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图文解读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讲解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我发现他们交流了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还举了例子。第一个小朋友发现了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题目拓展法。第二个小朋友发现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要素归纳法。第三个小朋友发现弄清文章中的几件事,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事件串联法。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成语。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没有畏惧。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律。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1)第一组例句中的第一个例句是两个反问句,一方面表达的意思更肯定,另一方面看出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思考与追问,朗读时一定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二个句子是把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了,只强调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一个疑惑,朗读时疑问语气没有第一组的强烈。(2)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也更肯定,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第二个例句是陈述句,语气平缓,表达的效果没有第一句强烈,读的时候,语调稍平。
三、日积月累1.作者简介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2.古诗诗意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3.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单元知识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塞(sài)  秦(qín)  琵(pí) 琶(pá) 崛(jué)

肃(sù)  租(zū)  淮(huái) 斥(chì) 辱(rǔ)

蓄(xù)  迫(pò)  扰(rǎo) 妄(wàng) 笋(sǔn)

 

(2)难写的字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醉:注意左部是“酉”。

晰:左部是“日”字。

斥:不要忘记加上“丶”。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塞外 秦朝 出征 胡须 催促 醉酒 杰出  

亦可 鬼魂 英雄 项目 严肃 若有所思 

清晰 振动 胸怀 赞叹 效仿 租界 疑惑 

非凡 左顾右盼 训斥 屈辱 深居简出 

斩钉截铁 顶天立地

 

(2)近义词

教--使 还--回 欲--想 严肃--肃穆

清晰--清楚 坚定--坚决 赞叹--赞美

困顿--困苦   骚扰--打扰   优厚--优越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劝慰--安慰

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迫--强迫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妄想--野心

满目琳琅--林林总总   昔日--往日 

 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探索~探究   美妙~奇妙

 

(3)反义词

笑→哭  生→死  

严肃→活泼 清晰→模糊

疑惑不解→醍醐灌顶   坚定→动摇 

干干净净→邋邋遢遢 困顿→安逸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破旧→崭新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温暖→寒冷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的词语:翩翩归来

类似的词语:

头头是道 念念不忘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顶天立地 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

贪生怕死 开天辟地 取长补短 

口是心非 有头无尾


③形容十分热闹的词语:热闹非凡

类似的词语:

门庭若市 热火朝天 川流不息


④形容人品格高尚的词语: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英勇无畏 刚正不阿

⑤量词:

严肃的问题 一星期天 一烈火 

艺术大师 一“大病” 一军医 

排排高楼大厦 一件件家用电器

⑥动词:

追寻信念 追寻温暖 追寻光明 

渡过难关 惹出麻烦 虚度生命


⑦修饰词:

严肃的问题 沉郁的表情 高超的艺术 

高兴地宣布 清晰地回答 坚定地回答 

金色的理想 明媚的春光   火红的太阳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问题”比作“烈火”,写出了周恩来对这个问题的执着和热衷。

 

比喻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是否是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2)仿写比喻句。

 

2.反问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3.感叹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用感叹的形式写出了周恩来宏大的志向,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诗句,常考查字词理解、诗句的释义,也会考查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也会考查衬托的手法。3.《梅兰芳蓄须》会以填空形式考查感知人物形象和精神。4.《延安,我把你追寻》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 《海军将领邓世昌》

推荐理由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大义凛然的行为,那掷地有声的语言,那慷慨激昂的神情,无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甲午海战时,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英勇杀敌、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的心随激战的变化与发展而被牵动着,无限的敬意涌动心间。

阅读方法 一边读一边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然后想一想从这些情节中你感受到人物怎样的品质。

单元测试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怎么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对话框输入语上20036个字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