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语文三(上)第8单元第24课《司马光》笔顺动画+知识点+图读+同步练+名师视频

欢迎关注☞ 小学语文教研室 2022-10-22
点击蓝字关注,海量语文资料免费领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预习新课文,教研室的老师开设了【微课堂】栏目,详细讲解每一课的知识点,有名师课堂视频,课件图解,还有精选同步练习。是家长、学生复习预习好帮手。建议各位家长、老师,为孩子收藏!让孩子提高预习和巩固效果!!


《司马光》


朗读视频+课堂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3122zolnvf视频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808eja2c0视频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942m1dgcp


学习视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我会写

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

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

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

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

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

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

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


我会认

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


多音字

得děi (得亏)dé (得救)

没mò(沉没)méi(没有)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注释

戏:做游戏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瓮:缸   足:失足

跌:掉进   没:沉没

众:大家   皆:全,都

弃:丢弃   去:离开

持:拿   击:击打

破:被打破   之:瓮

迸:涌出


译文: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问题归纳

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课文主题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教材课后习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的语言是文言,比较凝练,刚读起来觉得很难明白其意思,只看注释,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我们学的其他课文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生字笔顺动画精选

                                                        

课本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频来源:网络、人教数字校园

▍图片来源:百度文库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商务合作微信:lhp6966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微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