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播剧]做了两期广播剧,我学到了什么?--草台班子做广播剧,满满内幕...

2017-08-26 晓夜的感恩日记 我要活明白

萌妹导演来镇楼

那些不想说却说了的,和想说但没说的,都在这儿了……



『零』楔子

“会AU不?”

“一点点……”

“好,就你了!”

“什么鬼?!”

大概一个月之前,我被拉上了贼船,方知上船容易,下船难……


『壹』集结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足够牛,一个人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广播剧的,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

而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分工非常细致的专业化团队,采用流水线的制作流程和商业化的推广运营。


第一种情况,面对的是时间的压力;

第二种情况,面对的是成本的压力。

而我们,二者皆不是,我们只是一个草台班子。


当我加入时,团队从原来的三个人增加到六个人,所面临的境况是这样的:

1)开支低。

大家主要是因为兴趣和学习加入的,不涉及人员开支,其他开支也较低。

2)时间紧。

节目要定期发布,但大家投入都是业余时间,这方面不太可控。

3)协调难。

虽说现在通过网络协作很方便,但大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


有优势,也有劣势,总的来说劣势较为明显,毕竟做广播剧的话,没有产出,什么都白搭。

目标既定,优劣已知,站在起点,就需要想办法去到那个诗和远方,而第一步,自然就是重新分工。


『贰』分工

既然是草台班子,那种按职能来划分的方法并不适合我们。

比较好的办法是让人来挑工作,毕竟数来数去,咱们就六个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嘛,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从流程上来看,广播剧的制作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独立的阶段,即剧本创作阶段、素材准备阶段、音频制作阶段。


根据阶段和人员的分法,先梳理一下团队之前的分工,如下图:


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小格子的事情是最多的,而我们三个新兵蛋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担她的工作。按照“让人来挑工作”的原则,第一次开会后,分工如下图:



我原以为,这样就算完事儿了,却没想到,这只是开始,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去完善和优化这张图。


『叁』问题

以前,从剧本出炉到做出成品,期间除了要找Fiona对接人声素材之外,都是小格子自己搞定的,也就是说,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反正也没有人参与协作。


但工作拆分之后,问题就浮出水面了。每个人对剧本的理解不同,工作习惯也不同,各自分头行动的时候没什么,一旦汇总,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那我们在做整合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1、素材缺失

比如少了一个音效、一小段配音,或者忘记提供音乐了。

2、素材冗余

这里的冗余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同一个音效,提供了多个素材,这就需要做后期人员对每个素材进行鉴别然后选择。不过这也还好,毕竟相比发现素材不合适再去找新的,这种方式效率更高。

第二个意思是,一个素材中包含了大量冗余的信息,比如需要一个“干杯”的音效,但素材中还包含了“倒水”和“放杯子”的部分,这样就比较浪费后期人员的时间。

3、素材有误

就是素材的内容和剧本不一致。

如果是人声的话,就是配音内容与剧本文字对不上。如果是音效的话,就是效果与剧本所描述的不一致。

当然了,有些时候,是临时改动剧本引起的,因为有些问题或者是更好的想法,是要等到开始录音之后才知道的。

4、素材多样

“多样”指的是同一类型的素材,所提交的方式不一样,这主要跟个人习惯有关。

比如有的CV会提交多个文件,每段配音都对应一个,但命名方式可能是“序号”、“内容”或者“序号+内容”,也有可能是毫无逻辑和规律的名字。还有的CV只提交一个文件,配音是按顺序录的,但有可能出现一些“非剧本”内容的东西在里面。


出现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无非就是参与协作的人相互之间没有定义好输入和输出。

但之前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抛开人员,从流程入手。现在问题就变成了,每个阶段是输入输出又是什么呢?

1)剧本创作阶段:

输入“原著”,输出“剧本”。

2)素材准备阶段:

输入“剧本”,输出“素材”(后面再展开)。

3)音频制作阶段:

输入“剧本”和“素材”,输出“音频”。 


有了这个再回看当时的分工就明白了,从输入“原著”到输出“音频”,都有小格子的参与,那么很多在多人分工当中需要沟通和协作的部分都被她自己在内部消化掉了,所以就不会存在上面那些问题。这也说明,牛人确实是可以一个人做完整个广播剧的。


同时也说明,当团队在没有磨合好的时候,并不会产生1+1>2的效果,而很可能是1+1<1。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怎么解决呢?


『肆』方案

其实也简单,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定义好输入输出。

关键是,怎么定义?


如果说只考虑现状(业务+团队)的话,只需要工作上有交接的人相互之间确认就可以了,只是这样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看来方便,实则不妥,万一换了个人呢,岂不乱套?


除了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都有效之外,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具有普适性和扩展性,以便应对制作规模的变化和人员调整。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不以人为转移的输入输出标准,看来看去,似乎以“剧本”为蓝本最合适。所以,从“剧本”开始,我们对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做了如下规范:


1、配音素材

剧本:

用【角色名+序号:内容】表示,序号表示该角色在这期广播剧中的第几次配音,内容即对白,或者声效。

CV:

在录音的时候,CV根据剧本上的标识,先录“角色名+序号”,比如“徐徐01”,然后再录内容,录完后留一段空白,再录下一条。每个角色的录音,只有一个文件,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做预处理。这是理想的情况,不一定能够实现,所以我们又在预处理阶段做了一个容错设计。

预处理:

无论CV提交的是一个文件还是多个文件,在做完预处理之后,都需要把声音素材“还原”,即与剧本一一对应。这包含两个工作,首先需要把单个文件(如果是)按照剧本切分成多个,然后把每段配音中的“角色名+序号”部分给删掉。导出的文件以“角色名+序号”命名,每个文件中只包含“内容”。


2、音效素材

剧本:

用【音效+序号(+时长):内容】表示,如果规模较大或者人员较多,可以分得更细一些,比如背景声、环境音、动作效果等。音效持续范围,用下划线标出。

音效:

根据内容收集音效素材,以“音效+序号”命名,若同一音效有多个备选素材则加上“-X”结尾以示区别。另外,冗余音效需要在这个环节删除。


3、音乐素材

剧本:

用【音乐+序号(+时长):内容】表示。音乐持续范围,用不同底色标出。另外,剧本中需要有音乐(音效)延时或空白停顿的地方,也可以用特殊底色单独标出。

音乐:

根据内容收集音乐素材,以“音乐+序号”命名,若同一音乐有多个备选素材则加上“-X”结尾以示区别。另外,可以加上建议选取片段的时间戳(这点不做硬性要求)。


4、旁白素材

剧本:

本身无任何标注,只有因在音效或音乐的持续范围内而标出的下划线或者底色。

CV:

只录一条音轨就好。先录“项目+旁白”,再录内容,遇到有角色配音的部分,可以录也可以不录。录了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不录的话,需要留出一定的空白。

预处理:

与“配音素材”部分一致,只需保留一个文件,以“项目+旁白”命名。


说了这么多,人困马乏(哪有马?),容我先喝口水……咳,咱们继续。


也许有人就会问了,你倒好,作为后期,把什么工作都往前丢,自己乐得轻松自在是吧?

还真不是,这样说我,我挺冤的。


首先,我得承认,分工这种事情,确实是存在灰度的,就像这位朋友说的,有些事情既可以是CV做,也可以是预处理做,还有些事情,音效、音乐、预处理能做,后期也能做,那为啥就非要这么分不可呢?


必须要说出个所以然来。


说来也并不复杂,最终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结果是基于什么考量得出来的?

无他,成本。


准确的说,是时间成本

整个项目,从前往后整体上是串联。

属于串联关系的流程,在时间上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必须先完成前一个环节,才能启动下一个环节。比如,必须现有剧本,才能开始找CV配音,找音效,找音乐等等。


而每个串联流程当中,又有很多子流程是并联关系,即可以同步进行,互不干扰。比如CV配音的同时,可以去找音效、音乐等等。


注意,继续细分下去就会发现,串联和并联其实是相互嵌套的,甚至串联和并联还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说要找10个音效,1个人去找就是串联,2个人去找就是并联了。如果要较真的话,串并联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具体怎么划分,要看实际情况。


说了这么多串联和并联,我想表达什么呢?

就是根据串并联的区别,如果要节省时间,就要尽可能地把串联中的环节,挪到并联中去。具体到这个项目当中,这些环节所对应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存在“灰度”的部分。


再啰嗦一句,并联就一定比串联省时间么?

不一定,能够从串联拆分到并联的部分,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这些环节基本上不需要沟通。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定义的很清楚,每个人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和别人进行多次确认,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如果在并联环节还需要大量沟通的话,那么本来平行的几条线就会交织在一起,然后就是一团乱。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团队对于串并联的划分出现了问题,需要回头调整。


所以,在第三期制作开始之前,我们开了一次长达90分钟的电话会议,将目前的分工进行了一些调整,如下图:



相对来说,这张图要精细一些,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串联(纵向看)和并联(横向看)的各个环节。

细心一点的人可能会发现,其中有4个环节都是“审核”,这里有三点需要跟大家说明:

第一、

我们做的这个广播剧,因为需要尊重作者的想法,所以会让作者来做剧本和音频的最后一道审核。

第二、

前两次审核,是为了保证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都完成之后,确认没有问题,保证不再返工,因为返工非常耽误时间。

第三、

后两次审核,是为了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节约时间。当第一版做好以后,大家会提出修改意见,由小格子统筹之后发给我,以此为根据制作第二版,发给作者进行审核后再制作第三版,简称“三版终版制”。

就目前来说,第二点和第三点,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但不代表就不用设立这个机制,因为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机制,毕竟机制只是手段,达到目的才是根本。


这张图,还只是一期节目的流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拉的远一点,从节目的高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其实每期节目之间,是并联的关系。


从图上来看,感受可能不太明显,但实际上,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在做后期的时候,其他人可能会有多余的时间,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开始做另一期节目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通过优化单期流程之外,提升效率的另一个方向。


那么,是不是只要完全按照这个流程走,就能够将效率最大化呢?

不一定。

什么?不一定?你在逗我?

嗯,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


『伍』风控

之前提到过,我们都是用业余时间来做这个项目的,时间上不太可控。那么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尽量采取并行的做法,虽然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但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风险。


这个风险就是,在第二阶段的并行环节中,每个环节基本上都只由一个人负责,比如每个角色的CV(未单列)、音乐、音效等。一旦这个人没有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事情,导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工作未能按时交付的话,那么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问题是,怎么办呢?


之前在说我们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提到过“素材冗余”,关键就在这个“冗余”上。既然问题是“人没有时间”,同时也没有多余的人手,那么就只能在现有人员的能力基础上做“冗余”,这个表达可能有点拗口,我们还是来看图好了。


这就是基于现状做出的调整,绿色字体就代表“冗余”,具体包含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备用”。

比如准备音乐音效原本是超哥一个人负责的,如果他没空,项目就会拖延。那现在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小格子就会分担一部分他的工作。

第二个意思是“储备”。

比如楚门除了做预处理之外,也会慢慢接触后期的工作,这样就又多了一个后期人才。

第三个意思是“协作”。

现在能看到的,就是超哥也加入了编剧的队伍。


前面说过,一个足够牛的人,是可以完全靠自己搞定广播剧的,而制约他的最大因素,就是时间。那,如果是一堆牛人呢?


在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如果大家都能够有所学,有所成长,朝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不就是走在成为牛人的必经之路上么?说到这里,我想起罗胖以前常说但现在已经不怎么提起的一句话,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张图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随着项目的进行,我们也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对其进行完善。


『陆』总结


最后,抛开广播剧本身,我想聊聊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首先,是因为兴趣爱好。以前录歌,也做后期,不过水平太次,以至于拿不出手。AU本身也挺好玩的,借这个机会,可以把以前的东西捡回来,再好好把技能打磨一下。另外,作为一个“伪”音控,也可以好好喂一下自己的耳朵。


第二,是学习项目管理。虽然只做了两期,但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从零开始。对于一个一直“自称”是产品经理的人来说,这样的经验是很可贵的,因为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团队,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要去解决。


第三,是复用经验模型。聊了这么久,写了这么多,如果这些经验只仅仅局限于做广播剧的话,那就太浪费了。如果不管具体的业务,整个流程其实可以套用在很多地方,就像“得到”的“每天听本书”栏目,其实就是用这种模式,把《罗辑思维》早期的节目给规模化流程化的结果。


第四,是参与多方协作。相对于一个人埋头钻研,我更喜欢与有趣的人一起协作,更何况还是线上的,这就更有趣了。我也时常会想,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钱?设备?技术?资本?是这些么?不可否认这些都很重要,但最终能够将这些连接起来,能够利用起来,并能将这些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还是得靠人,对不对。


第五,是进行自我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能发现自己很多的“模式”,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就好像用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来看待发生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事情,再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去判断,然后复盘,最后落实到行为的改变上。不断反复,让自己变得更好。


到最后,我想再感谢一个人,就是看完这篇文章的你。

再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