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水过后,这些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河南校长 2023-06-27


洪涝灾害的发生

给河南受灾地区群众的

生存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一些地区食物供应紧张

当前正值夏季

受灾地区气温高、湿度大

食物受淹易造成腐败、变质


日前,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

洪涝灾害期间食品安全紧急健康提示

和洪涝灾害卫生防病提醒

请各位校长、老师转发扩散

提醒师生和家长做好灾后防范

↓↓↓



洪水过后,居家如何消毒?




被洪水淹后餐厅如何消毒?




如何鉴别家中食物能否食用?

洪涝灾害过后,可能会有大量的畜禽、鼠类及其他动物尸体,其体内可能携带的致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污染水源和食物。


更严重的是,一些受淹的农药化肥仓库、厕所、粪池、畜厩、垃圾和污水坑等,会进一步污染水源,促使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成倍繁殖,导致田间地头的谷薯蔬果快速发生霉变和腐败。


学会鉴别常见食物的卫生质量,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畜禽肉品的鉴别要点


无论是淹死的还是饿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再食用,其他凡是与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也必须丢弃。


烹饪肉类前,首先,看其外观、色泽,特别应注意肉的表面和切口处的颜色和光泽,有无色泽灰暗,是否存在淤血、水肿、囊肿和污染等情况。其次,嗅肉品的气味,不仅要了解表面的气味,还应感知其切开时和试煮后的气味,注意是否有腥臭味。最后,用手指按压触摸以感知其弹性和粘度,结合脂肪及试煮后肉汤的情况,综合判定其肉品质量。



粮谷类的鉴别要点


可正常食用的粮谷外观颗粒饱满、完整,具有固有的正常色泽,无霉变、虫蛀、杂物、结块等现象;取少量粮谷放在手掌,用嘴哈后立即嗅闻其气味,如无异臭异味便可以食用。



水产品的鉴别要点


先观察其眼球是否饱满突出,鱼鳃是否鲜红,然后检查其全身和鳞片,用一块清洁的吸水纸浸吸鳞片上的粘液来观察和嗅闻,鉴别粘液的质量。必要时用竹签刺入鱼肉中,拔出后立即嗅其气味,或者切割成小块鱼肉,煮沸后测定鱼汤的气味与滋味。



豆制品的鉴别要点


观察其色泽、组织状态,嗅闻其气味和品尝其滋味,其中应特别注意其色泽有无改变,手摸有无发粘感觉及发粘程度如何;不同品种的豆制品具有本身固有的气味和滋味,一旦豆制品变质,即可通过鼻和嘴感觉到。



植物油脂的鉴别要点


观察油脂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杂质和沉淀物,鼻嗅是否有霉、焦、哈喇味,口尝是否有苦、辣、酸及其他异味。另外也可进行加热试验,当油脂酸败时油烟会浓重而呛人。



饮料的鉴别要点


对于液体饮料,应注意其包装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漏气,倒置后有无悬浮物或沉淀物,其颜色深浅是否符合正常要求;鼻嗅和口尝是否酸甜适度、清凉爽口、有无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滋味。对于固体饮料,则应注意包装是否完好、颗粒是否均匀、组织是否细腻,有无结块和超期变质现象。



蔬菜的鉴别要点


从色泽上看,各种蔬菜都有其固有的颜色,有发亮的光泽,以示成熟度和新鲜度。
从蔬菜气味看,多数都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有腐烂变质的亚硝酸盐味或其他异常气味即为异常。
从蔬菜滋味看,因品种不同而各异,多数滋味甘淡、甜酸、清爽鲜美,少数具有辛酸、苦涩的特殊风味以刺激食欲;如失去本身原有的滋味即为异常。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或非正常因素造成的蔬菜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蔫萎、枯塌、损伤、病变、虫蚀等。



乳及乳制品的鉴别要点


主要是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嗅其气味,尝其滋味。
对鲜乳而言,应注意色泽是否正常、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滋味是否纯正及乳香味如何。同时应留意杂质、沉淀、异味等情况。
对乳制品而言,除注意上述鉴别内容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观察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必要时,可以将乳制品冲调后进行鉴别。

蛋及蛋制品的鉴别要点


鲜蛋的鉴别分为蛋壳鉴别和打开鉴别。前者包括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也可借助灯光透视进行;后者是将鲜蛋打开,观察其内容物的颜色、稠度、形状,有无异味和臭味等。
蛋制品主要通过色泽、外观形态、气味和滋味等进行鉴别。同时应注意杂质、异味、霉变、生虫和包装等情况,以及是否具有蛋品本身固有的气味和滋味。




在家做饭应注意什么?

食源性疾病是灾害期间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应做以下几点——



保持清洁


(1)饭前便后及操作食品前后要认真洗手,不用脏手和不洁工具接触食品。


(2)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消毒后再食用。


(3)餐具和切配、盛装熟食的刀、板和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后消毒;消毒方法用物理方法蒸煮法最好。


(4)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碗筷餐具。


(5)掌握和应用各种简易设施和方法做到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及炊具、餐饮具防尘、防蝇虫、防鼠、防水和防潮。


(6)其它接触食品的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工作台面及货架、橱、柜也应当清洁、无毒无害。




生熟分开


(1)生熟食品要分开盛放。


(2)刀、砧板、容器、餐饮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3)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注意避免手、抹布等的交叉污染。



烧熟煮透


(1)提倡尽量使用蒸、煮、炖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


(2)制作肉、蛋、奶、鱼或其他易腐食品时,特别要注意烧熟煮透。


(3)尽量不加工和食用冷荤类食品。


(4)不生食动物性食品。


(5)生水一定要喝烧开后再喝,不直接喝生水。



安全存放


(1)建议只加工简单的饭菜,即做即食,不存放,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2)必要时,剩饭菜、隔夜熟食在确定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材料安全


(1)喝清洁饮用水或达标瓶(桶)装水,不喝不清洁的水。


(2)食品原料与辅料必须新鲜、清洁,无毒无害,色、香、味正常,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3)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鱼虾,不自行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和其它野菜、野果,不吃严重污染、腐败变质和可疑有毒的一切食品。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症状严重没办法自行就医的可以打120呼救,尽快治疗,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


在家自救的时候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早期的催吐、导泻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保留导致中毒的可疑食品及病人呕吐物,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提醒

前面,已经介绍了洪涝灾害影响下,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除了食品安全,以下这些方面的安全也很重要。



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要保持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应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被污染后要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冲洗消毒管路内壁或擦拭消毒外表面。




注意环境卫生


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整修厕所,清刷卫生间,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放在指定区域。



病媒生物控制


家里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推荐使用苍蝇拍、蚊香、气雾罐等家庭灭蚊蝇措施;抗洪值守人员应配备防蚊帽、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可喷涂驱避剂。


应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水灾鼠类死亡或迁徙时,体表寄生虫会脱离或逃逸,灭鼠时,应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等寄生虫,做好鼠虫并灭。发现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需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




避免接触疫水


如局部出现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应避免接触疫水,如必须下水,应做好接触疫水前的防护: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油膏;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不混用毛巾与脸盆,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多通风,尽量减少聚集,不聚餐,到人多、密闭的场所要规范佩戴口罩。



预防皮肤疾病


尽可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条件者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抹痱子粉;如需下水作业,可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并及时擦干手脚;当发现有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尽量暂时不下水,有条件者可穿长筒靴;皮肤疾病患者尽可能不下水。




有病及时就医


如果洪涝灾害期间感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诊,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皮疹、黄疸等症状时,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就医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保持心理健康


灾后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如超过一个月仍未恢复,应及时向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特殊人群护理


尽量为老、弱、幼及病人营造较好的环境,减少伤残和死亡。



河南加油!

愿大家一切平安!


来源:河南疾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推荐阅读



◆ 灾难教育这堂课,请这样给孩子讲!


◆ 中办国办发布重磅文件!郑州为全国试点!


◆ 暴雨中,这些师生的故事,暖心凉夏!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