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答辩|我丢垃圾是为了你有工作!“无忌”童言怎么破?

校助君 河南校长 2022-12-05



近日

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的评审

引起了全省教育系统的共同关注

特别是示范校评审过程中

专门设置的校长答辩环节

校助君在现场看到

许多经历过“大场面”的校长

也为此心怀忐忑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名单



今天

校助君特意带大家

走进

我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的

答辩现场



▼▼▼



答辩题目一

某学校走廊里,在保洁阿姨刚打扫的地面上,某生随手扔下废纸,另一学生指出某生的这种行为不对,该生辩解说:“她们(保洁阿姨)是学校付钱雇佣的,她们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如果地面都是干干净净的,她们不就没事干了吗?”


漫画来源:青春土右


针对这种现象,请设计出一些教育活动。



针对这个问题

下面这几位校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蔡建东

这个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学生文明习惯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个别学生的价值观上存在一些认知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于学生相应的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以及劳动教育还需加强。当然,这件事情还未达到对犯错学生上纲上线的地步,学校当下最需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必要地干预和适当地引导,比如开展一系列活动,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这件事儿发生在我校,那我将会设计以下四方面的教育活动予以相应地干预:


就此现象组织一场辩论赛,重塑学生对于这种价值观的认识,并在辩论赛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展,在班级开展有关个人修养的主题班会,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一种尊重劳动的良好文明风尚;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比如借助班级的板报、家长以身示范的榜样力量、优秀的电影资源,在不断营造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就此形成情感的共鸣;


搞一些“小小保洁员”活动,将保洁员的工作范畴纳入到学校劳动教育的范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知道劳动的艰辛,从而形成养成文明习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价值观认知。


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王钧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侧面反映“学校卫生如何保持”上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有关学生的素质养成。如果我们按照五育并举来划分,我想把它划分到人文素养里面。


么,这道题里提及的案例,应该说是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小事。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如果要设计一个有针对性地活动,首先要从教学活动开始,明确任务、分析难点。我们都知道案例中学生的想法不对,所以,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是教学活动设计真正的难题。


如果我想达到“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这一目标,以及从思想上来改变他个人,单通过宣传栏、班会这类活动的说教方式,肯定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我把它归类为实践类课程,专门设计活动,比如说志愿者活动,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的主题调查、观察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来。


往往,实践类活动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当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好的方向改变了,那就是对我们教育效果提高的最好证明。


教育是干啥的?叶圣陶老先生早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句话,就是明辨之慎思之,最后影响到我们要做到独行之,这就是教育。


新乡市第十中学孙玉美


这道题所反映的事实,是学生不尊重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的一个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考虑设计以下活动——


第一,是常态化的劳动体验。每个周五学校都会有大扫除活动。结合学校的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发现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第二,是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比如针对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演讲比赛、作文或者是手抄报、黑板报等,然后学校进行评价,组织评奖,特别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第三,学会利用学校的综合实践和社团活动课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传统节日,比如说端午节或者是中秋节的时候,在学生中开展“慰问我们身边最美劳动者”活动,可以是学校的保洁人员,可以是学校的保安,端午节可以为他们送上学生自己包好的粽子,中秋节可以送月饼。每学期,一定要对这些活动进行表彰,然后每个班要对热爱劳动的同学进行表彰。


第四,我想少不了要对学生平时进行一些教育,包括和我们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在家里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等。


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王小蔷


透过这个现象,我觉得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职业观。也就是说,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位劳动者。因而,我所设定的活动主题是——寻找身边的最美劳动者。在活动的原则上,我们将其作为教育手段,不贴标签、不指责,原则上不给建议,相信孩子们能够找到答案。


活动的具体环节,我设计了这几个:


第一个是“寻找校园最美劳动者”。让孩子们走进校园,在不同岗位、不同角度去观察记录劳动者们的工作状态,最后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感受及发现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


第二是让孩子们进行“角色岗位体验活动”。我相信亲身的体验更能让孩子们寻找到答案;


第三是开展主题讨论。通过正反两方的观点进行辩论(观点可以是学生自身做值日生时的感受);


第四便是利用学校的校园节日开展演讲比赛,此外学校要专门搭配一门有针对性的课让孩子们去体验。


最后,我还有这样一个设想:让学生给身边的劳动者写一封信,表达他们的观点。


新乡市第一铁路小学张熙鹏


设计制订学校卫生工作方案。通过主题探讨形成共识,阐明良好的校容校貌、整洁的卫生环境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开展全校师生大讨论。以该生为例进行广泛探讨:我们要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以国旗下演讲、班队会、广播电子屏、板报等多形式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角度出发,教育培养的是接班人和建设者,需要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价值。革命工作无分贵贱,不能以简单的报酬高低为由进行轻视。


加强考核机制。对卫生做得不到位、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进行评分考核。


加强日常管理。值周领导天天查,大队委实时查,班子中层定期查,把劳动意识、劳动纪律贯彻在平时。


以赛代训、以赛代练。通过各种劳动技能比赛,丰富学生体验,加强学生实践,形成争相劳动的氛围,促进师生养成习惯,把尊劳动、爱劳动融进学生的生命中。


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二小学毛晓娟


这道题反映的劳动问题看似小事,教育却无小事。在劳动教育中,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基石呢?


要落细、深化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发挥课堂的主阵地功能,设置劳动课程,从劳动知识、技能、态度、理念、目标上进行重构,来发挥劳动课的价值,充分让劳动课服务于我们学生的成长。


我们可以把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把校园里发生的事例、劳动者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来进行真善美的辨别可以把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在舞台上对各种劳动者的岗位体验进行演绎,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的尊重。还可以把大理念转化为小行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劳动,例如参加值日活动、学校的种植园活动,学校的午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以及餐具的整理、午餐后室内的打扫,让学生在劳动结束进行分享,学会感恩,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付出。


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落实,达到知行合一,还可以让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来服务社会,让学生真正把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王艳娟


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设计的几个活动如下——


第一个,把这类教育列入学校每周一的国旗下演讲内容里,不仅学生要讲,老师也要讲。这期间,学校也会发布一份倡议书《尊重他人,从我做起》。


第二个,利用好每周一的周会的时间,在全校开展主题中队会活动,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第三个,开展“寻找我身边的榜样”活动。设计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通过画画、办手抄报、写文章的形式,让孩子们从我们身边的保洁、保安、水电工等职工人群中寻找学习的榜样。


第四个,我们还可以发挥低、中、高3个学段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讲故事、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在生动的活动中点入主题,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工种身上所肩负的不同职责。


第五个,是用实际行动让我们身边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好每年的传统节日,比如在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日送饺子……


第六个,是一份实践类课程的体验,比方说让孩子们做一日保安、一日保洁、一日花工等等,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实践的方式落实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珍惜所有人的劳动成果,人人都需要被尊重。


“听”完几位校长的答辩

对于这道题目

咱们的专家怎么说?

专家又会划出那些重点呢?


本期

为大家在线解答的专家是

↓↓↓

郑州师范学院副院长

刘济良


反映出的问题

一是学生们的养成教育没有做好,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学生扔下废纸并不是一个故意的行为,并不是故意要把地面弄脏,而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劳动教育没有做好。这个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即使保洁阿姨是学校付钱雇佣的,我们也应该尊重她们的劳动和劳动成果。


校长答辩亮点

第一,大多数校长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且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对全体学生的高度,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第二,大多数校长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停留在理论说教的层面,而是通过设计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 


第三,大多数校长能够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传统来设计教育活动,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存在问题

大多数校长没有指出这是一个养成教育问题,而是过于拔高把它看成一个道德问题。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不良行为习惯问题,还上升不到道德的高度。


针对上述问题

刘济良也为大家提供了

解题思路

↓↓↓




第一,养成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此,不能仅仅靠开展几次活动就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第二,养成教育强调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它是德育的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10月26日起

作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工作的

主要媒体平台

“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

将陆续解析

我省首批

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

答辩题目

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 作业的最高境界……


◆ 羡慕!这些“雁阵”里的师生能文能武!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部教材!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