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略(附:辛德勇按)

张永帅 中古史研究 2021-03-15
 辛德勇按:我“起家”的学术专业是历史地理学,可是离开核心学术圈稍微远一点儿的读者,很多人却完全不了解这一点。这种情况,固然同我这些年来对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较少有关。但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地理这个学科比较偏僻,了解它的人比较少;特别是那些很专门、很深入的学术探讨,大多数这一行之外的历史学者都根本看不懂,更不用说那些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了。(《史事与史笔》自序)                                                       本文作者张永帅,1980年生,甘肃天水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专任教师,教授,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另,本公号运营之目的,旨在促进中古史领域之学术研究与交流,所推之文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因各种原因,可能存在不明出处或未经原作者授权之情形,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编委会撤稿。


中古史研究·综述


202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成果丰硕,在其各分支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以下将从学科理论与学术史研究、历史自然地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历史地图与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四个方面对其中的代表性论著进行追踪与介绍。

学科理论与学术史研究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有关学科理论的探讨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毛曦《辅助科学:民国史学中的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认为,在民国史家看来,历史地理学包括了沿革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虽为史学之辅助学科,但学科属性为地理学而非历史学。石家宜《参与式历史地理研究:理论、方法与评价》在梳理参与式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轨迹、理论、方法基础上,分析其适用性与局限性。王晗《历史地理学研究中GIS的认知过程及其人类因素考量》认为受人类因素影响下历史文献数据化的标准问题影响,相较于历史自然地理领域,GIS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领域中的运用情况则略显滞后。

学科发展史继续得到重视。对相关分支学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成果主要有潘威等人的《近20年来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发展成就》、史红帅的《近7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进展》、安介生、周妮的《70年来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车群、曹树基的《70年来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问题与进展》、龚胜生、王无为的《近30年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等。胡恒、朱江琳《百年清史研究史·历史地理卷》则对百年来清史地理研究分专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气候变迁研究进一步深入。刘炳涛《明清小冰期:气候重建与影响》从各类明清农书、地方志、学人文集日记、官方档案等中提取核心气候信息,重建出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温度、降水序列,分析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的特点,探讨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环境变迁研究多有拓展。王晗的《陕北黄土高原的环境(1644-1911年)》对清至民国时期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区域的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陕北黄土高原的黄土塬区、黄土残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的土壤侵蚀过程是人为加速侵蚀和自然侵蚀综合作用的结果。耿金、和六花的《矿业·经济·生态:历史时期金沙江云南段环境变迁研究》以明清以来的金沙江矿业开发为切入点,选取金沙江滇西段和滇东段两个空间区域,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矿业开发与区域环境的互动。李并成的《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考》对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下游古绿洲上留存的遗址遗物、古绿洲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古绿洲废弃沙漠化的原因做了细致的考察。

灾疫地理研究在视角和方法上多有创新。孙涛的《1644—1855年间黄河决溢的时空分布规律初探》将黄河决溢位置与河防堤段联系在一起,利用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决溢地点的时空分布过程。李德楠的《水患与良田:嘉道间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的考察》认为清嘉道年间发生的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是沿线民众私自改良土壤环境的灾难性事件,反映了水利建设与民众生计的矛盾。胡鹏、李军的《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法探讨——基于西安府方志文献的量化和统计分析》以西安府方志文献为例,通过量化和统计分析法,探讨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和方法。龚胜生等的《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疫灾地理研究》通过编制疫灾序列,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江南地区的疫灾时空变迁进行了研究。

河湖变迁研究在多元数据和高分辨率上见亮点。余姝辰等的《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空演变》利用清光绪22年以来17个时段的多种历史地图和航天航空遥感数据,采用遥感解译、数据统计分析与历史对比方法,分析了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面积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演变特征。邓辉、卜凡的《历史上冀中平原“塘泺”湖泊群的分布与水系结构》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历史文献记载、大比例尺地形图、ETM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古地图数据,复原了北宋“塘泺”的空间分布范围与内部水系结构。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疆域政区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传统领域,备受重视。徐建平的《中国近现代行政区域划界研究》以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政区边界法定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了近现代政区边界从界限到界线的过程。宋可达的《试论浙、赣省界的形成——以明初广信府的改隶为中心》揭示出广信政区隶属变迁乃至浙、赣省界形成的背后,实际上受到了信、浙之间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 

历史农业地理研究有较多的推进。李令福的《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专题研究》是作者多年从事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论文结集,在历史农业地理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形成了不少新认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稻种植的研究对于理解历史上水稻种植的空间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夏如兵、王威的《明清时期山西地区的水稻种植》通过对地方志等历史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明清时期山西水稻分布范围有一定的扩展。王启明的《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植始末钩沉》利用满汉文档案资料探讨了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的水稻种植始末。

工商地理研究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吴松弟、樊如森主编的“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丛书可谓该领域的扛鼎之作。该丛书从港口—腹地的互动切入,整体上分为旨趣不同却相互交织的9个近代经济地理专题,多维度、多层面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时空进程与发展机理。马欢的《1884—1939年中药材埠际贸易的变迁研究》对近代的中药材埠际贸易流通网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中药材埠际贸易格局的演变与通商口岸开埠的空间进程密切相关。

城市地理研究呈井喷之势。张晓虹的《匠人营国: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对中国历史上古都与城市变革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研究。李令福的《西安学与中国古都学论集》是作者有关城市历史地理与文化名城保护专题研究的论文集。史红帅的《明清民国时期西安城墙修筑工程研究》广泛利用各种史料,细致梳理了西安城墙修筑工程的要素、环节与技术,深入揭示了西安“城工”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郭世强的《民国西安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研究》对民国西安城市道路系统演进过程、道路系统演变与市政管理变革的关系、道路利用过程中路—车—人三者之间的冲突和管理所体现的城市治理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刘雅媛的《传统城市空间的近代转型:以上海县城为例(1905—1914)》认为,20世纪初上海县城进行大规模建设,以不同以往的空间结构重塑了上海县城,并指出,因人地关系紧张带来的适应性改善不限于上海一地,而具有普遍性。 

文化地理研究别开生面。张伟然的《女性与亲情文化:基于湘东南“讨鼓旗”的研究》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了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的“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蓝勇、唐敏的《历史时期中国酸食空间分布及成因研究》认为中国酸食分区的历史承传特征明显,酸食空间分布的形成主要与水土酸碱度、资源分布,以及饮食结构、饮食味道味型差异等因素相关。 

历史地图与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历史地图研究主要分为对地图本身进行研究和将地图作为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两类。林宏的《已佚1590年单幅中国大地图研究》、成一农的《明清海防总图研究》、孙靖国的《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及其系列地图的版本和来源》属于前者,万智巍等的《基于1:5万地形图的民国时期县域土地利用全要素重建——以江西省清江县为例》、席会东的《明清地图中的“苗疆”与“生苗”》、丁雁南的《地理知识与贸易拓展: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手稿地图上的南海》则属于后者。

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对《水经注》的研究成就最大。李晓杰的《水经注校笺图释》系列研究再出新成果,《水经注校笺图释·汾水涑水流域诸篇》在前人既有考订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相关的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对《水经注》所载汾水与涑水流域的文本重做系统的校勘,采用注释的形式,对其中所涉及的汾水与涑水流域大小水道的分布与改道情况,逐一与今日河流做了比照;对所提及的城邑地望,也一一做了与今地的比定。

(来源:团结报,2021-02-13)
中古史研究 | 2020年度中古史十大新书人气榜
百无一用 | 2020年度大陆中古史研究期刊论文综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