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省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开始啦!

校助君 河南校长 2022-12-05


自去年10月

全省首批

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的

发展经验在“河南校长”展播以来

校助君收到很多学校的留言点赞


↑↑↑

点击图片,查阅首批示范校风采


许多校长询问

第二批示范校、特色校

何时开始评估认定

今天

校助君把详细的文件通知带来啦!



评估对象01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包括小学、初中、完全中学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


前置条件02


(1)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二十条底线”要求;


(2)学校无辍学学生,原则上无大班额;


(3)全面执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文件规定,近三年未发生违反办学行为事件;


(4)全面落实“公民同招”政策,无违规招生行为;


(5)近三年未发生安全稳定责任事故,无不良舆情事件。


认定标准03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确定的管理职责和管理任务,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见附件2)。


在前置条件全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项管理内容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的学校,可以申报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较好地履行《评估指标体系》中每项管理内容,且部分管理职责开展有特色的,可以申报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


申报材料要求04


示范校申报材料要求:结合《评估指标体系》(见附件2)内容,提交申报材料(文字+图片,文字除简单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外,重点围绕《评估指标体系》中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保障学生平等权益等7大管理职责进行阐述,突出做法举措、取得成绩,不超过5000字,并提供相关高清图片10张左右)。


如有反映学校管理的相关佐证材料,可与申报材料装订成册一并报送(A4大小,内文字体四号仿宋,不超过30页。视频材料可优盘报送)。


特色校申报材料要求: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内容,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党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校外实践教育、劳动教育、教师教育、学生评价、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确定一项学校的代表性特色,并提交与此项特色相关的申报材料(文字+图片,文字除简单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外,重点围绕学校特色进行阐述,包括做法举措、取得成绩,不超过3000字,并提供相关高清图片10张左右)。


如有反映学校特色的相关佐证材料,可与申报材料装订成册一并报送(A4大小,内文字体四号仿宋,不超过20页。视频材料可优盘报送)。


材料报送清单及时间05


2021年4月21日下班前将推荐名单(以正式函件)、《申报表》、《推荐汇总表》、推荐工作总结(含本地推荐工作组织领导、推荐过程、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意见、公示情况等),以及推荐学校的相关佐证材料一式两份上报至教育时报。


材料报送地址06


纸质版材料报送至郑州市惠济区月湖南路17号1号楼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1011室。


电子版材料报送至邮箱 hnywjybzh@163.com。





通知文件全文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开展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学校: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及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要求,省教育厅决定2021年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对象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包括小学、初中、完全中学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名额分配


原则上以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数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兼顾当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名额分配见附件1)。厅直属学校可直接申报。


三、评估标准


(一)前置条件


(1)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二十条底线”要求;


(2)学校无辍学学生,原则上无大班额;


(3)全面执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文件规定,近三年未发生违反办学行为事件;


(4)全面落实“公民同招”政策,无违规招生行为;


(5)近三年未发生安全稳定责任事故,无不良舆情事件。


(二)认定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确定的管理职责和管理任务,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见附件2)。在前置条件全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项管理内容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的学校,可以申报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较好地履行《评估指标体系》中每项管理内容,且部分管理职责开展有特色的,可以申报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


四、评估程序


(一)学校自评申请。学校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开展自查自评,认真撰写自评报告,结合实际填报《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申报表》。


示范校申报材料要求:结合《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提交申报材料(文字+图片,文字除简单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外,重点围绕《评估指标体系》中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保障学生平等权益等7大管理职责进行阐述,突出做法举措、取得成绩,不超过5000字,并提供相关高清图片10张左右)。如有反映学校管理的相关佐证材料,可与申报材料装订成册一并报送(A4大小,内文字体四号仿宋,不超30页。视频材料可优盘报送)。

   

特色校申报材料要求: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内容,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党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校外实践教育、劳动教育、教师教育、学生评价、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确定一项学校的代表性特色,并提交与此项特色相关的申报材料(文字+图片,文字除简单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外,重点围绕学校特色进行阐述,包括做法举措、取得成绩,不超过3000字,并提供相关高清图片10张左右)。如有反映学校特色的相关佐证材料,可与申报材料装订成册一并报送(A4大小,内文字体四号仿宋,不超20页。视频材料可优盘报送)。


(二)市级核查申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申报学校的申报材料,对于符合条件的,组织专家组逐校开展实地评估。经审核、评估达到认定标准,由局长(部门)办公会议按分配名额集体研究决定拟推荐对象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以正式函件将推荐名单、申报材料和推荐工作总结上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三)省级确认。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并于5月下旬组织通过初评的学校进行现场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确定拟认定对象,并在全省范围内公示。根据公示情况,最终确定认定对象,授予奖牌。


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此次评估认定契机,积极开展市(直管县)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工作,认真组织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对标研判、依标整改,切实做到“一校一案”,全面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对标研判、依标整改的基础上,要认真探索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创新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各地要坚持实事求是、优中选优的原则,确保推荐对象符合条件,名副其实。对未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规定程序推荐的或被推荐对象存在重大异议的,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评资格,并核减该市(直管县)下一届分配名额。对在推荐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渎职或弄虚作假、借机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直管县(市)教育局和厅直属学校于2021年4月21日下班前将推荐名单(以正式函件)、《申报表》、《推荐汇总表》、推荐工作总结(含本地推荐工作组织领导、推荐过程、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意见、公示情况等),以及推荐学校的相关佐证材料一式两份上报至教育时报;同时报送电子版至邮箱hnywjybzh@163.com。


联系人及电话:


刘志清、苏江召 0371-69691896 


方慧 0371-66342359  15936235805(材料接收人)


邮寄地址:郑州市惠济区月湖南路17号1号楼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1011室


附件:


1.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名额分配表


2.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


2021年3月17日


附件1

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名额分配表


单位

示范校

特色校

郑州市

6

17

开封市

3

10

洛阳市

4

12

平顶山市

4

11

安阳市

4

13

鹤壁市

2

5

新乡市

5

15

焦作市

2

8

濮阳市

3

11

许昌市

4

11

漯河市

2

6

三门峡市

2

5

南阳市

6

17

商丘市

6

17

信阳市

4

13

周口市

6

17

驻马店市

6

17

济源示范区

1

3

巩义市

1

2

兰考县

1

3

汝州市

1

4

滑  县

1

4

长垣市

1

3

邓州市

1

3

永城市

1

4

固始县

1

3

鹿邑县

1

3

新蔡县

1

3

合计

80

240

 

附件2

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


管理职责

管理任务

管理内容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10分)

1.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2.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遵循规律办学

3.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人才观。

4.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得单纯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奖惩师生,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3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5.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6.学校党建工作成效突出,管理主体和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规范,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保障学生平等权益

(10分)

2.1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

7.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落实招生入学方案,公开招生范围、程序、时间、结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8.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

9.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不提前招生、提前录取和违规跨区域招生。

10.实行均衡编班,均衡配备师资,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1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

2.2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12.执行国家和我省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辍学学生标注登记工作,并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防止空挂学籍和中途辍学。

13.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强化家长和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律意识,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

14.坚持分类施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等分别制定控辍保学措施。

2.3满足需要关注学生需求

15.完善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不让一名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

16.坚持合理便利原则满足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需要,并为其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情感关怀,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乘坐校车、营养改善需求,寄宿制学校应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配备服务人员。

17.按照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分)

3.1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18.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及《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19.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0.统筹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形式,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21.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提供德育工作必须的场所、设施。

22.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依据相关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多学科协同开展法治教育,培养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3.2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4.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26.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3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7.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按照建设指南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学开展心理辅导。

28.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配齐体育教师,加强科学锻炼指导和体育安全管理。保障并有效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

29.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经常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运动会。

30.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达标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1.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课间和必要的课后自由活动时间,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

32.保障室内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黑板等设施达到规定标准,端正学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降低学生近视新发率。

3.4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33.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开设书法课。

34.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的、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爱好,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35.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满足艺术教育基本需求。

36.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 

37.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利用当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3.5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8.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学年安排一至两次研学实践教育或组织一次综合实践交流活动,寒暑假布置与社会实践或劳动相关的作业。

39.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家校合作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40.指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社区和地方资源完成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四、引领教师专业进步

(20分)

4.1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

4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

42.教师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衣着整洁得体。

43.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教育惩戒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

44.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受教育权,避免不当使用处分手段,不得开除学生学籍,不得对受处分学生随意停课,不得歧视受处分学生,不得强迫受处分学生转学和退学。

45.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和待遇保障机制。落实班主任工作量计算、津贴等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6.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做好教师后勤服务,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减缓教师工作压力,定期安排教师体检,帮助解决教师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4.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7.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48.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校本教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49.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结合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制订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培训和基本功展示活动,提高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育能力。

50.推动教师阅读工作,引导教师学习经典,加强教师教育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增强学科教学能力。

5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应用能力,强化实验教学,促进现代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5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53.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必要的培训,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54.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教研、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

55.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分)

5.1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56.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教材、教辅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

57.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地方、学校、社区资源条件,科学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制课程纲要,加强课程实施和管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8.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59.定期开展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

5.2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60.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健全听评课制度,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建立基于过程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主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

61.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创新作业方式,避免布置重复机械的练习,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63.规范作业布置形式,禁止给学生家长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5.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64.对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进行监测,改进教育教学。

65.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

66.控制考试次数,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察。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4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

67.按照规定配置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资产台账,定期维护保养。

68.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加强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

69.建立实验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面向学生充分开放,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师生因地制宜,自主开发改进教具(学具),进行创新实验等。

六、营造和谐美丽环境

(10分)

6.1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

70.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校方责任险为核心的校园保险体系。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71.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食品饮水安全、设施安全和活动安全。使用校车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72.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不法分子入侵、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落实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有关要求。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6.2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

73.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及生活所用的设施、设备、场所要经权威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环保、安全等标准后方可使用。

74.建立校园安全工作台账,定期开展校舍及其他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校舍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

75.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落实日常卫生保健制度。

76.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卫生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6.3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

77.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突出强化预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教育,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技能。

78.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普及疾病预防、营养与食品安全及生长发育、青春期保健知识和技能,提升师生健康素养。

79.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

6.4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80.立足学校实际和文化积淀,结合区域特点,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学校文化,增强学校凝聚力,建设温馨校园,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81.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合理设计和布置校园,有效利用空间和墙面,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82.每年通过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形式,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全员参与的学校活动。

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0分)

7.1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

83.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84.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

85.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审批备案机制,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

86.每年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

87.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健全完善章程执行和监督机制。 

88.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实施方案,客观评估办学绩效。

89.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便捷规范的办事程序,完善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

90.认真落实《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和内审工作。

91.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法治事务,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7.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92.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校务会议,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93.设置信息公告栏,公开校务信息,公示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保证教职工、学生、相关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

94.建立问题协商机制,听取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化解相关矛盾。

95.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或参与学校治理。

7.3构建和谐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

96.健全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长学校,设立学校开放日,提高家长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形成育人合力。

97.引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密切学校与社区联系,促进社区代表参与学校治理。

98.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改革发展。 

99.有条件的学校可将体育文化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所在社区居民有序开放。

100.师生、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推荐阅读



↑ ↑ ↑ 点击图片,查看推荐阅读 ↑ ↑ ↑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