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作胜《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出版(附后记)

编委会 中古史研究 2021-09-3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0-10
页数:367
定价:66.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101148176
作者简介:     

余作胜,江西瑞昌人,文学博士,音乐学博士后,现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中国音乐文献学、中国音乐史及音乐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宋代散佚乐书辑考”“唐前乐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4项,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人民音乐》《文学遗产》《古典文献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1部。

内容简介:     

乐书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文献品种。这些乐书记录了两汉及两汉以前的音乐实践、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研究此一时期音乐、文学、礼制等问题的基础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可惜尽皆残亡、未有完帙。本书主要从文献学角度对两汉乐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勾勒两汉乐书著述总貌,考察两汉乐书流传及佚文辑存情况,冀为两汉音乐文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目次绪论 第一章 律历书研究第一节《张苍》 第二节 京房《律术》 阙名《律历数法》 第三节 刘歆《钟律书》 第四节 蔡邕、刘洪《律历意》第二章 礼乐书研究 第一节 刘德《乐记》《王禹记》 第二节 刘德礼乐古事、《乐元语》 阙名《雅歌诗》第三节 阳成衡《乐经》 第四节 扬雄《乐》 桓谭《乐元起》第五节 蔡邕《乐意》《叙乐》 第三章 琴书研究 第一节《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第二节 刘向《琴录》 扬雄《琴清英》第三节 蔡邕《琴操》第四章 乐纬研究 第一节《乐纬》编撰考第二节《乐纬》异名考第三节《乐纬》注家考第四节《乐纬》辑本考第五章 两汉乐书的整体考察第一节 两汉乐书的编撰第二节 两汉乐书的著录与流传第三节 两汉乐书的辑佚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汉诗·琴曲歌辞》指瑕附录二 百衲本《史记·乐书》校补附录三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乐书》校勘商榷附录四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乐书》标点商榷
后记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总体上保持了博士论文原貌,以之作为笔者学术道路起点的见证。修订工作主要是吸收学术界近年来研究成果,对博士论文相关内容予以增补和更新;同时对语言表述及部分结论进行推敲和打磨。另外,收录笔者在读博期间发表的与两汉乐书研究相关的四篇学术论文作为本书附录。附录一《<汉诗·琴曲歌辞>指瑕》与《琴操》研究直接相关,可作为本书第三章《琴书研究》的有益补充。附录二至附录四所收三篇《史记·乐书》校勘论文,是笔者参加中华书局组织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历代乐志校订》项目的部分成果。由于诸种原因,这些成果未被《史记》修订组采用,现附于书后,以备读者参考。

在本书即将出版面世的时候,回顾多年来困顿坎坷、步履蹒跚的求学之路,心生颇多感慨。铸大器诚然很难,即便略有小成,于我而言也委实不易。但幸运的是,我的成长路上一直有贵人相助,因此,感慨就自然变成了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博士生导师王小盾先生。尤记当年考入先生门下时,我向先生承诺: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先生的回答是:即便是做合格的学生也不容易!多年来,先生这句话一直萦绕于我的耳畔,铭记在我的心头。先生教导我们最多的是:要做一名“好学者”,在学风普遍浮躁的年代,多一份踏实和坚守,让我们的学术工作和学术成果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得益于先生对我的严格要求和细心指导,使我受到系统的学术训练,培养了我治学从教的自信,这一切都是我此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李诚先生。先生引导我步入学术道路,指导我规划学术人生。自我人川求学以来,先生始终鼓励和鞭策于我,对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备至关怀和热心引导。当初考博之时,先生以宽容的胸怀,鼓励我转益多师,投入王小盾先生门下。博士论文初成之时,又承蒙先生多方指教而受益匪浅。

感谢博士论文评阅人陈尚君教授、傅刚教授、赵益教授、李方元教授、何剑平教授及答辩委员会谢谦教授、陈忻教授、吴明贤教授、熊良智教授、王红霞教授等诸位先生,就论文修改提出的种种宝贵指导意见。

感谢文学院赵晓兰、万光治、吴明贤、李大明、钟仕伦、熊良智、李凯等诸位先生,在我攻读硕、博学位之时,他们或传道授业,或答疑解惑,或借阅资料,于我的学业与成长助益良多。

大学毕业后我入职江西省九江公路分局,党委办公室主任朱平平先生虽是我的直接领导,但待我如兄弟,尽量少给我安排工作任务,以便我有更多时间复习应考。感谢他的鼓励、督促和无私帮助,我才得以通过考研方式离开机关单位,从此步入学途,不断深造而至于今。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大力资助,感谢学院领导的支持。中华书局责任编辑李碧玉老师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在此并致谢忱。

本书部分内容曾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期刊发表,感谢这些刊物及编辑的认可与提携,使我在学术道路上的行走愈加稳健。

最后要感谢我亲爱的家人。父亲余著金先生、母亲胡金莲女士,千辛万苦,任劳任怨,以贫寒之家将六个子女养育成人,而且培养出我和大哥两个大学生,劳苦而功高。在我脱产读博之时,父母双亲虽已年逾古稀,但为了支持我的学业,克服远离乡土的种种不适,到四川南充帮我照看孩子,再次见出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我的兄嫂及姐妹们,在我求学过程中都尽己所能为我提供经济资助和精神支持。大哥余作银先生、大嫂李红英女士,对我的帮助尤巨,从读书求学到成家立业,全程浸润着他们的大量心血和关爱。爱妻刘亚男女士,自与我结为人生伴侣以来,甘苦与共,不离不弃。为支持我读博,她牺牲自己,独自承担了抚育幼女和赡养老人的重任,不光为我专心学习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同时还培养出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女儿。博士毕业不久,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爱妻又给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并为我提供专业上的帮助,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女儿余尚钧,我读博之时她还在童蒙,虽然渴望父亲的关爱和陪伴,但又显出非常的理性与克制,轻易不打扰我的学习和工作,这既让我感到欣慰,又使我深觉愧疚。如今女儿已进人小学高年级,喜欢弹琴和阅读,常常用她睿智的思考“教育”我,促使我与她一起成长。能生活在这般有爱的大家庭,我感到无比幸福。若无家人的理解与大力支持,不可能成就今天这样的我。我的亲人们,在此我向你们深深鞠上一躬,以表达我对你们深深的爱和敬意!


己亥冬月于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榕园工作室

(感谢中华书局,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夏滟洲《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出版

刘思呈《罗衣从风:汉代女乐长袖舞》出版

胡潇《两周至汉礼乐文化兴衰背景中琴乐文化品格的变化与重塑》出版

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出版

[德]汉克杰《丝绸之路上的中西音乐交流》出版

曾丽汝《唐代外来乐舞探微》出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