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语文二(上)第7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笔顺动画+知识点+图读+同步练习+名师视频

欢迎关注☞ 小学语文教研室 2021-04-30
点击蓝字关注,海量语文资料免费领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预习新课文,教研室的老师开设了【微课堂】栏目,详细讲解每一课的知识点,有名师课堂视频,课件图解,还有精选同步练习。是家长、学生复习预习好帮手。建议各位家长、老师,为孩子收藏!让孩子提高预习和巩固效果!!


第18课《古诗二首》


课堂视频精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x3123wo0i2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31230din4w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906r43xdr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我会写

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

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

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

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

似sì(相似、类似、似乎)

野yě(田野、野菜、野外)

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

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


我会认:

宿sù(住宿、宿舍、宿营)

寺sì(山寺、寺庙、寺院)

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

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

庐lú(庐山、庐江、茅庐)

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

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


多音字:

宿sù (宿舍)xiù(星宿)

似sì(相似)shì(似的)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近义词:

危——险 惊——吓


反义词:

阴——阳 低——高


理解词语:

危楼:高耸的楼房。

星辰:星的总称。

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

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古诗大意:

1.《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问题归纳:

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课文主题: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2



笔顺动画










▍课本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频来源:网络、人教数字校园

▍图片来源:百度文库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商务合作微信:lhp6966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微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