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图文视频解读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微课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祭:jì(家祭、祭祀、吊祭)

乃:nǎi(乃父、乃兄、乃至)

熏:xūn(熏陶、熏人、臭气熏天)

杭:háng(杭州、苏杭、杭绢)

亥:hài(丁亥、亥时、辛亥革命)

恃:shì(仗恃、恃才傲物、自恃清高)

哀:āi(哀痛、哀家、悲哀)

拘jū(拘束、拘谨、不拘一格)


二、我会认组词

擞:sǒu(精神抖擞)


三、多音字

空:kōng(天空) kòng(空地)

重:chóng(重新)zhòng(重量)

降: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

几:jǐ(几个) jī(茶几)


四、理解诗意

01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看。②元:同“原”,本来。③但:只是。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⑥乃翁:你们的父亲。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唯独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宋朝的军队平定中原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02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②邸:旅店。③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④直:简直。⑤汴州:北宋都城汴粱,即今河南开封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03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诗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五、问题归纳

1.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2.《示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领土的迫切心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由“醉”字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醉”字我看到茶楼听曲的人入了迷,眯着眼睛,随着曲子摇着头,在桌子上用手敲着节拍,翘着的二郎腿一晃一晃的……装点的精致的游船上飘出歌舞声、划拳声、嬉闹声,还有随风飘来的淡淡的香粉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4.《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相不同之处?

两首诗都有望南宋重振圳风,收复失地,恢复大好河的期待,立意相同,但表达的方式不同。《示儿》是以“悲”写情,诗人在临终时还在关心着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在家祭的时候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题临安邸》以"怒"写情,通过对统治者沉迷于骄奢淫逸的生活,无所作为的讽刺,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感情。


5.“九州生气”是怎样的?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国家安定,官员们挺胸抬头,兢兢业业,做事雷厉风行;老百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庄稼地里年轻人正在忙碌,庄稼长得茁壮 ,家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6.《己亥杂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 

这句诗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的情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7.怎样理解《已亥杂诗》中的“风雷"“万马齐暗”两个词语?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尖锐猛烈的改革。“万马齐暗”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课文主题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

《己亥杂诗》中第二百二十首,此诗,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七、教材课后习题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示儿”这个诗题意思是:给儿子看。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看的。

“题临安邸”这个诗题意思是: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题目告诉我们写诗的地点。

“己亥杂诗”这个诗题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诗题告诉我们写诗的时间。


八、课内外知识

联系背景资料,改写《示儿》

南宋时期,一个很冷的冬天,凄凉的寒风呼呼地吹着,陆游躺在破茅屋里的病床上,望着昏黄的煤油灯光,奄奄一息。两鬓斑白的陆游咳嗽了几下,妻子扶着他给他喂药,儿子安慰老父亲说:“父亲,您这病过几天就好了。”陆游拉着儿子的手,叹了一口气说:“儿啊,我的病好不了了,可中原的战乱依然不止,金兵强盗占领了我们的国家,他们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我死不瞑目啊!”儿子又安慰父亲说:“我听说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了,等您病好了,中原也就收复了。”陆游说:“儿啊,我可能等不到那天了,收复中原之后,家祭时一定不要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我。”说完,他的手就垂下了,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儿子和妻子都伤心地哭了。

窗外的风越来越猛了,好像在为这位老人叹息。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补全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无         ,                    。

 王师               ,                 乃翁。 

 无:                 王师:                   

 乃翁:                      

2.山外              ,                   休?

                    ,直把                 。

 休:                 直:                     

3.       生气恃     ,万马齐喑              。

                   ,                      。

生气:                  恃:                   

万马齐喑:                    

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 《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 《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死去  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原”,本来。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你们的父亲。

2. 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

停止。 简直。

3. 九州  风雷  究可哀

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二、A

第二课时

一、1.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3.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二、1. 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2. 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3. 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MP3名师讲解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关注后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