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典艺术》课程介绍

所长 ARTPASS 2022-11-09




 中国古典艺术 

2月23日起已经正式开课了!

你不用等待两周才上一次课的漫长

2019开始每周六都有课


GIF via  滚滚


ARTPASS愿能够

继续陪伴你了解更多与艺术有关的故事。

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体会到

  艺术的慰藉        思考的力量  


今年我们开放报名的首个课程是倍受欢迎的:中国古典艺术。且不论人气大涨的故宫周边,从去年火到今年的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作为“集大成者”的董其昌,他的魅力到底是什么?我们首先得知道“大成”是谁?


你可能对立体派印象派野兽派如数家珍,却对米派、吴派、南派、北派、北势南气山水大成不知所云。不知晓书画艺术中的审美理念和创作观,直接去谈用笔,或不甚了解南北宗的形成本源,仅乐衷于调侃书画野史,如何真正获得其中妙趣?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是否有太多的误区和未知?ARTPASS的中国古典艺术恰逢其时,结合博物馆展览,帮助你梳理和了解中国古典艺术脉络变迁——同时更加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方可探讨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美术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彭莱老师将从丰厚的知识储备中抽丝剥茧出精华部分为你传道解惑,即便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同学经过点拨后都将有“通透之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同学会觉得“眼明心亮“,对中国古代书画的赏鉴水平会进入一个新的认知阶段。此轮课程恰逢董其昌大展期间,因此ARTPASS赠予大家的新年礼物就是:报名完整课程将获赠一节90分钟的董其昌大展的博物馆课堂。

在课上先梳理中国古代书画的脉络体系,再去展厅面对面切实感受名家笔下的疏密得宜,骨力练达,气韵生动。这才不辜负这场有生之年系列展览之一。


以下是七讲内容的梗概介绍,针对每一讲我们还有详细的预习贴,文末会有链接提供。


第  一  讲

“格物致知”四个字分开你都认识,合在一起的具体含义是如何?中国古典艺术有着博大而生动的视觉表达系统,包含了中国人独具一格探究万物、观照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格物致知,是一种立场,也是课程的出发之处。

莫高窟壁画伎乐图之反弹琵琶图,唐代


第一讲是课程的概览,通过对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引领大家游历中国古典绘画的演变景致,从魏晋风度到唐宋诗意,元明清的承袭和嬗变。

 


第  二  讲

中国人对艺术的认知,很早就达到自觉并具有理论的深度。南齐谢赫在《画品》一书中,提出“六法”,作为品评画家成就高下的标准,理论涵盖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基本生态系统。如果不能理解它的内涵,就很难学会鉴赏中国书画的美感。从第二讲开始,课程将依次围绕“六法”展开。

 

明末清初 陈洪绶  杂画图册-黄流巨津

🔍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应物象形,它是指向艺术作品的造型,这是艺术最基础,是最根本的问题。课上将从人物、山水、花鸟等不同的绘画门类了解中国古典艺术在造型表现上的方法与特点,并且尝试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家追求真实又努力地超越真实的意图——他们是如何用作品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并让作品成为抒发自我心境性灵的场所的?



第  三  讲

现在大家都熟悉PANTONE色和网红们大力推崇的莫兰迪色系,但若是被问起:什么是中国的色彩?多半不知从何答起。仔细一想,好像相较于西画,中国画显得略微寡淡,甚至许多人觉得中国画就是水墨画。果真如此吗?

北宋 赵昌 岁朝图轴    上下滑动观赏完整画面


中国人将绘画叫做丹青,丹是丹砂,青是青䨼,这足以表明色彩在中国画当中的地位。这节课上你将看到绝不“灰暗”的中国古代绘画,相反,它们非常重视色彩的表达,这一点,自上古及晚清并未改变。只是中国画当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体系——墨分五色。我们完全可以将水墨画看作是一种“另类”的色彩艺术,是中国人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  四  讲

此“经营”非生意场上的“经营”,而是构图,你若能在纸上掌控全局,也能领悟人生的虚实进退。要能达到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呼应平衡,还需注意气势的贯穿统一、形象的对比变化、开合和取势等方面……个中微妙,请到课上来。


南唐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画中独特的“屏风中画屏风”,具有延伸画面的意境,为作品带来别具匠心的趣味。


除了人物画中时间的延伸、空间的转换,历代画家在山水、花鸟等题材上如何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样式?哪些画家、哪些作品能够突破前人的样式的限定,而大胆地创造出不拘一格的“奇观”?什么是倪瓒的疏、王蒙的密?为什么要画“一河两岸”?八大山人的“留白”好在哪里?石涛、梅清的“实景”缘何令人惊叹?

 


第 五 讲

 苏轼《枯木怪石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4.636亿港币的高价成交,这件作品的真伪也引发大量讨论。除却种种推测,仅是每每面对古代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总难以领略把握“笔墨”二字。不了解“笔墨”,便难以逾越中国画欣赏的鸿沟。


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 🔍点击放大图片可查看细节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画面


“笔墨”是什么?简单地说,是画家塑造形象的技术和手段。在本节课上,老师将更加深入地解释,文人画家们所说的“笔情墨趣”是怎么一回事?“书画同源”概念中,书法和绘画之间有没有关系?“工画者多善书”,书画用笔技法是相通的吗?

 


第  六  讲

古代绘画作品标签上常写着,临某图,仿某名家,或者传为某某所作,“”、“仿”、“”,这些字眼都是什么意思?是否表明这幅画是来源于摹仿或抄袭?传统中国画当中为何有这么多堂而皇之的临仿之作?


< 左右滑动,🔍 查看完整图片 >

《北齐校书图》图片部分,北齐,杨子华 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宋摹本


传移模写作为“六法”之一,虽不为后世所张扬,但它既是古代画家学习、钻研技艺的手段,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传承、创造的一种内在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摹写、摹拓只是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董其昌所言“集大成,自出机轴”的自我的梳理。这代表了一种怎样的艺术传统?保守?复古?还是另有所指?



 第  七  讲

元代鉴赏家汤垕在其《画鉴》一书中说:“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在肌体之外者。”懂得美人之美的人,一定不会说这是因美人的某一处长得好看,伯乐眼中的千里马,自然不是以皮毛、外貌取胜。


🔍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唐 韩幹 《照夜白图卷》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气韵生动是一种总体的美感气质,非指具体的形式技巧。北宋郭若虚说:“气韵非师”,这真的是生而知之的东西无法靠后天学习所能达到吗?此外,我们常说的“画如其人”是否是一条铁律?中国画注重画家个人的精神涵养,是否意味着轻视技术的锤炼?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册(八开)之一 

 

本次课程的博物馆课堂,同学们将在以上全面的知识架构之上去解读懂董其昌和他所处的时代,听过这八讲精(殚)心(精)设(竭)计(虑)的课程,从此便不会迷失在烟波浩渺的中国书画中,顿有眼明心亮之感,为你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艺术,了解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根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授 课 老 师


   彭 莱   

美术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沉浸中国艺术二十年,终究还是倾心那不留意于物的茫茫、漠漠之精神。最爱苏东坡,以及他的偶像陶、杜。诗、书、画连结了中国人素往的幽微与博大,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去感知。


著作:《中国花鸟画通鉴:得于象外》、《中国山水画通鉴:一片江南》、《古代画论》

 


 《中国古典艺术》

 / 课程目录 /  

*每讲为上下两节,共90分钟


2月23日【第一讲】格物致知

3月02日【第二讲】应物象形

3月09日【第三讲】随类赋彩

3月16日【第四讲】经营位置

3月23日【第五讲】骨法用笔

3月30日【第六讲】传移模写

4月13日【第七讲】气韵生动

【博物馆课堂】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中国古典艺术课程全部预习贴

🔗点击查看🔗




开课时间: 2019年2月23日周六14:00 

上课地点:上海市复兴中路505号



完整课程  🔗点击链接购买

单节课程  🔗点击链接购买


关于课程与导览咨询

请添加ARTPASS课程顾问KEY





ARTPASS集合了艺术、教育、哲学、心理学的专家团队和年轻学者,带来知识性与趣味性平衡的跨学科美学课程。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