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雅克·路易·大卫 Jacques Louis David

2017-12-10 Vincentchan 一起来说画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又名达维特(大卫),生于1748年,卒于1825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达维特也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拿破仑时代曾教育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家,包括杰出的画家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在他死后,上述学生都成为了法国绘画的杰出人才,并使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美术运动的中心。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


达维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五金商家庭,9岁时父亲被杀,母亲离家出走,由身为皇家砖瓦匠的叔父抚养抚大的。

 

《教皇皮尤斯七世》


16岁时考入皇家绘画雕塑院学习,因为连续三年在比赛中没有取上名次,几乎要自杀,直到1774年获罗马奖,1775年前往意大利研究艺术,受古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影响,对古典主义发生兴趣,1780年回国。

 

《英国政府》


1784年成为皇家艺术院院士,当年又去罗马,创作了《荷拉斯兄弟的誓言》,使他一举成名,这幅作品的古典英雄主义主题、庄重的色彩和严谨的构图使其成为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


《莱昂尼达斯在塞莫皮莱》


 


艺术特点

 

达维特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他曾说过,古代是当代画家的学校,它是当代画家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年轻的安格尔》


从这时起达维德就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潮流。他说过:“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从此,达维德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

 

《帕特罗克勒斯》


如果说罗可可艺术是路易十五时代为适应快要上断头台的没落贵族阶级的空虚心灵的需要,那达维德的艺术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服务的。达维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

 

《皮埃尔夫人和她的儿子埃米尔》


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达维德不仅仅是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他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并以国民教育委员的身份从事大量的革命艺术活动。他公开倡导艺术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他说:“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


 

艺术成就

 

达维特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历史画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巨大才能的肖像画家,在大革命的年代中,他画了大批肖像画尤其是九十年代的肖像画更具有勇敢、朴实、力量、真实和生气勃勃等特色,他的肖像画中的主人公,以其冷静沉着的姿态和雍容的气度而有别于同时代的英国肖像画。他能够深刻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社会地位。他的肖像画始终是结构严谨、找不到任何不确定的复杂和矛盾的东西,这些特点与在暴风雨般的革命年代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的品质的新观念是互相适应的。《马拉之死》既是一幅历史画又是肖像画是不朽名作。

 

《萨福和菲昂》


达维德的经历和艺术生涯,始终以一个艺术家只有投身于时代的变革,才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一旦脱离时代和人民大众,艺术生命也就枯萎了。达维德给后辈的艺术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曾说过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至今对我们艺术创造仍有教育意义,他说:“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他还说:“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这些都成为画家的箴言。

 

《圣罗奇祈求圣母结束瘟疫》


当拿破仑夺取政权建立帝制以后,达维德又为拿破仑服务,成为帝国的首席画家,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反映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和形象的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达维德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

 

 

代表作赏析


 《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1793年 ,

布面油画,162×125cm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是雅克·路易·达维特的一幅名画,是一副具有新古典主义美术绘画风格的伟大油画作品。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但同时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经常呆着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反对暴政的女士借口商谈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结束了这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1800年,

新古典主义,布面油画,

259x221cm,

法国巴黎马尔迈松堡国家博物馆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又名《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再现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最终获取马伦哥战役的胜利。跨越阿尔卑斯的壮举,堪与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大败罗马军队以及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征战意大利的战绩相媲美。这场战役的胜利,提高了拿破仑的威望和地位,为他后来登上权力的顶峰打开了通道。




《1804年10月5日军队在五月广场向皇帝宣誓》


《1804年10月5日军队在五月广场向皇帝宣誓》,

1810年,,布面油画,

610x970cm,

法国凡尔赛宫藏

 

《1804年10月5日军队在五月广场向皇帝宣誓》是一幅历史画。就绘画本身而论,这是一幅现实主义作品,但由于逢迎造神而使画面过分渲染崇拜气氛,政治色彩浓重,艺术只是降到为这一历史事件树碑立传之功能。

画面描绘军队向称帝的拿破仑宣誓效忠,拿破仑授予他们军旗,表现出拿破仑无上的权威。画面宏伟,军人们群情激奋,画家以极精致的笔法描绘了众多人物肖像和衣著配饰,具有物质感,是古典主义中的细密形式。



 

 《扈从给布鲁图斯带回他儿子的尸体》


《扈从给布鲁图斯带回他儿子的尸体》,

1789年,布面油画,

323x422cm,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公元前85-公元前42年)是古罗马第一个推翻暴君统治的英雄,他把神圣的罗马大皇帝驱逐到国外,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并成为贤明的执政官,叛乱者塔克文暗中联络和煽动一些贵族青年,妄图里应外合推翻共和国,但这一阴谋遭到了挫败。参与叛乱的贵族青年全被抓了起来,这里面包括布鲁特斯的两个儿子和另一个执政官的两个外甥。审判叛乱者的地点设在罗马的中心广场,全罗马城的人民都参加了这次审判。布鲁特斯亲自审判了参与叛乱的他的两个儿子,布鲁特斯用束棒处死了自己参加叛乱的两个儿子和其它叛乱者,坚决捍卫了罗马的共和制和神圣的法律。雅克·路易斯·达维特借这一题材热情赞颂了为国家利益而大义灭亲的贤明君王。

 


 

《维纳斯解除战神马尔斯的武装》


《维纳斯解除战神马尔斯的武装》,

1789年,布面油画,

385x522cm,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作于1824年。那时达维特的生活可以说是平静而又苦闷的。当年曾经在国民议会投票赞成判处路易十六死刑,如今帝国虽垮台了,他只能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用若干肖像画来消磨时光。此幅自诩为“历史画”的神话题材作品,纯粹是画家在枯燥生活煎熬下的精神填充,是以虚构的情节来满足自 己描绘光洁柔美女人体的创作欲。

画面中三个美神中的两位把战神马尔斯的头盔、盾牌、弓箭都拿走了,马尔斯自己也主动交出宝剑,另一位美神为战神送上美酒和杯子,维 纳斯正坐在床上给战神戴胜利的花环。战神脚下那个小爱神,则正在给他解下鞋带。这一切似乎在宣告,战争可以 结束了,让疲于戎马生活的勇士来快乐地享受一番美与爱情的甜蜜,表现出画家祈求和平的愿望。

画面构图十分讲究,战神马尔斯裸露着身体躺 靠在古典的床榻上,三个美神居于背景处,中景只留下维纳斯与马尔斯的大字形构图。背景是希腊科林斯式柱头,这是古典主义画家爱用的背景装饰造型,横竖的直线衬托前景人体姿态的曲线变化,造成线条和色彩的对比美感,这一切人物环境又凌驾于云朵之上,翻滚的云层使画面又朦上一层神秘之感,富有对比性的肌肤色调与古希腊科林斯柱式的拱廓,与一种雄壮、高贵而又冷漠的形式化的趣味结合,也就是现实与幻想、具象与抽象、古典与现实的结合,象征著一种希腊古代生活的梦魇。这幅 作品是古典主义没落前夕的回光返照,是学院派古典绘画的最后一幅杰作。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1784年,

布面油画,330x425cm,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Oath of the Horatii)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雷卡米埃夫人像》


 《雷卡米埃夫人像》,1800年,

布面油画,174x244cm,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雷卡梅尔夫人是巴黎社交界著名的美人,她15 岁时嫁给了一位相当于她三倍年龄的富裕的银行家。她喜欢穿 白色的衣裙,总是风采迷人。画中雷卡梅尔夫人身穿罗马式长袍,靠卧在罗马式的卧榻上,一只手支在身后两只圆 筒形的枕头上面。左侧还有一盏古代铜灯,榻前有一块踏板,背景是一块素朴的布幕,构成了极富古代气氛的典雅 环境。夫人的白色长袍垂搭在靠榻前,色彩与形体相得益彰,呈一种高雅古朴的休憩状态,一切都显得十分平衡。 画家以古典美的抒情手法,描绘了这位夫人的妩媚恬静和秀丽的姿色,成为达维特肖像画之代表作。

这幅肖像画被公认具有永恒的价值,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既平滑又富有个性,并始终保持着人们赞赏的理性美。雷卡米埃夫人是19世纪初法国上层贵族中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太太,她在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她的美貌与聪颖,曾使不少人为之倾倒。这里,雷卡埃米夫人身着罗马式长袍,靠卧在罗马式卧榻上,道具有古代铜灯,背景是一块素朴的布幕,夫人白色长袍垂搭在靠榻前,色彩与形体相谐,呈现一种高雅古朴的休憩状态。整个画面呈现出极富古代气氛的典雅环境,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点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1805-1807年,

布面油画,610x931cm,

法国巴黎卢浮宫/凡尔赛宫藏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达维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

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教皇庇护七世,他无力地坐着,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的。达维特尽心竭力要画好这一幅鸿篇巨制,他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木偶模型盘,以便按照总体构思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许多人被画家请到画室里来作模特儿。




《劫夺萨宾妇女》

 

《劫夺萨宾妇女》,

1789-1799年,

布面油画,386x520cm,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劫夺萨宾妇女》是源于古罗马神话题材的作品。罗马人邀请邻邦萨宾人参加宴会,与此同时,悄悄攻入萨宾城,劫夺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妇女。从此,双方结下仇恨,战争连绵不断。为了不使自己的亲人们在战争中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子走上战场,阻止双方的厮杀。画上所有的人都以裸体和半裸体出现,显示了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虽然人物众多,动势较大,但都遵循平衡对称原则,使构图稳定;画面中刀枪剑戟、杀气腾腾,人物表情却冷漠缺乏生气,暴露了新古典主义绘画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构思冲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情。

画上站在中央用双手挡开激烈鏖战的敌对双方的萨宾妇女名叫爱尔茜里。她奋不顾身走到前面,孩子已从她的怀里掉落在地,左右几个妇女抢步上来搂住幼儿;前景上右侧一个正欲投枪的武士即是罗马王罗穆吕斯,他背朝观者,与对方另一持盾拿剑、胸朝观众的萨宾王都斯,构成势均力敌的一对。

《劫夺萨宾妇女》中的所有人物都以裸体或半裸体展现,这是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为了显示绘画造型布局,画上不论远景,还是近景,不论人物还是兵器,都要服从黄金分割的视觉法则。 如右侧的战马与左侧高举婴儿的妇女形象相对称;爱尔茜里的白色衣服与后面稍右的红色衣服相协调。前景上两个对峙的武士的相对站势……双方的厮杀尽管气氛强烈,但主要人物的构图,包括两个部落王的正反面盾牌,高举着的婴儿的竖形与横向标枪的水平形,都是在这种法则下的稳定构图。刀枪剑戟杀气腾腾,可是人物的表情却都是那样缺乏生气,显得有点做作( 只有中央的妇女与两边两个部落王,稍显紧张一些)。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

布面油画,

129.5x196.2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达维特在人物塑造上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又着意于人物精神面貌和情感联系的刻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特征。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