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乎好问题:哪些能力很重要,但多数人都没有?

潇湘韬略 2020-02-19


题图:全景视觉



提问的能力


  

知友:Sean Ye(400+ 赞同,人力资源话题优秀回答者)

   

举个例子,前些天有个人来加我微信,说要给我的公众号提供 Wi-Fi 涨粉的服务。对话是这样的:


他:我们是做公众号涨粉的推广服务,可以提供给布局 Wi-Fi 给公众号涨粉,感兴趣吗?


我:不感兴趣。


他:你有涨粉的计划吗?


我:有啊,但我不是场景化的公众号。


他: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景哦。


我: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我的公众号讲职场的,是内容驱动,不是功能性的。


他:我们 Wi-Fi 加粉都在门店显示,这些数据都是腾讯官方统计的。


我:我是写职场的( ̄◇ ̄;)


他:可以写字楼投放啊


我:╮( ̄▽ ̄"")╭


聊了没几句,通篇都在讲 Wi-Fi 怎么好,扔给我的问题就一个:你有涨粉计划吗?


说实话这还是个伪问题,你问所有的公众号,有说不想涨粉的吗?


真正需要问的问题,比如:


「你的粉丝受众是什么类型?」


「你的公众号推文有什么特点?」


「未来一年,你对公众号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说到底,她不关心我到底如何运作自己的公众号,如何写文章,她只想卖产品。


提问的沟通方式,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但最容易被忽视的技能。


在职场上,我们看到:


那些口若悬河的演讲者,很服气,会认为这是沟通能力;


那些才思敏捷的辩手,很羡慕,沟通能力强。


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人的本能是表达,是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当工作或生活中的沟通出现问题时,很多人会说:我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话虽如此,但他们真正想的是:


我要提升自己表达能力,我要提升自己的说服力,我要提升我的演讲能力。


其实沟通既应有输出系统,也应该有输入系统。所以我们很容易忽视提问和聆听对我们的价值。



提问有多重要?


1. 收集信息,了解对方真实需求;


提问是收集信息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沟通中,往往我们的沟通对象不会在第一时间,把其最核心最根本的诉求吐露给我们。只有通过提问,我们才能获得答案。


在咨询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二八法则:


成功的咨询案例中,早期沟通中 80% 是客户在说,顾问在听。


很多销售习惯于在客户提出了解自己产品时,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拼命介绍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优势,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事实上客户问的产品和自己的真实需求是有差距的,有一句销售名言是这样提醒我们的:


客户要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那个洞。


2. 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品牌


提问的技能,并不仅可以应用在工作场合,也可以应用在生活场合。


提问父母,可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准确预期;提问爱人,可以减少摩擦,摸清对方的底线;提问同事,可以展示自己希望了解对方的需求,希望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态度,树立自己在职场上的品牌。


我在回答中提过,即使在情侣关系中,提问也可以成为改善双方关系的积极方式,因为我们在通过提问去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3. 促使对方思考


无论是客户还是领导,在提出需求时并不一定想得很清楚,尤其是创新型领导。


而提问能够帮对方重新思考自己提出的要求。客户会说我希望了解一下美世的弹性福利平台,但为什么要了解这个产品?


要求 ≠ 需求


到底是客户希望提供这个产品减轻HR的工作量?还是希望通过弹性福利保留核心人才?亦或是全球总部要求各个区域都要使用弹性福利平台?


提问也是极好的向上管理方式。


很多人不喜欢和领导多说话,担心领导会不爽。而私下里,对于领导不合理的安排又喜欢抱怨和吐槽。


这活得就很累了。


真诚的提问,既可以表达自己对工作的困惑和担心,也可以促成上司思考,促成他反思工作任务安排的合理性,还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老板对我们的认可。



如何提升提问能力


相对来说,提升提问能力,可比提升演讲能力,提升说服力要容易多了。


在我看来,提问更像是一种好习惯:


1. 要问,不要猜


初入职场的我们常喜欢猜,猜客户意思,猜老板意思。


我年轻时,老板交给我的任务做错时,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老板:你怎么做成这样呢?我要的是那样啊


我:你之前说的 XX,我以为就是做成这样的意思


我总以为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够出色,现在想一想,不提问光靠猜,总有猜错的时候,我又不会读心术。


沟通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我以为」——我以为已经沟通好的幻觉。


结果就是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兢兢业业熬了一夜做出的东西完全不符合领导要求,被批评了自己委屈:我以为 XXXX 就可以了嘛,他明明没说清楚。


举个例子:


领导,会上你安排的工作我确认一下我的理解对不对哈。你安排的是 ABC 三件事,A 要做到 XXX,B  要做到 XXX,C 要……


在领导确认后,或者提出修改后,再次记录,再次确认,并最终通过邮件方式确认。


这么三番五次,通常不会有太多沟通问题。


2. 要听,别光问


好的提问可以提升我们个人品牌,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


但不要本末倒置,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听,不是为了炫技。


我最初也会提问,但往往在别人说了一个点之后,我就满脑子想着如何辩解,如何应对,如何说服对方,往往不会听到后面的内容。


网络互掐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提问是为了寻找对方观点中的漏洞,抓住漏洞攻击对方,然后自己宣布获胜。


理解?同理心?不存在的。


事实上,咨询顾问的经验往往是:50% 的核心问题,并不会在一开始就被客户提及,你需要慢慢问出来,也需要细细去听去理解。


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反复告诉自己:我提问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想要了解对方的想法,和背后的原因。


3. 诚意 > 技巧


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能言善辩。


对,你伶牙俐齿口吐莲花,我说不过你。但我不傻,我知道怎么做是符合自己利益的。


你说得再好,我也不会配合。


或者是我犯浑一次,听了你的,吃亏后我总不会再上当了吧。


提问的初衷是了解对方的想法,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沟通中找到双赢的可能性。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算是巧言善辩了吧,舌战群儒,驳斥得东吴一帮文人哑口无言,但群儒们因此改主意想要抗曹了吗?


而鲁肃给孙权的建议,确实实实在在换位思考,双赢思路:


我鲁肃能投降,你孙权不能投降。我投降了损失小,你投降了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对方需求,在明确对方需求后,善于沟通的人应该去寻找大家之前的共同利益点。我们如何从合作中实现双赢。而不仅仅是如何利用对方。


还是那句话,双赢的合作是有基础的,提问是有意义的。


张嘴问,认真听,保持换位思考的善意,这并不算是高深的能力吧。


与诸位共勉。


 

独立思考的能力


  

知友:不知(1,100+ 赞同)

   

工作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肯定;同样是一起毕业的同学,3-5年后的的收入天差地别。这些原因其实是不懂怎样思考问题,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造成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上,老大叫你做一个事,你会按照老大的要求很快、很利索地把事做完。自己认为这件事做到很好、很快了,但是老大却对工作成果并不满意。


为什么老大会不满意呢?老大要求太苛刻?老大针对你?你做得成果没有达到老大的预期?


下面介绍用黄金思维圈做事:


黄金思维圈图


1. 表层是 What 层,是事情的表像,也就是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2. 中间一层是 How 层,我们如何去把事情做好。


3. 最内一层是 Why 层,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是 What一How一Why,而黄金思维圈要求我们用 Why一How一What。


举个列子: 我要买书,我就到店铺里去买了,不思考怎么买、为什么买,这就是 What一How一Why 思维模式。


深度思考我为什么要买书,是因为我要学某个软件。


我是真的需要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只是为了学某个软件,那怎么才能学某个软件,网上搜呗!因为是视频,学着更快,不懂的还可以在视频下留言询问,太方便了。


因为有了需求才会有产品,这也是网上付费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原因。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最开始看到的是具体问题的本身,但不要停留在这个层面去解决问题,要继续深挖下去,就像剥洋葱样,一层一层地去剥开它,你会发现它越来越小,剥到最后发现它其实没有心。


在工作上,老大交给我们做的事,不要拿到事情就开干。


第一步:要多想老大为什么需要我这件事?老大需要让你做这件事去解决什么问题?想清楚目的,带着目的去做事。


第二步:然后才是如何去做这件事?最后才是怎么更快、更准确地做好这件事?高效率地做事方法。


第三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思维的基础上去做事情。


多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老大疏忽的问题。


对疏忽的问题可以向老大提出来或进行适当补充说明(最好求证了之后提出来,千万别画蛇添足)。在工作中自然而然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你的成长之路必然更快。

     

 

「改变」自我的能力


  

知乎机构号:Momself(300+ 赞同)

   

文 | 李松蔚

 

自我认知的进化升级能力,「改变」自我的能力。改变分为两个层面,行为模式的短暂改变,思维模式的终生改变。大多数人停留在行为模式的短暂改变上,对于思维模式的升级无从下手。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日】山本耀司


「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起跑步!」你说。


枕边的老公打了个哈欠:「坚持不了几天的。」


「新的一年,我保证不再拖稿了!」你兴奋地握拳。


编辑默默地看着你:「……呵呵。」


「我要减肥!这次是认真的!」


「你哪次不说自己是认真的?」闺蜜嗤之以鼻。


「赌不赌?月底之前我一定把这本书读完!」


朋友伸出手:「赌多少?直接把钱给我算了。」


真要打赌的话,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也绝不会把宝押到你身上。我想你也能理解……换成是你,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你也会一脸无奈地看着那些豪言壮语立下的 flag。——过于自信的人,对于命运的强大懵然无知。


改变自己?有人觉得很容易。


是很容易。如果让你明天早起,让你去趟健身房,或者连续一周不吃甜食,你咬咬牙,都有办法做到。这时是可以欢呼说:


「看,我改变了!」


但「改变」这个词有两层意思:手机遇到问题,我们把它关机再开机,可以说手机的状态「改变」了。从头到尾升级了一套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手机的状态「改变」了。


它们不是一种改变,差别在于:第一种改变,是系统内部的变化,而系统还是原来的系统。第二种改变,是系统变成了另外的东西。


关机重启,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一点也不难。但如果有些「问题」是系统自带的 Bug,只要系统没有升级,问题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冒出来。


在生活中,这个所谓的系统,叫做「自己」。


「我正在改变自己。」生活中,你常常听到有人这么说。


我们相信他是认真的。但我们需要判断一下,他属于两种改变中的哪一种?对熟悉的人来说,这并不难判断,稍微多聊几句就会有感觉。——虽然说不清是如何感觉的,但我们大概可以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变了。


「他真是变了个人一样!」有时候我们很惊喜。


「嗨!我还真以为他洗心革面了呢,结果一聊,发现还是老样子。」更多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人还是这个人。


即使他的状态不一样,但状态只是暂时的。他「自己」没有变,只是换到不同的频道,暂时解决了一些问题而已。


可是有些问题,是跟「自己」挂着钩的。


那样的话,或早或晚,它们就还会出现。减掉的体重还会回来,攒起来的钱还会花光,平和的心态又有波澜,养成的好习惯一点一点无疾而终。


要怎么才能改变「自己」?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理解:「自己」是什么?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是独立的,而要借助于外界而存在。没有光就没有暗,没有外界,就没有「自己」。


举一个心理咨询中的例子吧。


一个年轻人,家里找关系,让他做了一份清闲的工作。他混了几个月时间,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我是在浪费生命!我要学习,每天都要有进步。」他定了一个计划:「每天下班之后,我想背两个小时单词,看两个小时书。」


我说:「好啊,为了谁呢?」


他皱眉:「为什么要为了谁?为了自己,行不行?」


一周以后他又来了:「为什么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就是什么都不想做?」


我说:「你不想做,有别人来管你吗?」


他想了想:「没有人管!难道我不能自己管自己吗?」


「可是你又管不住。」


「我能管住!你等着看。」


又过了一个星期,他承认:「我管不住!你说,我该请谁来管我?」


我问:「你想做的这些事,对谁有好处?」


他想了半天,没有想到一个人。「对谁都没有好处,」说完这句话,他哭了,「没有人在乎。我父母只要知道我有一份工资拿,有房子住,衣食无忧就够了。我活得充不充实,背了多少单词,看不看书,他们不在乎。」


「难怪你做不好,」我说,「因为对别人不重要。」


管不住自己的背后,他的问题是孤独。


现代社会,很多人在体会这种孤独。


但他们并没有觉得孤独。他们只是有点无精打采,想做很多事,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他们改变的方式是努力自控,那是一个徒劳的方向。


如果他有家人,同伴,或者好朋友站出来,说:「你做得好不好,很重要!我在乎你每天有没有进步。」事情就顺利得多。


其实也不用他们真的怎么督促,只要能表达出他们内心的关切,想看书的青年就会增加几分动力。


因为跟人有了联系。改变了跟别人的关系,「自己」就改变了一点点。


所以他自己的问题,来自于他和外界关系的问题。他在人群中,却感知不到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任何差别,或者对别人存在任何意义。那就是问题所在。


他没有动力执行计划的时候,需要的不是逼自己去执行,而是首先思考这一点:为什么他跟别人之间,产生不了有意义的联系?


或许身边也有人关心他,他却感知不到?


他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报名参加一个学习小组,会不会好一点?


也可能他更愿意一个人独处?


他有没有想要接近的人,却羞于表达?


还是说,他一直在逃避别人注视自己的目光?


……

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表面上,跟他每天的任务清单没关系。然而,却有望使他发生真正的改变。他改变了跟他人的关系,也就改变了「自己」。


每个人的「自己」都不一样。有人躲着别人,也有人追着别人跑。有人总在默默付出,盼着身边的人都满意。


也有人常常索取,直到别人开始厌烦。有人当领导,有人追随,有人叛逆。有人从不拒绝,还有人从不答应。


我们经常想象出一个东西,觉得那就该是「自己」。


比如说,「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制订了计划,自己就能执行。


想当然地相信这个,结果计划没能执行,我们无比震惊:我们怎么控制不了「自己」呢!


很简单啊,因为那些都是幻想。「你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跟别人碰撞了才知道。


如果有一屋子的人,别人可能会说:「你想做的事,我们不感兴趣。」于是,他再看自己想做的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他需要跟人更多的联结。


也可能有人跳出来说:「我有兴趣!」种种反应,都可以成为他理解自己的钥匙。


当然,感兴趣的人并不是活雷锋。为什么他跳出来,而其他人却无动于衷?他们是因为什么产生了联结?也许,这里又有「那个人」自己的功课。


他的生活或许也存在困扰,例如不会拒绝,背负了太多不属于他的责任……那么,他在这次碰撞中,也会看到多一点的「自己」:我为什么第一个跳出来为别人负责?


他借助别人的反应理解自己。别人也在他的反应中理解自己。


这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方式,叫团体。


主要的实验材料,是人。


去年,我和我在清华大学的同事丽珠老师,试着做过一天这种团体。组织了三十个人,在参与者几乎没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搭建了一个抽象版的「实验室」。——把他们放到一个房间里,给一段时间。干什么呢?随意互动。


通过这个过程,每个人都会更好地看到自己。


有人说:万一我什么都不干,坐着不吭声呢?也会看到自己吗?


是的,你保持沉默,拒绝与外界发生互动。那就是你「自己」的样子。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一切模式,在团体中都会被呈现。因为有人,有人就一定会相互碰撞。碰撞的结果,往往就是你。


你这一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光芒万丈,还是默默无闻?是招人喜欢,还是被敬而远之?你想做的事是多还是少?是随大流,还是标新立异?跟别人碰撞几个回合,就全都出来了。


现实和你的想象不同。也许你想离群索居,你的沉默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继而成为了注意焦点。


也有可能你想尽办法引起重视,最终却招致别人的厌烦。这都可能是你生活的写照。人群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你「自己」。


看到自己,然后才是改变。


我们不要只在系统内部的改变,我们的目的是改变整个系统。


欢迎加潇湘韬略主编为好友,建立深度阅读连接


潇湘韬略主编▼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美国悲伤的孤独:欧洲的穆斯林化和西方的衰落

中国为何每次大危机都能力挽狂澜?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读毛泽东?

历史上真实的红军长征

帝国悲剧:无法阻止的崩盘

抗战八年,国共关系及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巨变

刘统: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


- END -

感谢阅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