代表。“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是对湄洲女最典型打扮的生动描述。
'妈祖装'是蓝色上衣,红黑裤子。下黑上红的宽大裤子是由于妈祖常年在海上救助渔民,裤子被海水打湿后远远看去像黑色,而上半截没有被海水打湿的部分还是红色的,久而久之衍化为上红下黑的款式,红黑分别象征吉祥与思念。
“妈祖髻”就是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笈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寓意一帆风顺。
妈祖装
妈祖髻
妈祖的硬身像和软身像
在北方地区,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人们勤于打扫香案供桌,却难得擦洗神像,神像因此落上厚厚尘土,显得很陈旧,因为这层尘土,也称为浮土,与佛教的浮屠谐音,有功德圆满的意思。所以不能拂去,而且越厚越好。但是在妈祖庙里,神像由专人定期擦洗,一尘不染,永远靓丽如新。
妈祖像,往往分为两种。一种体量较大,整体雕塑,称作硬身像,一种比较小巧,手脚关节可以活动,称为软身像。软身像不仅让妈祖更贴近人也方便换衣服。
为什么要频繁换装呢?民间说法。妈祖出身贫寒,一生乐于助人,但她自己却终生未嫁,二十几岁就去世,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人们献上华美的衣装,希望她永远保有当年的美丽和青春模样。
频繁换装也是一种民俗仪式的需求。闽南地区盛行一种巡境仪式,民众抬着妈祖的轿子出庙游行。有时是较为正式的视察水旱灾情,祛病除疫。有时是非正式场合,如回娘家,或去村里别的庙里串门走动。场合不同,妈祖的服装也自然不会相同。
硬身像(后)、软身像(前)
妈祖庙之最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记载,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
世界上三大妈祖庙他们是:
福建湄洲妈祖庙,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建于宋初。
天津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比天津设卫建城还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一说。
台湾云林的北港朝天宫,是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也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圣地。
其他妈祖庙:
镇圣墩顺济庙,位于莆田宁海,是最早的分灵庙同时还是妈祖第一次获赐额之庙。
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
神仙姐妹
其实,妈祖不仅有保平安还有保佑生育的职能,可历史上林默只活了二十几岁,终生未嫁,也没有养儿育女的经历。她为什么被赋予保佑生育的职能呢?
这还要从她的一位神仙姐妹说起。
在福建长乐,有一座保留明代格局的庙宇,名叫显应宫。前殿有两位女神,一左一右,并排而立。右边是妈祖林默,左边是陈靖姑,她是闽南鼎鼎大名的生育保护神。
妈祖保佑生育职能的得来,就与她有关。陈靖姑是福州人,与妈祖同时代,据说她因为生育难产而痛苦的死去。死后成神,立志要保护天下所有的产妇都能顺利生产。
宋代以来,她一直是闽南最有名的生育保护神。在明清以来民间故事里,她们两人是亲密的姐妹,妈祖是姐姐,陈靖姑是妹妹。在许多庙宇,常常可以见到她们俩供奉一起的情况。这也就是原因所在:人们求陈靖姑保佑生育顺利,同时也邀请妈祖到场助阵。
陈靖姑
澳门英文名字由来
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1553年葡萄牙人在庙宇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的福建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字,说是阿妈阁。
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MACAU)”来称呼澳门,叫做“马交港”。
澳门妈祖阁
黑脸妈祖
据史料记载,分香到台湾的妈祖基本可分为三大支派:
从湄洲分香的,神像脸部为肉色或粉红色,称“湄洲妈祖”;
从泉州(古时别称温陵)分香的,神像脸部为红色,称“温陵妈祖”;
从同安(古时别称银同)分香的,神像脸部为黑色,称“银同妈祖”。
至于银同妈祖黑脸的由来,据《东市林氏族谱》记载,是妈祖显灵而来的。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五月,倭寇进犯同安南门,妈祖显灵,“以阴兵击贼,脸色尽紫,终成不退”,成了黑脸妈祖。清顺治戊子年(1648年)清军与郑成功争夺同安城时,妈祖亦显灵解围,使生灵免遭涂炭。银同妈显灵救万千子民 的神绩,在淸蔡骥良的《天后宫记》中亦有记述。
王之先生被流氓黑社会迫害长达三十年,因为缺乏证据(它们肯定不让那些徒子徒孙们留下证据的,尤其通过网络的迫害)而投诉无门,举报信也石沉大海,在此求助天下正义力量,包括法律援助和媒体支持,真正让流氓土匪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亲爱的朋友,也请您关注由王之团队打造的微信公众号王之风景线(点击可关注),为您推送精彩资讯和独家看点,期待与您携手共进拥抱自由与梦想!
小编微信1036793618与QQ同号
而在台湾的黑脸妈祖由来与银同妈祖大有不同。康熙二十二年,台湾鹿港天后宫从湄洲祖庙恭迎妈祖,由于台湾信众非常虔诚,认为在分灵过程中香火不能中断,又因为恭迎过程中需要乘船渡海,信众不忍妈祖在船舱外遭到风浪,就将妈祖供奉于船舱之中。由于时间长空间封闭,妈祖的皮肤就渐被熏黑了。台湾信众认定“黑脸”是妈祖显灵的表现,从此供奉更加虔诚,妈祖文化也在台湾开枝散叶。
黑脸妈祖
在海上遇难如何称呼妈祖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下了一个很有趣的闽南、台湾的妈祖传说。若遇海难向神明呼救时,称“妈祖”,妈祖就会立刻不施脂粉来救人。
若称“天妃” 则妈祖就盛装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所以会很晚才到。
故海上都称“妈祖”,不敢称“天妃”,希望妈祖立刻来救海难中的渔船。
妈祖
王立军事件始末——超详细版 |
长按或扫描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