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使轮融资近亿元的量子公司在中国诞生,光量子计算未来命运如何?

量子客 量子客 2022-07-07




5月7日,由量子信息科学家金贤敏教授领衔,成立于2021年初的中国首家光量子计算机公司“图灵量子”宣布,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这是继美国初创公司PsiQuantum 2.15亿美金 (约15亿人民币) 融资之后,光量子计算领域最高的融资记录。
 
官方显示,本轮融资由联想之星领投,中科神光、前海基金、源来资本、小苗朗程跟投。融资主要用于光量子计算芯片以及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1. 后来居上的光量子计算

 
过去,人们熟知的IBM、谷歌以及国内的量子计算公司在低温超导领域的突破和成就,相较于低温超导技术,光量子计算机在产业化方向上,并不被科技巨头所青睐。即使在初创企业里,超导仍然占比最大。
 
图1|全球量子计算各初创硬件技术公司占比数(来源:知量《量子计算展望2021》报告截图)
 
从全球量子计算初创公司数量划分来看,光量子技术较为吸睛,与离子阱硅量子/自旋同占17%的比重。
 
而在量子计算初创企业中,光量子计算在各技术路线的投资金额比重中位列前三
 
图2|全球量子计算初创各硬件技术投资情况(来源:知量《量子计算展望2021》报告截图)
 
目前来看,光量子技术路线依旧强劲。由于如今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哪一个技术路线是开发真正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离子阱和光量子在技术方向上都有各自的优点的情况下。
 
图3|全球量子计算各硬件技术路线及代表公司(来源:知量《量子计算展望2021》报告截图)
 
主流的科技巨头更多将重心押注在超导技术路线上,但是随着光量子计算在“量子优越性”问题上得到验证,以及诸如巨额投资的PsiQuantum公司所透露的未来技术实现目标可达百万级量子比特的光量子芯片,加上中国在光量子计算领域有着深刻的研究,光量子计算产业化投资在我国拉开帷幕
 
 

2. 图灵遇到“量子”

 
“图灵量子”起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由金贤敏教授领衔,在光量子信息和光子芯片领域研究基础深厚。
 
产业化团队汇聚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学者和工程师。
 
图灵量子团队认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有三个前提——百万量子比特的操纵能力、低环境要求、高集成度。而光量子路径目前观察看来,是最为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体系,这可能是通向大规模通用量子计算机最可行的路径之一。
 
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必须要具备百万级别的有效量子比特数,并可以对其进行操控和自动纠错。光量子具有的相干时间长、可纠缠、稳定性高等特点,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
 
特别是,光量子可在室温下实现作用,而不需要超低温的大规模极端制冷设备,为其广泛和通用的应用建立了基础。同时,基于图态和簇态的通用量子计算方案也为光量子技术路线提供了成熟的理论支撑[1]。
 
 

3. 未来竞争

 
从图灵量子团队对外的信息看来,该团队具备光量子计算研究的优质条件。无论是学术背景,或是诸多海外背景的研究者和工程师。而且,光量子技术的确验证了“量子优越性”。
 
图4|光量子计算演示图(来源:Xanadu)
 
同比之下,人们较为熟悉的光量子计算公司是来自加拿大的Xanadu,该公司已经配置了成型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发布可后端使用的硬件设备,以及完整的编程语言框架,主要在量子人工智能上发力。
 
全球目前有7家光量子领域的初创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为图灵量子提供了可对比的路径,量子计算的研发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具备硬件的能力,还需要软件。
 
未来的发展还依赖于强劲的产、学、研合作,而产学合作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微妙的挑战。毕竟,强劲的落地效能才是真正未来的竞争力所在。再者,科技巨头都在低温超导方向发力。
 
图5|采用光量子技术的公司(来源:知量《量子计算展望2021》报告截图)
 
关于图灵量子
 
图灵量子是一家创立于2021的中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起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人是金贤敏教授。公司致力于光量子芯片、光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光子处理器的研发和产业化。
 
关于创始人
 
图6|金贤敏教授(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金贤敏,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 (Tenured Professor)、博士生导师、曙光学者、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唐立新优秀学者奖、上海科技启明星获得者,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现任上海交大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QIT) 主任。
 
2003年起师从潘建伟教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起赴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牛津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量子光学和超快光物理专家Ian Walmsley教授。
 
2012年同时获得欧盟授予的“玛丽居里学者” (Marie Curie Fellow) 和牛津大学“沃弗森学院学者” (Wolfson College Fellow),并获资助依托牛津大学独立开展光存储和量子网络的实验研究。
 
2015年获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的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11月开始在上海交大组建光子集成与量子信息实验室。2019年7月破格晋升为长聘正教授。
 
金贤敏教授长期致力于以光量子集成芯片的设计和制备,以及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存储的芯片化集成化的研究和研发。
 
 
封面:
edgy
 
引用:
[1]https://mp.weixin.qq.com/s/U1uyO43FvXRQ01mqKD1eAg
[2]https://www.physics.sjtu.edu.cn/xianmin.jin
[3]https://www.qtumist.com/
[4]https://quantum.sjtu.edu.cn/
 
ps: 文中引用报告《量子计算展望2021》已公开发布,需求机构可联系咨询。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



延 伸 阅 读

01    量子技术走出实验室 引发一场小型创业热潮
02    高盛预测用现有系统5年后增益10倍
03    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
04    跃居超导的可编程可扩展的光量子硬件
05    中国光量子计算机强刷量子优势记录
06    集成光学的离子阱芯片在MIT诞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