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艺术史打怪升级指南
“听完《西方艺术史》课程,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美术馆都不再迷茫。”
——ARTPASS学员打怪体会
ARTPASS总是收到这样的疑惑🤔️:为何博物馆资深玩家可以在一副画前驻足那么久?是什么打动了TA?同为维纳斯,为何有千变万化的面孔?“侧卧裸女”的母题,何时从高贵的神祗“蜕化”为风尘中的女子?——当你积累了足够的视觉经验,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1508-1510年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提香·韦切利奥,1534年 |《守护圣泉的仙女》,老卢卡斯·克拉纳赫,1537年 |《大宫女》,让·安格尔,1814年 |《奥林匹亚》,爱德华·马奈,1863年
为此,ARTPASS核心课程《西方艺术史》奉上“博物馆打怪升级指南”,养成你的独家“观看之道”:把作品放入时代背景和艺术史脉络,在全局观中去理解、感悟。本文甄选艺术史中几个鲜明的拐点:技法的突破、风格的转折、世界观的进化,作为理解的浮标。希望能给上过课的同学一个复习的线索,为想要了解我们课程的朋友推开一扇窗户。
500 BCE 从线条到立体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左:《出征的战士》, 欧西米德斯,约公元前500年 右:《人物龙凤帛画 》, 战国时代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陶罐和中国战国的帛画上都出现了以线勾勒的人物,其侧颜形象较为偏平。但瓶绘对出征战士的左脚做了“缩短法”处理,营造出空间的纵深。可以说,西方绘画对画面呈现的立体感是孜孜以求的。相反,中国古典绘画却对立体的写实不以为意,作品的筋骨始终在于遒劲或飘逸的线条。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左:法尤姆肖像画,公元1~4世纪 右:《马勒·巴伯》,弗兰斯·哈尔斯,1633-1635 年 时至古罗马,蜡溶颜料的出现使画面更为厚重,向写实性又迈进一步。深浅颜料可以叠涂以刻画阴影,让人联想到17世纪的油画的深邃感。 |
500 AD 古典的两种范式 古希腊古罗马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其实这两个时期政体不同,社会风气迥异:古希腊城邦较为民主、宽松,艺术上追求理想的美;军事集权的古罗马帝国则注重表现君主权威和世俗享乐。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左:《赫尔墨斯和小狄俄尼索斯》,波拉克希特列斯,公元前350年 右:《拉奥孔》,阿格桑德罗 ,约公元前25年 | 右上:《卡拉卡拉》,约209年 这种差异在雕塑中可见一斑:古希腊的赫耳墨斯像体态轻盈优雅,微微扭转的完美肌体闲适、愉悦,映衬着他脸上宁静柔和的表情;《拉奥孔》出现在过渡的希腊化时期,巨蟒同人的四肢剧烈地纠结、挣扎,扭曲的表情痛苦惊惧——这种破坏了宁静感的面庞也出现在罗马时期阴鸷的卡拉卡拉像中。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左:《大卫》,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501-1504年 右:《抢夺帕耳塞福涅》,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1621-1622年 两种风格都在历史中延续。16世纪,米开朗基罗延续希腊“对立平衡”、优雅宁静的范式创作《大卫》,如果说“大卫本就存在于石料中,只是被释放出来”,那贝尼尼的《抢夺帕耳塞福涅》简直就像自己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人物腾空,放大戏剧性与冲突,力量似乎从暴起的筋肉中喷涌而出。可以说,巴洛克是罗马风格中激烈与动感的极大化。 |
1500 AD 观看“人”的方式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弗拉基米尔圣母像》,11世纪晚期,木板蛋彩 人,始终占据着西方艺术的主体地位,存粹的静物画或风景画是相当晚近的发明。但观看“人”的方式,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进。中世纪打断了古希腊以降对人体形态之美的挖掘,转而以略显符号化的方式彰显基督教秩序下人的精神:虔信与崇高。又因为时人相信耶稣“生来完美从未改变”,于是为画中的孩童安上了一张成人的脸。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上:《圣母领报》,达·芬奇,1472-1475年,木板蛋彩 下:《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圣齐奥,1506年 同样的宗教题材在文艺复兴时期重回了“人的范畴”,达·芬奇让圣母和天使重现人体的丰腴与光泽,又开启“人像模式”*使画面悠远地向远方延伸,营造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拉斐尔笔下的人物因柔和的阴影呈现古希腊雕塑般的肌理。儿童也回归了,裸体的、肉嘟嘟的、天真的,额发仿佛在飘。 *这里指达·芬奇独创的“渐隐法”,近处真切而远处模糊,如同现代相机的“人像模式”。 |
1600 AD 光影的投射,亦为入画的角度 17世纪的三位大师,卡拉瓦乔、拉图和伦勃朗,都有表现群体人物的作品,却因具有个性的光影运用而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卡拉瓦乔以“酒窖光”著名,直射的光束从右上方刺入浓重的黑暗,体现出鲜明的方向性和聚焦感。拉图的作品则运用了较为幽暗的蜡烛,点状光源成为闭合的一圈,温柔地围起婴孩,使他成为视线的中心。伦勃朗则钟爱隐藏光源的光圈,环形的结构将主要人物框出的同时打造舞台布景般的层次性,人物百态的表情在阴翳中浮现,是为巴洛克式富有动感的剧目。 ❗️左滑三张图片解锁大师级光影技巧。 |
1700 AD 繁简的天平在摇摆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左:《蓬巴杜夫人肖像》,弗朗索瓦·布歇,1756年 右: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 洛可可的时代仿佛由蕾丝堆砌而成:那粉蓝的调和、甜桃似的胴体、弥漫的情欲,称得上“新奇淫巧”。在轻松欢愉的笔触之下,掩藏不住的是宫廷的末世挣扎,华丽的享乐主义像画中的粉红泡泡一样迅速湮没。那时法国贵族对同样繁复的乾隆品味趋之若鹜,例如这件大瓶。它集十五种釉、彩于一身,非太平盛世而不能有,但也毕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波澜了。 |
1800 AD 异文化不再是遥远的想象 左滑解锁梵高(中)、莫奈(右)的浮世绘仿作。图一为溪斋英泉所作。 如果说洛可可的“中国风”还停留在想象层面上,19世纪之后,全球的文化与美学则真正开始流动与交融。从描绘中东北非“异域风情”的东方主义风靡,到日本浮世绘撼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西方艺术逐渐跳脱出固有的审美观念。例如浮世绘不强调景深的平涂手法和大面积色块,颠覆了梵高、莫奈的调色盘,从此色彩也成为了表达的主体之一。 |
20 Century 现代主义的曙光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细节 上:《洗浴者》,保罗·塞尚,1898–1905年 下:《亚维农少女》巴勃罗·毕加索,1907年 在塞尚开始他的尝试时,”后印象派“这个词汇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如果说前辈的大师都在创作”这就是我所看见的“,那么塞尚则是在问:“这是我所看见的吗?”虽然参加了印象派沙龙,但是塞尚认为印象派缺少结构与厚重感。他开始通过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描绘自然,把视觉细节缩减成为几何图形,不仅表现了对象本身,还暗示了包裹着对象周围的空间甚至对象内部的空间结构。 包豪斯、柯布西耶、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循环播放。 为何说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因为几何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毕加索以及立体主义的诞生,也显而易见地在柯布西耶的建筑,包豪斯的设计和蒙德里安的艺术中——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可见塞尚的影子。 |
To be continued... CONCETTO SPAZIALE, ATTESE, Lucio Fontana 《西方艺术史》关注的虽然是“已然发生”的作品,但这是我们理解“正在发生”和创造“即将发生”的艺术的必备条件。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当代艺术中,古希腊的母题、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19世纪的变革与争艳、20世纪的不屑,都刻下自己的印记,又成为当代艺术反叛的前浪。正如Fontana这幅画,寥寥划痕割开的是二维和三维之间的鸿沟,暗示了崭新的“观看之道”。 |
艺术史如棱镜(prisma),将模糊的光折射为不同的观点,提供多元的观看侧面。随着“观看之道”的养成和视觉经验的积累,你也可以透过艺术史的棱镜发现作品之间更多有趣的关联,而这种关联不仅可以提升你的艺术品位,更可以让艺术灵感源源不断滋润心田。
《西方艺术史》
/ 课程目录 /
*每讲为上下两节,共120分钟
【第一讲】你的样子——10000年以来的肖像变迁
【第二讲】希腊罗马——认识身体
【第三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人性与神性
【第四讲】17世纪艺术——奢华与荣耀
【第五讲】18世纪艺术——最后的贵族
【第六讲】19世纪艺术——变革的时代
【第七讲】20世纪艺术——裂变与膨胀的艺术
【第八讲】美术馆课堂——从太阳王到拿破仑
/ 授 课 老 师 /
ARTPASS讲师、艺术史硕士
专业讲授艺术史课程,多家艺术媒体撰稿人。
数年来连续在学术期刊发表艺术相关评论文章。
💳
↓购买完整课程↓
↓更多关于课程咨询,请添加ARTPASS课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