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和、刘国祥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出版(附:代序/总后记)
中古史研究
基本信息
出版年:2021-8页数:1660(十卷)定价:1310.00元(十卷)装帧:精装
主编简介
张久和,汉族,1963年生,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7月,在职攻读内蒙古大学专门史中国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亦邻真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史、内蒙古古代区域史、内蒙古历史地理等。
刘国祥,1968年10月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90年8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9年9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王巍教授读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各卷作者
《乌桓卷》:何天明,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拓跋鲜卑卷》:梁云,历史学博士,呼伦贝尔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白劲松,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研究馆员。《柔然卷》:袁刚,内蒙古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毕业。《突厥卷》:包文胜,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研究员。《回鹘卷》:吴飞,内蒙古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毕业。《黠戛斯卷》:王洁,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契丹卷》:冯科,内蒙古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毕业。《库莫奚卷》:王丽娟,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室韦卷》:张久和,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研究员;刘国祥,考古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广义上指历史上曾在中国北方地区活动的各个民族,狭义上则专指以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域、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持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草原游牧民族,国内学界一般将其简称为“北方民族”“马背民族”等。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课题2017年设立后,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设定《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10卷,建立起了以张久和、刘国祥、何天明等专家领衔的研究撰写团队。自2017年8月起,该套书编写工作,课题组老中青结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反复研究修改,确保推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经全体编撰人员的不懈努力,2020年初,书稿交付科学出版社进入编辑流程。北方民族史研究既属于严肃的学术研究范畴,也是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选题,严格落实有关送审制度,方能确保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书稿交付科学出版社以后,文物考古分社领导格外重视,立即组织了精干的学术编辑队伍开展集中编校公关。经过编辑与作者队伍历时一年的反复校对修改,达到了出版送审要求,最终使该系列得以出版问世。
目次
回鹘卷
前言
第一章 漠北时期回鹘的相关史料及研究概况
第一节 回鹘资料
一、传统汉文文献
二、碑铭材料
三、其他史料
第二节 研究概况
一、中国学者对于回鹘历史的研究
二、国外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回鹘的族名、族源
第一节 回鹘的族名与祖先传说
一、族名的含义及汉译变化
二、祖先神话传说
第二节 回鹘先世溯源
一、狄、丁零与高车、铁勒
二、回鹘先民袁纥部的活动
第三章 回鹘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回鹘初兴
一、回鹘在漠北崭露头角以及与突厥、薛延陀的较量
二、吐迷度依附于唐朝
三、婆闰与比粟毒对唐朝的不同态度
四、回鹘南迁唐境
五、回鹘人陆续返回漠北
第二节 回鹘汗国兴衰
一、汗国建立
二、骨力裴罗之后药罗葛氏诸汗统治下的回鹘汗国
三、阿跌氏取代药罗葛氏王统
四、汗国的崩溃
第三节 汗国崩溃后回鹘人的迁徙
一、南下回鹘
二、西迁回鹘
第四章 回鹘汗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第一节 回鹘汗国的职官体系和政治制度
一、职官体系
二、两翼制度
第二节 回鹘汗国的军事制度
一、部落兵役制
二、军队的职官与十进制
三、军队规模、兵种
四、城防工事
第五章 回鹘在漠北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游牧业与狩猎业
第二节 商业的兴起
第三节 农业与手工业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与漠北回鹘人的半定居生活
第六章 回鹘汗国与唐朝及其他诸民族交往
第一节 回鹘汗国与唐朝的交往
一、回鹘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始末
二、回鹘汗国与唐朝的和亲
三、“绢马贸易”所折射出的唐朝与回鹘汗国关系
第二节 回鹘汗国与其他民族的交往
一、回鹘与吐蕃的关系
二、回鹘与葛逻禄、黠戛斯的关系
三、回鹘与契丹、库莫奚、室韦的关系
第七章 回鹘的文化习俗
第一节 宗教信仰
一、萨满教
二、摩尼教
第二节 回鹘的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
一、语言文字
二、漠北时期回鹘的婚俗与葬俗
三、史料所反映的回鹘的其他民俗文化
参考书目
一、史料
二、专著
三、论文
四、外文文献
索引
Abstract
后记
总后记
契丹卷
代序/张久和 刘国祥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经过策划、组织、研究和编辑工作,即将付梓。这是倡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和编辑者诸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晶。面对多年来北方民族史领域丰富的学术成果,选择十个民族、按照大体一致的体例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力求在学术上有所推进,这对每一位研究者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今天,我们怀着惴惴之心把十部书稿呈送于学界,以求在学术难点、值得深度研讨的问题等方面引发更为深入的思考,探求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学术研究途径,以期共同推进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国内,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林幹先生《匈奴通史》、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周伟洲先生《敕勒与柔然》、段连勤先生《丁零、高车与铁勒》、薛宗正先生《突厥史》等论著,基本都是以族别史体例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力作,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探寻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启迪着学者们的思路。197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2003年林幹先生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在北方民族的通史性成果方面具有开创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向学界奉献了学术亮点独特的论著。法国汉学家德吉涅《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方鞑靼人通史》、英国学者巴克尔《鞑靼千年史》、法国史家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等著作,均涉及多个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历史的关注度不断强化,北方民族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了相关研究向前发展。学术成果的积累,科研团队的形成,研究出版经费的保障,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编纂和出版北方民族史著作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和保证。这部十卷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就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付梓之际,诚待学界赐正,并期待对学术发展、社会文化进步有所裨益。
一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广义上是对历史上曾经活动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各个民族的总称;学界也有从狭义上专指以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域、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的看法。国内学界一般将其简称为“北方民族”;国外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认识,称其为“马背民族”“骑马民族”等。从狭义上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既包括蒙古族兴起以前的诸北方游牧民族史,又包括古代蒙古史。由于蒙古族兴起后,经过多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已经由一个古代民族逐渐发展为现代民族,而且,早期蒙古史一般又与元史、北元—明代蒙古史、清代蒙古史及近现代蒙古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学界一般就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活动在蒙古高原及周邻地区的各个民族,并形成了以族别史为特征又大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研究的北方民族史研究体系。这些古代民族主要涉及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敕勒—高车、铁勒、突厥、薛延陀、回鹘(回纥)、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达怛等各个游牧民族的历史。至今,学界针对这些民族的研究,已经涉及族源、政治、经济、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成果颇丰,学术争议点亦较多。而经过对各个民族历史的专题研究,努力寻求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规律仍然是有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中国历代汉文典籍中有关北方民族的历史记载是从事研究的基本史料。《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等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志体史书,《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会要体史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地理总志以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以及其他体裁的古籍,均保留着与北方民族历史有关的史料。不过,由于各类史籍的成书年代不同,后出史书往往与先成史书有着抄录关系,内容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沿袭继承;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后出史书又常常收录了为先成史书所不载的资料,增加了某些新的内容,加大了辨别取舍的难度。另外,各代史家对北方民族资料掌握的多寡不同,取舍角度有别,记述方式有异,所记内容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出入,或存在误记错记等情况,也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详加考辨,方可在不断的研讨中逐步接近真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代中原史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时代、民族、地域、立场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的局限,也在相关文献中反映出对北方民族的歧视和偏见。基于上述,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占有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史料,并且进行详细比对、辨析,探明史源关系,明确史料价值,摒弃各种偏见,坚持客观评判的标准,在研究北方民族历史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除了汉文史料以外,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文字的文献,多为北方民族记载的其自身的历史活动,有其不同的视角、内容、观点和方法,虽因文字的掌握与识读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却具有独特珍贵价值。中国学界不乏倡导和践行利用多语种文字史料进行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内地王朝史一般都较为系统和丰富,相比之下,同一部古籍中有关北方民族史的史料则显得零散和匮乏。仅以记录北方各民族历史内容最多、最系统、相对可靠的正史即“廿四史”为例,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史料主要是列传中的各族专传和纪、传、志、表当中的散见史料,系统性与涵盖面均存在误漏,甚至难以成章,形成研究中的诸多难题。因此,除了稽考、辨析、使用文献史料作研究以外,利用考古资料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也是学界传统。百余年来,北方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有多少不等的发现,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相继发表,程度不同地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依据。匈奴遗存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蒙古国和中国境内的北方草原地带,发表的考古资料与研究性成果较多。其中,蒙古国境内的诺彦乌拉、高勒毛都,中国境内的桃红巴拉、阿鲁柴登等匈奴墓葬,为研究匈奴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乌桓的考古学文化虽然没有确论,但学界对夏家店上层文化、井沟子墓地、平洋墓葬、西岔沟墓群的探讨,对探究乌桓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拓跋鲜卑早期遗存主要集中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嘎仙洞遗址,扎赉诺尔、完工、孟根楚鲁、拉布达林墓葬等资料,为研究早期拓跋鲜卑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柔然考古学文化虽尚未被正式识别出来,但高昌文书等出土文献与《茹茹造像碑题记》《魏开府仪同长广郡开国高公妻茹茹公主闾氏墓志》等碑刻墓志丰富了柔然史资料。重要的突厥卢尼文碑有《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与回鹘有关的碑铭有《磨延啜碑》《铁尔痕碑》《九姓回鹘可汗碑》等,在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刻资料则多与黠戛斯有关。突厥、回鹘、黠戛斯的碑铭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此外,中蒙联合考古队确定了蒙古国的四方形遗址为回鹘贵族墓地,从而填补了回鹘考古学文化领域的空白,为研究回鹘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契丹的考古遗存早期以平民墓葬为主,辽朝建立后的耶律羽之家族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萧贵妃墓等资料,对契丹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作用。库莫奚考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大王记结亲事碑》《奚国质子热瓌墓志》等十余通属于奚人的碑刻材料,内容或为史书所未载,或可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室韦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识别和研究,对于探索蒙古族族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西乌珠尔、谢尔塔拉、岗嘎等墓葬资料的研究与运用,无疑使室韦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可靠和丰富多彩,并为蒙古族发祥、兴起于呼伦贝尔提供了确凿证据。总之,与北方民族相关的考古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起到了与文献交互印证、补充文献记载之不足、纠正文献记载之错谬的作用。因此,充分结合运用考古资料研究北方民族史,将考古学与历史学密切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已见载于史册。荤粥、猃狁、诸戎狄与商、周及春秋时期北方诸侯国,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与战国时期北方的燕、赵、秦诸国均有和战关系,东胡、匈奴、丁零等北方诸民族之间亦关系密切。秦末汉初,匈奴势力强大,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北服丁零,控制蒙古高原及其周边,第一次建立了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游牧政权,与中原政权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东胡被击溃后,溃散的部众分别据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因山名族,称乌桓、鲜卑。两汉时期,乌桓先后三次南迁,逐步进入中原北部,与汉、鲜卑、匈奴等融合。东汉时期,匈奴衰弱,南匈奴南迁入塞,北匈奴连续遭逢东汉联军攻击,最后远走西域,留下了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余部并入鲜卑,鲜卑由此渐盛,继匈奴之后控制大漠南北,建立了地分东中西三部的部落军事大联盟。联盟瓦解后,鲜卑逐渐分化形成慕容、宇文、段、拓跋、秃发、乞伏诸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支鲜卑渐次南迁,逐鹿中原,加入到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浪潮之中。慕容、宇文、段、拓跋等部相互征伐,宇文战败,从中分化出契丹、库莫奚二部。同期,鲜卑后裔室韦见于文献著录,与契丹、库莫奚地分南北,活动于东胡及其后裔曾经往来驻牧的地区。吐谷浑自慕容鲜卑分离,迁徙甘青地区,后建立吐谷浑政权,史事绵延,直至唐代。慕容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拓跋建立代,秃发、乞伏建立南凉、西秦等区域性政权。匈奴后裔建立有汉、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南迁的丁零也建立了翟魏政权。丁零后裔亦以“敕勒”“高车”“铁勒”等名称为史书所记载,分布于漠南漠北。最终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形成了南北朝对峙格局。同期,东胡苗裔柔然兴起于大漠南北,建立柔然汗国。南北朝末期,随着柔然的衰败,突厥兴起并灭亡柔然,成为蒙古高原霸主,建立突厥汗国,强盛一时。唐初,突厥汗国被唐灭掉,大量突厥民众曾进入内地。后来突厥贵族重新建立游牧政权,再度控制蒙古高原。隋唐时期,铁勒分化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铁勒部落中的薛延陀、回鹘在反抗突厥统治的过程中逐步强大起来,薛延陀一度建立政权,称雄漠北,后被唐灭亡。回鹘灭掉东突厥后汗国,建立回鹘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9世纪中期被黠戛斯击溃。隋唐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各族之中。契丹与奚在突厥、回鹘不断衰落的过程中日益强大起来。唐末,契丹最终兼并奚、室韦等周边各族,随后在五代政权的更迭中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地,建立了与北宋对峙的辽朝政权。与蒙古族源关系密切的室韦各部,在唐代又被诸突厥语族部落称为达怛,并为唐朝中原人接受。蒙古族的祖先部落“蒙兀室韦”首见《旧唐书》记载,“蒙兀”是“Mongghol”(蒙古)的最早汉字译写形式。蒙古族发祥于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唐朝中期以后,室韦—达怛诸部乘回鹘汗国衰亡之机,陆续西迁蒙古高原核心地带,或南迁至中原北部边塞。不难看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各个民族名号不断更换,政权轮番交替,与中原的往来绵延不绝、从未间断。辽金时期,与蒙古族有渊源关系的各部逐步壮大。至13世纪前后,在语言、地域、文化和经济生活上具有共同性的蒙古高原诸部具备了形成新的古代民族共同体的条件。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在继承众多北方民族长期分化和融合历史的基础上,以室韦—达怛部落为核心和主要成分,吸收契丹等蒙古语族和回鹘等突厥语族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Ulus)。至此,蒙古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民族兴衰演替的历史始告结束,各有名号的部落、民族统一在了“蒙古”名下(1),古代蒙古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蒙古族成为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北方民族以畜牧、狩猎为生业,“游牧”是其经济形态,“行国”是其政治表征。游牧经济比较脆弱,更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迫切需要农副产品作为生产、生活的补充;农耕经济以定居为主,也十分需要游牧经济产品。游牧与农耕经济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导致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格局。和平时期,官方、民间贸易交换频繁,各取所需;对峙争锋阶段,双方的战争也往往是经济因素在起着诱因和主导作用。许多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更看重经济利益,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制定策略,采取政治、军事行动;中原农耕民族及其政权包括入主中原的北族政权则常以中心、正统自居,更看重政治名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繁衍生息于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北方民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向中原地区的南迁、南进运动,先后建立了统治区域大小不等的政权,与中原农耕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政权,打通了欧亚大陆草原世界,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更为广泛,其历史不但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也成为亚洲史、欧洲史的研究内容。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更是建立了囊括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政权,或统治中国古代北方,或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直接把游牧和农耕两种文化融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认同,在深刻地改变和创造中国历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和重塑着自己。
史实证明,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北方民族程度不同地参与到创造中国多元历史文化的进程之中,印证了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