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语文六(上)第2单元第5课《七律·长 征》笔顺动画+知识点+图读+同步练习+名师视频

欢迎关注☞ 小学语文教研室 2023-02-10
点击蓝字关注,海量语文资料免费领

教研室的老师开设了【微课堂】栏目,详细讲解每一课的知识点,有名师课堂视频,课件图解,还有精选同步练习。是家长、学生复习预习好帮手。建议各位家长、老师,为孩子收藏!


获取本文课件请在小学语文教研室公众号内回复:好课件


☞1-6年级(上)第1单元最新微课



第5课《七律·长 征》


朗读+课堂+字词听写精选

来源:淘知学堂、腾讯视频和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网



音频朗读



知识点

我会写:

律lǜ(法律、规律、纪律、律动、自律)

崖yá(悬崖、山崖、断崖)

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多音字: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


形近字:

崖(山崖)涯(天涯)

渡(渡河)度(度假)


近义词等闲——平常 磅礴——雄伟 逶迤——蜿蜒
反义词逶迤——笔直 开颜——愁眉
理解词语: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大意: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文学常识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课文主题:这首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问题归纳: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 全无惧色。“ 等闲” 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 不怕” 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 暖” 和“寒”的妙处。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课后习题答案: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 :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情感: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情感:“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用“暖”“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图文解读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诗歌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其中,“不怕”二字铿锵有力,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勇敢顽强。“万水千山”一词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险山恶水和一切艰难险阻。“等闲”二字为“平常”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将困难轻轻一描,与“不怕”形成呼应,“不怕”和“只等困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塑造红军战土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表现出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人先用“逶迤”“磅礴”呈现出道路弯曲而长,山脉广大无边际,突出山势险峻,又用“细浪”“泥丸”的细小与前者形成对比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比作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至极,是把藐视困难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以此衬托出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而“腾”与“走”这种动态化的描写,想象绝妙,境界宽广显示出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云崖”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崖,“云崖暖”是诗人在江畔流露出胜利的欢悦;而“铁索寒”仅用三字便使英勇激烈的场面栩糊如生。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这一“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此联对仗工整,以环境和事物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了长征的最后阶段。“更喜”承接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系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尽管翻越的是“千里雪”的岷山,但望着风雪交加的道路,想着胜利在望,也不由得“喜”从心生。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态,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笔顺动画




同步练习精选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做  ②与正事无关的  ③放着,不使用     

1.他俩正在谈。    (  )    

2.下午我着,你来吧  (  )           

3.别让机器着。   (  )   


颜:①颜面,脸面   ②颜色,色彩    

4.三军过后尽开。      (  )     

5.会场上飘着五六色的旗子。(  )     


二、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代表。


三、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_________和  __________


四、虽然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了,但红军的精神却被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起来,请你来谈一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军精神?

                                                                 

                                                                  

参考答案:一、1.② 2.①3.③ 4.① 5.② 一、金沙江 大渡河  五岭 乌蒙山二、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四、示例: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顽强,坚定必胜的信念。







End


领取微课堂知识点、课课练方式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小学语文教研室

后台回复关键字:上册微课堂

(回复关键字要求:不添字,不加字,不写错别字)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商务合作微信:lhp6966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微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