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远见的父母都不会忽略这个话题,趁假期和孩子一起讨论吧!

薄荷 德育行 2019-06-20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TED讲堂的“what  why how”视频,联想起前段时间央视曝光的A4纸,我瞬间沉默了....其实从未和孩子讨论过“我的人生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我该如何活着”这样的话题。

01

动画短片《In the Fall》用100秒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人生倒计时故事。



 富兰克林说: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死于25岁,葬于75岁。”——你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吗?

(这里的“死”指的是失去梦想,褪去生活的激情)


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你要上学,因为别人都在上学,你上学了才能找到好工作”。那个时候虽然我每天都去上学,但是学习对我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我上大学之前,父母又对我说:“你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我上班后,依然觉得有点迷茫,甚至一度厌恶上班。


当我看到一些孩子厌学,不愿意上学,哭闹着不想上学时,我非常能理解孩子们,因为童年时的我也不喜欢上学,童年时候的我经常想“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如果我能一下子长大多好,长大的过程必须得上学,这是为什么?”


很多家长一边焦虑一边给孩子报名这个辅导班,那个兴趣班,孩子成绩稍有下降就如临大敌,朋友圈里各种晒孩子的“十八般武艺”,试问,你和孩子交流过“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吗?



“人生观”这个词的概念,我从童年时就非常模糊,直到现在才有那么一点点清楚: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该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

这便是“少年立志”!

注意:这里的“立志”指的是孩子自己的梦想,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梦想!


你想孩子成为科学家,孩子想成为大厨师,你觉得孩子没志气!难道有志气就是成为“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管理者”吗?难道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吗?

02

厨师、修理工、环卫工、快递员、外卖小哥这些职业不好吗?没有志气吗?如果没有这些职业,没有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你的便利生活从何而来?


“把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也就成功了”!这是邱君最喜欢的人生格言,之前每天早上的朋友圈,大家能准时看到他发的励志名言;不论谁找他,不管多晚,他总是会回复,总是默默地帮别人解决问题。去年的深夜,我有个电脑问题找他,本以为第二天早上才会收到回复,没想到他及时回复了。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很温暖的人,无论何时,总是默默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他在一周前因病过世了,得知这个消息,很多受到过他帮助的人和我一样,心痛落泪,年纪轻轻的他虽然走了,却活在了我们的心中,他不是慈善家,不是企业家,不是高富帅,他只是一个温暖的人。他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完成了人生使命!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专注,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不需要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做一个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光和暖的人”!邱君就是这样的人!


网络上那个身患癌症的73岁网红老奶奶,捡破烂供孩子们读书的退休老爷爷…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人和事,却带给了这个世界很多的美好。正如泰戈尔的名言: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结语:

成为一个“平凡快乐,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父母吧!

“接纳平凡的人生,拒绝平庸的人生”!

巴金说过:人生的快乐在与付出,不再以索取。

很多时候,我们会关注“做这件事情能得到什么”,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也在“孩子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太焦虑“能得到什么”,却忘记了人活着总该想想“能给予什么”,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给予”比“得到”更快乐,给予带来的快乐是持续性的,如果你和孩子孩没有尝试过“给予”,不妨趁这个国庆假期,和孩子身体力行“给予”:


外出吃饭,结束后主动收拾一下餐具,不给服务员增添负担;

坐地铁和公交车如果不是太累,可以不坐,把座位留给其他人;

给小区里的流浪猫猫狗狗放一些食物;

自己的玩伴不开心了,试着安慰他/她;

坐电梯时,等别人都出来后再进去,同时记得帮别人按住按钮;

陪长辈聊天,有时间可以去福利院,敬老院等;

收拾旧衣服,小衣服,赠给需要的人

……..


愿我们和孩子们都成为一个“温暖的快乐的普通人”!

这一生,世界是否曾因你而变得更美好一些?


作者:薄荷;制作:甜甜

精彩推荐:

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懂事的父母!这就是教养

大揭秘!原来家教家风都在这些对联里

正确爱孩子如此简单,很多父母却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