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创新奖遭遇滑铁卢,“三连击”刺痛了谁!

河南校长 2022-10-09


近日,“昆明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网友质疑,引发热议。





奖项引发质疑的背后


此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的一个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课题,于2019年3月9日参加第34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决赛,获得一等奖,并于2019年12月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对此,网友纷纷提出质疑,认为:“一名小学生开展的是博士生的课题,这可能吗?



7月15日,该获奖小学生陈某某家长陈勇彬对外发布一封公开信,对该事件来龙去脉给与说明回复。他表示,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郑重道歉并申请上交该项目获得的奖项。



同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就此项目及时进行复审,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一项作品被质疑造假,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介入调查后,获得2018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的一作品也遭到质疑,被指与陆军军医大学2018年的一篇硕士论文内容部分重合。


涉事获奖项目公示的唯一研究成员是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彭某珊,来自重庆代表队。该项目名字是《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2018年获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紧接着,湖北省武汉市一获奖作品也遭到质疑。至此,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遭质疑获奖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湖北省武汉市被质疑的作品获前述第33届国家级比赛三等奖,项目名称是《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公示信息称,该获奖项目竞赛组别是小学组,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两名小学生完成。他们分别来自三年级和五年级,辅导教师为王茜和熊曳。网友质疑,该项目需要研究者进行小鼠实验,提取裸鼠肝脏肿瘤,且实验对逻辑性要求很高,小学生难以完成。



针对上述争议,7月16日上午,负责前述项目的武汉市科学技术馆培训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已知晓该事,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家长为何热衷竞赛?


家长热衷孩子参加竞赛的原因,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而科技创新类大赛难度相对较低。



昆明市某中学王老师说,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即便不能直接加分或参加自主招生,把获奖经历写进档案里也更好看。另外,当前很多学生出国留学,这些奖项在申请时可以成为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兰文华说,若是为升学加分或铺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规则漏洞挑战社会诚信底线,就要认真反思教育评价机制了。




人们为何如此敏感?


针对大赛奖项的质疑“三连击"后

我们来看下网友的评论

↓↓↓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大家的情绪,以及对事件的不满。可能有人会疑惑:人们为什么会对“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风波“不依不饶”?


归根结底,是因为它触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神圣也是最敏感的几个关键词——当“科研净土”“小学生”与“学术造假”,以及若隐若现的“疑似拼爹”联系在一起,必然引发民间情绪的一次集体喷发。



因此我们看到,关于青少年科技竞赛中“家长代劳”的质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以至于有人戏谑,一些中小学生的科技竞赛获奖项目,看上去就像是研究生论文。不可否认,相关竞赛有助于发现和发掘那些潜心科研乐趣的小小发明家及热爱科学的少年英才。但也必须承认,学术造假风气如今的确已经日益低龄化,甚至像这次的事件一样竟然渗透进中小学生中间——这大概也是网络上反响强烈的原因之一。


当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令比赛沦为一场“拼爹游戏”,当家长成为后浪们背后的推手,不仅与有关比赛初衷背道而驰,还败坏了社会风气,令神圣的科研净土遭到污染,更会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甚至可能使其人生之路跑偏,实在令人痛心。对于大多数人看后都会质疑明显违反常理的参赛“科研成果”,如果偏偏有人却看不出来,甚至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麻木视之,则更加令人不安。将不正常视为正常,将潜规则当作行事的“明规则”,若真如此,这样的赛事从一开始其实际效用就已大打折扣。




风波后的反思



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

这样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研项目,完成人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看起来似乎有些“离谱”。一时间,关于“小学生研究癌症到底是神童还是学术造假”,众说纷纭。其实,在重视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下,小学生能研究癌症相关基因似乎并不意外。但公众的质疑也不无道理——该项目的部分实验记录显示,该学生在2018年1月9日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4天以后就学会了相关知识。如果生命科学这么简单就能学会,那医学院的本科生为啥还需要全日制读五年?再加上其中还牵涉父母疑用研究成果为孩子参赛“铺路”的猜测,大家对此事揪着不放也是情理之中。


近年来,科技竞赛公信力、公平性及获奖作品造假争议不断,值得反思。反思的根本离不开两个字——初衷。一些青少年科技竞赛设立的初衷,本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但就现实情况看,不乏一些背离赛事初衷的操作,甚至使其成了破坏教育公平、亵渎科技创新的温床。对此,如何补上制度漏洞、强化审核监管、完善评估机制,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研究,让科技竞赛回归本位。


同时,更应关注青少年参与科研的初衷。对此,家长和学生亦需反思、加强自律。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爱孩子却不得法,对孩子的学业、前途过度施加影响,有的从搞科研、策画展、发文章等方面,砸资源、拼人脉,为孩子“加分”、升学全面助攻。父母想为孩子创造更好升学机会的苦心可以理解,但若试图让孩子坐上学术研究“直升机”,为其迅速甩开同龄人而破坏规则,显然不可取。社会鼓励科学研究,青少年也不例外。而搞研究应该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能弄虚作假。做学问之前先做人,不能在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时候过度拔高,将其带偏了。毕竟,再多的奖状,也没有教育孩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重要。



当创新奖遭遇滑铁卢

质疑之声到底刺痛了谁

对此,您持什么观点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来源:澎湃新闻、长安知事街、参考消息、广州日报等



推荐阅读


◆ 可书、可画、可诗、可舞、可探究无限,这是一个可天马行空的地方!


◆ 这里是2020年中考第一天的河南!


◆ “撕毁别人答题卡”敲响警钟,比考试更重要的还有……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