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与心理学 | 提升艺术鉴赏力的同时更了解自己

为你选课的 ARTPASS 2022-11-09



ARTPASS 核心课程《艺术与心理学》主讲|金休默

撰文|皮人潘 罗小勒  视觉|圆圆圆  出品|文武贝



Eugène Manet et sa fille dans le jardin de Bougival, Berthe Morisot, 1881
图片选自《艺术与心理学》第五讲:返璞归真——艺术与童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亦是读书天。每一年,我们写下 New Year Resolution,希望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年春天,了解自我、改变自己,从《艺术与心理学》开始。

观看艺术,不仅是看画面本身,还是和“画面背后的那个人”对话。艺术与心理学的跨界正是为了提供这样一种深入而生动的观看方式。课程将以西方艺术史为依托,这是一部“人”的历史,不同时代中对“自我”的探索如实地反映在作品中。


然而“自我”就像一座冰山,可见的只是表面很少的部分,更大的内在世界藏在更深层次,引入相关的心理学现象就是我们试图一窥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努力。这种共鸣最终将带领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更加了解自我并获得更有幸福感的生活。

“老师有气质,课件精彩。有美术史的脉络,也有艺术家的故事,而且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同样适合非专业听众。对艺术或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更是多了一个新视角。我听完很有感触,想回去画画了。做艺术与寻找自己内心的过程是共通的。

——ARTPASS会员 艺术学校教师


“从看似很小的切入口——吻,把艺术史中重要的有关吻的作品都串联在了一起,最重要的是和生活的结合,且不是娱乐化的联系。我们生活中恰恰缺少这种思考,你们正是提供了这种思考。

——ARTPASS会员 奢侈品牌顾问


“金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纵向讲解了艺术家及自画像如何随着历史变迁、环境影响、科学发展而变化的,有心理学相关理论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艺术品与大环境背后的关系,让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听得很投入。

——ARTPASS会员 国际学校家长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投入聆听的人群中有你吗?


《艺术与心理学》
 / 课程目录 /  

*每讲为上下两节,共120分钟

【第一讲】自画像与自拍——看看我们
【第二讲】艺术中的吻——爱与亲密关系
【第三讲】艺术与情色——欣赏·压抑·投射
【第四讲】梦与潜意识——艺术中的梦
【第五讲】返璞归真——艺术与童年
【第六讲】艺术的慰藉——细数治愈系作品
【第七讲】美术馆课堂——ALEX ISRAEL个展


在生活的洪流里,我们都需要内心的一方小天地,在那里,我们与自己和解,和世界相拥。希望艺术、心理学能走进你的内心带来慰藉。在即将到来的和煦春日,我们愿在课堂上与你相遇。

以下是六讲内容的梗概介绍,点击每一讲标题进入详细的“敲黑板”预习板块。



🎨 第一讲 📱
自画像与自拍——看看我们


也许,你有感于社交网络中现代人对自拍这一行为的依赖,也了解伦勃朗等艺术家的自画像风格,但是否想过两者之间的沿革与变迁?追逐丢勒、伦勃朗、梵高、毕加索、弗里达等众多艺术家的脚印走向当代,打开这时光机般的大门,我们不仅得以审视艺术表现自我之脉络、变革,亦得以引以为鉴。

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Twenty-EightAlbrecht Durer 

丢勒的这幅自画像构图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如同16世纪的宗教画像般庄严。你能否尝试读取他的内心?在画上的字也能给出一些线索:“我,阿尔布里希特丢勒,在此用永恒的颜料记录自己28岁的年华。”




👄 第二讲 ❤️
艺术中的吻——爱与亲密关系


你熟悉亲吻,也知道一系列与吻相关的作品,是否思考过吻与爱之间的关联?吻是人类物理亲密行为中含意最丰富、解读最多元、性质最丰富的行为,我们将从吻相关的艺术作品出发,延伸至心理学领域,与你一起坦承地重新审视爱与亲密关系。

The Kiss, Francesco Hayez, 1859
海耶兹的《吻》,通过近乎于舞台般戏剧性的光影过渡,营造了一个在午夜时分可能在街角撞见的情侣的生动形象。你是否知道这件作品还带有强大的政治隐喻性?



🖼️ 第三讲 🦵
艺术与情色——欣赏·压抑·投射



艺术作品中常有裸露画面,心跳加速是否阻碍你正视艺术与生命的永恒主题?我们将沿着西方艺术中思想和灵感的源头,追问情色的诞生,探讨为何这一主题时至今日仍然会让我们不知如何理解、欣赏,同时更对其承载——即艺术本身发问——“于艺术,这情色从何处生?往何处去?


Le Déjeuner sur l'herbe,Édouard Manet, 1863
在美术馆看到带有裸露、性暗示艺术品,我们也许会下意识地避目光,用余光扫射。但历史上众多大胆、赤裸、露骨的绘画和雕塑总能让我们在一瞥间就为其“折服”。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心理过程?



🛌 第四讲 💤
梦与潜意识——艺术中的梦


梦和艺术有着先天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纯粹来自人的意识的产物,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艺术又有难解难分的联系。你可知道达利、卢梭在其中发现了潜意识深处的欲望?在艺术家的梦境里,何尝不预示着对艺术的追逐本身即宛如一场梦境?

The Nightmare, Henry Fuseli, 1781
梦的负面情绪远远高于正面情绪,概括的说,噩梦多于“好梦”。浪漫主义时期 Henry Fuseli 的《噩梦》是梦这一题材最著名、也是最有冲击力的作品之一。荣格将其收录在Man and His Symbols (1964)当中,弗洛伊德在家中悬挂其复制品。



👦🏻 第五讲 🧒🏻
返璞归真——艺术与童年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验对人类的影响远比我们的遗传基因更为重要。在艺术中,从来没有艺术家可以摆脱童年对其的影响,而对于童年的表达,则自始至终存在在艺术里——不论是创伤还是美好。课上将通过更多艺术作品来解读童年对人们的影响,如果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美好,唯一的方法是我们变得更美好。

The Ball, Félix Vallotton, 1899
从19世纪开始,随着浪漫主义的开端,西方的艺术、文学、音乐开始赞美纯朴与自然,“童年”自此被罩上了神秘纯朴而原始的面纱。如今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童年对人们成长发展的巨大影响。



👐🏻 第六讲 🌅
艺术的慰藉——细数治愈系作品


艺术是关于美的学问,同时艺术带来感动、喜悦,或安慰。我们或曾被音乐打动至落泪,或在画布前颤栗、惊叹;古典艺术一度服务于抽象的真理、宗教,承载着十字架的世界观和救赎,到今天,艺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动人,而归根结底,因艺术之美产生的慰藉,是如何抵达我们的内心的?

The Joy of Life, Henri Matisse, 1905-1906
几种颜色的平衡,创造了一个心灵的伊甸园。在充满灾难的年代,马蒂斯不再描绘所谓的真实,而是穿过表层,帮助我们抵达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讲课堂内容结束后,相信你会对自己、对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与共情。最后,跟随老师走入展览现场,以真挚的激情面对原作,定能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点击上方领取新春红包!ARTPASS 会员购买课程还可获得VIP专享9折优惠,可叠加红包券使用,详情请咨询 ARTPASS 艺术顾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