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中,到底该不该有“朋友”?

有意思的凯瑟琳 有意思教练 2019-11-21


好朋友K小姐来找我吐槽。说她手下新招来个小朋友,她觉得小孩好学,喜欢的东西也跟自己差不多,就经常带着她一起吃吃中饭喝喝咖啡,像小妹妹一样照顾着。

 

然而前不久,这位小朋友和团队的另外一个同事来跟自己争取同一个外派学习的机会。K小姐权衡之下,觉得说另一个同事资历更久,学成回来也更能为团队做贡献。小朋友才工作一年,可以在公司内再锻炼锻炼。

 

K小姐的决定宣布当晚,收到了小朋友一条长长的微信,控诉K是多么薄情寡义,自己是如何把K当好朋友,知心姐姐,无所不谈,可是在对她人生这么重要的事情上,K竟然偏袒了另一个同事,没有给自己支持。

 

K又好气又好笑,跑来找我吐槽:“我就是公事公办,有错吗?我觉得错,就错在平时对她太好了,让她产生了我们是好朋友的错觉。再好,我也是公司领导好吧,要考虑大局的,怎么能徇私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刚踏出大学校门时候,一位前辈提点我的一句话:“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不要对谁都好,也别期待别人都无条件对你好。”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老江湖的善意提醒,可于当时的我而言,这当头一棒砸的,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工作中,到底该不该有“朋友”呢?



01

工作中有朋友是能提高生产力的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兴起了很多关于员工关系对于组织的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一边倒地表明:在工作中有好朋友,对于组织来说,是能提高生产力的!

 

盖洛普公司做过一项“良好的工作环境的12个维度”的调查,其中有一项就是“我在工作中有一个最好的朋友”。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了这一项的人相较于那些没有好朋友的人:

 

  • 每周收到的赞美和肯定更多

  • 更多认为工作中总是有人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发展

  • 更会认同同事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特别好

  • 更加认同公司的愿景和目标

  • 更愿意在工作中承担责任。

 

想一想,我们至少要花每周40-60个小时在工作上,如果团队不是春天般的温暖,而同事之间都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那么肯定每天都是上班如上坟一样的心情。

 

我回到北京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就如姐妹一般(就一两个男同事,那就忽略不计了吧)。那时候大家都单身,周末都要约着去哪里喝一杯。


老板也时不时就约着大家去她家里吃饭,除了工作也会关心每个团队成员的生活。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她都一直是一个亦师亦友,如大家长一般的存在。

 

正因为团队成员之间的情谊,我们每天朝八晚八,一周工作不止60小时,却极少有人有怨气。我压力曾大到某天下班路上,因为想方案走神掉进路边的泥坑,也都一直撑着不忍心放弃离开。

 

如今离开公司也6、7年了,我们就算四散在世界各地,各自为人妻人母,也都时不时互通有无。我一直牢记和感激这样的团队,因为他们的存在,我的生命更加富有、成熟。



02

工作中的友情真的那么好吗?


然而职场上,如此浓烈的感情,真的好吗?

 

跟着这个团队奋斗了一年多之后,我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司大的愿景不够匹配。公司一切都是以钱和结果为导向,而偏巧我是一个特别讲情怀的人。终于,在冲突和压力大到我不能承受的时候,我决定离职,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

 

老板收到辞呈的时候,完全无法接受。调用了和我关系最好的同事和亚太大老板同时留我。无奈我是真的不开心,执意要走。于是她动用了我所有的加班调休,周二辞职,周五就让我走,眼不见心不烦,工作交接一切从简。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无论我怎么道歉解释,一概不跟我说话。

 

同事安慰我说:“她是真的伤心了,你再等等,给她时间平复一下。” 当时我也特别伤心,感觉自己像一个罪人,就利用假期一个人去了香格里拉骑行。直至我从香格里拉给她寄去了明信片,才算慢慢和解。

 

我特别感恩她教我的一切,包括这次离职时学到的——职场需要真诚以待,但不可用情太深。

 


去年,沃顿商学院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教授Nancy Rothbard在她的论文里提出——我们需要警惕工作中的友情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深刻的情感连接容易导致一个人情绪化。K小姐的下属觉得委屈,我前老板感到被背叛,其实都是因为重感情而引发的情绪。为什么我们会更倾向于对亲密的人发火,也是同样的道理。然而,情绪内耗,是特别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件事,我们如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情绪,那么实际工作的时间也就相对减少了。

 

第二,太好的关系容易影响决策。Rothbard教授的研究里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不论是“熟透了”的关系,还是“半生不熟”的关系,都会影响人做出理性决策。然而,这个影响还是不一样的。

 

一个熟透了,坚不可摧的关系,会导致争执不下——反正我怎么跟你吵,咱俩的关系都不会破,那就吵吧。一个半生不熟的关系,则会导致不敢表达相悖的意见,害怕说出来之后会破坏彼此关系。这种影响在群体决策中最常见。

 

第三,太好的关系,会让圈外人有隔离感,影响组织内部的整体团结。尤其是上司和某个下属的关系特别好的时候。



03

工作中需要的不是朋友,是战友


曾经,一位年长很多的朋友跟我说:“人这一生活到下半场,能真正意义上算得上是朋友的人,有一只手,你就算是幸运了。”

 

当时我特别不理解,我自诩是一个朋友满天下的人。于是他给“朋友”下了这样一个的定义:所谓朋友,就是你出了状况,可以毫无顾忌开口求救,而TA就算在地球的另一边也会毫不犹豫地飞来救你的人。

 

这个谈话过去了近十年,我才慢慢体会到这“一只手”的不易。朋友是义薄云天,是肝胆相照,是两肋插刀,是任何情况下都会站在你一边。

 

工作中需要的不是朋友,是战友!战友在一起,靠的是共同的敌人(目标)、严谨的规则、相互信任与完美配合。战场上,稍微有那么一点非理性偏差,是会送命的。职场上,感情用事也是会影响前程的。

 

所以,对于“战友”Rothbard教授给了五点建议:

 

1、管理好自己的“友情预期”。工作中一定会有争论和竞争。是战友,就需要彼此相信对方的意见和决策,都是TA认为对于达成共同的大目标最正确的。就算和你的利益和意见相悖,也不应该影响你们之间的“友情”。

 

2、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联络感情只应该是茶余饭后,占用工作时间就不好了。

 

3、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要抱怨、也别八卦,隔墙有耳,你永远不知道你们的对话什么时候会传到第三个人的耳朵里。

 

4、设定清晰的界限和决策流程。尤其是上司和下属之间,或是想要创造和谐氛围的初创公司,一定要设立清晰且公开的做事和决策的流程,尽可能避免让员工觉得“不公平”。

 

5、 慎用社交媒体。你晒出去的脸书和朋友圈,就像泼出去的水,你永远无法控制读者是怎么看怎么想的。所以,发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你通过社交媒体希望塑造什么形象,也要做好善后的准备。



亲爱的读者,

你觉得工作中该不该交朋友?

朋友之间的界限应该如何设定?

要不要让同事看你的盆友圈呢?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见解。


关于作者


有意思的凯瑟琳,有意思教练团队中的“小三”。  新晋职场妈妈,伪文艺女青年,美利坚留学党,毕业后混迹外企7年。现加入有意思团队开启创业之路,光荣成为了历史上最正大光明的小三。


参考文献:

Julianna Pillemer and Nancy P. Rothbard  (2018). Friends Without Benefits: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s of Workplace Friend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MR-2016-0309-STFWR.R3 


往期好文推荐


想作又怕累,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三类中年人”

被讨厌之后,我过得好多了

被老板追着升职加薪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原以为不麻烦别人是最大的礼貌

如何提出好问题,还能优雅的刷出存在感?

我那么努力,却把自己活成了机器人

拥有灵魂伴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

有一种“正能量”,杀伤力爆表


关注“有意思教练”,回复“故事影响力”,有《用故事讲出你的影响力》PPT大礼包等你哟!


有意思教练   


让职场更有意思

让生活更有意义



沟通情商 | 战略思维

职场心理 | 影响力

ID: MessageCoac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