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江澎,从高考落榜到名校校长的传奇

河南校长 2022-12-05


“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多读书远比做阅读理解题重要。”


“有人说学生一生有一次高考,家长一生有两次高考,而我们这些高中校长,是每年一次高考。是的,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面对记者提问,这几段关于教育的回答成为刷屏金句,让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火”出了圈。



“我说的是常识,怎么就火了?”

对于自己的“爆红”,唐江澎也在思考,自己为什么火了?


唐江澎说:“我看到大家也有一些质疑,说你提出要终生运动者,又要责任担当者,又要问题解决者,又要优雅生活者,那你到底要不要分数?”



唐江澎说,分数是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高考是国家保证人才选拔公正性的基础性制度。不关注分数,不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任何学校来说都是不负责的。

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幸福,老百姓真正想要的好学校一定是既能够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业表现,又能够让孩子全面成长。如果不能兼得,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许多人可能会好奇
在委员通道上能够讲出这样一番话的唐江澎自己有着怎样的经历

成绩优异却因腿脚不便高考落榜

对“教育是什么”的深刻理解,源于唐江澎自身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唐江澎出生在陕西的落后山区。1979年,16岁的唐江澎在陕西省洛南县灵口中学参加了高考,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小儿麻痹让他的一只腿行动不便,成绩优异的唐江澎最终没有被报考的大学录取。



唐江澎说:“如果我的成绩不够,我还有努力的必要。但我的成绩在全省都靠前,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上大学,我确实感觉压力非常大。”唐江澎尝试通过拉二胡、吹箫的方式度过灰暗的日子。一些落榜的朋友也来安慰他,这为唐江澎走出苦闷提供了契机。



唐江澎开始给落榜的朋友辅导功课,结果第二年这些朋友很多考上了不错的学校。由此,唐江澎引起了当地教育局一位老局长的注意。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年仅17岁的唐江澎走进陕西洛南中学,成了一名辅导老师,月薪28元。


“陪练”的日子过了半年,有一次,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生病了,唐江澎在老师们集体外出看电影的晚上,偷偷上台给学生上了一节课。结果,课刚上完,他就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


唐江澎回忆说:“校长巡视到我这个班的时候,听了我这节课,之后校长就想让我顶上去。因为我还没有资格当老师,便一直推辞。后来,他把抽屉打开,抓了一撮葡萄干放在我手上,‘我的老学生送来的好东西,吃完了去上课’。我就跟校长开玩笑,我是被他一撮葡萄干骗上讲台的。 ”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唐江澎成为一名民办语文教师。唐江澎说自己其实不懂教学,唯一会的,就是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学生。而当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考高分。


三年时间,唐江澎自学了电大的课程,取得了中文大专的学历。后来,他又用两年的时间到陕西教育学院进修,获得了中文本科的学历。




“校长把镜头对准谁,教育就在哪里聚焦”

1993年,唐江澎决心南下,通过应聘,他成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东部名校让他看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一项教学之外的任务启发他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


一次偶然的机会,唐江澎在整理校史资料时被一张照片感动了。



那是一张小男孩的单人照,上面写着“一学年以上不缺课者”。唐江澎想,这是80多年前的照片,当时照相应该是很隆重的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给一年以上不缺课的孩子拍照?


这张照片对唐江澎的冲击非常大。他说,从这张老照片里能看到一种非常朴素善良、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关怀。“一个学校给谁拍照,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我们今天的学校里也挂着很多学生的照片,但可能是高考状元的照片,可能是考上北大清华学生的照片,可能是竞赛获奖学生的照片。我常常在想,校长把镜头对准谁,教育就在哪里聚焦。”


2006年,唐江澎开始担任这所有着百年历史名校的校长。他设立了校长特别提名奖,以此彰显教育的焦点。


唐江澎为天天坚持跑步的同学发奖,即使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唐江澎为天天给父母打电话的孩子发孝心奖,他说父母培养一个让自己暖心的孩子,这是挺成功的事儿。




教育不需要多少改革

跟全国很多高中的校长一样,唐江澎也面临着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他依然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每天确保上一节体育课,每周上一节艺术课,这样的课程会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停课的时候。



唐江澎说,他们学校原来也不开艺术课,后来一个月开一次,大家一看高考没受影响,又改为两周开一次看看,也挺好。他们现在每周都开,也没受影响。那就一直开,大家都认可。

在唐江澎看来,教育不需要多少改革,只要把所认定的常识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了。在他担任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的15年中,这所老牌名校在升学率和全面发展之间坚持着传统的价值和理念。这一坚持,既有焦虑,也包含着希望。


再见到在“两会”委员通道上

向自己提问的记者时

唐江澎就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

这样说

↓↓↓



那么

唐江澎的心中理想的教育

又是什么样子呢?


孩子应该接受优雅的教育


有教无类,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接受让他们优雅起来的一种教育,我用了很大很大的投入让我们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最好的艺术教育,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优雅的生活者要能够善于发现美,对外界的美的信号有敏锐的捕捉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优雅的生活者必须能欣赏卓越,欣赏他人之美,要有包容心。优雅的生活者要注重生活的品味与细节。优雅的生活者要能够给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


我们培养的那一代人是不是具有强国国民的优雅的素养是我们今天必须关注的一件事情。


培养问题解决者


每一次灾难也总以极端的方式迫使处于灾难中的人们淬砺意志,进而寻求灾难问题的解答。


我们学校《2020,每一个日子的定义》年册扉页上,引了雨果的一句话:“善良就是太阳,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这也是我们坚守的教育信条,在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之中,人性与善良的价值被放大了,在放大的背景下,我们更感受到了这种坚守的正确。


我去查看抗疫应急隔离区,经过空空荡荡的大剧场,看见有位清洁工阿姨一个人认真地在拖舞台的地板,我提醒她“开学还早,不急着打扫”,老阿姨回答我“要每天开开窗、通通风、扫扫干净,学生们回来要用的”。


这是我们学校一个清洁阿姨做事的原则,也是她做人的信念,她启发着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教育的价值。


这个世界也需要批评者,伟大批评者深邃的洞察和先觉的预见,常常指示着我们问题解决的价值与方向。


但这个世界不需要抱怨者,尤其是面对真实情境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一筹莫展、怨天尤人的抱怨者。


这个世界更需要行动者,尤其是善良而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是灾难给我们教育的启示,也是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


希望办善良的、不功利的教育


我们希望办善良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关注人的整体性成长,不功利,不能拿一个学生的一个短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一种追求,办善良的教育、培育善良的人,就是让学生的基本品性上边,具有善良的这种底色,然后在此基础上,能够培植他这种健全的人格。


一个学校应该有歌声、书声,应该能看到孩子脸上荡漾的笑脸,应该步履不用那么匆忙,行进在校园里面有一定的自由度,生命有一点舒展感。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机会


我非常恳切地表达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那颗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都会暗淡下来。


也许你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点燃了我们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将照亮他整个人生的前程。


哲人说,如果只谈理想就会落于空泛,如果只谈实务就会迷失方向。要紧的是把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同我们追求的理想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眼睛里消失,我们的脚才会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综合《面对面》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



推荐阅读



◆ 图说|未来五年,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样建!


◆ 校园之春


◆ @河南所有小学,邀您一起以19致敬100!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