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出版(附:张其昀序/后记)
作者简介:
王珏,1971年生于江苏沛县。1993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中文专业;1993-2001年任中学语文教师;2001-2004年在江苏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古敬恒教授;2007—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近十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五项,2011年被商务印书馆聘为《辞源》第三版修订人员,2018年参与国家精品课题“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建设。自读研以来,在各级期刊陆续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汉字”诸多名称的出现与发展演变》被微信公众号“汉字学微刊”推送。目次
绪论
第一节《复古编》作者介绍
第二节《复古编》研究概述
第三节《复古编》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复古编》著述背景及撰写缘由
第一节 著述背景
第二节 撰写缘由
第二章《复古编》版本研究
第一节《复古编》版本介绍
第二节 石印本《复古编》非张有《复古编》考辨
第三节 石印本《复古编》与张有《复古编》 、周伯琦《六书正讹》之比较
第三章《复古编》小篆研究
第一节《复古编》小篆收字概况
第二节《复古编》与《说文》小篆比较
第三节《复古编》与《说文》微异小篆考察
第四节《复古编》小篆来源
第四章《复古编》释文研究
第一节 隶定研究
第二节 释义研究
第三节 书证研究
第四节 析形术语研究
第五节 反切研究
第六节 异体字研究
第五章《复古编》附录研究
第一节 “联绵字”研究
第二节 “形声相类”研究
第三节 “形相类”研究
第四节 “声相类”研究
第五节 “笔迹小异”研究
第六节 “上正下说”研究
第六章《复古编》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规范汉字的价值
第二节 揭示汉字发展演变的价值
第三节 匡正《说文》释文的价值
第四节 编纂辞书的价值
第五节《复古编》的不足
第七章 张有《复古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正字成效与启示
第一节 对宋元明清正字专书的影响
第二节 以“走”为例谈谈《复古编》小篆对元明清篆书的影响
第三节《复古编》的正字成效与启示
附录一 影宋精抄本《复古编》校正
附录二《复古编》正文字形传承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张其昀
张有的《复古编》是宋代的一部字书,更准确地说,一部特别的字样学专书。字样之学实即正字之学,是唐代为整治南北朝以来讹替滋生之文字现象,规范用字而产生的。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即是唐代较早而最著名的一部字样学专书。其书命名以“干禄”,意谓为章表书判用字而作,实亦为科场用字而作;然既讲究正字,则其价值之体现必不限于此。《干禄字书》无疑具有一般正字法意义上的价值。《干禄字书》以四声隶字,以二百零六部韵排比字之先后,每字于正体之外列出俗、通(用)二体;间亦有惟列出并正之字、形近易混之字者(既存“并正”,则说明其文字规范不彻底)。《复古编》(指其主干部分)据《说文》古篆以辨正字形,亦以四声隶字,列出正体和别体以及俗体、或体。《复古编》与《干禄字书》既列出正体,又列出不同名目之异体,于释文中具言正异,意欲立正而祛异,是两者之实质相同。《干禄字书》正异并出以标目而正居其下,《复古编》则独以《说文》古篆书其正体以标目,是两者之形式有所不同。要之,《干禄字书》与《复古编》虽皆具规范文字之性质,然颜氏书之视域唯在于当时行世文字,而张氏书则以隶变前之古篆为标准。同是规范行世文字,张氏书较颜氏书多出了指明其历史依据这一层意义。
《复古编》以《说文》古篆为圭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有工篆书,专本许氏《说文》,一点画不妄错(措)。”是也。张有以为,《说文》古篆不容篡改,其书名之“复古”,意谓复《说文》之古也。当时行世之字,结构合乎《说文》古篆者为正,不合乎《说文》古篆者为异。然由《说文》刊布之东汉中叶至张有生活之北宋末年,时阅千载,历经传抄翻刻,行世之《说文》已非许氏之旧,其篆迹不免界杂俗戾,至于其释文亦不免真伪并存。张有以其“采接经传,日考月校,久而不懈”(陈球《复古编序》语)之功夫,就篆迹严加甄别,以其精湛篆法一一写出正体;复就《说文》释文细加分析,纠谬而返正。可以认为,《复古编》帮助我们在还许氏之旧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张有可谓许氏之功臣,《说文》之学之功臣。
张有宗许,或不免有偏执之讲,其誓词般的“《说文》所无,手可断,字不可易也”之话语(《直斋书录解题》载)或为批评者所诉病。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学界另种截然相反的倾向,就是治文字之学而抛开《说文》。与张有大约同时代的宋人王安石是古人之典型,他以为古之制字专主于义,其《字说》说字与《说文》大相违背,似摒弃“六书”而专以义合为说(虽似会意然亦未称“会意”之名)。而今亦有人往往一叶障目,不见秦山,以《说文》的个别错误贬低以至否定其整体成就,甚而绕开《说文》搞出另类的“文字学”来。《说文》是文字学奠基之作,《说文》之学是文字学之主干和核心,无《说文》即无文字学, 这当是古往今来大多数文字学者之共识。治文字学由治《说文》始,笃信之而不迷信之,跬步以进,方能底于有成。若抛开《说文》,必不免走入歧路,终不能得真文字学之知,正“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语)之所谓也。而治《说文》,《复古编》不失为一种比较重要的参考数据。
《复古编》问世以来,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字类专书编纂等方面。迄今对《复古编》除去在一些著述(含为之所作的序跋类)中可见到简略的褒贬之辞之外,学界的系统性研究还近乎空白,未见有专书专文正式刊发。王珏君之《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当是第一部成功的《复古编》系统性研究专书。
王珏君之《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综合应用了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以及校勘学等知识,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之手段,对《复古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其内容涉及《复古编》产生的缘由,《复古编》的版本状况,《复古编》所反映的语言发展情况以及汉字演变传承关系,《复古编》对于《说文》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谬误的匡正,《复古编》对文字学研究的贡献。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取证,不仅翻检揣摩于传世文献,而且将目光投向考古出土的实物数据,这必然加大了其论证的可信度。毋庸置疑,《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对于我们研究《说文》,规范汉字,进行汉字教学,编纂辞书,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之研究严谨而细致,这当是《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其第三章第二节指出《复古编》小篆有63个与《说文》字形存在结构差异,此断语非将《复古编》2652 个小篆逐一与《说文》作细致比较而不能得。字形近似,则易混淆。正字工作之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就相似之形辨其正误。《复古编》辨别形似已有“笔迹小异”卷,录78字,一字两形(皆正),出156形;“上正下讹”卷,亦录78字,一字两形,出 156形(《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第五章皆有专节研究)。合计两卷凡录156字,辨312形。而作者在此之外,更于其书第三章第三节就《复古编》小篆与《说文》比较,指出存在笔迹微异的有1054个(其微异多体现于可构成多字的偏旁)。作者通过几十个例子,展示出其考异工作做得何等之不失纤毫,何等之严谨充实。比如:将《复古编》“童”字(包括用作偏旁者)与《说文》比较,指出两者惟下部“土”上的一个构件笔迹微异,《复古编》作倒“V”形折笔,而《说文》多作上阿曲笔,两者非常近似然而有异。复根据周秦金文、陶文、秦汉印玺文以及睡虎地秦简文等多种数据,论断《说文》之“童”为汉出字形,而《复古编》同秦篆,较《说文》先出。
第四章第五节专门将《复古编》反切与大徐本《说文》作穷尽性比较研究,这是全书最精彩处之一。作者所展现出来的《复古编》反切在声母方面的精庄相混、见群合流、帮非分化、匣疑混切等9个现象,在韵部方面的鱼虞合流、歌戈同用、东登相混、先仙同用、魂谆相混等20个现象,在重音方面的删桓同用、明微不分等5个现象,为汉语语音发展史的普遍规律或方言的历史描写提供了新的佐证。对《说文》释文之匡正,当是《复古编》最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第六章第三节专论此问题,有些地方颇能表现出作者之睿识。比如,“擣”字,《说文》释作“手推也”,《复古编》释作“手搥也”,作者认为,《复古编》释义正确。作者进而指出,《说文》之“手推”盖本作“手椎”,“搥”为“椎”的后出字形。这样,既据《复古编》更正了《说文》释文,又揭示出《说文》释文错误之由来。“椎”之讹作“推”,显然是因其形假也。
张有宗许,然《说文》中解作“从某某声”之形声字,在《复古编》中大多不用“声”字而作“从某某”,似以为会意字。这令人十分困惑。我讲授《<说文>学史》课程曾作过为后人刊刻所删削的推测。王珏君在其书第四章第四节中以为有四种可能,其第二种即为后人刊刻时为了顺应以会意说解字义的世俗风气而删去。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张有宁断其手也拒绝写《说文》所无之字,其秉性是何等之倔强!他不大可能去迎合世俗,删去“声”字不大可能是他自为之。
《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研究的好多内容是依据字迹异同比较,最主要是《复古编》与《说文》之字迹异同比较而展开的。以为同抑以为异,自然依作者所持标准而定。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惟因作者态度严谨,故而论同没有问题,而论异则或因标准过严而不免有些问题。书法之道,同一笔意而笔势或有俯有仰,有奇有正,有伸有屈,变势只要不过度即可。《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中就有因标准过严而将不当归于异的字迹归于异者。当然,若既要做到考异不失纤毫,又要做到不把非异纳于异,这尺度确实不好拿捏。总体看来,作者把握的异同判分界限还是适中的,不当归而归于异的情况是不多的。
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是性质与《复古编》最为接近的一部字书。《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中虽也多次提到和引用《干禄字书》,但似宜安排足够的篇幅专门把它与《复古编》进行比较。这里开头部分就二书略作比较,欲于这一层意思稍有所补苴,读者读王珏君之著兼顾及于此可也。
时下行事浮躁之风亦波及学界,像《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这样砣砣然不辞讨论之辛勤,肯于细微处扎实下功夫的著作不太多见。因乐为之序,聊以嘉其善,且寄推介之忱焉。
2017年10月25日于扬州金域华府俋耕室
后记我的专著《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终于即将付梓了!它之所以能够诞生,离不开各位亲人、师友、专家、同人的帮助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有坎坷、有痛苦,而更多的却是绝渡逢舟,雪中送炭,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使我有惊无险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2007年对我来说,无疑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我36岁,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考博是艰难的,但考上博士之后需要面对的困难与之相比,尽管我有心理准备,但有些困难也让我始料未及。我是一所新建三本院校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因为是新建学院,正是缺人之际,学院领导可能不会同意我去读博。我一筹莫展,内心忐忑难安。经过协商,院长同意我去读博,有两条路供我选择:或者选择辞职且赔付违约金,或者选择自费且只给一年的读博时间。我老公不参与选择,他把选择权交给了我。文字学是一个需要时间且又难学的专业,三年尚且不一定能按时毕业,况且是一年,并且三本院校的课时量是巨大的,与工资直接挂钩。我们不能苛责学校,学校体制使然。经过几个日夜的思想斗争,我选择了辞职、赔付违约金。我请学院财务处的负责人粗略核算了一下,说是七万多元。我之前刚买了房子,只有准备装修的两万多元,还差五万元,在当时这些钱对我来说,算是巨资,因为房价才一千元左右。离开财务处,我就给我大姐打了电话,大姐毫不犹豫地说,给她一个卡号,明天上午钱一定到账。后来我才知道,她把定存多年的积蓄取了出来,转给了我。院领导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又考虑到我已经服务了三年,让我提交了贫困申请,减免两万违约金,需要赔付五万多元。我赔付了违约金,办妥了所有的读博手续,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后续的工资加上公积金,同年8月,我一次性偿还了大姐,仅剩三千多元。刚还完大姐的钱还没过几天,我老公就失去了工作,我家一下子陷入赤贫状态,把我打了个措手不及。开学之前,女儿伤心地问我,可不可以不去读博,留下来。我说,太晚了,我已经没有工作了,如果留下来,我只能到你们学校门口卖煎饼。女儿乖巧地说,那你还是去读博吧!为了以后不再因钱而困窘,我老公决定前去西部做生意。我们决定离开我工作的地方,把女儿送到我父母家。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我在刚买的房子窗户上贴了出售广告,并广泛告知同事帮忙卖房子。因为当时金融危机,房子在我读博期间一直无人问津。为了让我安心读博,让我老公安心经商,75岁的老父亲主动承担了照顾我女儿的重担,接送她上下学,负责她生活起居,老父亲同时还要照顾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我依然记得我把女儿送到老家时,父亲给我说的话:“希望你按时毕业,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不用担心,就是你娘能不能等到你毕业?”我黯然神伤,忍住眼泪,无言以对。看着第一次经历家庭变故、从未经历风雨的女儿,看着躺在病榻上的心智如孩童般的老母亲,看着应该安享晚年、仅靠微薄失地补助生活、却要如此付出的老父亲,我心如刀刻……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我到上海时,身上仅有三千元,除去一千八百元的住宿费,供我消费的仅剩一千二百元,日常用品我几乎没买,能从家带的全带去了。我谢绝了亲朋好友的资助,因为当时经济不景气,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当时学校的博士津贴只有四百元,因为刚开学,博士津贴还没有发下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下来,当时的忧虑可想而知。华东师大领导为了解决博士生的生活困难,特别设置了教学科研岗。我申请了教学岗,两周一次课,每月能有五百元的收入。2008年,臧克和先生担心我为了谋生而分散精力,帮我设置了助研岗位,每月有六百元的生活资助。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又提高了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我们每月有一千二百元的补助。正因为有母校领导、老师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植,我不必为衣食而忧,得以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与科研中去!2007年9月,我入学的时候,许嘉璐先生还在职位上,因为他忙于政务,我暂由臧克和先生指导。由于我大学读的是专科,硕士又读的是普通大学,现在又没有了工作,而我的博导却是学界泰斗,对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臧先生很是忧虑。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许先生治学严谨,在华东师大招的前几届博士生,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按时毕业,现在就业又很艰难。臧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三年读博期间,除了一篇不少于十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还要发表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正常毕业,取得博士学位。我学术功底薄,能否按时写出让许先生认可的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出核心论文,连我自己也没有底。读博的第一学期,我常常惶恐不安,夜不能寐,即使睡着又每每被噩梦惊醒。我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奋勇前进。大上海灯红酒绿,道不尽的喧闹繁华,但那些是别人的,与我无关,我在这里的使命是如期毕业。我拼命读书,拼命写论文,我没有星期天,我知道身上的重担与责任。2007年11月,在臧克和先生的帮助下,我的博士论文《北宋张有<复古编>研究》最终定题。之后,在臧先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复古编》与《说文》对比ACCESS数据库。臧先生是华东师大文字中心主任,工作非常繁忙。尽管如此,他常常挤出时间,赠与我相关资料,帮我厘清论文的写作思路,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直到2008年6月28日,我才第一次见到了许嘉璐生,他首先向我表达了歉意,说应该早见面了,因为政务实在繁忙。许先生问我论文定题的情况,我把题目告诉了他。他说:“这个题目好, 值得研究!今年有人提出增设繁体字教育的议案,汉字能复古吗?不能啊!张有试图复《说文》的古,并没有实现啊!”此外,许先生还问了我的情况、父母的情况。我一一一作答。他连连说不容易啊,孩子们都不容易啊!他邀请我们下学期到北师大听课,并询问臧克和先生能否为我们解决车旅费,如果不能,他来解决。此外,他还给我们讲了“语义的可解与不可解”专题。当天下午,许先生专门为李义海师兄和我指导了论文。他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笔画与笔势的关系;《复古编》复古的目的;异体、别字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社会用字情况;比较《复古编》与大徐本有差异的小篆字形与金文及其他古文字的关系,证明《复古编》的小篆字形比大徐本小篆字形可靠(这部分是重点,非常有价值);《复古编》与大徐本释义的比较;《复古编》、大徐本与《广韵》反切的比较;《复古编》的影响,首先解决“古”的问题,弄清真正的“古”所占比重;与其他字书的比较(形音义部分做完善了,有时间再做这一部分)。2008年10月9—10日,我和上海的几位同门在北师大聆听了许先生的讲座“训诂学与经学、文化”,受益匪浅。12月19日,许先生在上海召见了在沪的学生,我向他汇报了论文的进展情况。2009年3月1日,在上海我再一次见到了许先生,向他汇报我已经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五章,同时谈了论文中的几点发现。许先生让我把完成的部分发给他。3月2日,许先生在华东师大逸夫楼为大家作了一场有关汉语国际推广的报告。当时,许先生发着高烧,全然不顾秘书的提醒,坚持作完报告。这位古稀老人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2009年3月4日与10月18日,我把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发给了许先生,敬请他斧正。因为就业推荐信要求导师写推荐信,许先生就邀请我11月到北京去,一则为我写推荐信,二则谈一下论文的事情,三则听一下他的课。11月13日,在北师大,许先生给我们讲了训诂释文方式中的“说‘互训’和‘推因’”。13日晚上,许先生邀请我、张玉梅师姐、常利辉师妹到到他家去。当晚,许先生为我写了就业推荐信,又谈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他首先肯定了我的论文资料收集丰富,颇具考据之功;指出“张有编撰《复古编》缘由”以及发现“石印本《复古编非张有《复古编》”这两部分富有创新性。同时,许先生也提出了修改建议:引文个别地方重复,需要删除;一些称引过长,要浓缩篇幅;删去张有“六书”思想及其影响一章;缩减介绍《干禄字书》《玉篇》等相关内容;真之、戈仙相混是方言观象;仙庚混用仅此一例,孤证不能说明问题,最好删去。最后,他说:“在论文盲审期间你好休息一下,在上海好好玩玩,根据你论文的分量,就可以知道你时间抓得很紧,没有出去过;休息几天后,再修改一下论文,并准备4月25日答辩。”论文答辩时,复旦大学的吴金华先生(已故)、汪少华先生以及华东师大的臧克和先生、王元鹿先生、董莲池先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术氛围,不仅给了我精神上的压力,也给了我前行的动力。同门李义海、孙茜、常利辉诸学友,或给予我鼓励,或给予我建议,使我受益匪浅;同届刘悦、周玲和我同住一楼,她们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在精神上也给予了我莫大的慰藉,使我至今仍感温暖。我的硕士导师古敬恒先生不仅先后两次帮我修改论文,还恳请扬州大学的张其昀先生为我写序。张老师治学严谨,成绩斐然。他的《<广雅疏证运>导读》曾获第14届王力语言学奖。张老师不仅欣然为我写序,还帮我指出了论文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张老师非常谦虚,他回信说:“我所写的也许不对,不中肯,隔靴搔痒,供参考而已,您尽可以修改。”张先生是语言学专家,他写的序言是中肯的,指出的不足也是恰当的,我一字未改,原样发表。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张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嘉惠后学。我常想,我个人在这世间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哪怕是想出一本书,如果没有诸多师友、专家、同人的帮助,也无法写出,更不要说出版了。如果书中有可取之处,那是他们的功劳;如果有不足与缺点,那是由于我愚钝不灵,不能参透他们的真知灼见造成的,和他们无关。在此,恳请读者朋友给予批评与指正。在我的学业上,如果不是父亲无怨无悔的付出,我根本无法在当了八年中学老师后去读研、读博。我母亲自1998年生病至2011年去世都是他一直在悉心照顾,从不让我过问。侍奉老母亲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年迈的父亲却主动承担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还帮我抚养了三年孩子,使我没有后顾之忧,轻装前行。如今,我的父亲也走了,他走得那样突然。如果他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可是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本书敬献给他,因为里面凝聚了他对我的世上最朴实、最深沉、最无私的父爱! 王珏2019年4月10日
侯文学《班固集校注》出版
孙占鳌《河西汉简所见汉代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出版
钟盛《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出版
高然《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研究》出版
陈朝云《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出版
孙少华《文本秩序:桓谭与两汉之际阐释思想的定型》出版
宗椿理《走向集权的物质文化之路:秦代造物设计的多元融合研究》出版
牛敬飞《古代五岳祭祀演变考论》出版石云涛《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出版陈君《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出版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出版刘雅君《汉魏六朝东宫官制变迁研究》出版
胡兴东《宋元断例辑考》出版
陈冬仿《汉代农民生活研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