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 七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知识点+文言文知识重难点复习(可打印下载)


其实 扫码加我
下载文档点击
文末阅读原文

部编版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知识点+文言文知识重难点复习(可打印下载)


  1.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2.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3.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1.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知识重难点复习

  2.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知识重难点复习

  3.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知识重难点复习



部编语文八年级教材介绍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   史绍典


一、八年级教材总体结构:

从总体上看,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

就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

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

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

二、各单元内容及教学思路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任务,分别设置任务说明进行具体解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单元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

3.“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体现了本套教材重视阅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八年级语文教材重视文体学习的特点。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把握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体会多样化的写法和语言;理解课文深广的人文内涵

单元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个性、思想,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 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 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等,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

4. 体会作品多样的语言风格,对于文中精彩的词、句、段,有自己的理解并能作赏析。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感受文言之美;领悟山川之美;积累实词虚词

单元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学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认识散文类型;品析写法语言;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把握说明文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点:

1.学习各具特色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常见的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感受胸襟与智慧;把握多样的文体;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重点: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 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及名著导读

写作

第一单元:学写消息(内嵌在活动中)

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写景散文)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文)

通用写作的延续

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

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

口语交际

讲述;复述与转述

综合性学习

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导向,内容较专业,活动丰富。

传统文化系列:人无信不立;

语文生活系列: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语文综合性活动系列: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

非纯文学作品阅读

与阅读单元呼应配合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与第二单元相呼应)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第五单元相呼应)

四、八上教材特点的简要概括

1. 教材内容指向更具自主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

2. 突出文体意识,强调把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

3. 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突出体现研究性、拓展性

4. 教材内容从以文学文本为主走向多种文本并存


五、阅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三个特点:

1.人文主题包罗万象,富有“诗意”。2.阅读方法注重基础,逐步“爬坡”。3.阅读策略通用性强,渐趋“精深”。

三点不同:

1.人文主题慢慢走向生活的现实和生命的本然。2.阅读方法开始转向专业,文体意味渐趋浓厚。3.阅读策略指向文体学习,更强调自主与深入。

六、写作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简单比较

七上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完成记事写人、表情达意的基本任务。七下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书面表达的基础水平。八上教科书延续基础训练,并开始强调文体训练和对象化写作。

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在活动内容方面,八上三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社会性、时代性、针对性都比较强。

在活动形式方面,八上综合性学习的专业性、复杂性、开放性和持续性均有提高。

八、名著导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在篇目选择上,八上教科书给出的六本著作均非纯文学作品,很多不是文学作品。

在导读重点上,八上教科书特别注重指导某一类书的读法,与阅读、写作相呼应。

作为统编教材的出版单位,人教社为教材的核心理念“多读书”提供了“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这样的配套资源,其意义何在?

第一,名著阅读只有纳入到语文课程的“额定”内容中,才能有比较稳定的地位,才能有“语文课”的性质。此所谓“课程化”。

第二,名著阅读教学又不能变成“走流程”,读前发表,读后收表,甚至每周每天读什么都给规定好。此所谓“去程序化”。

第三,名著阅读教学需要的是宏观的把控、精要的指导、细致的关注和丰富的资源,这些配套读物试图提供的就是这些东西。

恰当的书目确定之后,指导就是决定的因素。

1.不同册次教科书的区别,既体现在具体内容的不同,更体现在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

2.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有迹可循,把握这些变化的规律和重点,有助于进行教学设计。

3.抓住教材特点,把握“不同之处”,有助于确定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九、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几对关键词

(一)不变与变化

1.其实不存在“下”什么与“上”什么,这是一套新编教材,不是过往哪个版本的修订。

2.有众多文本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适合用作课文,但不等于哪一套教材能把它们搜罗殆尽。

3.不妨关注一些“有点眼生”的课文的价值及其指向性。

去虚浮就朴实:《回忆我的母亲》

去阴柔就阳刚:《白杨礼赞》《富贵不能淫》

去谄媚就刚直:《周亚夫军细柳》

认识时代变化: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进行生命思考:《散文二篇》

(二)顺应与培养

1.八年级学生开始要“自己走”,不满足于“跟着走”;合作、综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八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七年级的一般能力、一般方法,过渡到专门化的能力与针对性的方法。

3.教材必须顺应学生、学科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自主与活动

1.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本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

2.八上教材在“自主”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

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现代文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为一篇),文言诗文单元也有自读课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

第二,两篇现代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

 (四)文体与方法

1.文体线索特别明确,文体范围有所拓展。

新闻、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文言写景短文、律诗、散文、说明文、各体文言文、各体古诗词。

有不少是非文学文体。

2.文体安排细致集中,方便进行比较阅读。

3.抓住不同文体写法、语言的特点来设计。

   (五)知识与思维

1.教材呈现的知识,远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语法、语文教学类知识的范围,提供了不少文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知识。

2.不仅提供固定、静态的知识,还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提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线索与路径。(集中体现在活动探究单元中)

3、呈现较多知识,固然有积累的意思,但更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抓手和线索,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十、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三个重要内容

活动探究单元;口语交际专题;文言诗文单元。

活动探究单元

     (一)何为活动探究单元?

      1.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

2.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

3.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

任务单      总览全局

活动说明     明确各任务具体内容

课文    提供学习的基础内容,无练习
    旁批    提供基础知识、提示理解难点

补白   提供与文体相关的基础知识

技巧点拨    为学生的读与写提供双重支撑,特别是指导写作

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

    (二)为何要设置活动探究单元

1.语文这个学科应当活动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活动探究。

缓解教师在理智上认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在实践中却缺少相应教学内容和较大教学空间的矛盾。

3.学习内容本身适合活动探究。

忽视学习内容的“活动性”,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对相关文本做静态的理解、赏析,这样就很难把这些内容真正教到位。

4.一线教学一直在做活动探究。

单元活动过程的安排和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汲取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凝聚了他们的教学智慧。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比较复杂;活动探究单元的活动相对较单纯。

(2)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跨学科壁垒;活动探究单元主要是学科内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

      (三)基本的教学流程

学生的学:阅读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

多自主获取并构建知识;多自主阅读并借鉴课文;多自主分工合作去活动;多自主评价改进和提高。

教师的教:活动规划—集中指导—过程跟踪

少灌输基础知识和结论;少不顾文体地解读课文;

少过度关注学习的成果;少进行甄别分层式评价。

       (四)创新与教学难点

      1、如何应对单元内容“教学化”“过程化”。

    教材: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一般情况下隐藏在教学内容背后的学习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具体要求等显性化。

教师: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预判、预设能力,不断生成教学智慧。

2、如何应对单元的“环节化”“板块化”?

教材:单元有基本一致的“三段式”内容板块,这样的单元组织形式既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框架,也是一种示范性的引导。

教师:要特别注意每个环节教学的教学特点,更要关注环节之间的转折与衔接,特别是相对静态的阅读环节与相对动态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要把单元教“散”了。

3、没有一点练习和提示,如何教阅读?

教材:第一,课文阅读难度一般,学生利用旁批的提示即可基本理解文意;第二,不设练习和提示。体现了矫正“篇篇精析,课课细讲”的教学偏误的意图。

教师:根据教材,校正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补充鲜活的、本地化的阅读资源,多读多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时代气息。

4、如何安排并帮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材:活动探究单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不再直接掌控、主导单元学习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由学生自己去学。

教师:应当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小组内部,应当做到“分工固定、人员自主”。在学生学习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小组活动的整体规划)和仅靠学生难以突破的难点,教师仍然要积极指导,保证学生能顺利开展自主学习。

5、怎样将活动探究的主题贯彻于教学全程?

教材:活动探究与传统的讲授不矛盾,但活动探究是核心和主线,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

教师:教师要避免把集中指导变成简单的知识讲解和答案公布,更不要把对任务的描述、对学生活动的要求以简单化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应以灵活的、充满探究精神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做学生学习方式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口语交际单元

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2.听说读写应该均衡发展,不能偏废任一方面。

3.口语交际训练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必须把平时分散训练与集中专题训练相结合。

要考虑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特点。要考虑内容的输入、转换和输出。要考虑语体、人称、时空的转换。要考虑语音、语速、语调的恰当。

老师是老师,擅长讲故事的学生也是老师。评书艺人说书,播音员讲故事,都是资源。纪录片、专题片,大都可作为教学的资源。自己录制音视频搞自媒体,呈现方式丰富。

三个任务,各有侧重


文言诗文单元

1.要把文言诗文当成诗文而不是文言语料来教。

2.要把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形成语感作为中心。

3.要突破对文言文教学中知识内容的狭窄理解。

4.要利用好文言与白话、古人与今人的不同点。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试卷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