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立平:股市、十万亿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拉拉杂杂的想法

立平坐看云起 弱信号
2024-11-24

最近杂事比较多,一些问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但这几天又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发生,因此,结合一些网友的提问,以及前一段我自己的文章,把一些拉拉杂杂的想法写出来。大家就当作茶余饭后随意的聊天就是了。

股市的大涨。9月24日,中国A股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全天上涨4%多。不管怎么说,不管下一步怎么走,股市上涨总是好事情。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而言,股市的表现非常重要。早在今年4月份,我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现在人们都在说救房市,救股市,但这里面有个顺序的问题,应该是先救股市,再救房市

为什么?我们不说根本原因,起码就最现实的原因来说,信心是最重要的问题。怎么启动人们的信心?最直接的就是股市。我们打个比方说吧,如果今天你的股票挣了两万元,可能直接就影响到你的情绪,说不定晚饭就会加两瓶啤酒。但如果今天你的房子涨了10万元,可能你什么明显的感觉也没有。

当然,股市的表现取决于基本面。但事情只能从最直接的地方做起。

十万亿的传说股市的大幅上涨,直接源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以及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但更进一步的背景是,人们一直期盼所谓刺激大招已经若隐若现。

先是央行前行长易纲在一次论坛上罕见承认中国进入通缩状态,并呼吁说: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缩压力上……中国目前的重点应该是在未来几季让GDP平减指数转正。要知道,通缩在过去这段时间曾经是一个敏感词。接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先生提出了一项更明确、更具震撼性的建议:推出规模达1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应当是基本的背景。

老实说,我对放水刺激式的货币政策,对于所谓拼经济的说法,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是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一些人说,现在是没钱,真的没钱了;另一部分人说,现在钱很多,根本不缺钱。哪个对?都对。缺的是钱的流动性。为什么缺少流动性?大家都知道在于信心。但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个信心看起来在钱,从根本上说,并不在钱。

但我也不一概地反对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关键是钱去向哪里。

钱去向哪里过去的做法当然是去向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一次也许会有不同。我之所以说也许,意思是,所提出的方案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但现有的结构性因素又有将其重蹈覆辙的可能。

我们注意到刘世锦先生下面的两个表述。第一个表述是:与2008年不同的是,这次重点是补上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以往重点是物质资本投资,这次是人力资本投资。这一刺激计划在微观层面重点带动消费,同时也在一定幅度上带动房地产、基建、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实质性地扩大内需。在宏观上则可提升总需求水平,缩小与总供给的缺口,带动GDP平减指数转为正增长。

第二个表述是:两大突破口,或者说两个重点领域。一是大力度提升以进城农民工为主的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短期重点是由政府收购滞销的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向新市民提供。

各位可能还会记得我在几天前重发的我在2008年与南方周末记者的一个访谈(见《美国是如何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在那里面我说,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社会变革的真正含义,就是通过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这场变革的含义是什么?就是一方面,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同时给你一个社会保障。由此,为美国走出30年代大萧条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赞成通过这笔增量资金,提升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设想。

问题在于,如何使这样的一个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在各种各样的刺激方案中,刘世锦先生的方案是比较具体而明确的,这就是他提出的目标和两个重点。但尽管如此,还是不免让人存在种种担忧。

首先,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这样的并列式表述,其本身就存在BUG。因为这几项中的每一项权重或比例是多少,是有很大弹性的。有人算了一笔账,仅方案中提出的政府收购滞销的住房这一项,可能就要用掉4-5万亿。这就去掉了10万亿中一小半,能够做其他事情的就很少了。因此,弄不好,这个方案最后落实下来就成了对房地产甚至是对房地产商的一次救助

再如,方案中提出,要通过这样一个刺激方案,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条尤其要谨慎,这是地方政府最喜闻乐见,最熟悉的事情。其在实践中,会不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又变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这不禁让我想到不久前的一件事情。我的一位朋友曾向他所在的县的主要领导提过一些建议。他们之间是朋友,所以书记的话也说得很直接,他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你的这些想法我也都想到过。但我告诉你,我眼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能把工资发出来。无论是什么钱,也得在我手里过一道,我得先把工资发了。

在债务沉重,财政非常紧张,很多地方甚至连公务员的工资发放都有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考虑政策在实践中的走样变形。

凯恩斯主义失灵怎么办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两篇文章。篇幅的关系,具体内容就不说了,仅仅是题目,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篇的题目是《凯恩斯主义失灵怎么办?》,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最应该宽松的可能并不是货币政策,而是压抑的社会氛围》。

推荐阅读:

孙立平:美国是如何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

孙立平:消费:人们较少提及的另外四个因素

孙立平:那一波经济增长是怎么起来的?一个基于底层逻辑的解释

孙立平:昨天文章的表述确实有问题,把有关问题再澄清一遍

孙立平:过剩产能出清之日,就是真正拐点到来之时

孙立平:有人还在不断问:目前的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见底了吗?什么时候反弹?

孙立平:两个脱节:历史给人们的一段教训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福鼎白茶随心,孙立平教授配制


福鼎白茶两大世家之一吴氏后人制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弱信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